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 疏遠

隨着袁紹大軍的撤退,易京城關外圍堵得水泄不通的兵馬,自然也是盡數撤離。

原本讓整個易京城,變得風聲鶴唳的緊張局勢,這個時候,亦是終於的消散。

不過,雖然戰事結束,但是易京的兵士們卻並沒有歡呼雀躍,這幾個月的攻伐圍堵,讓他們都已經開始有厭戰的情緒了。

與之前跟隨着公孫瓚一路南征北伐,戰無不勝、所向披靡的戰果不同。

這一次幽冀之戰,公孫瓚他們簡直是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一敗塗地,就差沒有被人按着脖子在地上肆意的摩擦。

袁軍洶涌,大軍壓境,他們卻只能節節敗退,公孫瓚又絕不支援,可以說這幾個月裡面,他們打的不是仗,而是煎熬!

要不是因爲幽州南部的糧草早已被公孫伯圭調光,袁本初就算想要就食於敵,幽州也沒有糧食了,加上後方不穩才暫時退兵,衆人還不知道要痛苦多久。

所以,現在即便袁軍退軍了,他們第一念頭,不過是僥倖的鬆上了一口氣罷了,而不是以往尋常的歡喜慶祝。

不得不說,麾下的大軍軍心如此,公孫瓚之前在易京攻防戰之中的無所作爲,確實是要付上極大的責任的。

或許,也是合該他公孫瓚氣數已盡,沒有再度征伐的能力。

當然,那些話都遠了,至少於此時此刻,公孫瓚還是能夠舒緩上一口氣的。

袁軍退兵後不久,公孫瓚就又將治所從封閉的閣樓中挪回到易京府邸上,對麾下將領進行調度。

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主要還是對公孫系的嫡系進行封賞,田豫以及還沒有歸來的趙雲卻只是口頭褒獎,前來支援的高郅,更是見都沒有再見,只是派人告訴他,到時候會給高郅準備一份禮物。

可以說公孫瓚做法已經不能用昏庸來形容了。

雖然說任人唯親有時候,確實是必然的選擇。

畢竟,當初在歷史上袁紹形勢大好的時候,也曾讓自己三個兒子還有最喜歡的外甥高幹各領一州。

不是袁本初腦子有問題,而是相對於三個兒子還有高幹各領一州造成的威脅,要遠遠小於交給別的部將領一州之地,軍政一把抓造成的威脅。?

????再一想,等到曹魏時期,邊疆一帶實際掌控者貌似都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嫡系,其他部將不管能力再強,都需要靠邊站,也就是說到了那個階段,所有的諸侯都明白了特定時間獨斷專權的必要性!

但是,同樣的,也需要明白的是其中的危險性。?

這是亂世,亂世有自己的規則。

像如今的公孫瓚這樣做,那就是典型的賞罰不分,本來就軍心渙散的士氣愈發的怨氣積聚。

當然了,這些和如今已經不再是白馬義從一員的高郅,沒有什麼關係。

一番休憩,走出營帳,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後開始活動身體舒展筋骨。

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一羣士兵正在訓練,從他們的動作中可以就看出那不過是一羣新兵。

這些士兵的動作不夠齊整,服裝雖然還算統一,各人動作也很有力量,但整體行動間沒有氣勢,除了他們手中還算齊備的武器以外,他們沒有一點軍隊的樣子。

用高郅的話來說就是:這完全就是一羣沒有見過血腥的菜鳥,現在要是讓他們上戰場遇到敵軍,絕對會看到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不過,漢制兵役的特點便是全國皆兵。

這個時候男丁開始服兵役的年齡亦是比較靠前的。

兵役分爲三種,一是中央“衛”兵,一是邊郡“戍”兵,最後一種則是在原籍服務的“役”兵。

“衛”兵就是中央軍,衛戍首都和皇宮,“衛”兵待遇優厚,也不需要自己花錢,一切費用由中央政府供給。

然而,“戍”兵就不是這樣了。“戍”兵戍守的乃是邊疆之地,真正戍守的時間只有三天,然而“戍”兵從原籍趕到戍守地卻往往要一年半載,這是漢代沿襲了以往朝代的舊例造成的。

顯然,這樣不合算,於是漢代在這項制度上做了變通,只要繳納三百錢給政府,就可以免除戍邊一年的義務。

倘若有一百個人免戍,那麼總共需要繳納給政府的就是三萬錢。

政府用這筆錢去僱一個肯去的人戍邊,這個人拿了錢,就得去戍邊三百天。

這是漢代在“戍”兵制度上的變通辦法。

地方上的“役”兵大抵相當於現在的民兵,平時從事農業生產,每年集中訓練一月。

一旦國家發生戰事,這些“役”兵可以臨時召集參戰。

這些士兵,就是如今公孫瓚緊急集合的地方“役”兵。

這些人不僅是武器簡陋、士氣亦是低迷。

相比起來,不遠處僅存的幽州騎兵,騎在馬上還能保持嚴整的隊形,整齊劃一的動作,以及隱約間散發出的肅殺的氣勢都表明這隻人數不多的騎兵絕對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

