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彈琴

只聽得門外李母走近,邊走邊說道:“清照啊,你看我給你帶什麼來了。”

李母語氣十分急促,又略帶些欣喜,讓李清照聽了不禁心裡悸動,想道:“母親給我帶來什麼?”

小晴在一旁站立,腿腳有些哆嗦,李清照看了,忙認真地對她說道:“不必慌張,母親來了我自然與你辯解,就說你在此陪了我一天就是了。”

小晴聽罷笑道:“多謝小姐。”

說着話李母便進得屋內,一見李清照,便大笑幾聲,道:“清照,你看我給你帶來什麼了?”

李清照忙上前幾步,走近李母,雙眸看着李母,其中略帶些許渴望與急切,這幾日自己在家中整天就是相思,除了看春景還是看春景。如今暮春已至,春光即逝,自己實在無聊得很,打聽趙公子的消息又沒有什麼眉目,因此一聽母親說帶來什麼,便是十分激動了。

“帶什麼?”李清照看着李母,很是期待。

李母笑道:“自古才女詩書琴畫樣樣精通,你說呢,清照?”

李清照雙眸中仍然帶着些許期望,低頭沉吟。

這時只聽皓月開口道:“夫人給小姐一幅畫吧。”

李清照一聽也接話道:“是晉朝顧長康的,還是大唐吳道子的?”

李母微笑不答話。

李清照又想了想,道:“難道是本朝的不成?米巿?”

皓月道:“聽說最近有個能繪畫的天才,叫張正道(張擇端),莫不是他嗎?”

李清照心裡想道:“上次趙公子送我顧長康的畫,很是值得收藏,母親也一定知道,如今母親來找我,顯然是想要我開心而忘記這些不快,那帶來的東西定是與畫有關了。”

李母微笑着問皓月:“張正道何人?我怎麼不曾聽說。”

皓月笑道:“遊學京城的一個學生罷了。我也是剛剛聽說的。”

小晴也道:“我也聽說過。”

李母笑道:“你們兩個小丫頭一定不少出府吧,怎麼外面的事那麼關心?”

皓月與小晴聽了不答話,羞赧地低下頭去。

李清照試着問:“母親難道不是送畫嗎?”

李母道:“不是。”

李清照沉吟道:“詩書琴畫,那便是琴了。”

李母笑道:“正是琴。”

說着,李母轉身道:“擡上來。”

幾個下人從門口將琴擡進來,李清照看着便稍感驚訝,又帶些歡喜,上前雙手撫琴,不禁說道:“好琴吶。”

皓月也笑道:“小姐可否將詞作成曲,彈唱出來?”

李清照羞道:“怎麼還提我那些詞。”

李母笑道:“有了琴,我的女兒就不寂寞了,快快,彈奏起來。”

李清照“哎”了一聲,雙手撫琴,皓月去拿凳子放在琴邊,李清照坐下,心裡不住地激動,想道:“以前上學的時候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別人彈琴,聽那聲音也足夠讓自己陶醉的了,今天能親自彈琴,真是有種說不出的興奮。”

李清照努力回憶,自己未失足時,前幾年,豆蔻之時曾學得彈琴,後來漸漸冷淡了,那幾日彈琴之時曾學得一些音律。

李清照努力回想,手指不禁一動,“砰”的一聲,彈出了聲音,緊接着,根據回憶,李清照的十根手指頭便輕輕動了起來。

李母看着李清照很是陶醉其中,也不禁樂了起來,心裡想道:“嗯,小女得此雅趣,也算有個陪伴吧。”

李清照彈到深處,自己竟開始變幻曲調,調子時高時低,不多時,便開始吟唱。

李清照小臉微紅,唱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此時曲調輕柔優雅,好有春景踏青的閒適之感,李清照也是笑意純真,滿臉的孩子氣。

唱罷此處,李清照的小臉突然紅透了,雙眼微閉,眼睫毛下垂,將水靈的眸子給遮擋住,李清照接着雙手加快,曲調開始歡暢,急促,又略帶些不成熟,音裡稍有雜音,唱道:“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最後一句“卻把青梅嗅”唱得聲音又開始低沉,曲調也漸落,好似怕被什麼人聽到似的,最後唱完,李清照臉上的紅暈遲遲不退。

一曲作罷,李清照羞羞答答地看着一旁,心早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站在一旁的皓月與小晴都看得呆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清照,雙口微張,藉着方纔的酒意,開始沉浸在方纔的音律之中,嘴裡也不禁唸叨起:“卻把青梅嗅。”

