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詐降之策

鎬京,丞相府中。

接到了從河湟之地的軍情,楊羨搖了搖頭。

楊羨並不擔心秦風那一萬西涼鐵騎收拾不了一干蠻族,不過河湟之地不過是雍州戰場衍生下的次級戰場。無論勝負,都無關大局。

雍州的地勢與益州差不多,只要扼守住幾個關鍵的外出通道便能夠護好整個雍州。

桃林是一個,商關是一個,衝關是一個,而霍山口也是一個。

不過這幾個通道,除了霍山口,其餘都在周軍的手中。桓磬親領十萬大軍,從神都起沿水路進逼桃林。

此刻樑軍有三個戰場,桃林之外十萬北軍,商關之外十萬南陽軍,還有在河東郡的兩萬掬義卒。

樑軍從三個方向給與周軍的壓力,不過作爲主力的十萬北軍,在到達桃林之外百里之地便停了下來,數日來沒有進攻的跡象。遠不如楚廉麾下的十萬南陽軍,日夜猛攻商關,也不如諸簡麾下的掬義卒,不時騷然着大河沿岸。

雍州大部分落入了周軍的手中,此時桓磬若是再不發狠,那麼就只有遷都了。

神都畢竟臨雍州太近,若是桓磬等楊羨穩住了局勢,數十萬大軍東進,那麼神都實在太危險了。

而一旦神都被攻破,那麼大梁便可以算是亡國了。樑軍此刻的兵力對於周軍而言仍然有着巨大的威懾力。不過在楊羨乃至這丞相府的一衆屬臣看來,桓磬若是早起大軍,那麼周軍也不可能如此輕易得到雍州。

現在才發狠,實在太晚了一點。

“這個桓磬到底在打什麼主意?就把大軍擺在桃林之外百里的華陽城,打算和我們硬耗麼?”

黃言有些摸不着頭腦,要知道,此刻桃林由楊純駐守,周軍的兵力只有一萬,而商關之中更是隻有六千鷹揚軍,要耗也不是這個耗法?河東郡大河沿岸的周軍倒是有幾萬人,可與整個樑軍相比,卻還是少了很多。

難道用二十來萬的大軍去耗幾萬人麼?

雍州的特殊的地勢能夠用少量的兵馬固守住關隘,阻擋外部的勢力。剩下的周軍如今都在整頓之中,楊羨需要時間,來治理短時間奪取雍州後產生的後遺症。

浮躁的民心、短暫的忠誠、雍州本土與外來勢力的矛盾.......

桓磬並不是個蠢材,楊羨雖然奪下了雍州,可是危機卻沒有解除。他選擇在這個時候陳兵在外,除了想要給與楊羨壓力,也未嘗沒有翻盤的心思。

不過這在楊羨看來,終究是無用而已。桓磬若是有着桓武的膽魄,那麼這場戰爭的勝負很難預料。至少,便算是周軍最後拿下了雍州,也會損失慘重,不會像現在這樣,城池未破,兵馬未損,白白讓楊羨撿了個大便宜。

除了最開始的幾場戰役,此後周軍根本沒有經受過多大的損耗。雍州的新軍並不是桓氏的嫡系,匆匆的訓練也沒有讓他們產生足夠的忠誠。也因此,倉丘城一破,雍州上下便等着投降了。桓磬想要用他們消耗周軍的兵力,可最終還是失敗了。

“桓磬視這十萬北軍如私產,不想損失一分。要不然,早在我軍進攻雍州之時,這十萬北軍已經移駐倉丘了,又何必等到現在?桓磬並不是想要用武力攻下雍州,他不通軍事,膽薄而色厲,便算是麾下有桓仲、桓恭這等上將軍,亦無爭戰之心,又怎麼敢進攻純爺駐守的桃林?我看他只是想要製造圍攻的氣氛,爲遷都做準備。”

嚴樂摸了摸自己的鬍子,最終得出了這個結論。

“這麼說來,樑軍圍困不了多久,最多冬季過後,便會撤軍了。”

受了嚴樂的啓發,黃言推論道。

這是一個很貼近事實的推論,因爲神都和雍州太近了。周軍現在需要時間,用來消化得到的果實。三萬禁軍帶着夏宮涅正在北上,速度很慢,一日才行五十里。

要穩住雍州的局勢,至少還要幾個月。而這些日子裡,樑軍還有着機會。

華陽城。

“陛下,我們事先安排在鎬京城中的人手並沒有被青衣所搜捕出,至今隱藏的很安全。”

御座之前,方雨亭拱手而道。只是此刻的他,臉上卻是充滿了憂慮。

“陛下,常虞此刻已經投降了楊羨,獲得了太傅之職。他還不會像原來一樣,執行這個計劃?”

