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見不到楚君

“父親,兒臣的意思,不是讓您去向衛和道歉,而是讓衛和主動來請求您,等到諸侯會盟,您在衆諸侯心目中才會有一定的份量。”

折中下來,這或許就是最好的辦法,熊儀也不能再不得饒人處且饒人,自己的親兒子熊伯比都爲此跟他鬧翻,不值當。

“去吧去吧。”熊儀擺擺手,剛剛經過熊伯比這麼一鬧,他只覺得腦殼疼,只想好好歇息一會。

說實話,熊伯比這番話,非但沒能勸服熊儀,竟然起到了反效果,他本打算視衛揚表現而定,可現在,他非得好好考驗衛揚一番,沒達到他心中要求絕不放人。

熊坎這番話便是退而求其次,他是楚世子,必須保證自己的父親不因爲此事而煩心,剛剛也是狠下心來將二弟熊伯比責罵一番。

畢竟熊儀可是從來沒罵過熊伯比,不能因爲一個外人,就讓父子關係緊張。

...

熊坎回到自己的世子府後,老遠便看到一個身影在府邸外站着,便是他的二弟熊伯比。

見到大哥回來,熊伯比忙迎上去:“大哥。”

他手中還提着一些禮物,熊坎瞥了眼,問道:“二弟,你這是作甚?”

“大哥,二弟我不懂事,今天在大殿上頂撞了父親,若非大哥您及時出手,恐怕我就會被父親關進地牢,好好反省幾天了。”

熊伯比也清楚父親的脾氣,他說到便會做到,即便是他的親生兒子,也絕不心慈手軟。

“你啊。”熊坎搖搖頭,無奈地說道:“我知道你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們兄弟情深,但是你也得爲了大局着想,將他們放回去了,以衛和的脾氣,非得一雪前恥不可。”

“那怕什麼,我們將惠孫放回去了,衛和不得感謝我們...”熊伯比自顧自地說道。

“不會,現在衛和受到天子封賞,已經對他周圍的一些小諸侯國有了覬覦之心,晉齊之所以會盟,一方面是震懾遠在攜地的虢公翰、姬餘臣等人,另一方面便是爲了震撼楚國、魯國等其他諸侯國,

魯國闇弱,魯孝公是個不想惹是生非的主,那我們定會成爲衆諸侯針對的對象之一,而衛揚可是齊侯的女婿,此時他送上門來,父親定是想將他們兩兄弟的作用最大化,你若是楚國君主,定會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荊楚之地,於周宣王之時便被天下諸侯所忌憚,幸得方叔之力,楚君才收斂一番,可自那之後,楚地與多方諸侯互有交手,只勝不敗。

正是因爲自方叔之後,便無敗績,周幽王便着申侯於申地,用來防守楚國,至於晉侯,那時剛剛得到晉國君主之位,只能徐徐發展,而齊侯呂購,便是休養生息。

而那衛國,自不量力,大敗於楚地,搭進去一個三公子惠孫,成爲質子前來楚地。

可現在不同了,周幽王覆滅,姬宜臼即位,而虢公翰不服,竟擁立姬餘臣爲攜地之王,現在晉侯貴爲方伯,天下諸侯都想着依附,楚國之地位,已然沒有以前之高,反而成爲衆諸侯的針對對象。

更不用說被周天子新封爲諸侯的秦侯嬴開,此人更是卓越非凡,如犬戎之強大,皆落敗於其手,更不用說比犬戎還弱三分的楚國。

若衛和真打算一雪前恥,對楚地而言,有害而無利,熊儀雖然是個暴脾氣,但在這些事上,他考慮還是非常慎重,爲了將楚君之位、楚地安寧,平穩地過渡給熊坎,可謂是煞費苦心。

畢竟熊坎是一位守成之君,再加上熊伯比輔佐之才能,楚地發揚,指日可待,這便是楚君熊儀心中所想。

...

