又是心情糟糕的一天,方曉的閱讀強迫症迫使她把家中所有能看到的文字都讀完了,她順手拿了塊帶包裝的小月餅,她很少吃零食,只是覺得無聊,扯掉外包裝的時候用力大了點兒,點心滾到了地上,她的心情更加糟糕了,方曉最後決定出去轉轉,她好久沒有出門了。
進了電梯,按了關門按扭,四面鏡子上映出自己愁容滿面的臉。
電梯沒有下降,門又重新開啓。
是那個同層的鄰居,方曉有幾次回來曾看到他開門,彼此打了個照面,但都沒有交流。
“今天出去?”,他似乎是看到方曉的狀態不好,也因爲在這個狹小空間裡,所以主動打了招呼。方曉擠出一絲笑點了點頭。
“我是住你家旁邊的鄰居,叫餘鳳華”
“你好,我叫方曉”
方曉一向深居簡出,不喜歡被別人關注,也不希望和別人搭訕,但這個鄰居的出現和親切笑容卻沒有令她反感。
談話中,方曉得知這位鄰居居然是位作家,那本前些日子暢銷的《聲名狼藉》就是他寫的,不禁心生敬意。
“原來大作家就在眼前,真是不可思議”,方曉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
“談不上,不過偶爾有一兩部拙作,沒有別的本事,混口飯吃”
“您太謙虛了,早知如此,真該早就拜訪,實不相瞞,我也偶爾寫些東西,但是總是被退稿”
“哦?你也愛好寫作?”
“算是吧,不過跟您比起來,就差遠了”
“別這麼客氣”
••••••
方曉是真正意義上的拜讀了那本《聲名狼藉》,書中那個遭人非議、艱難求索追求自己夢想的主人公其實正是作者本人的寫照,當方曉得知因爲餘鳳華多年來一直堅持寫作卻沒能有所建樹,書籍發表也是近年的事,妻子在他苦苦追尋文學夢想的道路中離他而去了,她無法理解他,不願再等。事實上也是如此,誰在成功前也不知道自己是心血白流,浪費青春還是會苦盡甘來。因爲這遙不可及和脫離實際的夢想,所有認識他的人都無法理解他,有兩年餘鳳華人慢慢的抑鬱起來。他想過放棄,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方曉爲書中的主人公也爲餘鳳華高興,同時又有些辛酸,這是多麼艱難的一條路啊,他是個孤膽英雄。
很長一段時間,方曉都沒有勇氣把自己寫的東西放上網絡,退稿的打擊更加重了她的恐懼。但經餘鳳華建議,他告訴她可以先放到文學網站上,如果人氣高的話,自然會有出版社聯繫。
方曉給自己取了個“拂塵”的作者名,並把鏈接發給了餘鳳華。
餘鳳華回覆說:名字聽上去與世俗有些距離,但畢竟是網絡文學,叫“拂塵”不如叫“雞毛撣子”,網絡用名越隨性越好。方曉覺得甚對,於是把網名改成了“雞毛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