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過堂,聲名狼藉的二人

此時,開封府大堂外已經圍滿了羣衆。

曹斌殺人一案早就在這十來天傳遍了京城。

無論是上次過堂時的天氣異象,還是曹斌的“名望”,都讓吃瓜羣衆們興奮不已。

因此,他們早早地就來到了開封府衙等待,甚至比府衙開門還早。

宋人愛玩,喜好娛樂,由此可見一斑。

“來了,來了。”

日上三竿之後,開封府終於開衙,衆人見差役將曹斌壓來,頓時興奮起來。

曹斌看着圍滿羣衆的大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對身邊的衙役道:

“這要怎麼進去?”

那衙役也不搭話,直接放開嗓子喊道:

“讓開,讓開一條路,讓犯人入內......”

他們一邊呵斥,一邊用腰刀推搡,不一會兒就弄出了一條狹窄的小路。

那差役看着曹斌道:“好了,快進去吧。”

曹斌雖然不太滿意,也不敢過分要求,連忙護住身後的杜十娘向裡面走去。

正在這時,突然一隻鹹豬手伸了出來,向杜十孃的臀部摸去。

曹斌差點沒氣死。

我還沒摸過呢,怎麼能讓你爭了先?

於是,一巴掌扇了過去,將那人打痛叫不已,對曹斌怒目而視。

杜十娘也感覺到了危險,看着周圍洶洶的人羣,不由向曹斌懷裡躲去。

曹斌連忙伸出雙臂,將她嚴嚴實實地護在其中,快步向公堂走去。

見他們這幅親密模樣,人羣頓時譁然起來,紛紛議論道:

“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曹斌殺了女人的情郎嗎?”

“這兩人應該是仇人吧?”

鹹豬手立刻說道:

“還能怎樣?找到新姘頭了唄,這還看不出來?”

“那是小侯爺,家裡富貴又有錢,要是我,我也移情別戀。”

說完他抖着鬍子,滿臉猥瑣地笑了起來:

“可憐那李書生,屍骨未寒,就帶上了綠帽子。”

於是衆人紛紛對杜十娘鄙夷起來,“呸”了一聲道:

“見過不要臉的女人,卻從未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不僅不替未婚夫報仇,還鑽入了殺夫仇人的懷抱,真該天打雷劈。”

這話一出,頓時引得衆人同仇敵愾:

“對,劈死這一對姦夫銀婦......”

大部分人都對這種背叛的行爲深惡痛絕,因此,他們現在不講案件本身了,只覺得姦夫銀婦該死。

不是沒有人說起過上次的異象,但那種說法一出,馬上就被人反駁了:

“只是巧合而已,就算老天爲曹狗降下異象,那也是老天瞎了眼。”

“對對對,老天怎麼會爲曹狗降下異象?不雷劈他就不錯了。”

宋人向來如此。

若是對眼下生活滿意,那就是神佛保佑,老天開眼。

若是不滿意,那就是神佛無道,老天瞎眼。

從來都是轉換自如,縱享絲滑。

這時卻有人卻帶着憂色道:

“可那女子是本案的關鍵證人,若是如此,包大人怕難以審清了。”

鹹豬手翻了個白眼道:

“你們可真是杞人憂天,有包大人審不清的案子嗎?你還是擔心你下頓吃什麼吧!”

不僅是這些羣衆,連包拯看到曹杜二人的親暱,也不自主地皺了皺眉頭。

聽到衆人污言穢語的議論,杜十娘臉色慘白,渾身顫抖,兩條嫩腿如同麪條一樣,站都站不穩了。

曹斌連忙將她抱緊,輕聲在她耳邊道:

“不要管他們,他們只是嫉妒而已,誰叫卿卿這麼美呢?”

聽到曹斌的愛稱,杜十孃的雙腿更軟了,看向他的眼神滿是水波盪漾,如果不是在公堂上,恐怕要弄出點事故。

“啪!”

正在二人你儂我儂的時候,包拯突然拍響了驚堂木。

那巨大的聲響差點把曹斌嚇爬下。

“威武......”

