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執拗

bookmark

儼然,姬仇已經發現若繼續爭論下去,當着衆將士的面,只會讓他陷入更加爲難的境地,畢竟這件事,無論從情亦或者從理方面來講,都是晉侯有過。

現場的氣氛頗有些尷尬,亟須出現解圍之人,方能打破這一尷尬的局面,姬仇畢竟身爲晉侯,貴爲方伯,這個話題還是他先提起的,若由他先下一個臺階,倒是顯得跌份了些。

而衛揚便予以還擊,他也給了晉侯臺階,可誰曾料到姬仇這麼執拗,偏偏不順着他的話繼續往下講,眼下情形走到這一步,也不是他們所樂意見到的。

本想化解矛盾的陳刀,此時卻木訥了些,見兩位諸侯爭論,他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來打破這一僵局。

氣氛若是繼續這麼沉悶下去,只怕對晉國衛國之間的關係會產生影響。

“籲!”隨即,一聲吆喝打破了沉靜,齊國大公子呂祿甫一駐紮完營寨,便匆匆騎馬趕來,見到衆人,他順勢躍於馬下,走上前,拱手一揖,道:“見過晉侯,見過衛侯。”

衛揚見狀,忙率先迎上前:“大哥,一家人不必說兩家話,大哥您能趕來此地替我解圍,我已是感激萬分。”

“誒,話別這麼說。”卻見呂祿甫一擺手,道,“此事還是多虧了晉侯,若非晉侯親自趕來,即便是我,也無法阻止晉世子。”

衛揚聞言,便轉向姬仇,拱手一揖ꓹ 恭恭敬敬地說道:“多謝晉侯多次救命之恩。”

這一幕陳刀都看在眼裡,彷彿剛纔兩位諸侯之間的恩怨無從發生一般。

可姬仇並未回話ꓹ 只是冷哼一聲:“知道就好。”

還是呂祿甫機敏,已然猜到剛剛他前去安營紮寨之時,定發生了些什麼ꓹ 否則,兩位諸侯的態度也不會這麼奇怪。

“晉侯ꓹ 衛侯,既然此事已經解決ꓹ 不妨回城內商議?”呂祿甫向衛揚瞥了眼ꓹ 似乎在告訴他,此事身爲衛侯的他需要退讓一步,方能解決。

衛揚心領神會,也知道此次能解衛國之圍,多虧了晉國大公子姬伯及時趕回齊國求援,還真別說,若姬仇不親自前來ꓹ 只怕沒人能攔得住晉世子姬還攻下這座衛國城。

眼下二王並立的局面仍未結束,就算晉侯姬仇又再多值得指摘的地方ꓹ 衛揚也應該儘可能地與其減少矛盾衝突ꓹ 免得讓本該處於優勢的衛國瞬間落入困境。

“晉侯ꓹ 您千里迢迢從齊國趕來ꓹ 一路上勞累奔波,也辛苦了ꓹ 既然到了衛國之地ꓹ 吾也應該盡一盡地主之誼。”衛揚放緩語氣ꓹ 儘量壓住自己心中的怒火,客氣地對姬仇說道。

“晉侯ꓹ 既然衛侯都這麼說了,您還是得...”呂祿甫笑着說道。

姬仇瞥了眼衛揚,眼神中充滿不屑,剛剛衛揚當着衆人的面爲難他,他心裡當然頗爲不爽,只是礙於自己身爲方伯的顏面,爲諸侯之長,也不多和衛揚計較:“既然賢侄都這麼說了,孤若不給面子倒是說不過去了。”

“荀將軍這是怎麼了?”呂祿甫順勢這麼問道,他早就注意到荀成已身受重傷,不過事有輕重緩急之分,他只不過是把解決兩位諸侯之間的爭論放在第一位罷了,“荀將軍,您可是號稱天下無敵的名將,在我的印象中,還有誰能有這麼大的本事,竟然能打傷您!”

呂祿甫頗覺得不可思議,畢竟荀成的武藝,天下人有目共睹,就算是在場的兩位名將,陳刀與歐陽亮,在面對荀成之時,他們也沒有把握能打敗他,就連與他打成平手都是一件極爲奢侈的事。

“莫不是歐陽將軍的傑作?”呂祿甫很清楚,他是與陳刀將軍一同趕來衛國的,陳刀壓根就不可能這麼做,再說了,在天下名將中,陳刀的武藝算較弱的一檔,所以,他自然而然地便會把猜測放到歐陽亮身上。

卻見歐陽亮連忙解釋道:“此事與我並無關係,我若比荀成還厲害,還需要晉侯大動干戈,發兵前來幫助衛國嗎?”

“此事可是晉世子所爲...”

