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2章 寇財神

“讓禁軍將士去開荒?!”

李昭亮覺得寇季在跟自己開玩笑。

禁軍是什麼?

職業兵。

大宋兵馬之精銳。

殺人利器。

他們怎麼能去種田呢?

他們又不是前唐的府兵。

寇季側頭看向李昭亮,疑問道:“有什麼不對的嗎?”

李昭亮叫嚷道:“他們可是朝廷的兵馬!兵馬!不是農夫,也不是民夫!此舉三衙和樞密院都不會答應的。”

寇季淡然道:“我要三衙和樞密院答應有什麼用?他們答應就行。”

李昭亮見寇季一意孤行,只能喪氣的道:“那你去跟他們說,反正我是不會去跟他們說的。若是我把他們當成了苦力用,以後上了戰場,他們指不定會在我背後放冷箭呢。”

寇季點頭道:“此事我自然會去跟他們說,我只是知會你們一聲,讓你們配合。”

李昭亮聽到這話,立馬問道:“你讓他們去開荒,他們哪還有時間陪着我們班師回朝啊?若是沒有他們陪襯,怎麼彰顯出我們三人的勇武?”

“班師回朝?”

寇季淡然一笑,“早着呢……”

只要寇季不急着班師回朝,只要寇季能夠養得起這些兵馬,拖延大半年時間還是沒有問題的。

從河西遞迴朝廷的文書,少說也得十天半個月時間,一來一回,一個月就過去了。

等朝廷班師回朝的公文送到了河西以後,寇季推推拖拖,又能糊弄出一個月時間。

然後找個由頭,給朝廷去一份公文,聲稱河西有殘敵,又或者黃頭回紇的戰事出現了變化,需要兵馬坐鎮。

又能拖延幾個月。

一晃兒,就能拖到秋日。

等到秋日豐收以後,糧草滿倉,河西之地有了發展的底蘊。

再領着兵馬班師回朝也不遲。

寇季心裡有盤算,卻不打算告訴朱能和李昭亮二人。

他們二人還幻想着趙禎在汴京城外親迎十里地的場面呢。

也在幻想趙禎三次功臣的場面。

他們二人就是想借着此次開疆拓土的功勞,在汴京城裡風光一把。

若是能賜浴湯池,那就更風光。

他們畢生的追求,幾乎都能滿足。

寇季若是告訴他們實情,他們二人恐怕得原地爆炸不可。

寇季跟朱能、李昭亮二人通了一口氣,就去城內的軍營裡召集將士。

寇季聚齊了將士們以後,也沒有說太多的廢話,第一句話。

“諸位在河西建立的功勳,本官已經寫成奏疏,呈報給了官家,相信朝廷的賞賜,不久以後就會送到諸位手裡。

本官在此,提前預祝諸位,升官發財。”

將士們聽到寇季這話,一個個喜不自勝的迴應着。

等到將士們的呼喊聲小了一些後,寇季再次開口,“升官發財,那是大喜事。諸位想不想喜上加喜?”

將士們聞言,微微一愣。

寇季見沒有人迴應,就嘆息了一聲,“可惜了……本官費盡周折,耗費了無數人情,才爲諸位爭取來的好處,諸位既然一點兒想要的意思也沒有。”

將士們再次一愣。

當即就有人開口疑問道:“寇……寇欽差,不知您口中所說的好處,是什麼?”

寇季長嘆了一聲,“本官跟隨諸位征戰數月,深知諸位的辛苦。諸位雖是禁軍,可除了軍備以外,吃的差,住的也差,每年所得的一點點的軍餉,全部送回了家中,養了妻兒老母。

本官聽說,諸位中間一些家中子嗣的,每年得到的軍餉,連子嗣都養不起。

別人家裡的孩子,逢年過節,有新衣穿,有肉吃。

可諸位當中一些人的子嗣,逢年過節,只能傳帶有補丁的衣服,吃一些冷粥冷飯。

本官得知此事以後,心痛不已。”

寇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道:“諸位爲了我大宋,拋頭顱,灑熱血,不惜流乾身體中的鮮血。饒是如此,家中的妻兒仍然吃不飽。

憑什麼?

爲什麼?

