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賈詡之謀

這羣黑影一共百人,是江夏軍中的‘鷹擊兵’,也就是江夏軍中最精銳的特種士兵,這支隊伍的首領便是長得如猴子一般的軍侯劉正。

這支軍隊身經百戰,個個武藝高強,經驗都十分豐富,尤其擅長偷襲城池,針對不同的城池,他們有不同的應對手段。

在距離護城河約十幾步外,三名士兵拉開了黃肩弩,這是弩中之王,弩身長七尺,弓臂長一丈,須十石勁力方能拉開,殺傷射程可達六百步。

在弩身上是一支長一尺的大鐵箭,三人瞄準了城牆,扳動弩刀,‘咔!’一聲輕響,鐵箭如黑色閃電般射出,強大的勁力使它牢牢釘在城牆之上。

三名士兵又如法炮製,在一刻鐘內,十五支鐵箭被悉數釘在城牆之上,雖然不是整齊一列,但也相距不到數尺,遠遠望去,就像一架不規則的攀登支架。

劉正將一卷繩索背在身上,深深吸了一口氣,縱身輕輕一躍,抓住一支鐵箭,他身如猿猴般輕盈敏捷,藉助外牆上十幾支鐵箭的支撐,迅速攀爬上了城頭。

這裡是東北角,也是城頭防禦士兵最少之處,此時已是深夜,大部分士兵都擠在女牆之下睡覺,儘管趙儼是一個謹慎保守之人,警惕性很高,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和他一樣。

此時曹軍士兵佔領安陸郡已有一個多月,主戰場轉移到了江陵,安陸郡已經不重要,剛開始曹軍還是頗爲警惕,但一個多月後,江夏軍並沒有進攻安陸郡的意圖,警惕性也就一點點淡化,最後有點麻痹了。

曹軍除了形式上還是堅持巡邏外,但骨子裡已經沒有多少士兵把這種巡邏放在心上了,劉正向兩邊看了半晌,沒有一個巡哨士兵,他心中暗喜,將繩索套住牆垛,拋了下去。

城下士兵紛紛攀城而上,彎腰越過城牆,跳進了城內,很快便消失在一幢幢民房背後的黑暗之中,隨着百餘名鷹擊兵消失在城內,劉正確認他們沒有被發現,才最後一個跳進了城內,他們並不急於奪城,而潛入城中隱藏起來,等待信號。

。。。。。。

時間又過去了半個時辰,雲陽縣城終於燃起了耀眼的烽火,立刻被大營內的巡哨士兵發現了,曹軍大營內頓時緊張起來,‘當!當!當!’警鐘聲敲響,刺耳的響聲傳遍全營。

睡熟中的曹軍士兵紛紛醒來,開始手忙腳亂地穿系軍甲,一片忙亂,大營內開始喧鬧起來。

主將趙儼在睡夢中被鐘聲驚醒,他披上衣服,快步走出大帳,厲聲喝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一名巡邏士兵飛奔而來,單膝跪下稟報:“啓稟主將,前方烽燧燃起三柱烽火,應該是雲陽縣示警!”

趙儼吃了一驚,連忙小跑至營牆邊,走上了板牆,向南方望去,只見二十里外的烽燧燃起了三柱火光,這應該是五十里外雲陽縣發出了警報,在後面的兩座烽燧都跟着示警了。

趙儼心中很驚訝,江夏軍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進攻安陸郡?這時,司馬懿也出現在板牆上,張遼雖然被調回樊城,但司馬懿最終被留下來輔佐趙儼,這也是曹操考慮到趙儼守成有餘,但進攻謀略不足,便讓司馬懿作爲補充。

司馬懿凝視南方片刻道:“很明顯,烽火既然是從雲陽縣方向傳來,江夏軍應該是乘船而至,趙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有所應對!”

“司馬主薄未免有點操之過急吧!”

趙儼年近四十歲,與陽翟辛毗、許下陳羣、定陵杜襲並稱潁川四大名士,他也曾投靠劉表,但很快便棄劉表而走,在建安元年投靠了曹操,頗得曹操器重,從縣令、主薄,一直出任都督護軍。

他在屯田中表現出了極高的練兵才能,終於贏得曹操信任,雖是文官,也同樣讓他帶兵出征。

趙儼雖有才幹,不過文人相輕,對於比他小十歲的司馬懿多少有點不太放在心上,丞相讓司馬懿輔佐自己,他卻覺得司馬懿不過是一介書生,紙上談兵還行,真到了實戰,恐怕就不行了。

他特地將主薄兩個字咬得很重,提醒司馬懿注意自己身份,“主薄,現在敵軍情報不明,怎能輕易出兵,就算採取應對之策,也要摸清敵軍情況再說!”

說罷,他不理睬司馬懿,隨即命令身後副將臧霸道:“派一隊斥候去探查消息,有情況隨時來報!”

