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曹斌那複雜的口碑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一首定場詩過後,說書先生一拍醒木講道:

“且說御駕來到真定府,見城外遼國兵馬殺來,個個都如狼似虎,彷彿凶神惡煞。”

“一時間,百姓惶懼,衆臣憂心,多有怯懦畏戰者,紛紛進言暫避。”

“聖上見此,拔劍而起,奮而斫案,顧左右而言曰:‘朕親臨沙場,乃是爲百姓而來,有言退者必如此案!’”

......

頭一段故事就寫出了皇帝英明睿武的高大形象,頓時將他吸引住了,不由眉開眼笑。

連因爲受傷變得慘白的臉色也紅潤起來。

皇帝似乎想起了什麼,看了曹斌一眼,訓斥道:

“俊才,若朕沒有記錯,這東西是你的手下編造吧?”

“爲何如此不符實情?”

曹斌連忙“委屈”道:

“臣只是對編者講述了大概過程,細節方面卻是他們自行填充。”

“此事與微臣無關啊!”

皇帝聞言,滿意地點點頭,這才擺手道:

“這次就算了,下不爲例!”

潘仁美見狀,忙低聲笑道:

“陛下,這不怪忠靖候,其實老臣也記不得細節。”

“只覺得這段故事,很符合陛下的形象。”

聽到這話,包拯有些無語,他雖然沒有親臨現場,但也知道這裡面九成都是假的。

皇帝鑄造良好形象,有助於百姓對朝廷產生信任,這點他是贊同的。

但他又擔心皇帝在這些吹捧中迷失自我,所以有些不高興。

歷史上,有很多昏君就是這麼一點點陷落的。

說到底,他還是有點看不慣這種溜鬚拍馬的行爲。

見包拯瞪自己,曹斌笑道:

“包大人可別瞪我,故事可都是王丞相親自審覈過的。”

皇帝咳嗽了一聲,道:

“包卿家就不要計較了,俊才平日裡公務繁忙,哪裡有時間爲屬下講述戰事細節?”

“這些不過下邊的人胡亂猜測而已。”

這次連潘仁美也無語了。

要說別人公務繁忙他贊同,要說曹斌沒有時間,誰信?

就沒有見過這麼懶的人。

大部分公務靠屬下,自己吃喝玩樂。

或許是因爲曹斌權欲不大,若是自己,才捨不得下放這麼多權柄。

其餘食客聽得津津有味,唯有方金枝一行人頗有不屑,其中一個男子低聲嗤笑道:

“這種故事一聽就是假的,虧得他們也信。”

隨後,說書先生就說到了曹斌力戰十將。

這算是故事的高潮,卻並沒有誇張,因爲這件事本身就夠誇張了。

只是增加了很多曹斌的心理描寫。

重點突出了他的忠心和“家國情懷”,武藝反而削弱了不少。

俗話說,疾風知勁草。

擅長講故事的都知道,主角面對的環境越險惡,越能體現他的品格......

這時,說書先生正說到:

“俗話說,主辱臣死,主憂臣勞,那忠靖候見聖上憂心,不由想到諸葛武侯鞠躬盡瘁之言。”

“一咬牙,一跺腳,暗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今日雖然百死無生,但也正是盡忠之時。”

“於是取過渾鐵點鋼槍,翻身上馬,出城而去......”

聽到這裡,皇帝感動地熱淚盈眶,抓住曹斌的手道:

“俊才,朕有負於你......”

見說書先生把曹斌的心理說得這麼詳細,皇帝想當然地以爲,這是曹斌親口描述。

曹斌不動聲色地抽回事手,大義凜然道:

“陛下何必如此?這是臣的本分......”

他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渲染得有點過頭了。

包拯卻不住讚歎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非至誠之人,怎能說出如此至誠之言?”

“此句可做包某警身之言!”

曹斌連忙謙虛道:

“包大人也知道,曹某不通文墨,有感而發,有感而發......”

包拯看向曹斌的眼神更加喜愛,鄭重道:

“就因爲你不通文墨,才更顯珍貴赤誠。”

說着,他又搖搖頭道:

“不過,不讀書終究不妥,本府有讀書心得三卷,一會兒差人給你送到家裡。”

“要努力上進啊!”

曹斌頓時愕然,確定自己坑了自己。

瑪德,包拯這是又沾上自己了?

這時,說書先生已經開始講述曹斌力戰十將的高潮部分。

說得是險象環生、精彩至極。

在他嘴裡,好像曹斌隨時會被遼將乾死......

食肆百姓正聽得聚精會神,說書先生一拍醒木道:

“要聽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食客們頓時不幹了,嚷嚷道:

“接着說啊,曹斌雖然勝了,但遼軍還沒退啊。”

“瑪德,拉屎拉一半,小心老子砍死你!”

說書先生見狀,嚇得連連作揖,苦笑道:

“後邊的書,老朽還沒背下來,少容片刻,少容片刻。”

說完,逃一般走了。

這時,食肆裡已經沸沸揚揚地議論起來:

有人驚詫道:

“沒想到曹斌這小子竟真有些能耐。”

“那可是遼人,聽說個個如狼似虎,他竟然鬥敗了十員大將。”

聽到這話,有人贊同道:

“曹斌不是個紈絝子弟嗎,我在江南就聽說過他,都說這人極爲荒唐,不是個東西。”

此話一出,頓時惹了衆怒,先前那人道:

“你們外地人懂個屁,我汴京男兒雖然平日荒唐。”

“但到了真格的時候,咱們不弱於人。”

“知道爲啥皇帝老子,要封曹斌爲神威忠靖候不?”

