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 113 章

“額娘, 你說的可是老祖宗終日戴在頭上的那支?”納蘭氏輕問。梅無心點了點頭,的確就是那一支。

“不錯,就是那一支了, 那本是我打算送給文音的, 那時候文音終日和我在醉仙閣喝酒, 文音是個極爲有情趣的女子, 凡是認識她的人, 最後都會喜歡與她聊天,勝於與她同牀,不過文音其人倒是頗爲風流, 有着許多裙下之臣。所以她對我倒是沒什麼意思,只是看在銀子的份上和我談天。”梅無心苦笑, 所以輸給文音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畢竟文音比她瞭解男人多一些。

“那母親可否再給老祖宗和皇后主子做幾支, 也好給我拿去做人情。那樣也好讓我出出彩。不管皇后主子失憶是真是假,這末了她總會記起來的。”納蘭氏一笑道。梅無心聽得明白, 她的女兒是說,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可爭寵,看來在宮裡這幾日她倒是成熟不少,到時自己總是忘不了舊夢前塵, 終是今生誤。

“也好, 皇后主子本就留我在宮裡打造首飾, 只可惜還沒做就出了這麼多事, 這幾日我倒是做了一些絲綢花, 這幾支花的花樣均是和宮裡的其餘人戴的不同,你倒是可以拿去做個人情, 雖然小家子氣了一些,但說到底都是自家的東西,倒不用羨慕別人,便是小了自己,可平常人家倒是出不了什麼貴重東西。”梅無心笑道。卻見納蘭氏點頭道:“我知道了,與着京中貴人攀比浮華終究是錯,倒是我不知深淺了這幾枝花倒是不錯。”

“舊日裡在府內的時候我也是與你一般,倒是文音教了我不少,直到我們終究錯在一起,也只得鬧得不和,最後做不得姐妹,只可惜終究翻了臉,沒有一雙兩好。”梅無心苦笑道。要是沒有康親王傑書,她和文音一輩子翻臉不得,那人也真是糊塗,爲何追了文音又來撩撥她,鬧的她們姊妹不合。

“你和文音出身不同,後爾怎的都到了青樓?”納蘭氏臉色一變問,這青樓中據說還有自己的一個妹子,還是胭脂樓最紅的花魁,還是額娘和康親王傑書的親生女兒。也不知是真是假,這事她想問不敢問,不問又怕錯過了時候,以額孃的脾氣怕是幹錯不說了,倒是白耽誤這次機會。

“那都要感謝大哥,若不是大哥很討厭我,硬是撮合了大嫂的弟妹,和追求我的一個名門子弟的婚事,再婚是當天寫下那首詩,告知我與他已經沒什麼了。誰知卻被揚州知府拿來做文章。”

梅無心想到當年追求她的人,那些人她已經忘得差不多。

“您是說,舅舅他居然破壞了您的婚事,可是那對他有什麼好處呢,難道他要維護自己的什麼利益嗎?”納蘭氏苦笑着說,她知道家族利益一旦出現分歧,就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因爲內鬥,就會傷害很多人,被殃及池魚。

“也可以這樣說,因爲李明舉科舉中了,張清逸沒有,所以當年和我一起被安排接近張清逸的紅蓮表妹,就臨時改了主意,要嫁到李家,因爲以能力而言,張清逸略勝於李明舉,論家世而言,張家也比較殷實,但李明舉中舉以後就不同了,他已經做了當年裕親王的門生,得到重用,放任江寧織造,那可是一個肥缺,所以大嫂就起了一些用心。”梅無心苦笑道。這一刻她突然有了一些奇怪的感覺,她突然很想說當年的事,因爲這輩子走到今天很不容易。

“也許當年舅舅的確對不起你,可是一切都過去了,既然過去了,那就這樣吧,就這樣慢慢地忘掉它。”納蘭氏低聲說,她的心此可不知爲何有些發酸,也不知道爲什麼這樣難過,因爲就算嫁給一個很好的男人,若果他心裡沒有你,那就等於什麼都沒有,又何必執着。

“李明舉一開始不肯迎娶紅蓮,因爲我和李明舉認識已經不是一天了,可以說認識很久了,久的連我自己都不記得具體的時間。”梅無心苦笑道。她的心有詭異的苦澀,就好像置身於沙漠之中,在無盡的輪迴中煎熬過,不知怎的,流年飛逝,而後青絲變成華髮,這一瞬間的改變讓她的心,陷入詭異的迷茫。