“遵命!”

臧霸立刻安排一隊斥候出營巡哨,趙儼似笑非笑地看了司馬懿一眼,轉身走了。

司馬懿臉色陰沉似水,趙儼的傲慢自負同樣讓他異常厭惡,相比之下,張遼就沒有趙儼這種文官架子,待人誠懇得多。

這時,于禁慢慢走到司馬懿身旁,低聲道:“其實我也覺得應該儘早出兵,埋伏在溳水旁,待敵船靠近,立刻倒油燒船,這種機會稍縱即逝,可惜趙將軍太保守了。”

司馬懿半晌才冷冷道:“要麼早做,要麼不做,總想萬無一失,哪有這麼好的事。”

他轉身向自己營帳走去,約半個時辰後,一名士兵跑來行禮道:“主薄,趙帥有請!”

司馬懿本不想去,但想一想,他還是起身向中軍大帳走去,大帳內燈火通明,趙儼正在地圖前沉思,司馬懿上前施一禮,“參見主帥!”

“司馬主薄來得正好!”

趙儼收了地圖笑眯眯道:“我已得到準確消息,一支數百艘大船組成的敵軍主力正向我們這邊駛來,離我們還有二十里左右,司馬主薄覺得要不要出兵?”

司馬懿想了想,雲陽縣距離這裡約五十里,才半個多時辰,敵軍船隊便行了三十里,這個速度非常快,而他們離溳水約五里,還要運火油過去,恐怕時間上來不及了。

司馬懿搖搖頭,“我覺得來不及了!”

趙儼臉上笑容消失,臉一沉道:“讓我出兵的是你,現在反對出兵的也是你,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司馬懿冷笑一聲,“刻舟能求劍否?”

趙儼大怒,轉身拂袖而去,只聽他在帳外令道:“傳我的命令,命臧將軍率三千士兵攜帶火油去溳水邊燒船,不得有誤!”

司馬懿暗暗嘆息一聲,丞相說得果然沒錯,這個趙儼守成有餘,進攻卻不足,火油就是江夏軍始造,他們怎麼可能不防備燒船,也罷!讓他得個教訓。

司馬懿也不再多言,只冷眼旁觀,等待臧霸的消息傳來。

.......

溳水在安陸縣一帶稍微收窄了,寬只有二十餘丈,僅夠大船調頭,在兩岸,是一望無際的黑漆漆的曠野。

沉沉夜色中,一支由數百支大船組成的船隊正沿着溳水向北方快速而行,船隊延綿數十里,氣勢壯觀,此時,在第一艘大船之上,賈詡緊張地注視着溳水兩岸。

“先生有發現嗎?”劉璟在一旁淡淡笑道。

賈詡搖了搖頭,“什麼也看不見,不過曹軍肯定會來焚船,這也是我所期待。”

說到這,賈詡又看了一眼文聘,笑道:“文將軍一定覺得很奇怪,我爲什麼希望曹軍來焚船?”

文聘點點頭,“我確實不明白,我想賈先生岸上或許有埋伏,利用大船爲誘餌,只是這似乎有點太淺顯了。”

賈詡笑了起來,“我確實是用船隊做誘餌,相信曹軍一定會來燒船,不過我的用意卻是趙儼,此人做事謹慎過頭,有時又會盲動,一但遇挫,他便會立刻收縮,不敢再有任何冒險之舉,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如此,我相信這一次他也不會改變。”

文聘默默點頭,他這才明白賈詡的深意,還是他看問題太淺了一點,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賈詡正是做到了這一點。

“那麼司馬懿呢?”旁邊劉璟笑問道,他始終關心司馬懿。

“司馬懿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資歷不足,他是文官,趙儼也是文官,文官相輕,文將軍覺得趙儼會聽司馬懿的計策嗎?”

文聘遲疑一下,“這個....我不知道。”

賈詡淡淡一笑,“名士們有個不好的毛病,就是把自己的名望看得太重,其實我也是一樣,一旦做錯事,很難承認是自己的責任,儘量推卸給別人,趙儼自然也是一樣,一旦兵敗,他一定會把責任推給司馬懿,這幾乎是官場的鐵律,位卑者擔責。”

就在這時,一支火箭忽然從岸上騰空而起,赤亮的火光照亮了天空。

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615章 新野遭遇戰第329章 張機建議310章 襄城之變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219章 東撤309章 撲朔迷離第248章 清船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53章 張允蔡瑁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461章 爾虞我詐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21章 一簡戰書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438章 孫權的抉擇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21章 一簡戰書第416章 戰略要地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353章 蘄春風雲(一)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3章 無妄之災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132事態嚴峻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625章 江東失英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326章 安陸危機308章 激戰隆中第224章 議婚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204章 初談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