孟清的投降讓樑軍在雍州的整個局勢都崩盤了,之前常虞設下的計策,便是在周軍攻下倉丘之後詐降之策。可現在,周軍毫髮無損,孟清又獲得了楊羨的重用。甚至於常虞本人,在大周朝廷之中都是位高權重,他會不會像原來一樣,執行這詐降之策,還是未知之數。

更大的可能是,常虞變這假降爲真降,安安穩穩地在大周朝廷之中做那太傅。

對於常虞的忠心,桓磬心中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把握。雖說桓磬手中握着對於常虞不利的把柄,這個把柄甚至能夠讓他身敗名裂。

可此時這個把柄,對於身在敵營的常虞來說根本沒有一點威懾力。

可即使這樣,桓磬還是保持着最爲標準的能夠顯現風度的模樣,至少要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給與自己的臣子信心。

“常虞知道這個計劃,也知道這城池之中我方潛伏的人馬,可他並沒有向楊羨告密,這就說明了一切。”

桓磬心中打着鼓,可是臉上還是鎮定的表情。

“不管如何,這個計劃都必須實施。”

這個計策是如今擺在桓磬面前成本最低,效果最大的方案了。此時對於樑軍而言,已經到了最爲危險的狀況。若是真的派軍硬攻,桓磬並沒有把握能夠攻破楊純守護着的桃林。

“便在夏宮涅回到鎬京之時,盡起城中兵馬,將周室上下誅殺乾淨。然後趁着關中大亂,盡起大軍,收復雍州乃至整個天下。”

“臣遵命!”

“另外,命令桓有堅、桓子修率領重甲前往神都,再令羊檢加快訓練上犀騎。”

桓磬此刻抱着賭徒的心態,若是成功了,便能夠順勢收復失地,說不定還能打進益州。可若是失敗了,讓楊羨站穩了腳跟,那麼這三萬重甲和十萬北軍也能夠護衛着他遷都。

第八章 破船難修第四百一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可小覷第四百一十六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疏忽大意第四百二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血色長矛第三百八十章 我最有發言權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效命麾下第二十三章 正義之士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寒而慄第四百五十五章 背道而行第三百八十章 我最有發言權了第五十七章 醜陋的嘴臉第七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八十八章 束手就擒第一百五十一章 陶陽舊卒第四百五十一章 亦真亦假第四百六十六章 劃江而治第二百七十七章 血盆大口第三百六十七章 懸而不決第五百一十七章 兩個盒子第五百一十章 風雲俱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外結強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興功除暴第四百零四章 軍心似鐵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三十章 跳梁之輩第一百三十八章 心甘情願第三百九十七章 山下野炊第四百六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一百六十六章 禮儀之邦第二百九十九章 糾葛不清第三百三十三章 夜中奇襲第十六章 綁在戰車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關戰煙第四百五十五章 背道而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長路漫漫第二百零四章 水軍大將第四百四十七章 迫不及待第五十七章 醜陋的嘴臉第一百七十一章 價值連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夢蝶之術第二百三十章 風雪夜襲第二百六十九章 無勝有敗第兩百零一章 破局之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強弓利箭第三百七十一章 九殺滅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淳淳君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心假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煉器製造第八十九章 故人之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三十章 胸懷坦蕩第四百五十四章 曲終人散第三百七十一章 九殺滅情第二百零六章 悠遊山林第四百六十章 金甲骨騎第三百六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五章 你攤上事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廊道小閣今日且一章~~第六十四章 亡國之君第四百二十八章 開門請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絕道北歸第二百三十六章 坐看成敗第三百章 錐處囊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往事如煙第四百七十五章 回頭太難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下難寧第一百七十八章 深不可測第三十八章 可見一斑第二十一章 月夜生魘第五百零八章 急軍而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楚王之封第一百五十四章 鷹揚虎嘯第一百三十章 跳梁之輩第一百五十八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氣度不凡第九十一章 大將之才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樓小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逆不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消失無蹤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盡煙塵第四百八十九章 強敵環伺第二十二章 天涯知音第二百八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三十七章 犄角之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層層列防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軍齊發第五百章 深居簡出第三百五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三十八章 可見一斑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途灰暗第二十三章 正義之士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猛攻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個選擇第三百三十三章 夜中奇襲第四百五十七章 不聲不響第二百九十九章 糾葛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