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產業工人的誕生

兩儀殿,書房。

“父皇,關於這次長安城城市改造的用工問題,兒臣等人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向您彙報一下。”李承乾說道。

李世民一聽,就知道是李佑有了新的主意。於是他直接就問李佑,說道:“有什麼想法,你說吧。”

李佑說道:“父皇,兒臣跟太子哥哥和皇甫大人商議,這次長安城的城市改造所需要的人手,不向民間徵調勞役。

去年大旱,長安城周邊的百姓日子本來就不好過。既然朝廷實行撫民以靜的政策,就不應該向這些百姓增加負擔。

那麼,長安城城市改造需要的這麼多的工人從哪裡來呢?

兒臣建議採用募工制。可以向長安城中的平民百姓,以及周邊地區的百姓,制定合理的報酬標準,採取自願報名的方式,來招募大批的工人。”

李世民心裡有幾個疑問,但是他現在對李佑十分信任。他知道李佑能夠考慮的十分全面,而且都會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於是他就沒有說話。

李佑接着說道:“這次城市改造,需要招募大約15000名工人。兒臣等已經算過,按照招募一個工人,需要比他從事農業的平均收入,高出三成的標準,長安城城市改造自身的收入,完全負擔得起這些工人。

這些工人是有償的自願的,因此,他們的工作效率比起那些無償徵發的勞役,肯定要高得多。

這是第一個好處。

第二個好處。這些工人經過了參與完整的城市改造的全過程,他們會被培養成熟練的技術工人。

有了這些技術工人,他們將來還能夠帶動更多的技術工人。大唐工匠的技術水平,會有一個整體的提高。

第三,這些工人被培養出來以後,他們下一步的出路在哪裡?

大唐的城市改造不僅僅是長安要進行,全國都要進行。這些熟練的技術工人,將來都會成爲搶手的人才。完全不愁他們的出路問題。

朝廷還可以統一管理這些工人,參與下一步的各項工程,比如說,修建連接大唐各處的道路,水利工程等等。大唐百廢待興,需要大量人才。

不僅僅是參與城市改造的這些工人。

現在正在建設的礦山、水泥廠、皮革廠和其它的各種大型作坊,會培養出大批的產業工人。將來,這些產業工人將會成爲大唐建設的中堅力量。

這些人將構成大唐的一個新的羣體,他們和以前的工匠和小作坊裡的用工,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可以說,將來大唐的建設需要的就是這羣產業工人,還有就是大家都看不上商業人員。而農業人員的作用,在大唐發展的進程中,所佔的比重會越來越少。”

李佑趁機向李世民等人科普了一下工業和商業社會的社會形態。

此時的李世民,英明神武,是一個銳意進取,聽得進別人意見的人。

他認真地思考了李佑的建議。最終決定,在長安城的城市改造中,試行新的用工制度。

李佑說完這些之後,李承乾想起了一個問題。他覺得現在這批工人使用還好說,畢竟長安城裡這麼多活要幹。

可是,將來這些工人如何養活呢?他們又去哪裡去找活計?誰負責給他們安排呢?想想這些事情,他覺得壓力山大。

於是,他又提了個建議。他希望這次招募工人,由研究院出面負責。將來,這些產業工人也交給研究院來管理。

李世民也擔心將來這些產業工人的安置問題。他同意了李承乾的意見。

於是這些產業工人,就成了研究院的一部分。

李佑真的不發愁。下一步還要大力發展改業,基礎建設就需要大量的人才。這批產業工人是他非常需要的。

於是他義不容辭地接過了這個擔子。

李世民非常滿意。

他希望皇子們和大臣們,都能夠有李佑這樣的態度。無論什麼問題,交給他就可以放心。有什麼難處,不用說,人家都會圓滿的解決的。

“可惜呀,像李佑這樣的人才,大唐又能有幾個呢?”他暗暗嘆息道。

不久以後,朝廷頒佈了長城城市改造,不徵發勞役的通知。長安城的和周邊地區的官員和百姓都鬆了一口氣。

農村除了農忙時間,其它時間的勞動力都是閒置的。古代不像現代,他們根本沒有創造收入的機會。長安城招募工人的消息就引起了轟動。

首先提出撫民以靜政策的就是魏徵。他最擔心的就是朝廷向民間徵發勞役。招募工人這樣的決定,他是舉雙手贊成的。

他現在不用想,就知道是誰出的這個主意。於是,他就來到了齊王府。

“殿下,臣替長安城和周圍地區的百姓們,向您表示感謝!”魏徵真誠的說道。

“不用謝,這是父皇和太子殿下的決定,我不過是提了個建議而已。”

