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

關於裁軍,自仁宗朝來,就一直存在,並且也一直伴隨着極大的爭議。

文彥博就曾因建議裁軍,遭到彈劾,而被貶出京城,不過他的建議最終還是通過了,當時共裁軍八萬。

可自那之後,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然而,這回與往常不一樣,其中有了黨爭的加持,雙方的態度就變得非常堅決。

導致此事是迅速發酵。

朝廷各部門的官員都參與進來。

關鍵河中府還在針對此桉的進行調查,朝廷必須要立刻做出決斷,否則的話,河中府的皇庭一旦給出判決,可能會事情變得更加尖銳,沒有迴旋的餘地。

故此,司馬光對此是非常着急,這中間還關係到他的司法改革,希望能夠早點召開會議,給出決策。

因爲關於這事,真心是要看皇帝態度。

裁軍與否,皇帝的疑慮是最大的,因爲皇帝不但要考慮邊境威脅,還得考慮京師的安全。

而趙頊之前對此的態度,就是左右不定。

司馬光也沒有把握。

然而,王安石並不着急,他瞅着司馬光上躥下跳的模樣,他就更不着急了,反正是找各種理由,避而不見,自己對此也是避而不談。

同時,他又授意呂惠卿他們堅決反對。

氣得司馬光夠嗆。

最終還是富弼、曾公亮、趙抃,文彥博這幾位老宰相站出來,以西北安危爲理由,要求皇帝趕緊召開樞要會議商議此事。

王安石畢竟是副宰相,還是得給些薄面。

垂拱殿。

剛剛上來,呂惠卿便率先發難,表示檢察院嚴重干預軍政、財政,理應問責。

“一派胡言!”

司馬光當即怒斥道:“簡直就是一派胡言!檢察院調查的拖欠、剋扣軍餉一桉,只是在調查之中,蘇檢察長髮現河中府軍費缺失巨大,但他也並未利用自己的職權,去幹預此事,而是立刻上報朝廷,這干預軍政,從何說起。”

呂惠卿道:“難道軍費缺失,事先司馬學士不知曉嗎?諸位都不知曉嗎?”

衆人皆是沉默不語。

呂惠卿又繼續道:“這本是衆所周知之事,蘇檢察長理應也知曉,可是他卻故作不知,藉此事在河中府興風作浪,然後又先斬後奏,令朝廷陷入被動,這不是干預又是什麼?”

司馬光笑道:“衆所周知之事,就不能說了是嗎?”

呂惠卿道:“倒不是不能說,只是蘇檢察長的目的,十分可疑啊!”

司馬光道:“蘇檢察長一心爲國,無任何可疑。陳光一桉,是人神共憤,不能不查。難道陛下希望自己的士兵爲國捐軀,殺敵建功,卻得到如此待遇嗎?”

說到後面,他拱手朝向趙頊。

趙頊點點頭道:“關於陳光一桉,朕也瞭解清楚,此桉檢察院做得非常不錯,這也是朕在河中府設立皇庭的主要目的。”

司馬光又馬上道:“然而,根據蘇檢察長所提供的證據來看,如陳光一桉,在河中府比比皆是,聞之,令人寒心,士兵遭受如此待遇,又怎會盡心爲國建功立業。”

趙頊嘆道:“每年國庫收入,有十之六七,皆用於軍費,爲何還會出現這種現象。”

司馬光立刻道:“這就是因爲國庫收入,已經養不起這麼多兵,若不裁軍,士兵、百姓皆受其苦。”

趙頊聽得是頻頻點頭。

韓絳突然道:“可是裁軍乃是國家頭等大事,目前朝廷毫無準備,這貿然裁軍,只怕會促長敵軍犯境之心。此外,被裁掉的士兵,又無安置,萬一聚集爲賊,到時內憂外患,豈不是更加糟糕,臣以爲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趙頊又點點頭。

不少大臣站出來,紛紛附議。

司馬光其實也想從長計議,但問題是現實不容許他這麼說,道:“但是目前已經因發不足軍餉,引發混亂,若是朝廷置若罔聞,這後果更不堪設想。”

呂惠卿道:“若無檢察院,此事絕無可能發生。”

司馬光冷哼道:“你這純屬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幸虧檢察院發現的早,若是往後拖下去,士兵的怨氣越積越多,到時再爆發出來,可能就是一場兵變,而不是圍繞着司法進行訴訟。”

王安石呵呵笑了幾聲。

你可算是願意出聲了。司馬光冷冷看他一眼,“王學士爲何發笑?”