“那是因爲曹斌武藝無人能敵,嚇得遼人不敢出戰,所以纔有了這個封號。”

聽到這話,皇帝含笑點頭,對曹斌三人道:

“這人說的倒是不錯,朕就是這個意思。”

這時,又有人說道:

“曹斌這廝雖然不靠譜吧,那也是我汴京兒郎,輪不到你們外地人說三道四。”

“再者說,曹斌這幾年也沒有幹過什麼壞事吧?”

聽到這話,有人頓時點頭贊同道:

“誰沒個少年輕狂呢,我覺得吧,曹斌年歲漸長,肯定不會胡鬧了......”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臉上與有榮焉。

曹斌沒有想到,這次的宣傳效果這麼好,自己的口風竟然在汴京變得這麼好了。

不過你們誇就誇,老翻舊賬就沒有意思了。

第二百零一章 曹伯爺的武力,大軍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斌升官,皇帝的苦衷和告誡第四十八章 負心薄倖?絕望的李師師第十六章再次被抓,枷號示衆第三十八章奏一曲梁祝,採花賊欲投小侯爺第二十六章出乎意料的搜查,冤枉第四十章再接再厲,與龐太師合作賺大錢第一百三十三章生死關頭,曹斌獻上虎狼藥第一百二十二章晉公得土,不正常的晉升第二百六十七章 無定河之戰,大勝,曹斌設伏第八十八章常卿憐的身份,久旱春雨第二百零七章十娘有孕,蔡京斷尾求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明教的發現 曹斌粗暴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斌的激將法第七十九章威逼包黑子,曹斌歪論第一百八十五章 趙珏的反應,計劃順利第一百九十四章摩尼教方氏,包拯侄兒第二百二十一章 寇準之謀,婚約,龐吉的決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貞潔烈金蓮,又見西門慶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貞潔烈金蓮,又見西門慶第四十八章 負心薄倖?絕望的李師師第三百一十六章 苦到心裡頭的苦肉計第十九章錦毛鼠現身刺殺第二百七十九章 佘太君的威脅論,曹斌欲施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閒落棋子 兗王的不甘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權之爭,城下叫陣單挑第二百九十章 蕭普達中計,名將之資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堂冠冕堂皇,曹斌要罷工第八十八章常卿憐的身份,久旱春雨第十六章再次被抓,枷號示衆第七十七章包青天微服出巡,山東見聞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講武德,莽撞人曹斌第七十九章威逼包黑子,曹斌歪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死死拿捏展昭,八百鐵騎入京第八十一章大敗!決死之局第三百零三章曹斌奇謀,潘仁美很無奈第三百四十五章 曹斌的談判 設計第四十二章李師師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三章 捷報入京,遼國驟然出兵第十二章過堂,僵持第二百六十章 陳世美,坑王伯爺反被坑第二十章老乞丐地偉大遺願第四章原來是杜十娘第三百六十一章 觀音奴謀劃 楊家決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化敵爲友的提議 亂兵第一百七十一章曹斌大義凜然,揭發小報!第一百二十五章鐵血相 霸王力 狄漢臣(修改)第二百二十二章 楊八姐的態度,曹斌翻臉第二百八十九章遼軍猖狂,蕭普達的打算第二百四十一章 樂於助人的曹某人,稅收第九章過堂,聲名狼藉的二人第三百八十章朱免的謀劃 南俠家鄉第三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該死,疑兵奏效第一百零六章兩軍對陣,曹斌的伏筆第一百一十七章山東之事了結,大軍返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伯爺裸衣雪鬥,人間邪惡第二百九十一章張山甫的感動,夜襲第一百九十章 顏查散的心思,襄陽王窮途末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方多算計,誰高一籌?第二十五章黑鍋俠,小侯爺又被冤枉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潘仁美的算計,曹斌練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曹斌麾下的特長,種二郎後怕第三百零六章 迎戰第一百零七章楊家女將勇武,水寨被襲第四十章再接再厲,與龐太師合作賺大錢第一百七十一章曹斌大義凜然,揭發小報!第七十三章小叔子和賽西施的大義第二百六十七章 無定河之戰,大勝,曹斌設伏第二百七十章 龔良臣離間,埋移香雲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城司,負荊請罪的人第二十七章時遷來投,李師師的感嘆第一百六十章 趙佶的挫敗感第二十九章典韋神威,白玉堂落荒而逃第六十五章同流合污與分道揚鑣第一百零三章楊家的忌諱,再抵山東第三百八十二章 懈園的防守 曹被搶親第三十九章沒收作案工具,曹賊的春天第五十一章狠揍趙佶,順便扔個黑鍋第十七章拮据,財產困境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番謀劃 曹斌的目的第十五章案情了結,心懷大暢第一百六十九章潦倒天波府,輿論戰(修改)第三百七十四章 餘姚見聞 驚詫第一百九十六章曹斌解決財政危機,包拯態度第二百零五章蔡霄帶頭造反?曹俊才盡在掌握第三百七十三章微服 上虞縣令之悲喜第三十八章奏一曲梁祝,採花賊欲投小侯爺第五十八章曹斌的無奈,督糧欽使第三百一十三章公主南下 曹老師的課堂很危險第二百五十九章 駙馬爺公堂對質,曹斌絕絕子第四十七章小侯爺的奇葩考試第二百九十四章 楊家女將特別發現,曹家長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公主上鉤,燕青的怨念第四十二章李師師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昭明的同情 聖女赴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觀音奴謀劃 楊家決定第七十九章威逼包黑子,曹斌歪論第一百一十三章張貞孃的心思,曹斌謀劃見效第一百七十一章曹斌大義凜然,揭發小報!第一百二十六章 完美的拉攏手段,李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