魏徵笑笑,表示瞭然。

李佑說得:“魏大人,你來得正好,我正有事需要你幫助呢。”

魏徵說道:“殿下請講。”

李佑說道:“這次長城的城市改造,需要對長城裡的一些對城市構成污染的作坊進行搬遷。這件事可能會引起人們的非議,還希望你能夠支持。”

長安城裡的確有不少構成污染的作坊,比如屠宰、皮革處理、釀酒等作坊,還有鐵匠鋪等等,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李佑給魏徵科普了一些關於城市污染治理的知識。

魏徵問道:“殿下,您說的那些屠宰、皮革處理和釀酒等作坊,它們會發出難聞的氣味,對環境造成污染,臣也是這樣認爲的,可是這和鐵匠鋪有什麼關係呢?”

李佑笑道:“魏大人,如果你在皇城裡辦公,在你的附近有一個鐵匠鋪,隨時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你還能夠平靜地辦公嗎?”

魏徵說道:“臣明白了,這個鐵箱鋪的聲音,也是會擾民的。殿下,您的這些建議都是對百姓有利的,臣絕對大力支持。”

這天上午,尉遲恭被叫到了研究院,李佑交給了他一個新的任務。

第五百九十章 計劃有變第六百八十七章 奮勇爭先的海陸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殺器第九百五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三章 沉甸甸的責任第四十三章 李佑在幹什麼第四百一十章 這不是姓李的那個人嗎第八百七十六章 難解之局第五十七章 下馬威第九百四十章 蘇東坡是誰第四百七十七章 黑鍋背定了第三百二十章 長孫無忌的殺手鐗第四百二十九章 深入虎穴第四百一十九章 個人心思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仗第四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七十八章 劫道者第二百三十七章 這個彈劾我喜歡第八百九十八章 你是不是失算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要去剪羊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是吃貨該管的閒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李佑的重要性第一百零九章 刀削麪第四百二十六章 您可別辜負她啊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唐日報第六百零八章 兵行險着第二百九十一章 麥子熟了第二百六十章 禁不住唸叨第六百七十一章 王爺,不能走啊第九百章 還沒打就輸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爺的心真細啊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王審案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兵的真正原因第九百零二章 我女兒是傻子第一百章 爲什麼記吃不記打第三百九十四章 兒臣無話可說第三百三十三章 鐵浮屠出擊第六百八十章 要成全千古佳話第二百四十七章 牛人輩出第五百九十三章 我想要五哥第九百一十章 不甘心啊第八百零八章 越來越麻煩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炮揚威第一百零六章 郝連博特的證明第三百零九章 該來的一定會來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產業工人的誕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世民的尷尬第八百六十五章 女皇的密使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月夜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九百八十一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一十八章 夜幕之下第二百章 神蹟第三百二十章 長孫無忌的殺手鐗第六百五十一章 奧妙原來很簡單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戲開始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多派點兒船過去第七百三十九章 高橋家族第四十四章 拍賣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陽的理由第四百三十三章 《拓地誌》裡面的大秘密第六百八十五章 魏王堤和心機男第一百八十章 聽說升官,嚇哭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正義的怒吼(謝司馬焱龍萬賞加更)第七百零三章 真正的波斯貓第八百六十五章 女皇的密使第二百四十六章 高級秘籍第四十四章 拍賣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聽王爺的,聽我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全城震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尚的李淳風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戲開始了第一百一十章 冰糕第五百零二章 巨大的收穫第一百五十章 陰妃的心願第四百零七章 吃貨的緣分第八十七章 分贓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唐毒瘤第六百三十二章 過山車一樣的感受第七百九十四章 善於發財的大食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弱小的鄰居最好第七百六十三章 豆腐掉到鍋灰裡第十七章麪包第一百六十章 老婆你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中招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發狀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八十一章 一字並肩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厲害的對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吃飽了不想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見鬼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影響朝局的關鍵人物第四百五十七章 海盜必須從根源杜絕第七百一十一章 劃時代的發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墳塋事件第四百五十三章 訓練有素的海盜第九百三十八章 悲壯情懷第八百三十一章 禁足第七百五十三章 天下第一大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