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蝴蝶效應
興統十五年,春,朝廷開恩科。
歷經重重選拔,共有十名學子參加殿試,廟堂之上,執筆長篇,朝氣蓬勃的書生將沉悶的朝堂煥發生機,那認真的姿態,任爾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張先生的門生,還望皇上能夠留意一二……”皇帝看着殿下那一排排正在奮筆疾書的學子,腦中不斷回想起那張紙條上的話。
“稟陛下,臣已回答完畢。”大約過了半個時辰,一名學子起身,捧着試卷走到殿前,回稟皇帝道。
“哦?你已寫完了?”速度之快令皇帝難以置信。
“是。”那考生面露自信,聲音洪亮。
“你叫什麼名字啊?”
“學生姓張,單名一個‘恩’字,洛陽人士。”學子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皇帝心裡已經有數,且讓張恩先行退下,將試卷放入秘匣之中。
“慢着。”一旁的艾臻叫住了正要退去的張恩,皇帝心一驚。
“諾王有何賜教。”張恩轉身,面朝艾臻又行一禮,欠身聽候。
“以往殿試,先完成的考生,皇上定要考他一考,此次還請皇上照舊。”
張恩不懼,又轉向皇帝:“請陛下賜教。”
“額……”皇帝有些爲難,“朕才疏學淺,還是請諾王出題吧。”
“治理國家之事,非同小可,爾有信心襄助陛下否?” 話音未落,艾臻便已開口,彷彿早已料到皇帝要說什麼。
“學生盡力而爲。初出茅廬之人,無法一言定乾坤,學生定當上下求索,若無治國之才,定當襄助有能力之人,以俟君子。”張恩如實回答。
“那依你之見,什麼樣的人才能叫有能力之人呢?”艾臻故意問道。
張恩擡眼看了一下艾臻,又低下頭去,“譬如諾王。”
艾臻聽到這個回答,笑了,點了點頭,刻意問皇帝道:“您覺得這個回答怎麼樣呢?”
皇帝強擰笑容,諾諾道:“回答得不錯。”
“謝陛下、諾王誇獎。”張恩謝恩道。
待張恩退下後,考生們也陸陸續續地交上了試卷,殿試圓滿結束。
傍晚,回到王府,文樞有事相商。
“近日得報,鄭率大肆收受賄賂,答應了一些小官僚,說是在皇上面前力保他們。”文樞對艾臻說道。
“他也是有恃無恐,我說過,我很早就想除掉這個人了。”艾臻邊擦手邊說道。
“其妹,乃是諾王之妾,臣再三思之,終不敢言。”文樞爲難道。
艾臻毫不在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一妾室耳,何足掛齒。”
“若除掉他,以何人補之?侍郎柳光,亦貪圖小利,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啊。”
艾臻略思,微微笑道:“今天殿試的時候,有個學生,似乎有意往本王這邊靠,不如提拔一下他。”
文樞不太贊同:“將一學子陡然提至高位,恐有不妥。”
艾臻先不語,轉而看向文樞,淺笑道:“當初文丞相,不也是被本王這樣舉薦過來的麼?”
文樞見艾臻這樣說,也自笑道:“諾王高見,臣照做便是。”
出王府,文樞臉色有些難看,總覺得艾臻此舉欠妥。
三日後,樞密閣將試卷刪選出了最後三張,呈給皇帝欽點狀元。
“子民生而富足,不甘無功,飽覽詩書俱爲今朝,磨刀千日,揮刀一時,少年之志,忠君匡國,遍觀萬丈山河……”讀張恩之卷,膾炙人口,主題鮮明,令人拍案叫絕。書信上的提及再加上這番文采,皇帝不禁對張恩讚賞有加,有意點張恩爲狀元,詢問艾臻意見,艾臻亦點頭同意。
“戶部尚書鄭率,在任多年,收受賄賂無數,臣請皇上罷免鄭率官職,並封張恩爲新任戶部尚書。”艾臻推薦道。
“准奏。”皇帝沒想到艾臻如此看好張恩,順水推舟,理所應當地同意了,心裡可謂喜上加喜。
高中狀元的喜訊傳到張恩家裡,出人意料的,張恩並沒有多大興奮,他反而謝絕了想祝賀他而登門造訪的鄉里鄰居,關起門來,一臉嚴肅地對着那面掛有字畫的牆,那副字畫上赫然寫着六個大字——“天地君親師位”。
“叔父,多年的夙願即將達成,願您在樑地能很快地聽到這份喜訊。”
