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6章 斬!(抱歉,今天回家有些晚了)

中書舍人奉命執筆,端坐在一張案几前。

李昭亮見一切準備妥當,在寇準示意下開始緩緩講述起了他率領大同軍、感德軍、永興軍三軍北上西夏的過程。

從兵出西夏,到奪下龍州、銀州等地,一點點講起。

雖說百官們,還有百姓們已經知道了李昭亮率兵攻打西夏的過程,但聽李昭亮講解的時候,又是另一番感受。

李昭亮親身經歷了那大大小小的戰事,所以他嘴裡講出來的戰事,就像是活了一樣。

百官們和百姓們不由自主的就被他講述的話語代入了進去,彷彿化身成爲了一個攻打西夏的將士,跟隨着李昭亮一起征討西夏。

當李昭亮講到了他率軍攻下長城,並且打退了西夏人一次又一次進攻的時候。

百姓們一個個握着拳頭,振奮的叫好。

然而,百姓們振奮的叫好聲沒持續多久,就變成了一臉悲憤。

因爲李昭亮講到了丁謂奪權,講到了丁謂率領十數萬將士兵進懷州,講到了丁謂在懷州城外碰見遼皇耶律隆緒的時候,想算計遼皇耶律隆緒的時候。

他也講到了,在面對遼軍鐵蹄滾滾而來的時候,丁謂落荒而逃的景象。

百姓們聽完了李昭亮的講述,一臉難以置信。

他們到沒有義憤填膺的去攻擊丁謂。

不是他們不怨恨丁謂的做法。

而是丁謂和李昭亮二人中,是丁謂先到了汴京城,講述出了征討懷州兵敗,是李昭亮的過錯。

所以百姓們先入爲主的覺得這是李昭亮的過錯。

如今李昭亮講出了不一樣的結果,百姓們並沒有盲目的信從,而是帶有懷疑的態度在思量李昭亮話裡的真假。

同時,他們也在等,等朝廷給出一個結果,等趙禎給出一個公正的裁決。

李昭亮在講述完了丁謂的罪行以後,對寇準拱手道:“臣李昭亮有丁謂親筆書信爲證,官家、太師儘可查閱。”

寇準眯着眼,端坐在椅子上,看不出喜怒的道:“老夫已經看過了信函,確實是丁謂親筆信無疑。”

寇準對宦官招了招手,吩咐道:“取來信件,讓官家和八王爺查驗一番。”

宦官恭敬的把李昭亮遞上去的帶血的信,遞給到了趙禎、趙元儼二人面前。

趙禎把信推到了趙元儼面前,趙元儼返推了回去,輕聲道:“官家爲君,小王爲臣,自當是官家先。”

趙禎沉吟了一下,還想跟趙元儼客套一下,不過他聽到了寇準輕咳了一聲後,也就不再推辭,拿起了信。

仔細翻閱了一番。

當趙禎閱讀完了信件以後,臉上再無剛纔謙遜的神色,反而一臉鐵青。

他捏着信件,怒拍面前的案几,“丁謂,你當真是大膽!”

百官們、百姓們,聽到了趙禎這話,瞬間知道了他們想要的答案。

真正有罪的人非李昭亮,而是丁謂。

是丁謂惡人先告狀,害的他們冤枉了一個忠良。

霎時間,百姓們看李昭亮的目光中多了一絲愧疚,看丁謂的目光中多了一絲憤怒。

趙元儼對趙禎拱了拱手,從趙禎手裡拿過了信,閱讀了一番後,目光落在丁謂身上,幽幽的道:“你陷害十數萬將士兵敗懷州,不僅不知錯,反而還誣告他人。

真是恬不知恥。

本王還從沒有見過像你這般厚顏無恥之人。”

丁謂眼見所有人盯着他的目光裡充滿了憤怒,他心裡也懼怕。

但他卻沒有輕易放棄,而是強硬的辯解道:“這世上會模仿他人筆跡的人多不勝數,誰知道李昭亮那一封信是不是僞造的。”

“嘭!”

寇準拍桌而起,喝斥道:“信件可以僞造,可上面的印璽也能僞造嗎?”