熊伯比離開後,惠孫壓低聲音道:“大哥,您這是寬慰我的吧。”

惠孫早就知道這件事,若楚君真想放他回去,也不至於要等到大哥衛揚到來,況且整個質子府都是在楚君的監視下。

遙記得,當初他作爲質子前來楚地之時,楚君熊儀對他是嗤之以鼻,對衛侯衛和更是冷嘲熱諷。

“自己無能,就只能將兒子當作質子送來楚地。”

“這衛和號稱尚武,不還是敗在孤手中。”等等話語,都出自楚君熊儀,他有話直言,不僅僅是因爲他那暴脾氣,更是因爲楚地強大的實力。

而惠孫即便不離開自己府邸,每天也有人會將他的一舉一動稟告給楚君,因爲熊儀壓根就沒有放惠孫回去的打算

但對於衛揚而言,能夠見到三弟惠孫,這也夠了,將他帶回衛國,也是之後的事情,畢竟好不容易來一趟荊楚之地,總該欣賞此地的一番風景。

可自那之後,楚世子熊坎、楚公子熊伯比彷彿失蹤了一般,衛揚都沒見到過他們,一問就說不在,而至於楚君熊儀,則是明着拒絕他們,理由便是在準備諸侯會盟。

這樣下去,不等同於是變相地將衛揚與惠孫關在楚地,楚君的目的究竟是何,誰都不知。

...

楚君府。

“坎兒,你說,此次諸侯會盟,這份禮物單子如何,淨是些楚地的寶物,孤覺得,姬仇若得到這些禮物,定會滿意。”

說着,熊儀便仔細閱覽着自己手中的禮物清單。

“父親,這麼多寶物應當是足夠,以晉侯之能,定能明白父親的用意。”

“只是,父親,那衛揚和惠孫兩位公子如何處置,一直這麼晾着他們也不是一回事,現在基本上每天他們都會來我和二弟的府邸求見。”

“他們不嫌煩,孤都嫌煩了,每天都來打擾孤,孤都明着拒絕他們回去,他們難道不知道麼!不要管他們,就隨他們去。”

“可是父親...”熊坎還想繼續道。

第五百七十二章 偶然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牢外的抱怨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否有玄機第七百七十二章 未考慮到的情況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四十四章 天子的苦衷第六百八十八章 降維打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主次顛倒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天子的建議第三十章 魯國公子第三十五章 各自的行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二百十五章 再見衛侯第八百零三章 無暇顧及第七百二十章 詳細的策略第二百四十七章 父子爭吵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懷好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按照計劃進行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可再鬧出烏龍事件第七百六十三章 識破計策第八百二十八章 實屬不易第四百八十九章 穩妥的安排第三百三十八章 絕妙的機會第八百三十七章 言多必失第七百零八章 形同虛設第一百二十一章 姬成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見衛揚第三百二十六章 比試前夕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了心第八百二十章 據理力爭第三百五十二章 各抒己見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材小用第二百二十章 齊侯答應請求第二百零一章 比較第二百十七章 知曉第三十五章 各自的行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屈尊降貴第八百十六章 錯愕第八百八十四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十二章 昂首闊步第七百十章 罪魁禍首第二十七章 略微過分的要求第一百零七章 荀成第五百八十八章 癡心妄想第八百六十二章 失望透頂第八百五十八章 五味雜陳第五百五十八章 照事實說話第七百四十六章 故弄玄虛第六百二十章 氣勢洶洶第七百二十七章 重新上演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確的答覆第八百十八章 黔驢技窮第九百二十七章 誇誇其談第九十六章 事實第四章 轉機浮現第十三章 宋國小公子第一百零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五十二章 各抒己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將要離開第五百零二章 另一種辦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心中頗有怨言第八百六十四章 路仍得自己走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了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之常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冒險的方法第八百七十六章 知曉全貌第四百十九章 來自晉侯的賠罪第五十五章 西申之地第四百七十一章 將二人引開第六百八十七章 沒一個省心的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旋第三百五十八章 敏銳的觀察第九百五十章 名戰第五百十九章 難辭其咎第五百五十六章 推翻重來第四百九十章 招婿之試的意義第五百六十八章 易守難攻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一章 宋侯子白第八百二十九章 後續走向第六百零九章 處境不利第二百六十三章 癩蛤蟆也想吃天鵝肉第七百十九章 形象跌份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續的打算第二百七十五章 公子盧被綁第二百四十章 只能靠自己第八百二十四章 執拗第八百四十八章 從不打無準備之仗第七百十三章 換一個方向思考第四百七十六章 信息差第二十四章 出兵勤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綽綽有餘第二百十六章 見到君父第三百四十一章 非常不甘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姍姍來遲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要妄自菲薄第五百九十六章 心中有所動搖第八百九十二章 士別三日定當刮目相看第一百三十八章 優勢全無第七百七十二章 未考慮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