憑什麼我們把命都豁出去了,家中的妻兒老母依然過的悽悽慘慘。”

將士們聽到這話,一些人黯然的垂下腦袋,一些人卻不以爲然。

寇季見此,繼續說道:“本官知道,諸位當中有一些人,在此次河西戰事當中,所獲的功勞不少。根據你們的功勞,朝廷賞賜的錢財,足夠你們家中的妻兒老母,滋潤的過一段日子。

可是,滋潤一段日子,你們就滿足了嗎?

朝廷賞賜給你們的錢財,你們家中的妻兒老母花光了以後,又拿什麼去過活?

朝廷以後若無戰事,諸位連再次獲取賞賜的機會都沒有。

只能依靠着那點微薄的俸祿,再次過上缺衣少食的日子。”

此話一出。

幾乎所有將士垂下的腦袋。

唯有一些將官們不爲所動。

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官,在河西之地又建立了許多功勳,升官發財那是必然的。

官會越做越高,俸祿也會越來越多,不需要靠着朝廷的賞賜過日子。

但他們終究是少數人,寇季也懶得搭理他們。

寇季見將士們垂下了腦袋以後,沉聲道:“本官深知諸位的不易,所以本官上書朝廷,上書官家。拼着被滿朝文武彈劾的危險,拼着被官家罷官去職的危險,爲諸位爭取來了一個發財的機會。”

將士們擡起頭,敬重的看着寇季。

有人沉聲問道:“什麼機會?”

寇季握了握拳,沉聲道:“本官爲爾等爭取了一年開荒種田的機會。”

將士們聞言,皺起了眉頭。

當苦力嗎?

寇季繼續道:“開多少荒田,隨你們。種多少糧食,種什麼糧食,也隨你們。本官需要你們記住的是,你們種出的糧食,全歸你們個人所有。

不納稅!

wωw¸тт kán¸c○

諸位在一年後班師回朝的時候,若是不願意帶着糧食回朝,本官可以派人,以汴京城的糧價爲準,買下諸位手裡的糧食。

糧種、農具。

本官無償的給諸位。

在諸位開荒種田期間,諸位的軍餉,一分也不會短缺。

朝廷照例發放。”

將士們一瞬間瞪大了眼睛。

不納稅?

隨便種多少?

以汴京城的糧價收購?

帶薪耕田?

好傢伙。

種幾百畝地,豈不是發了。

有心思活絡的將士,當即開口,“寇欽差,卑職等人若是忙不過來,可否請遠在百里之外的家人過來幫忙?”

寇季眉頭一挑,長嘆一聲,“罷了罷了……本官好人做到底,隨了你們的心意……本官只希望,朝廷因爲此事將本官罷官去職以後,諸位莫要落井下石就好……”

“咚……”

當即有將士重重的單膝跪在地上,沉聲道:“寇公大恩,小人默記於心。他日若因此遭難,小人願供養寇公百年。”

“小人亦是如此……”

“小人也一樣……”

“……”

一個個將士單膝跪地,鄭重的向寇季承諾。

他們自稱小人,而非卑職。

也就是說他們是以個人的身份,向寇季承諾。

寇季揹負雙手,嘆了一口氣道:“速速去軍中的文書處錄名,然後文書會分配諸位的去向,諸位在得到了地名以後,儘快趕過去,多佔一些好田。”

將士們齊齊抱拳,對寇季一禮,起身快速的趕往軍中的文書處。

朱能、李昭亮二人,站在軍營一角,早就看傻了眼。

朱能愣愣的看向了李昭亮,喃喃道:“你看到了什麼……”

李昭亮張着嘴,震驚道:“看到了數值不盡的錢財,涌進了寇府。”

朱能嚥了一口唾沫,道:“我們是不是大傻子?”

“嗯……”

李昭亮毫不猶豫的點頭。

在將士們眼裡,寇季是一個堪比聖人的大好人,幫他們爭取到了發財的機會,還願意搭上無數錢財,收購他們種植出的糧食。

可以說天底下沒有比寇季再好的好人了。

但在李昭亮和朱能眼裡,卻是另一番模樣。

將士們去開荒種田,確實能得到許多好處,可寇季得到的更多。

寇季免了將士們種田要繳納的稅負,無償給將士們提供了糧種和農具,看似付出了數量龐大的一筆錢。

可他卻獲得了百萬畝、千萬畝的良田,甚至更多的良田。

將士們開完荒,走了。

地給寇季留下了。

和那數量龐大的地比起來,那點微不足道的糧種、農具算什麼?

那點糧食的差價又算什麼?