二人似醉非醉,似醒非醒,身子略微晃悠,都在看着陶醉其中的李清照。

李母剛來,不知道她們三人都已飲酒,便看了看李清照,又看了看皓月與小晴,很是驚奇,道:“清照一曲,竟能將二人迷成如此癡醉。”

可李母讚歎道:“好一個‘卻把青梅嗅’意欲見人,卻又不好意思,只得嗅嗅青梅了。這是清照……”

李母沉思了一會兒,突然想道:“那日趙公子來府,清照羞羞答答,她寫得便是那日的情景了。”

自己也被李清照的嬌癡給感染了,不禁嘆道:“我王家女也算是個有才華之人,清照這點才華,隨我還是隨他爹啊?”

突然琴又響了一下,衆人都從沉醉之中醒來,見李清照輕咬着嘴脣,手指在輕輕地顫抖。

皓月道:“小姐又想到老爺驅逐趙公子的情景了。”

李母一急,忙上前叫道:“清照。”

連續被叫了幾聲,李清照這纔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失態,李清照忙用手帕輕拭眼角淚珠,道:“母親。”

李母嘆了一聲,道:“我帶來這琴就是想讓你暫時忘卻相思之苦,忘卻趙公子這個人。不想卻成爲你相思的工具了,唉呀,天下有情人,像你這樣的,不管什麼東西,都能引起你的相思之苦。”

李清照被母親看透了心思,也是不好意思,低下頭去,不答話。

李母又嘆一口氣,道:“古人言: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清照,你要小心了。不要因此而悔泣終身了。”

李清照又是嬌羞,又是自信,笑道:“清照覓人多時,尋得知音,想必不會有錯的。既然有此信心,那又愁什麼‘說也不說也’的呢?”

李母無法,無奈笑道:“好,母親支持你,但願你是對的。”

李清照笑道:“僞君子不少,可真心實意的男子也很多啊。”

李清照說這話,心裡不禁笑道:“這要到了現代,男女誰忠誠誰不忠誠那就要看情況了吧。女子瘋狂,已是現代時代潮流,與封建社會可是不同了。”

李母笑道:“但願如此。”

第317章 誤會至深第116章 勸慰第407章 談來時(二)第422章 事已定第478章 盈盈笑語聲第433章 無意醉第161章 長恨(二)第146章 盡興(一)第173章 到底第6章 見客(二)第340章 橫波冷目(一)第40章 嬌恨第194章 面聖第150章 盡興(五)第300章 議論紛聲第160章 長恨(一)第250章 臨危歡樂第441章 大限至(三)第58章 朋友?第2章 關心第93章 埋怨第362章 情長計短第461章 天寒行路難第328章 商量商量第189章 撫琴第309章 茫然淡然第233章 家“長”裡“短”第337章 歇後始之第237章 憂慮無常第32章 失口第63章 心急第143章 湖畔(四)第169章 奈何(一)第317章 誤會至深第388章 不知所以第13章 約定第139章 邀請第203章 蜜語**第433章 無意醉第413章 亂猜疑第424章 有遺言第430章 很嫌棄第372章 盟立誓定第473章 隨意春芳歇(四)第71章 安慰第334章 相侶相伴第208章 起鬨成雙第18章 談畫第393章 無盡怨恨第134章 再斥第361章 真語真幻(三)第279章 驚歎皆來第377章 痛中說痛第55章 不好第97章 難定(一)第463章 他鄉遇故知第95章 投機第284章 理辯勸教第201章 相公娘子第389章 春心萌發第316章 甜言蜜意第444章 再回心第441章 大限至(三)第91章 柔情第425章 痛失聲第405章 憶昔時第52章 冷靜第155章 較真第184章 要求第45章 直言第463章 他鄉遇故知第90章 無意(四)第471章 隨意春芳歇(二)第347章 頹然度日第317章 誤會至深第256章 無奈奈何(一)第三百已十一章 癡癡關懷第242章 酒後真言(一)第172章 怎麼第134章 再斥第56章 不信第321章 去向何處?第483章 晏晏笑顏心第105章 接受第45章 直言第309章 茫然淡然第91章 柔情第374章 勞燕分飛第333章 笑唾檀郎(二)第223章 目不窺園第413章 亂猜疑第283章 憤世嫉俗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291章 罄竹難書(一)第320章 不得不信第407章 談來時(二)第366章 一語成讖第372章 盟立誓定第146章 盡興(一)第423章 病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