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回府

李清照莞爾,衝着皓月與小晴道:“天不早了,我們一同回府,與張公子拿出那幅畫來。”

二位丫鬟齊聲說:“是。”

張汝舟再向李清照行了一禮,道:“如此一來那多謝小姐了,汝舟歡畢定當親自送畫到貴府上。”

李清照淡淡一笑,道:“公子不必着急,什麼時候想還再還不遲。”

張汝舟再次道:“多謝了。”

四人行在路上,李清照在最前,張汝舟隨其旁邊,皓月與小晴緊隨其後。

李清照自來到此地,除了趙明誠外,似乎對其他男子還沒有什麼印像,那日與張汝舟匆匆一見,也沒甚好感,今日暢談,竟得如此歡暢,知古知文者,除了趙明誠,原來還有他人。

李清照內心不住地輕笑,那是孩童從悲痛之中破泣而出的歡笑,很是純真。

她越思越喜,終究沉默不得,向一邊瞥了張汝舟一眼,見他正聚精會神地看路,那模樣真令人發笑。李清照用另一側的手輕撫面龐,笑了一聲,道:“公子也是個才子吧,朝廷正需要公子這般的人。”

張汝舟好似沒有反應過來,側臉瞧了瞧李清照,指着自己的鼻子問:“我?”

李清照點了點頭。

張汝舟憨厚一笑,道:“小姐取笑汝舟了。汝舟還只是個學生,能力還欠缺得很,經驗更是談不上了。哪裡能做朝廷的棟樑之材呢?”

小晴在後面插了一句話道:“公子博識,可堪重任。小姐都說了,你又何必過謙?”

李清照只是隨意說了句話,不至於場面尷尬,誰知張汝舟竟也搭起了話,說了起來。

張汝舟向前凝視,似心裡有什麼箴言一般,隔了半晌,才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李清照一聽張公子唸叨起了詞,不禁興趣大增,忙應和道:“周郎赤壁,英雄豪傑,都成做故土。”

張汝舟一聽,兩眼一定,轉頭又看了看李清照那粉嫩的臉,道:“小姐對此詞的理解甚爲透徹啊。”

李清照掩面輕笑道:“是嗎?”

張汝舟取出腹邊所掖的扇子,那扇子正緊緊地合着。張汝舟便用扇子把兒輕敲着自己的手掌,道:“東坡公從政多年,堅持舊法,本是爲朝廷效力,並無一己之私。可是卻遭到了衆人的排擠。唉~”

言語之中,張汝舟輕嘆了一聲,接着說道:“政見不同,可以商量着來嘛,何必鬧得你死我活呢?但凡在朝之人皆爲才者,大家都是爲了朝廷效力,沒必要將對方置於死地。可是,這就是政局,大家你爭我爭,將朝廷弄亂了。”

李清照聽聞張汝舟這番話,心裡更是一驚,想道:“這俊生講起話來頭頭是道,不錯。”便接着問:“哦?”

張汝舟道:東坡公曾幾經周折。烏臺詩案就讓他險些喪命。他是非曲直看得透了,不想再與衆人有什麼爭執,因此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之詞,傳爲美談吶。”

李清照想了想,蘇東坡正是曾經因爲上書皇上,言語頗有偏激而讓新黨抓住了把柄,誣陷他,迫害他,險些令他丟了性命。政治確實是不好混的。

李清照會心一笑,道:“自古政局變幻莫測,實非妄斷。張公子所言有理。既然公子言語這麼多,那,公子以爲如何?”

“我?”張汝舟指着自己的臉,稍露出些驚恐,道:“政局之事,豈是我一個小小的太學生就能下定論的?這個意見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皓月道:“公子方纔所言那就是在發表自己的意見,現在又說不說,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小晴也笑了一聲,道:“既然小姐讓你說,那公子你就說嘛,小姐從不說人壞話,而我們兩個可都是些不懂也不參與政事的小丫頭,公子還怕我們倆給你泄密不成?”