水火棍齊聲敲響,幾乎有驚天動地之勢。

那些皁班衙役滿目猙獰,剛剛被曹斌二人餵了一嘴狗糧,此時恨不得將他們震死。

好像要告訴他們,這是開封府公堂,不是他們秀恩愛的地方。

接着,包拯威嚴的聲音響了起來:

“堂下人犯,通報姓名!”

曹斌連忙陪同杜十娘跪好,老老實實地報上了姓名。

包拯點頭道:“曹斌,爲本府詳細說明你殺害李甲的經過。”

曹斌連忙道:“包大人,我不承認殺死了李甲。”

“第一,我並沒有給家丁下令打他,更沒有要打死他,是他主動挑起衝突,要打我的家丁,才被我的家丁自主反擊。”

“就算因此致死,也與我毫無關係。”

“第二,十娘......哦,就是杜媺,她曾說過,李甲本有隱疾在身,說不定是他自己隱疾發作,驟然身死。”

“所以,我的家丁也應該無罪釋放。”

包拯一拍驚堂木道:“杜媺,你上次出證時,並未提及李甲隱疾之事,況且仵作也沒有檢查出李甲患有隱疾,你作何解釋?”

杜十娘連忙叩首道:“包大人,上次是杜媺心慌意亂,疏忽了此事。”

“我與李甲相處一年有餘,得知他患有心悸之疾,這是仵作檢不出來的。”

包拯皺了皺眉,還沒說什麼,門外羣衆就已經譁然起來。

“不要臉,爲了情夫作僞證......”

“我呸......這年頭人心不古,老天怎麼不劈死她。”

包拯一拍驚堂木,威嚴道:“肅靜!”

人聲頓時戛然而止,包拯這才嚴肅地問道:“你可確定?要知道作僞證也是要論罪的。”

杜十娘絲毫沒有猶豫道:“杜媺確定,敢以性命作保!”

這時,公堂邊上突然響起一聲大喝:

“你放屁,我兒從無隱疾過往......”

隨着這聲大喝,一個老頭突然從旁邊跳了出來,衝向杜十娘。

曹斌這才發現,原來公堂下面還坐着一個身穿官服的老頭聽審,此時他滿臉猙獰,像要把杜十娘生吃了一般。

杜十娘哪裡見過如此情狀,頓時嚇得愣在原地。

曹斌見狀,連忙轉身將杜十娘護在身後。

只聽“砰”的一聲,曹斌後腦頓時捱了一拳,他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不由齜牙咧嘴地罵了一聲:“真他麼得夠勁兒!”