“那也沒什麼不可能……”

丁謂硬着頭皮說着。

寇準惱怒的道:“住口!事到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你還在這裡強辯。你當滿朝文武是瞎子,還是當天下萬民是瞎子?”

“老夫……”

“閉嘴!待罪之身,怎敢在堂上自稱老夫?!”

寇準兇狠的瞪了丁謂一眼,回身對趙禎拱手道:“官家,丁謂害十數萬將士慘敗懷州,又藉此攀咬李昭亮,誣陷忠良。

如今人證物證俱在,請官家定奪。”

頓了頓,寇準又對趙元儼拱手道:“請大宗正斧正。”

趙元儼拱手還禮。

趙禎板着臉,咬牙道:“一切由太師定奪。朕希望太師不要放過這個害了十數萬將士的惡人,更不能輕饒了這個誣陷忠良的賊人。”

寇準聞言,鄭重的點頭。

他剛要開口,就聽趙禎冷冷的道:“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殺丁謂!誅佞臣!”

“殺丁謂!誅佞臣!”

“……”

也不知道誰在趙禎話音落地以後帶頭喊了一句,百姓們跟着紛紛喊了起來。

他們羣情激揚的往前涌。

若不是御前衛攔着,恐怕他們能衝上前,生生咬死丁謂。

百官們見此,渾身一震。

自大宋立國以來,還從沒有參知政事獲罪被誅。

也正是因爲如此,一些文臣們獲罪以後,也被免除了死罪。

漸漸的,就有‘刑不上大夫’之類的話,在百官們中間流傳。

趙恆在位的時候,此話雖然沒有公之於衆,但趙恆的所作所爲,似乎默認了這個說法。

這讓百官們隱隱把這當成了一種祖制,一種護身符在維護。

如今,年幼的趙禎,開口就要誅殺丁謂。

徹底把滿朝文武嚇了一跳。

真要是讓趙禎斬了一位參知政事,開了先例。

那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人說什麼‘刑不上大夫’之類的話。

寇準對此還沒有言語,當即就有御史跳出來反對此事。

揚言說朝廷沒有誅殺參知政事的先例,此例不能開。

還說丁謂縱然有罪,卻罪不致死。

大可以依照慣例,貶官、流放、刺配。

隨着御史開口,其他的文官們也紛紛開口。

丁謂見此,激動的不能自已,恨不得衝上前抱着趙禎親兩口。

若不是趙禎衝動之下說出那種話,文官們也不會紛紛出班,保他狗命。

見朝堂上的文官一個個站出來反對,趙禎也有些爲難。

他意識到了自己說錯話,可有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眼前的局面。

他沉吟再三,決定收回自己的話,“朕……”

只是,他剛說了一個字。

曹瑋緩緩出列,摘下了頭頂了官帽,放在了地上,高聲道:“似丁謂這種害慘十數萬將士的賊子,攀咬賢臣良將的奸人,官家若是饒了他的性命,那麼臣乞骸骨。”

高處恭緩緩出列,摘下了官帽,學着曹瑋的樣子放在地上,高喝道:“臣亦是如此……”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瞬間,武勳們紛紛出列,拿自己的官爵,賭起了丁謂的性命。

一場審判丁謂的會審,到最後鬧成了文武相爭。

趙禎見滿朝文武都不把身上的官爵當一回事,小臉漲得通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這是趙禎從小就從趙恆口中得知的爲人君的綱領。

在趙禎眼裡,朝廷賜下的官爵,那就是君恩。

如今一羣臣子把君恩當兒戲一樣隨意的拿來當堵住,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他心裡有憤有怒。

可卻沒有宣泄出來。

他知道,這種場面,他不能意氣用事。

他又處置不了眼前的局面,所以只能求救似的看向寇準。

寇準看出了趙禎的窘迫,他對趙禎微微點了點頭,示意趙禎不要心急,他自有應對的法子。

趙禎見到寇準示意,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在趙禎眼裡,寇準是朝堂上唯一一個能治住滿朝文武的人。

縱然是他大娘娘劉娥,也做不到這一點。

劉娥想要立足在朝堂上,在文武之間,必須拉攏一批,打擊一批。

她不能像寇準一樣,一起打擊。

寇準盯着滿朝文武,冷哼道:“吵夠了沒有?你們當這裡是什麼地方?各位的府邸嗎?上有官家,下有黎民,你們在這裡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爲人臣,沒有一點兒臣子的樣子,爲人父母官,沒有一點兒父母官的樣子。

丟不丟人?”