搖了搖頭,高郅繼續前行。

說起來,在他來到了這個時代後見到的歷史名人不計其數。

在這東漢末年羣雄並起的大時代中,每一個不甘寂寞的人都在儘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

或長或短,或濃或淡,他們爲後世的人們奉上了一幕幕精彩的表演,也留下了許多難解的謎團。

最終,他們留下的是漢末三國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絢爛的大時代之一。

就算是現在的高郅自己,又何嘗不是已經融入其中。

自古皆是如此,世上能讓男人越陷越深最後無法自拔,卻又不亦樂乎的遊戲只有政治,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數千年不變!?

不過,高郅他並沒有要爭霸的念頭。

因爲起點太低,所以他無力去和羣雄爭奪天下,也根本不想爲了爭霸天下這種無聊的事情去浪費自己的精力。

他想做的不過是能在這亂世中保存自己和自己現在的家族,在這個前提下他也不介意爲早日結束亂世,爲漢人多保留一份實力而做出一些努力。

高郅他這個人,其實從來就沒有那種舍“小家爲大家”的非人類情懷,說白了,就是人性都是自私的。

爲此,投靠一方諸侯作爲後臺、後盾就是十分必要的選擇了。

嘆息一口氣,擡頭仰望,璀璨的星辰,閃爍不休,星辰之光跨越遙遠的星空,灑落在這片久經風霜的大地上。

二百七十七 拜謁的宦官老者七百一十 建議八百零五 準備撤退八百二十一 騎兵肆虐二百八十二 暗影劫殺七百九十 敵將難擋六百 受阻五百零三 知而不爲,亦爲之三十九 論述與說服三百一十八 戰曲八百六十 衝鋒八百二十三 慘烈曹休四百三十七 逃無可逃六百四十六 瀕臨極限二百四十四(大章,祝大家中秋快樂)三百一十一 倔強稚童八百零八 熱鬧起來的大世(二)三百一十一 倔強稚童三百六十 勾心鬥角九百九十一 神威天將軍!八百三十九 北望易京一百三十二 白馬至兩百零二 優勝劣汰四十 說服出軍五百六十四 董卓的末日(九)八百九十 疏遠六百五十一 如鳩止渴七百三十五 鞠義四百一十一 毒算七百七十四 高郅謀斷二百二十八喬裝三百一十二二百五十八 誰說女子不如男五百五十九 董卓的末日 (四)六百二十五 匯合三百八十六 生不平等二百三十七 不爲謀國,只爲謀己八百七十四 邊穆一百八十 認可一百三十七 到此爲止的戰鬥八百八十二 自薦五百二十一 擒帝七十六 齊聚汜水二百四十八 原是傀儡五百八十一 混亂長安二百三十五 力壓二將(盟主雲起浮生加更7/10)二百二十二 沙場女將九百九十二 狂人穆魁爾八百零五 準備撤退七百一十二 下幷州(二)四十八 積蓄的不滿三百九十七 青樓煙花地八百一十七 羣戰四百九十一 敵膽寒四百八十四 敢不效死四百七十八 莽夫劉山二百二十五 依稀的戾氣(盟主雲起浮生加更5/10)六百三十 風雨欲來一百五十四 戰董卓八百一十六 喚人三百二十二 飛琴流觴五百六十九 掙扎四百一十二 拍案定板(過渡章)五百四十二 焦灼四百八十六 力挽狂瀾四百一十七 開始的陰謀二百一十六 白波楊奉七百六十六 太行山脈六百四十一 急轉直下八百三十二 袁紹五百九十四 突擊奇襲八百二十二 血搏六百五十一 如鳩止渴三百七十 鸞鳳後至八百四十三 易京攻防戰(三)三百四十五 解圍八百一十一 熱鬧起來的大世 (五)八百二十八 戰後七百八十八 廖化陳兵 (端午安康)三百九十二 大夢誰先覺四百一十三互算四百四十五 廝殺一百零六 呂布且退七十一 攻下汜水營寨五百一十五 瓦解二百零三 騎都尉三百三十七 購買藥材五百五十七 董卓的末日(二)四十九 紛至沓來三百六十九 護短的,可不僅只一人啊七百一十九 歸來二百六十七 願與君,生死與共(4/?)四百六十九 氣與魂一百七十四 武者論六百八十五 反殺四百八十一 陷陣,陷陣!三百一十九 箏聲韻氣七百六十 公孫當發五 氣八十八 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