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節 分工

諸周縣經過周山、李善兩任縣委書~記的耐心經營,不斷剔除“不識時務”的領導,提拔“聽話”的幹部,從鄉科級幹部到縣委縣政府領導逐漸熔成了一塊鐵板。

偶爾有不開眼的幹部如常務副縣長顧武彬之流,早被清除出了諸周班子,只不過清除顧武彬的方式方法太過激烈,讓周山、李善等人好一陣子睡不穩覺。

“瞞天過海”計策成功之後,周山、李善等班子領導又因陶小娥不依不饒的上訪死傷了大量腦細胞,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市委調查組矇混過去,但是,諸周縣本土幹部勢力過於龐大問題還是被擺到紹安市委面前。

這種情況下,省委督促紹安市委對諸周縣委縣政府班子進行調整。先是縣長李德軍到任、然後是縣委書~記王靜語空降。

李德軍倒了罷了,玩不出什麼花樣,但是王靜語明顯不同。這女人很沉得住氣,剛到諸周縣上任那會,李雙河等人變着法子想落她的臉面,但她就是不上當。沒把握的事情她不出手,一旦出手就讓你挑不出錯。而且佔着縣委書~記的官位,李雙河他們不能硬來,人事安排等工作又繞不開去。

等到林海、劉長風兩人上任,諸周縣委縣政府的形勢再次大變,原本鐵板一塊的鄉科級幹部開始出現裂痕,不斷有“意志不堅定”的幹部向王靜語和李德軍靠攏。等到章立人奉市委之命,坐鎮縣公安局指揮,和林海兩人聯手,把縣公安局掀了底朝天。縣局下面的治安管理大隊、交警大隊、禁毒大隊、經濟犯罪偵查大隊負責人以及多個鄉鎮派出所所長被送去集中教育培訓,同時,林海提拔了一批年輕幹警充實崗位,形勢正朝着失控的方向發展。

這纔有了周山、李善等人主動和葉之然媾和。準備集中力量破顧松林的局。

這天,周山吃完飯,到“三號”別墅議事。

市委組織部長洪白樹氣呼呼地說道:“周書~記。顧松林又要下手了,今天下班前把我叫去,說要調整諸周縣常務副縣長、縣委辦主任,這兩個人要是被調整。我們在諸周縣委縣政府都失去話語權了。”

周山把眼睛瞪得如銅鈴大,驚訝地說道:“還有這事?他這是步步緊逼,有點迫不及待啊!”

杜正羣陰陽怪氣地說道:“顧書~記最近像打了雞血似的。哈哈,想把紹安一夜變成解放區,哈哈。不把我們這些人放在眼裡了。”

周山冷着臉想了一會,說道:“這已經觸及我們的底線了,必須反擊,大家看看用什麼辦法。”

洪白樹說道:“板着手指頭算算,顧松林覺得手底下有林木楓、葉之然、伍強、韓彬。已經有了五票,只要海平市長的兩票投向他就穩操勝券。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爭取海平市長的支持。”

周山點了點頭,說道:“海平市長那裡我去談,他以前還欠我們一個人情,這次我們要和他講清道

理。他那邊本來就弱勢。要是依附顧松林,得不到什麼好處。顧松林這個人和葉之然不同,他是個政客,爲了結果可以不擇手段。剛來紹安的時候,因爲站不穩腳跟就和我們合作,現在他那邊勢力大了,就磨刀霍霍向我們開刀,海平市長是聰明人,不會無條件地跟着他跑。”

杜正羣說道:“即使海平市長和我們站同一條陣線,這事仍有很大的風險。要知道,軍分區莊司令經常和葉之然保持一致,他們就不是五票,而是六票在手,統戰部長武若曦的態度也模棱兩可,算起來,我們還是輸面大,贏面小。”

周山說道:“我們多管齊下,首先要把伍強爭取過來。杜書~記,伍強這邊還是你出面和他談一次吧,有什麼條件儘量滿足他。”

杜正羣罵罵咧咧地說道:“這個牆頭草一會東一會西,每次遇到重大問題談論,總要開出不同的條件,佔的好處不少了。”

周山擺擺手,說道:“杜書~記,伍主任的存在對我們來說是好事,要是顧松林換了個市委辦主任,完全依附於他,我們更沒有機會了。”

洪白樹贊成這個看法,說道:“周書~記,我們剛幫過葉市長一個忙,能不能試探一下他的反應,如果葉市長能反水,那就不用擔心了。”