王安石道:“如果我沒有記錯,早在熙寧元年,司馬學士就提出冗兵之禍,但同時又表示貿然裁軍,亦不可取,該從長計議,今兒怎麼變得如此激進。”

我也不想,我是被逼到這份上的。司馬光老臉微微一紅,嘴上卻道:“我只是針對河中府軍費不足一事,依王學士之意,就應該放任不管嗎?”

王安石道:“朝廷當然不能放任不管,但也得考慮到裁軍所會帶來的風險。”

趙頊問道:“王學士可有應對之策。”

王安石立刻向趙頊拱手道:“回稟陛下,關於裁軍一事,司馬學士曾有過非常獨到的見解。但又表示非一朝一夕之事。

因爲冗兵之禍,源於土地兼併,百姓只能入伍爲生,若是貿然裁軍,士兵失去生計,恐聚集爲賊,故此要解決冗兵之禍,首先要解決土地兼併。”

司馬光鐵青着臉,大概也猜到王安石要說什麼。

趙頊急急問道:“如今解決土地兼併一事?”

王安石立刻道:“百姓失去土地,十有八九是因爲天災,亦或者青黃不接之時,只能借錢度日,可是民間高利氾濫。那陳光之所以前去告狀,不是因爲拖欠、剋扣軍餉,而是被高利貸逼得無路可走。

若要從根源解決此事,必然是先遏制住高利貸,如此才能使得百姓保住田地。而朝廷之前頒佈諸多法令,欲求扼制,但仍然無濟於事,證明司法是難以扼制高利貸,臣建議朝廷設立一個官署,專門低息放貸給青黃不接的百姓。

如此一來,是既可以幫助百姓,又能夠增加國庫收入。到底此桉是源於財政,而非是軍政,若因財政,而貿然裁軍,可能會捨本逐末,如果財政得以恢復,便可一舉兩得,此乃治本之法。”

趙頊聽得是頻頻點頭道:“卿言之有理。”

呂惠卿等人也是紛紛附議。

此話一出,保守派的臉色瞬間充滿怒氣。

就知道這廝要借題發揮。

雖然關於青苗法,私下已經爭辯無數回,但是王安石還是第一次在這種大會,正式提出青苗法。

文彥博一看雙方又都蠢蠢欲動,擔心話題又轉移到青苗法頭上,於是搶先道:“且不論此法是否可行,但恢復財政非一朝一夕之事,這河中府的局勢,及及可危,這遠水解不了近渴。”

王安石反駁道:“但也不能病急亂投醫,而是要對症下藥,財政問題,就應該解決財政,而不是頭疼醫腳。”

文彥博當即反駁道:“這怎是頭疼醫腳,目前財政負擔不起,就理應削減支出,百姓尚知其理。至於說裁軍風險,仁宗朝時期的裁軍,亦有人擔憂士兵聚集爲賊,但結果什麼都沒有發生。”

王安石道:“雖然當時沒有發生,但不代表此時不會發生,再者說,爲何會形成冗兵之禍,不就是因爲土地兼併所至嗎?若不解決土地兼併,只怕募兵之快要勝於裁軍啊!”

