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洛邑成周

在犬戎大舉進攻之下,都城被攻陷,周幽王、鄭桓公、虢石父皆亡於犬戎之手,申、魯、許等諸侯國擁立姬宜臼繼位。

申侯本是想借助犬戎之手,給周幽王一個教訓,誰知犬戎違背盟約,害了周幽王,竟還對申國虎視眈眈,以申國之力,豈會是犬戎的對手。

“臼兒,遷都吧。”申侯望着被犬戎完全毀壞的都城鎬京,語氣中滿是無奈。

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姬宜臼好不容易與母親一同回到申國,得到外公申侯的幫助,洗刷冤屈,這時竟要遷都,還未安定下來,便又要過上擔心受怕的日子。

但望着申侯滿頭白髮,姬宜臼知道,犬戎能攻破都城,連鄭桓公都不是對手,即便舉申國全力,不過是杯水車薪。

“容我想想。”姬宜臼的聲音顫抖着。

申侯知道,鎬京畢竟是姬宜臼長大的地方,畢竟是西周王朝之地,若輕易遷都,對剛剛登上天子之位的姬宜臼而言,威名必會受損。

可沒過幾日,申侯一病不起。

“外公,外公...”

申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外孫姬宜臼較爲仁慈,將來定是爲好天子,只是狠不下心,因此才急急忙忙聯合鄫國、犬戎進攻西周王室,覆滅西周王朝,爲的就是自己這個外孫。

“臼兒,衛揚是可造之材,必須成爲你的助力,晉文侯需要有人制衡,楚、秦皆野心勃勃,臼兒需萬分小心。”申侯不停地咳嗽,強忍着疼痛說完。

“臼兒謹遵外公教誨,外公,您要好起來,您還要輔佐臼兒,成就霸業。”

在犬戎違背盟約,更對周朝圖謀不軌之際,只有申侯纔是他最能信任之人,若申侯不在,他不知誰還能幫助他。

“王,王上。”申侯氣息奄奄,“最後讓臣叫您一聲王上。”

自此,申侯之子申敬,繼申侯之位,成爲申國國君。

在姬宜臼繼位的同時,虢公翰得知西周覆滅的消息後,不顧衆人勸阻,擅自擁立周幽王之弟餘臣爲天子,是爲周攜王,此時周王朝出現二王並列的局面。

可姬宜臼還沒坐穩幾天天子之位,便傳來犬戎再度攻打都城的消息,忙與衆大夫商議。

此時,衛揚與呂祿甫聽從齊侯之命,前來助王,趕至都城,見到犬戎將都城圍得水泄不通,便只得在外安營紮寨,等待機會一舉突破犬戎,營救天子。

...

“公子,這次攻打犬戎,您可一定要讓我爲先鋒。”韓立已經躍躍欲試,他要將他生平所學的本領,悉數拿出。

衛揚笑笑道:“韓侍衛,我知道你立功心切,可這犬戎,並非一朝一夕便能攻克。”

呂祿甫對衛揚投以讚許的目光:“衛揚,不愧是我的好妹夫,看來你已有退敵良策。”

衛揚哪有什麼良策,不過是多看了些書,知道要找人幫忙:“擊退犬戎,還需衆位諸侯齊心協力。”

“既然如此,衛揚,你認爲哪些諸侯有能力退敵。”呂祿甫心中早有打算,但他也想聽聽衛揚的想法。

“晉國,是最爲強大的諸侯國,晉文侯用兵如神,曾經在絕境中翻身,他的助力必不可少,秦國世父長期與犬戎作戰,經驗十足,更有嬴開滅狼王,他們的助力也必不可少。”衛揚憑着記憶說道。

“不錯,但還少了另外兩個重要助力。”呂祿甫賣着關子。

“是何助力?”衛揚着實想不出來。

“鄭武公鄭掘突,楚若敖熊儀。”

楚國君主楚若敖熊儀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可鄭武公鄭掘突纔剛剛繼位,論資歷論能力遠比不上其他諸侯,更何況他的父親鄭桓公之死,與周平王姬宜臼脫離不了關係,讓他出兵,恐怕比登天還難。

呂祿甫看穿了衛揚心中的疑問,解釋道:“鄭武公鄭掘突年紀雖輕,卻能得到鄭桓公的絕對信任,

鄭桓公此次前去救助周天子,知道自己有去無回,便能將鄭國交由鄭掘突之手,況且以名義上而言,鄭掘突還是姬宜臼的叔父,若有他的幫助,姬宜臼這個天子之位纔是真正的名副其實。”