“太師,我等並非是在胡鬧,而是我朝自立國以來,尚未有斬殺參知政事的先例。官家今日若開了殺戒,難保以後不會殺更多人。”

“……”

文官們七嘴八舌的說着。

寇準目光冷冷的道:“官家要做什麼決定,那是官家的事情。怎麼?你們想替官家拿事?還是想替官家做主?”

“我等身爲人臣,自當勸諫君王。”

“……”

寇準譏笑道:“人臣?一羣把朝廷賜下的官爵當兒戲,當賭注的人臣?”

文官們聞言,瞧着身前的官帽,臉上有些尷尬。

寇準冷哼道:“三息之內,給老夫撿起官帽,帶穩當了。凡有不從者,那以後就別帶官帽了,回去種田吧。”

寇準目視百官,冷笑道:“老夫加開了三年恩科,老夫不介意再加開三年恩科。”

隨着寇準話音落地,文官們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帶上了官帽。

他們可不是什麼剛強之人。

真正的剛強之人,不是跟寇準穿一條褲子,就是在很早以前已經被寇準罷出了朝堂。

處理了吵鬧的文官們,寇準又看向了那些武勳。

“諸位剛建立了一些功勳,就想借此跟朝廷撒潑嗎?”

“若是讓你們在建立一下功勳,你們是不是連官家的皇位也想坐一坐?”

“……”

寇準此話一出。

曹瑋等人神色難看的道:“我等絕無此意……”

“絕無此意?老夫怎麼看着你們氣勢十足?”

寇準冷笑道:“武勳們同氣連枝,好大的威風。居然敢逼迫朝廷,逼迫官家?”

曹瑋等人神色尷尬的看着寇準。

寇準破口罵道:“狗肚子裡存不住二兩油的東西。你們真當你們在西夏稱雄,那是你們的本事?若不是遼人攻打西夏,讓你們趁機撿了便宜,你們能如此順利的建立功勳?

若不是種世衡上書,提議聯合其他諸部,一起攻打西夏,你們能在李德明和李元昊手裡守住城池?

真當自己厲害?

你們要是真厲害,燕雲十六州就不該在遼人手裡。

我大宋更不該給遼人送上歲幣。

一個個只知道在窮鬼們身上榨油,卻不思爲國開疆拓土,還好意思在這裡撒潑。”

寇準指着曹瑋,喝斥道:“拿上你們的官帽,滾到一邊去。丁謂大小也是一個參知政事,如何處置他,那是官家獨有的權力,而不是你們。”

曹瑋聽到這話,微微一愣,旋即他撿起了官帽,退到了一旁。

寇準目視滿朝文武,冷哼道:“如何處置參知政事,那是官家獨有的權力。老夫尚且沒資格說三道四,你們有什麼資格在這裡瞎議論?

官家說斬,那就斬。

老夫熟讀大宋律例,還從沒聽說過有那一條有寫,官家不能斬參知政事?”

文臣們一臉難以置信的盯着寇準。

他們不明白,寇準爲何會向着武勳說話。

‘刑不上大夫’,寇準你也是受益者之一啊!

他們又那裡知道,寇準根本就不在乎什麼‘刑不上大夫’一類的話。

寇準雖然以前用這些話激勵過寇季,但並不說明他贊同這些話。

御史們見寇準偏向武勳,咬牙道:“既然太師有言,說參知政事如何降罪,只有官家說了算,那就請官家親自定奪丁謂的罪過。”

寇準淡然道:“這個自然……”

寇準看向趙禎,拱手道:“還請官家定奪丁謂的罪過。”

趙禎有些懵。

朕好不容易把藤球踢出去了,怎麼踢了一圈,又回到了朕腳下了?