興統十五年的這次恩科,向朝廷輸送了大量的人才,狀元張恩被任命爲‘戶部尚書’,榜眼鄒繼紹被封爲‘淵思院監修’,探花劉定被封爲‘淵思院審知’。可以確定的是,這三人的任命,雖是艾臻一手操辦,卻沒有引起皇帝的任何不滿。
免職的聖旨下達後,鄭率嘆了口氣,雖有不捨,卻也是無奈,不過憑着他的家產,在京城角落裡做個富家翁,也算是綽綽有餘了。
“哥。”艾臻的小妾鄭心聽到消息,馬上便帶着三歲的艾殿泱來給鄭率送行。
鄭率正在院中吩咐家奴整理東西,許多金銀珠寶放入箱子,沉重的箱子,達五六個之多。見鄭心來了,心頭一喜,亦有些忌憚,便趕緊邀鄭心母子去書房裡相敘。
“你怎麼來了?”鄭率一關上門就問鄭心道。
“我聽說哥哥被罷了官,趕緊過來看看情況,諾王怎麼不去幫您說說話?”鄭心着急問道。
“唉。”鄭率垂頭喪氣,“正是諾王要罷免愚兄啊。”
“怎麼會?”鄭心不敢相信。
“諾王覺得我沒有利用的價值了,就理所當然地把我抹去了,你也別想太多。”
“可以後……以後就剩下我與泱兒,這孤兒寡母的,怎麼辦啊。”鄭心說到這,不禁流出了幾滴眼淚。
言至此,鄭率才注意到鄭心身旁的孩子,他俯下身端詳着艾殿泱,艾殿泱睜着大大的眼睛,眼神疑惑地看着鄭率。見鄭心還在哭,鄭率便安慰她道:“不要哭了,聽我講,之後你們母子富貴可期。”
一聽這話,鄭心趕緊擦乾眼淚,豎耳聆聽。
“我雖然貪,但我不傻。諾王是遲早要登大寶的人,你切記不要因我的事而生氣諾王,你要伺候好他。”鄭率認真地對鄭心言,又將目光轉向艾殿泱,“你要帶好泱兒。泱兒做了什麼好事,你要馬上跟諾王說,多讓泱兒去給諾王請安。”
“可諾王一天到晚只關注世子……”鄭心不禁埋怨道。
“世子遲早要被廢。”鄭率斷言。
“什麼?”鄭心聽到這話,一驚,想不通,“人家身份高貴着呢。”
鄭率解釋道:“你想想看,如果有一天諾王稱帝了,還會立艾殿澄爲太子麼,他身份高貴又如何,他身上可流着平氏的血啊。”
“哦~”鄭心點點頭,恍然大悟。
“屆時咱泱兒被立爲儲君的機會就大的多,所以你知道要怎麼做了吧!”
“妹妹明白了。”
興統十五年,夏。
皇帝得其次子,取名‘鐸’。平鐸之母容妃生得國色天香,其父趙昕因戰功封‘英國公’,在朝中享有一定名望,其兄趙存現任禁軍操練使一職,可謂家世顯赫。
皇帝也十分寵愛這位容妃,早朝之上,提出皇后並不賢能,想要改立皇后,重議太子。
“皇后雖不賢能,但是恪守禮道,並無過錯,太子年幼,資質聰慧,長大必有所成,請陛下收回成命。”張恩諫道。
“臣附議,後宮之主朝令夕改,無法安內,更讓其餘妃嬪有機可乘,容妃比之皇后,差之千里,請陛下勿動廢后之心。”文樞說道。
“臣等附議,請陛下切勿輕易廢后。”其餘衆臣皆跪言。
“你們……”皇帝有苦說不出,他想冊立容妃並不是因爲容妃的美貌,而是想得到她背後家族勢力的支持。
“當初要立靜妃爲皇后的是陛下,同意立皇長子爲儲君的,也是陛下。他二人既無失德行爲,陛下爲何要輕易行廢立之事。”站於百官列首的艾臻紋絲不動地說道,語氣並不低調,反而是有點教訓皇帝的意思。
“好,好,朕聽取衆卿的意見。”皇帝無奈,除了忍氣吞聲也別無他法,有些自暴自棄地說了這句話,回想當時艾臻提議立太子之事,終究被他算計了。
是夜,艾臻在書房辦公,燭火幽幽,時候已經不早了,艾臻卻沒有停下來的打算。
忽然,一碗燕窩映入眼簾,“恩?”艾臻擡首。
“王爺。”鄭心柔聲輕言,並行了一個萬安禮。
“你怎麼來了?”艾臻放下筆問鄭心道。
“妾見王爺勞苦,遂來問安。”
“這幾日公務繁忙,也未曾去你那,本王也是愧疚的很啊。”
鄭心聞言,眼珠一轉,遂說道:“泱兒說他很想來給父王請安呢。”
“是嗎?”艾臻笑道,“也是我大意了,泱兒都這麼大了,我這個做父親的,卻很少有時間陪他,他過得如何啊?”
“泱兒過得很好,他飯量很大,可能吃了呢,每次都要吃兩碗,晚上又餓了。”
艾臻眼神流露出愛念之意,繼續說道:“這樣吧,明天我就去看看泱兒。”
“泱兒知道了肯定很高興的。”鄭心心中竊喜,與艾臻相視一笑。
夜深了,鄭心給艾臻披上衣服,給他揉揉肩膀,陪着他度過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