富弼突然站出來道:“陛下,依老臣之見,王學士與文中丞都言之有理,且二者並不衝突,何不雙管齊下,二法並用。”

此話一出,一個驚人的現象發生了,只見後面十餘個大臣站出來,紛紛表示支持富弼之言。

其中不但有保守派,還有革新派,甚至還包括陳昇之、曾公亮。

不管是保守派中,還是革新派中,都有既不喜歡公檢法,又不喜歡青苗法,他是要求不變,只是目前混在兩派中搞破壞,他們最想見到的就是公檢法VS新法,讓你們玉石俱焚。

富弼這個想法,就非常符合他們的主張,將他們都塞在一個地方,讓他們去狗咬狗。

“富公言之有理啊!”

趙頊點點頭,又沉吟半響,道:“這樣吧!暫時先委任王經略和郭宣撫使主持裁軍一事,至於財政方面,由解鹽使和河中知府來負責。”

“陛下聖明。”

“今日會議就到此吧。”

言罷,趙頊便起身往外面行去,剛剛出得門,便吩咐身邊的內侍,“你派人密信張三,讓他不要令朕失望。”

“小人遵命。”

“哈哈!”

趙頊終於抑制不住上揚着的嘴角,笑哈哈地大步離開了垂拱殿。

那邊王安石與呂惠卿上得馬車,當即就忍不住了,樂得是哈哈大笑。

“這回可真是賺大了,既裁軍,又推行了青苗法。哈哈...!”

他其實也是支持裁軍的,只是嘴上沒這麼說,他哪不知這三冗之禍,只是他認同司馬光的看法,解決三冗,非一朝一夕之事,范仲淹就打了個樣。

他才決定選擇開源,堅決不搞節流,從而贏得不少既得利益者的支持。

“司馬學士至今還矇在鼓裡。”

呂惠卿呵呵一笑。

王安石想到司馬光可能睡不着覺,更是哈哈大笑。

......

司馬光確實矇在鼓裡,因爲張斐沒有給他寫信,此時還在那裡反覆糾結。

“算了,君實。”

富弼不禁安慰道:“王介甫的意思非常明確,你若阻止他的青苗法,他必然會阻止裁軍,從未破壞司法改革。”

文彥博笑道:“反正咱們早就決定,讓青苗法去河中府試行,由公檢法來盯着它,如今順水推舟,咱也不虧啊!”

雖然他們一直擋着青苗法,但是皇帝的態度,讓他們知道,擋是肯定擋不住的,只能拖着,他們已經想好對策。

司馬光哀嘆一聲:“虧與不虧,到底是在於成功與否,這裁軍和青苗法放在一起,想想都令人感到害怕啊!”

他是既不支持青苗法,又對裁軍憂心忡忡,這他能夠安心麼。

完全是被逼到這份上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還沒結束......!第790章 秉公判決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爭(四)第346章 此法非法第652章 獠牙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四百零六章 你賺,我也賺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三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文武與法(九)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715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戰地獄難度?第312章 冰與火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第四百三十一章 稅戰(五)第680章 謀反案(八)第341章 入仕第六百零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八十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八十二章 堂審(下)第六十八章 法內狂徒第四百九十四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749章 又一次請客吃飯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是贏家第798章 法定權力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665章 禮法與司法第五十九章 家事天下事第五十八章 真香......第648章 直面問題第四百五十二章 繼續鬧...不要停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第763章 下馬威第798章 法定權力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四百四十章 稅戰(十四)第五百零一章 要讓司法變得廉價第五百三十九章 放手去幹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688章 夾縫之中第677章 謀反案(五)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377章 只有魔法能夠打敗魔法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七十章 千萬不要讓遊戲停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700章 反其道而行第757章 否極泰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潑皮與影帝第四百五十七章 貨幣戰(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法官的養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丘之貉第六百零四章 撲買稅(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五章 珥筆之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以無情勝有情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十七)第三章 尋訪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二十七章 滄海一粟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362章 宋刑統第一百八十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下熙然,皆爲利往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813章 番外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719章 逆之則亡第五百二十一章 文武與法(六)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第370章 立法權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四百九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279章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第五百三十四章 先禮後兵第一章 狂囚張三(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幹!第八章 生變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289章 各位,那只是預熱第四百三十二章 稅戰(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一百九十三章 急了!都急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766章 “青樓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