更何況現在是二王並列的局面,若能得到叔父的承認,那姬宜臼這天子才能坐的安穩。

消息一出,天下震動,收到消息的衆位諸侯紛紛出兵,皆要在天子面前表現一番,犬戎再強,必定戰不過衆人合力。

“君上,衛國公子衛揚與齊國大公子呂祿甫已經在城門之外安營紮寨,前來救助君上!”申敬從大殿外欣喜地跑入。

“真的!”姬宜臼剛剛還在苦惱退敵之策,聽聞此消息,煩惱立刻煙消雲散,“舅舅,點些人馬,隨我前去與衛揚他們會和,一舉攻破犬戎。”

前後夾擊,再有衆多諸侯相助,犬戎只能灰溜溜地撤退,雖危機解除,但姬宜臼擔心犬戎會捲土重來,爲避犬戎之難,遷都洛邑,是爲周平王,史稱東周。

...

洛邑城,姬宜臼回到這個他已經居住的地方,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一到洛邑,便先對助王有功之人進行封賞。

晉文侯姬仇,輔佐周平王東遷,做出貢獻最大,最受姬宜臼倚重,被封爲方伯。

嬴開,早已成爲秦國國君,是爲秦襄公,只是一直未被承認爲諸侯,便從未提起過自己的身份,此次他雖在齊國,聽到烽火臺點燃的消息後,便率先回到秦國,率兵援救周朝,立有大功,周平王便與他進行盟誓,封給他爵位。

第三百八十章 不可輕舉妄動第八百八十四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甘居於人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切都大變樣了第十八章 你也有今天第二百八十章 跌落懸崖第五百五十六章 推翻重來第四十五章 封賞第五百六十二章 遊刃有餘第七百九十章 稍有差池第六百四十章 怎能出爾反爾第八十三章 魯國公子姬弗湟第三百八十四章 碾壓的氣勢第二百三十三章 楚君的數落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該有所隱瞞第七十一章 再會姬宜臼第五百三十五章 拜訪元蒙第七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五百五十九章 解釋第二百六十二章 盧國公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絲毫不讓第三十一章 管府納才第七十章 新的開端第八百二十九章 後續走向第三百三十八章 絕妙的機會第八百六十七章 速攻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否有玄機第五百七十七章 降罪第四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五十八章 將責任歸咎於他第五百零二章 另一種辦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師服的見地第四百九十九章 本應該是毫無懸念的結果第五百八十九章 累贅第七百五十三章 召見衆位諸侯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百八十七章 探討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的嚴重性第三百九十九章 挽回一絲局面第四百七十二章 溜進迷宮山第二百五十五章 拖延時間第三百五十三章 仍念手足之情第五百八十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六百十一章 莫要衝動第五百七十七章 降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換個角度分析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位諸侯的心思第一百十五章 開始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來自秦侯的提醒第五百三十五章 拜訪元蒙第五百四十六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二十三章 見到楚君第四百九十四章 維持現狀第七百三十一章 未曾特意提些什麼第十五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五十章 晉文侯的真實想法第三百八十七章 設伏第二十七章 略微過分的要求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三百十一章 保護莊姜第九十二章 線索第三百零五章 爭執第九百十三章 無影遁形第七百十一章 恩斷義絕第九百三十二章 徘徊第八十六章 再會豺狼兄弟第三百七十章 追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旋第六百二十章 氣勢洶洶第八百零五章 口誅筆伐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三百六十八章 險些釀成大禍第五百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八百四十七章 一切皆已瞭然第四百八十四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二十六章 比試前夕第一百四十五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四百八十一章 嬴開的道歉第七百九十三章 好棋還是壞棋第六百六十五章 擺脫困境第八百四十六章 限制實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期許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經的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若隱若現的腳印第八百十八章 黔驢技窮第七百二十二章 這是君上的命令第六百九十七章 探囊取物第八百四十七章 一切皆已瞭然第六百六十五章 擺脫困境第六百三十一章 轉折點第八百五十四章 翻盤的機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故弄玄虛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哥的威嚴第七百五十九章 力薦第九百四十章 心中憂慮盡顯言表第九十八章 開個小玩笑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場鬧劇第六百十八章 執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來勢洶洶第二百七十七章 落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