“而後,那李明舉爲何又答應了,你們是怎麼認識的?”納蘭氏低聲問,梅無心有些不知所措,因爲李明舉牽扯到江南的一些大事情。

那些過往已經印在她的心中,她又有很錯位的感覺,李明舉去了紅蓮以後,沒多久李家一門均被處斬了,這些日子,每每回頭,再回頭看,這一生再也找不到命運的支點。

“你們怎麼認識的,你們本來似乎不應該是人。她是一個名妓,你是一個閨中小姐,李明舉據說也是當年揚州最出名的才子,比若今天的納蘭性德,只不過爲人刻板了點,他雖然死了很多年,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記得住他。”納蘭氏笑道。卻見梅無心苦澀的一笑道。

卻見納蘭氏一雙明媚的眼睛,打量着梅無心略帶蒼白的臉。梅無心說:“要想着當年第一次見他,場景很是詭異,那一天是清明節,李明舉第一次成婚,然而卻不是與一個活人,而是一個已經快要死去的女子。”

“清明,那不是燒紙的時候嗎?李明舉爲何要找這種時候成婚,難道是那女子本來還沒死,但是快死了,要趕着那天下葬?”納蘭氏聽過江南的冥婚的習俗,其實也並非和鬼魂結婚,只是類似於沖喜之類的事情,新郎或者新娘已經快要死了,這另一方就會在她下葬的頭一天,迎娶她,在而後第二天下葬。

這就是江南一帶所謂的冥婚,這種儀式並不繁瑣,而且江南一帶這種風俗普遍的盛行着,男女雙方的家長其實都不支持這種婚禮,但是有一個傳說,就是如果少男,或者少女如果得了重病,這種病又是不治之症,那麼如果死之前,不能夠大婚,那麼來生,不是僧道,就是孤寡,窮困之人。

但如果擇一個名門子弟成婚,就會下轉到殷實的家庭中,而後幸福一生,所以江南的冥婚廣爲盛行。

“是的,李明舉娶的人是他的表妹蘭芝,蘭芝容貌在江南也是有名的美麗,是江南有名的美人,可是天生有不足之爭,這種不足之症,導致先天虧損,在而後她因爲感情上受了一些打擊,投湖自盡,雖然自盡未遂,但是自此受了傷寒,一病不起,再加之先天不足,就導致病情日漸嚴重。”梅無心苦笑道。想那蘭芝也是一個苦命的女子。

納蘭氏一笑道:“母親,今日反正左右無事,你就給我講講李明舉和蘭芝的故事如何?”納蘭氏一笑道。就見梅無心淺笑道:“此事糾結甚多,既然你這麼說,我便說與你聽,此間也不過這些故事。”

“也好,卻不知這蘭芝是爲了誰投河自盡?”納蘭氏淺淺一笑道。拿起手中的白玉茶碗,輕輕地喝了一口,而後笑道:“額娘你怎麼不言語了?”

“你讓我想想已經過了這麼多年,這麼多事,這麼多紛擾,左右不是一時間可以理得清的,但是我記得李明舉對我說過這些個事情,這些事很怪異,怪的非常的蹊蹺,因爲李明舉說的時候我有些不信,直到蘭芝的遺書被我看見,我終於相信了這件事。”梅無心淺笑道。這一幕幕的過往雖然帶着秋盡花殘的悲傷,可是

“那遺書上寫了什麼奇怪的事情,到底有什麼是讓額娘不能接受的?”納蘭氏苦笑着問,卻見梅無心苦澀一笑說:“蘭芝喜歡的人,居然是她的親哥哥,她的哥哥居然也喜歡蘭芝,只可惜他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可是蘭芝先天不足,大太太很是不喜歡她,於是蘭芝便明白這其中的事情。得知大太太雖然喜歡她,雖然收養了她,但是有一點就是不會讓她嫁給自己的兒子,於是蘭芝心裡一痛,就乾脆跳了河,只想死了個乾淨。”

“原來如此呀,但也不至於就這樣不要性命,就這樣什麼都不要了。跳了河,她也不想想人活着多不容易。”納蘭氏苦笑道。梅無心淡淡地說:“可是越是生命脆弱的人,越是希望過得好,越是希望過得太平。”