趙禎爲難的左瞧瞧右瞧瞧,不知道該如何定奪。

他剛纔說要殺丁謂,可滿朝文臣都反對。

他要是不殺丁謂,滿朝武勳又反對。

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

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趙禎坐在龍椅上沉吟了許久,突然愣了愣,咧嘴笑了。

然後在百官們注視下,趙禎淡淡的道:“朕……聽太師的……”

寇準嘴角勾起了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幽幽的道:“丁謂論罪當斬!”

“那就斬!”

第0351章 英雄遲暮第0227章 不服憋着第0971章 遠方的消息第0868章 兄弟重逢第1026章 文廟的新聖人揚帆遠航(四)第0890章 一詔出,天下驚!(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043章 欺軟怕硬劉從德第0938章 談判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第1011章 汝父去也揚帆遠航(二十八)第0709章 一石二鳥第0550章 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第0820章 炎黃子孫,有守土之責第0916章 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017章 讓人失望的畫(求推薦!求收藏!)第0982章 憂心忡忡的李迪第0267章 壯士斷腕第0478章 下榻第0455章 討打的趙禎第0925章 大宋稅法該怎麼改?(今晚依舊一更,8月9號補……)第0166章 親臨第0848章 埋葬敵人的無間地獄第0736章 一場相隔萬里的談判第0331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0955章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第0601章 誰比誰聰明?!第0652章 寇季北上,耶律南下第0101章 器械監第0471章 釜底抽薪第0234章 後孃養的保塞軍(補‘業紅顏’欠更)第0954章 韓地的發展第0872章 兇徒叩關!第0459章 負重前行的人第0392章 索賄?!第0982章 憂心忡忡的李迪第0223章 范仲淹揚名,徵西夏大捷第0208章 年關將近第0349章 財帛動人心第0584章 三家入局第0662章 欺人太甚第0841章 氣炸了的趙禎第0984章 三三制三權分立第0769章 終究還是一個人抗下了所有第0634章 屈野河!!第0071章 宮裡的生活,水深火熱第0671章 投降了?!第0547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0877章 火速躥升的蘇洵(三更搞定…………)第0673章 瘋趙禎第0105章 冤案第0728章 兩府第0209章 劉娥調兵第0794章 少說也過萬了吧?第0147章 帶面具的人第0378章 瞬息萬變的演武第0948章 殺氣騰騰第0246章 一代雄主的手段第0112章 讓一個萬人敵去學百人敵,我瘋了?第0102章 萬象典當行第0082章 凡人寇季?第0717章 落幕第0961章 鐵律!!!第0231章 林特掉溝裡了?第0664章 李德明的盤算第0839章 終極殺手鐗之一(今晚一更,回來的晚了,明天恢復正常更新)第0924章 借東風,扶搖而上(今晚一更,後天補……)第0608章 西夏到底在謀劃什麼?第0004章 剛直不阿寇相公(求推薦!求收藏!)第0657章 整個西北的將士都想跟着寇季混第0401章 朱能捅了馬蜂窩第0366章 命運中的雷州第0565章 三公一侯第0697章 貪婪使人愚蠢第0990章 無賴先師?第0416章 采女們的命運第0555章 兵圍西涼第0330章 糧食!(今晚一更,有些私事要處理……)第0230章 她美不美,我沒在意,我看中的是她的才華第0151章 召見(今晚兩更……)第1020章 趙禎出京第0005章 不自量力的人(求收藏!求推薦!)第0344章 收王雲升入門第0677章 又有八百里加急至……第0447章 塵埃……塵埃……第0352章 祖孫夜話第0880章 大宋苟聖種世衡!(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279章 西平路、東平路(祝‘風中游蕩的蜀黍’生日快樂!)第0592章 一羣亮出了獠牙的猛獸第0024章 裝傻充愣第0380章 重甲登場第0050章 大朝會(上)第0412章 大膽推論第0768章 忽悠!往死裡忽悠!第0529章 你這個宋臣,我寇季不認!第0145章 天授之人揚帆遠航(二十七)第0840章 沉重無比的《過零丁洋》第0990章 無賴先師?第0884章 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