還沒等歐陽亮說完,卻見荀成在隨從將士的攙扶下,緩緩走近呂祿甫,聲音沙啞:“稟大公子,這是荀某自己不小心受的傷,與歐陽將軍、別人無關。”

這裡的別人,在場衆人都聽得出來,這定是晉世子姬還之過,雖說他並未瞭解這一切,但大致發生了什麼,他也能猜得出來。

“荀將軍真是不容易。”呂祿甫並未追根究底,倒是客套地說了句,便把話題給引開了。

“此一戰,讓荀將軍受苦了,晉侯與衆位來吾府一敘,至於荀將軍的傷,吾會派人治好的,請衆人放心。”

“大哥,不如讓城外將士們一同進城,在外風餐露宿,倒也不好,傳出去顯得吾這個當衛侯的,沒能盡到地主之誼。”

當衛揚說這番話之時,一旁的歐陽亮一直在用眼神示意衛揚,現在的衛國城已然元氣大傷,城外的兵馬數量可不容小覷,且不說此時此刻衛國城的百姓們對晉國頗有些成見,倘若晉國將士真的前來衛國城的話,倒是一大隱患。

畢竟,誰也猜不到晉侯姬仇到底在想些什麼,明明應該順着他給的臺階下,可他非但沒選擇這麼做,倒是繼續爭論,讓局面變得更爲僵硬。

衛揚微微點頭,似乎在告知歐陽亮,自己清楚此事的做法,隨即他向呂祿甫望去,他相信,大哥定會理解他真正的想法。

卻見呂祿甫擺擺手,說道:“晉世子姬還冒天下之大不韙攻打衛國,已然被天下人唾棄,若此時此刻晉國將士們在駐紮衛國城,天下人會對此作何想法,難道不會認爲這是晉世子姬還的另一個計劃,此事萬萬不妥,絕不能這麼做。”

從客觀的角度來講,的確是這樣,雖說晉侯是以救援衛國的名義趕來,可他所率領的兵馬,最佳選擇也只是駐紮在城外,更不用說之前姬還所帶的兵馬,一旦他駐紮衛國,天下人就免不了會對此猜測:或許這是晉侯姬仇的另一個計謀,亦或許這是姬還的另一個計策。

第二百四十章 只能靠自己第二百二十八章 見不到楚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天子的建議第七百零七章 是何居心第四百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六百四十六章 留下一個好印象第七十三章 地牢裡的召然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牢外的抱怨第六百五十六章 終要面對第二十章 姬還公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七十三章 地牢裡的召然第四百四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三十一章 無處遁形第二百八十七章 公子盧遇險第四百九十二章 擋箭牌第六百六十五章 擺脫困境第一百九十七章 魯孝公的打算第八百六十六章 莫要抱有過高的期待第八百六十五章 惹來非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沒有往日的氣勢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切都是未知數第三十六章 麻煩降臨第五百十四章 飛揚跋扈第八百零二章 期望值第二百九十二章 沉住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依次拜訪第七百三十二章 小看人可是會吃大虧的第一百八十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陳刀解圍第九百二十七章 誇誇其談第九百四十章 心中憂慮盡顯言表第一百零五章 心中所想第三百十四章 不過是棋子罷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談談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姬還可不好對付第三百六十八章 險些釀成大禍第二十一章 公子鄭掘突第六百九十四章 今天的衛國城着實熱鬧第三百三十八章 絕妙的機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師服的見地第一百九十二章 齊侯的書信第七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七章 秦侯與晉世子的恩怨第二百五十四章 護送世子的人選第六百三十八章 匪夷所思第七百零二章 彼此分憂第六百零九章 處境不利第四百六十四章 迷霧繚繞第四百二十八章 商量之後的決定第八百十一章 以守代攻第二百十七章 知曉第八百十一章 以守代攻第五百九十三章 傲氣第八百二十七章 簡潔明瞭第五百五十章 裡應外合第六章 城東對第九百零三章 語氣沉穩第一百十六章 君臣相談第七百八十八章 挖好的陷阱第四百二十一章 方伯不可換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費吹灰之力第二百四十九章 衛揚也不懂第八百六十章 付出方能有回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以諸侯的身份第六百十七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十一章 逃離第八百二十五章 破敗之感第五十章 名聲大噪第一百零三章 對陣勃丁第六百六十四章 扭轉局面第三百十章 紀狼擅自行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戴罪之臣第一百六十章 面對現實第五百十八章 武試落幕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能誤入岐途第二百十章 關於惠孫的信息第七百七十六章 輕騎第四百十一章 天子的抉擇第七百五十九章 力薦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途知返仍來得及第六百六十五章 擺脫困境第五百十八章 武試落幕第九百十五章 一言九鼎第二百二十一章 楚君熊儀第四百十九章 來自晉侯的賠罪第三百五十八章 敏銳的觀察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前來問責第六百六十五章 擺脫困境第一百十三章 愁緒第一百五十六章 幫助的前提第一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八百零二章 期望值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人一騎第六百四十六章 留下一個好印象第五百三十九章 落魄王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丟臉第一百七十六章 按照計劃進行第三十八章 幫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