至於將士們的軍餉,那根本不需要寇季出錢。

只要將士們是禁軍所屬,那怕坐在哪兒養膘,朝廷也不會短缺他們一文錢的軍餉。

“李昭亮,跟寇季比起來,你們那幾家撈錢的手段,真是不堪入目啊。你們費勁了心機,耗費了無數人力,幾代人撈的錢,還不如人家動一動嘴皮子呢。”

朱能緩緩回神以後,由衷的感嘆了一聲。

李昭亮卻沒有在意朱能的譏諷之語,反而一臉鄭重的道:“我得去找寇財神談談。”

“我也去……”

“……”

寇季剛走出了軍營轅門。

朱能、李昭亮二人就追了上來。

“財神爺,等等……”

寇季似乎早就料到了他們二人會追上來,所以在聽到了他們的呼聲以後,停下了腳步。

寇季回身,盯着朱能、李昭亮二人,似笑非笑的道:“我什麼時候成財神爺了?”

“剛剛……”

李昭亮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寇季翻了個白眼,撇撇嘴道:“眼紅了?”

朱能一臉遲疑,沒有說話。

李昭亮則果斷的點頭道:“眼紅了……”

寇季拿起了架子,道:“剛纔在城主府,你們兩個可一點兒也不眼紅啊。”

朱能苦笑道:“我們也沒有料到,你真的能說動那些將士們,去幫你開荒啊。明命是忽悠他們去賣力的事情,可從你嘴裡說出來,就變成了爲他們謀福了。”

寇季板起臉,道:“瞎說……將士們那是給自己開荒,不是幫我開荒。”

朱能、李昭亮二人對視了一眼,一臉苦笑。

寇季明顯是給他們二人打官腔。

李昭亮沉吟了一下,果斷道:“十萬畝,條件你開……”

朱能趕忙跟着道:“一樣……”

開荒河西之地,屬於戰爭的紅利之一。

用的還是李昭亮和朱能的人。

但李昭亮和朱能卻沒有空口白牙的問寇季要地。

原因很簡單。

寇季在城主府,請他二人出面的時候,他們二人沒答應。

寇季如今自己說服了那些將士,那所得的好處,寇季一個人可以獨享。

李昭亮、朱能二人想佔好處,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

就像是交智商稅一樣。

自己沒智慧,占人家智慧的好處,就得付出代價。

朝堂上一些背地裡的交易,基本上都遵循着這個規矩。

“十萬畝?”

寇季愕然的看着李昭亮和朱能二人。

李昭亮心頭一跳,試探的道:“多了?”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

李昭亮沉吟道:“九萬畝也行……”

寇季瞥了李昭亮一眼,頭也不回的往外走去。

李昭亮緊追着寇季的腳步喊道:“八萬畝也行啊……”

眼見寇季依舊沒有停腳。

李昭亮咬咬牙道:“最低七萬畝,不能再低了……”

寇季腳下一頓,回過身,鄙夷的看着李昭亮,“咱就不能有點出息?”

李昭亮、朱能愕然的盯着寇季,不明白寇季的意思。

寇季瞪了二人一眼,咬牙道:“河西之地能耕之地,以千萬畝計。留在河西的百姓能佔多少?留在河西的那些將士們又能佔多少?

黃頭回紇的俘虜、甘州回鶻的族人,不願意留在河西的民夫和將士們開墾出的土地,都是我們說了算。

數十萬人開荒,能開墾出的田地,多到你們難以想象。

二十萬畝地,你們也好意思張口?”

李昭亮、朱能驚愕的瞪大眼。

“你……你的意思是我們要的少了?”

“沒有五十萬畝,你們好意思張口?”

李昭亮驚恐的道:“你瘋了?我們在河西佔五十萬畝地,朝廷能答應,滿朝文武能答應?”

“朝廷爲何不答應?滿朝文武又爲何不答應?只要咱們能把地種上,足額的給朝廷繳稅,朝廷絕對答應。至於滿朝文武,就更不用擔心。

他們想要在河西謀好處,就絕對不敢在河西的問題上,給我們挑刺。”

寇季淡然的說道。

李昭亮沉吟道:“你打算放滿朝文武進來撿好處?”

寇季翻了個白眼,“不然呢……”

李昭亮咬了咬牙,“我們打下的河西,自然應該由我們分配。”

寇季沒好氣的道:“你以爲你姓趙啊?”