“那是類似於心靈浮誇的人,因爲心靈的浮誇,而後知道自己必須需依賴一些東西生存,哪怕這些東西毫無意義,但是這些東西對一些人很重要,當這些他們可以寄託的東西不復存在,那麼可以維繫靈魂的東西也就消失了。”梅無心苦澀地說。

“額娘,而後爲何李明舉要跟這蘭芝冥婚,難不成是李家欠了劉傢什麼人情,不得不還了?”納蘭氏笑道。雖說這是個頗爲淒涼的故事,但是有一點很明白,就是這件事與她的生活沒有關係,不管是什麼樣的悲劇,只要和自己沒有關係,那麼也就是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那倒不是,而是因爲李明舉是個癡人,自幼他就喜歡蘭芝,在他第一眼看見蘭芝的時候,就覺得她長得十分的美麗,弱質芊芊,美麗動人,帶着別樣的醉人風情。”梅無心說的是李明舉當年的一句原話。

她認識李明舉之時,李明舉還不知道她是個女子,只知道她是一個公子哥,因爲那天在送親的隊伍前,李明舉和她差點打了起來,梅無心想到那些日子,就會有哭笑不得的感覺,那些少年時的光景啊,有時候真的讓人懷念,那是很美好的感覺,非常的美好,就好像帶着青澀的酸蘋果,咬一口感覺上有點酸澀,骨子裡卻是甜的。

“那個蘭芝真的那麼美麗嗎?”納蘭氏淺笑着問,這劉蘭芝小姐在當年也是蘇州城極爲有名氣的,這位蘭芝姑娘侍衛有名的才女也是有名的美人,她有一首很出名的歌是這樣唱的:你說驚鴻照影,淡了紅顏,後來霜染桃園,歲何以堪。你說遊絲香榭,輕撲秀簾。後來刀風霜劍,晚晴黯然。你說軒窗淡妝,青絲垂幔。後來畫眉深淺,何人問端,怎道是薄命紅顏,千古流連處,莫問塵緣。

這首曲子很美,美的就好像一場春夢一般。而後這首曲子就叫做蘭芝謠在江南廣爲流傳,這曲子有很多段,據說是蘭芝死之前寫的,當年她死的時候,已然不能吟唱,只是留下了這曲子在人間。

梅無心細想當年那些事,總覺得有些東西放不下,離不了,斷不開。今生和那些朋友怕是緣盡了,到如今他們死的死了,散的散了,此生怕是一切塵緣終須斷了。

84.第 84 章87.第 87 章33.第三十三章113.第 113 章137.第 137 章60.第 60 章35.第三十五章84.第 84 章131.第 131 章58.第 58 章6.第六章 青格爾56.第 56 章83.第 83 章56.第 56 章114.第 114 章25.第二十五章 救人48.第 48 章11.第十一章 帝后和諧55.第 55 章99.第 99 章52.第 52 章17.第十七章 未雨綢繆14.第十四章 華妃、福貴人41.第 41 章105.第 105 章125.第 125 章89.第 89 章1.第一章 回到清朝125.第 125 章72.第 72 章15.第十五章 失策的蘭妃104.第 104 章39.第 39 章95.第 95 章68.第 68 章130.第 130 章78.第 78 章45.第 45 章71.第 71 章133.第 133 章30.第三十章 顛鸞倒鳳108.第 108 章136.第 136 章44.第 44 章74.第 74 章138.第 138 章74.第 74 章125.第 125 章106.第 106 章47.第 47 章74.第 74 章4.第四章 康熙的思量33.第三十三章81.第 81 章90.第 90 章25.第二十五章 救人133.第 133 章133.第 133 章23.第二十三章 僞裝5.第五章 圖窮匕見48.第 48 章32.第三十二章59.第 59 章113.第 113 章45.第 45 章38.第 38 章83.第 83 章56.第 56 章111.第 111 章1.第一章 回到清朝122.第 122 章55.第 55 章45.第 45 章82.第 82 章20.第二十章 曖昧51.第 51 章128.第 128 章62.第 62 章15.第十五章 失策的蘭妃28.第二十八章 笑裡藏刀94.第 94 章16.第十六章 變幻莫測129.第 129 章55.第 55 章126.第 126 章118.第 118 章83.第 83 章82.第 82 章106.第 106 章16.第十六章 變幻莫測42.第 42 章79.第 79 章136.第 136 章17.第十七章 未雨綢繆19.第十九章 夢想與現實124.第 124 章95.第 95 章28.第二十八章 笑裡藏刀133.第 133 章85.第 8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