他沒想到,那乾巴巴老頭竟有這麼猛的力氣,一拳下去,差點沒把自己直接送走。

杜十娘見曹斌爲她捱了一拳,眼淚都出來了,連忙將曹斌扯開,伸手當在他的身前,一臉堅定地看着面目猙獰的老頭。

那老頭還要下黑手,卻被展昭跳下公堂,一把抓住,任他如何掙扎也無濟於事。

第七十二章心態稍變,曹斌的狂熱粉第二百七十九章 佘太君的威脅論,曹斌欲施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勉那失敗的計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無中生有之計 公主好勝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斌之志 失敗的刺殺第一百六十七章 蔡京的陰謀,曹斌公器私用第二百二十八章 有罪無罪,皇帝的謀劃第八十六章 養由基神射,殺殘梁山第一百一十三章張貞孃的心思,曹斌謀劃見效第一百三十三章生死關頭,曹斌獻上虎狼藥第二十五章黑鍋俠,小侯爺又被冤枉了第二百零八章 陳世美,京中將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種家將第十一章過堂,大刑伺候第二百八十二章 厚道人曹斌,張元帥被動英勇第一百九十一章 襄陽王的驚懼,交鋒第十章 過堂,脫褲子用杖第二十五章黑鍋俠,小侯爺又被冤枉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難以甩脫狗皮膏藥,襄陽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中暗流 林沖的春天第三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該死,疑兵奏效第二百一十八章 寇準執念,朝廷要散夥!第一百六十五章 虎豹騎的碾壓,大遼鐵林騎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趙珏的反應,計劃順利第一百三十九章沒藏訛龐,出人意料的合作第二百五十一章 包拯的反擊,大雪紛飛第三百六十一章 觀音奴謀劃 楊家決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昭陽公主,曹斌帶兵出京第二百一十章 寇準的決心,曹斌遇說客第三百零五章 犒賞士卒,遼軍城前挑戰第四十三章爵位危機,爵考開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勝!耶律仁先之謀 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曹斌初演,禿頭引發的亂鬥第一百七十五章遼帝和西夏,魯智深來投第十八章曹杜瓦肆,掙錢項目第十八章曹杜瓦肆,掙錢項目第三十二章高衙內報復,曹斌要登臺?第一百四十三章曹斌脫身,沒移氏來投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斌升官,皇帝的苦衷和告誡第一百五十五章朝堂爭鋒,穆桂英的怨念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放鴿子的曹斌,韓琪殺廟第一章新人生,小侯爺第二百一十八章 寇準執念,朝廷要散夥!第三百七十三章微服 上虞縣令之悲喜第一百一十七章山東之事了結,大軍返京第一百一十七章山東之事了結,大軍返京第三百一十一章穆桂英與楊宗保 祝彪的落差第三百六十五章 蕭太后的鬱悶 曹斌很厚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奮發的西門慶,千金名畫第一百一十五章曹諸葛驚險用計,一戰定梁山第七十六章賽西施的悔恨,啓程山東第三百八十三章 化敵爲友的提議 亂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厚道人曹斌,張元帥被動英勇第一百八十九章 龐太師的把柄,顏查散的勸戒第九章過堂,聲名狼藉的二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昭明的同情 聖女赴京第九十四章霸道包拯愛上“我”,苦!第二百三十一章 潘仁美很嫉妒,寇準出京第一百一十四章龐妃的苦惱,計謀初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侯府危機 曹斌的破門之法第一百零九章艱難的獲勝,人生無常第三百三十八章 方金枝的窘迫 方臘野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龐太師的把柄,顏查散的勸戒第一百零九章艱難的獲勝,人生無常第一百二十九章曹斌撒手鐗,張延壽任憑驅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勝,託妻獻子第五十章贖身?連青樓一塊兒買下吧第三百四十章 大忽悠之術 曹斌被劾第三百四十二章 曹斌自保 潘貴妃的算計第三十二章高衙內報復,曹斌要登臺?第一百四十章曹斌樂不思蜀,東京反應第七十三章小叔子和賽西施的大義第三章堪比竇娥的喊冤第一百八十八章 殺向沖霄樓,顏查散的焦急第二十四章宗師級曲樂精通,我打算自己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襄陽王身死,顏查散被坑第一百零三章楊家的忌諱,再抵山東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我曹斌從不中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無男人,武藝自會神,請帖第十五章案情了結,心懷大暢第三十章夏老道,一個頹廢的工科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的怒火,御前論罪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定州,常卿憐的怨念第九十四章霸道包拯愛上“我”,苦!第一百五十五章朝堂爭鋒,穆桂英的怨念第二百九十五章 曹斌的氣功,封候,朝堂之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昭陽公主心涼,蔡京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五章鐵血相 霸王力 狄漢臣(修改)第一百三十九章沒藏訛龐,出人意料的合作第一百五十二章 繁華如舊汴京,情深如昨第二百八十七章 談判,再收乾兒義子第七十七章包青天微服出巡,山東見聞第三百五十五章 方臘急稱帝 曹斌張網以待第十四章 紅傘傘,白杆杆,吃完躺闆闆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個系統有點賤,章惇之請第一百四十二章朝廷的決定,命婦與蔭爵第三十一章籌備妥當,要掙大錢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曹斌的衝動,昭陽公主第二百一十四章 龐妃的驚喜,皇帝哀傷第一百四十章曹斌樂不思蜀,東京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