不等李昭亮開口,寇季就撇撇嘴道:“你自己也是利益場裡滾出來的,你應該明白。獨佔好處的人,沒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河西的利益,終究是要讓出去一部分的。

趁着現在分配權還在我們手裡,我們可以把肉吃了,然後把骨頭和湯留給別人。”

李昭亮有些不甘心的道:“朝堂上看不慣我的人很多,我可不想讓他們佔我的便宜。”

寇季瞥了李昭亮一眼,道:“只要我們不吃獨食,就不會惹麻煩。至於將骨頭和湯分給誰,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第0798章 ‘戀家’二字的強大第0032章 劉亨討債,吳賢的算盤(爲‘趙廸’萬賞加更!)第0031章 啞巴虧第0155章 人越老,膽子越小第0976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0223章 范仲淹揚名,徵西夏大捷第1015章 逐漸前行的文明第0434章 反第0205章 劉娥服軟第0810章 老夫這人別的長處沒有,就是心善第0590章 朝廷……窮啊!第0424章 寇準的退休生活第0234章 後孃養的保塞軍(補‘業紅顏’欠更)第0687章 呂夷簡的醋罈子!第0855章 誰是狼王?!揚帆遠航(二十四)第0606章 寇季差點沒被嚇死第0718章 你們記一下……第0587章 大宋朝廷在量才方面有大弊端第0118章 王寇氏第0956章 野心勃勃的王爺們第0324章 棉花第0925章 大宋稅法該怎麼改?(今晚依舊一更,8月9號補……)第0863章 驚世之舉,最後的救贖第1021章 趙禎的秘密第0551章 用人命填……第0391章 有沒有人問過他們?(今晚一更,明天恢復正常更新)第0104章 寇府內的三個文盲第0567章 總有人默默的爲大宋江山社稷增磚添瓦第0680章 少爺快跑,老太爺提着刀來了!第0527章 血債血償!!!第0083章 匹夫一怒第0931章 再募一百萬!第0321章 比水災更可怕的是什麼?揚帆遠航(十)第0288章 天子親軍?!第0846章 滔天罪孽第0440章 樂子大了第0133章 以退爲進第0965章 雷霆掃穴?第0923章 你們做好一起去死的準備了嗎?第0394章 別看現在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第0719章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揚帆遠航(五)第0106章 狄青第0753章 宮中隱秘第0969章 寇季提出的兩個百年國策第0083章 匹夫一怒第0073章 向敏中第0014章 目的(求收藏!求推薦!)第0504章 遭遇強敵!!!第0794章 少說也過萬了吧?第0364章 釜底抽薪第0054章 有名無實的宰相第0815章 以卵擊石?第0018章 以假亂真(求收藏!求推薦!)第0361章 購馬之事,塵埃落定第0226章 西夏立國第0257章 馬惹的禍端?第0844章 兇猛的改造犯第0203章 笑傲朝堂者,唯二人第0480章 我泱泱華夏,何時淪落到了夜郎自大的地步?第0327章 並不可怕的流民第0968章 人形印鈔機揚帆遠航(二十二)第0419章 朝廷的邸報第0481章 你們不行,老子來!第0864章 燕雲歸宋!第0702章 種世衡服軟第0775章 根本問題第0704章 趙禎說出的豪言第0995章 太子闖後宮,只爲柳樹皮?第0981章 人間不值得第0200章 冬狩第0385章 以天下人爲棋第0050章 大朝會(上)第0188章 強闖大相國寺第1008章 功成!身退!第0136章 求人不如求己(2\\5)第0648章 拿槍來!!!第0794章 少說也過萬了吧?第0001章 此入汴京享富貴第0473章 沙州驚變第0605章 被孤立了?!第0195章 一上朝就碰見大事第0253章 淳樸的遼人第0583章 趙太公釣魚(人在醫院,今晚一更……)第0663章 教子第0391章 有沒有人問過他們?(今晚一更,明天恢復正常更新)第0645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0821章 老鼠掉進了米缸第0983章 擎天之柱第0492章 因爲恐懼而拒絕?第0254章 女人的嫉妒,似蛇如蠍第0588章 憂傷的趙禎第0809章 忠僕第0294章 婚事?第0244章 向敏中要助攻?(補‘星辰’欠更)第0368章 虎字軍入京第0165章 再逼趙恆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