周山搖搖頭說道:“葉之然這邊沒這麼簡單,他是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心裡面多半是支持諸周縣的幹部調整辦法的,倒不是完全附和顧松林。”

頓了頓,又說道:“葉之然這人的厲害,遠遠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這些。想想看,他纔來了這麼一會功夫,就和宣傳部林部長成了莫逆,以後要和葉之然和顧松林的意見不一致,顧松林馬上就會看到自己成了少數派。”

杜正羣手指在座椅的扶手上“噠噠”敲打,笑道:“哈哈,周書~記,你看別人都很準,就是葉之然這邊經常有些誇大,毛頭小夥子一個,沒這麼大能耐。”

一直安坐着不出聲的張雲峰搖搖頭,不同意杜書~記的意見:“杜書~記,周書~記說得不錯,葉市長這人非常厲害。你看看他分管的幾大攤子,原本都不是他的人啊,但這幾個攤子的領導拿他的話當聖旨,比顧書~記、宋市長的話都管用,這就是能力啊。財政局就是例子。”

李善老臉一紅,連連點頭,說道:“葉市長的厲害還不在工作能力強,處理事情老練上。他拿捏幹部的手段如火純青,手腕太高明,我要是稍一違逆他的指示,底下的幹部就敢和我叫板,搞得我很難做人。”說到這裡心有餘悸,連連搖頭。

周山說道:“武部長那邊的工作交給洪部長去做,你和他有私交,比較好講話。”

洪白樹點點頭,說道:“顧書~記這邊我先拖一拖,等周書~記、杜書~記都談妥了再提交名單。”

周山嘆口氣說道:“紹安的天空,現在是陰雲密佈,我們大家都要帶好雨具,以備不測了。”(。)

第163節 經濟改革第39節 蜂擁而至第847節 諜影第108節 蹊蹺的火災第238節 似成定局弟336節搬家第1159節 副總參謀長的建議第594節 花絮第563節 酒廠偶遇第961節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137節 做媒(下)第1135節 中圈套了第679節 處級幹部大調整第431節 頓悟第59節 再訪東林寺第818節 敏感的黃瑜雯第971節 翻臉如翻書第888節 經驗交流第528節 胡亞平的驚慌第813節 紹安市委的形勢第980節 女人癡癡一世第537節 一張照片第200節 同學第575節 新年第1058節 十萬火急的大事第220節 給省長拜年第41節 情況通報第970節 莫測高深的秦省長第1146節 沈榮的去向第1178節 候老憋出心髒病(下)第625節 顧松林的態度第562節 虛虛實實的調研第320節 四女鬥嘴第797節 各思對策第109節 尋因第568節 橋樑第322節 感懷第1078節 念悅解除隔離第35節 變故第1060節 定性第1200節 如飢似渴(下)第737節 心態第847節 諜影第967節 折節下交爲哪般第6節 推薦人選第373節 亂(下)第397節 震撼第312節 婕丫頭第314節 接納第205節 引見第1129節 熱血澎湃第145節 鍾曉麗來事了第222節 盤問第1026節 自古多情空餘恨第942節 新班子第651節 顧松林的選擇(上)第862節 叫我姑姑第61節 楓寒軒(上)第609節 周書記不請自來第506節 紹安行第1155節 離開前夕第1086節 遺憾和欣慰第733節 總參來人考察第152節 父親的病第518節 久別重逢第683節 第二次交鋒(中)第191節 雲涌第699節 酒色襲人第983節 市人代會(上)第210節 拉一個打一個第632節 秦省長的關心第404節 行動第736節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52節 父親的病第775節 自救第529節 淡定第928節 臨危受命(下)第892節 阿育王寺(上)第1113節 何去何從第1209節 驚呆了第767節 麗峰市市長第716節 省紀委暗訪第1111節 顧松林的感慨第265節 考察報告第1055節 茶几上的杯具第1186節 傳來候老的噩耗第222節 盤問第1029節 生活中的漣漪第1136節 做媒(上)第1172節 激烈的交鋒(下)第1147節 葉之然的突襲(上)第281節 新任縣委書記第1055節 茶几上的杯具第386節 南藝山的水情嚴重第941節 爭寵第861節 父子親情第34節 交鋒第383節 必殺的一刀(下)第247節 餘味第887節 三位市長的三種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