皓月也道:“對,對。”

張汝舟向後看了看她二人,道:“那好,那汝舟的一些拙見便與各位談談。”

李清照笑道:“好,清照聽着呢。”

張汝舟展開扇子,將其貼在身前,道:“元佑黨爲了朝廷很是出力,就拿令尊大人來說吧,令尊李格非大人爲朝廷提意見,使朝廷受益不少啊。除此之外,令尊大人爲官清廉,使屬難得。有這樣的官在,大宋怎能不興呢?恐怕開元盛世都不及了吧。”

皓月一聽,心裡暗暗笑道:“果然世上沒有完全純正的人,張公子這般一表人才,也不忘拍人馬屁。”

李清照笑道:“公子之言,太過了吧。我爹爹是清官不假,可也沒你說得那麼清高。”

“有的,有的。”張汝舟將扇子一合,在胸前點了點,姿勢很是瀟灑,道:“恩師的威名傳遍汴京城啊。”

李清照低頭想了想,道:“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張汝舟聽了,又是笑道:“還有詞家東坡公,書法家黃庭堅,婉約派詞宗秦少游可都是元佑黨的功臣啊。”

李清照停了下來,看了看張汝舟,道:“你說得不錯。”

張汝舟本來跟在李清照身旁,一見李清照停下腳步,他也停下來,突然愁苦起來,道:“可惜自古清官總被奸人嫉妒。那些奸臣可是一直窺視着元佑人的弱點,意欲尋滋生事。雖然元佑黨人又得皇上重用,可是朝政之事無人可預料啊。”

李清照一聽,心裡“咯噔”一下,道:“這話怎麼說?”

張汝舟道:“元佑黨人受了重用,一定被許多人盯上了。”

李清照“呀”了一聲,突然覺得不知怎麼辦。官場之事誰可料到?自己也沒好好學習,不知道歷史上李清照的父親後來怎麼樣了,那,若真的像李清照所說的那樣,那可怎麼辦呢?李格非雖然不是自己的真正父親,可是卻是自己肉身的父親,自己既然是李清照,那便要關心父親的。

“怎麼辦?”李清照很是緊張地問張汝舟。

張汝舟沒回答,皓月卻是一笑,道:“小姐何必大驚小怪,在朝政之上自然少不了爭鬥,老爺在朝多年,一定會自己處理的。張公子說這話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張汝舟道:“姑娘說得是,可是防備些總是好的。最好在對手未下手之前下手。除盡異黨,避免被人給算計了。”

李清照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聽小晴道:“有道理。”

皓月急了,道:“有什麼道理,能除得盡嗎?公子這話欠妥。”

李清照道:“算了算了,不談這些。”言畢便快速向前而去。

她身後皓月與小晴喊道:“小姐。”

張汝舟也喊:“小姐慢走。”

幾人快步,不多時便來到李府前。

第410章 金鑾殿第473章 隨意春芳歇(四)第3章 拂露第103章 心動第446章 再做官?第21章 指責第77章 歡喜第365章 剎那紅顏第385章 時日過遷第432章 心疲憊第161章 長恨(二)第122章 緣滅?第404章 喝喜酒第307章 難得糊塗第252章 果然噩運第390章 喜事喜事第238章 暖消猜疑(一)第116章 勸慰第387章 歡聲笑語第433章 無意醉第328章 商量商量第199章 終揚第342章 苦笑長嘆第18章 談畫第291章 罄竹難書(一)第134章 再斥第155章 較真第408章 抱美人第372章 盟立誓定第140章 湖畔(一)第464章 最痛斷人腸(一)第193章 傾訴第199章 終揚第418章 風雲生第459章 風雨夜歸人第205章 意順身隨第97章 難定(一)第486章 聚離朝夕間第229章 歡喜一日第185章 出城第249章 教郎比看第138章 仇恨(四)第293章 有女雲兒第421章 難再成第96章 公子第124章 緣起(一)第390章 喜事喜事第276章 比較比較第348章 望斷西垂第27章 豪邁第85章 慌張第442章 心後悔第414章 傳喜訊第9章 相思第36章 彈琴第93章 埋怨第184章 要求第124章 緣起(一)第119章 折回第197章 關鍵第394章 愛意恨意第160章 長恨(一)第289章 思念相公第488章 兄弟情誼絕(二)第289章 思念相公第61章 出府?,,?第455章 諄諄教誨言第85章 慌張第208章 起鬨成雙第240章 回家探望第416章 盼安寧第402章 糊塗醉第306章 冷風冷雪第488章 兄弟情誼絕(二)第264章 親人已遠第171章 奈何(三)第217章 喜追笑趕第205章 意順身隨第197章 關鍵第425章 痛失聲第30章 撒嬌第463章 他鄉遇故知第19章 回府第232章 家父家母第453章 濛濛愜意情(二)第211章 無計亂心第326章 柔心關心第253章 再臨噩運第283章 憤世嫉俗第17章 談話第16章 訴說第393章 無盡怨恨第168章 究竟第270章 痛得現實(二)第282章 熱淚奔騰第139章 邀請第147章 盡興(二)第397章 重回京城第475章 難爲人父母(一)第388章 不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