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西北道的來電

李承乾接到李佑的來電,心中十分高興,他早就有這個想法,只是這件事由他說不太合適。李世民做出這樣的決定,正好是他所盼望的。

李承乾馬上去見了長孫皇后,跟她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長孫皇后首先問了李承乾的意見,李承乾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是真心希望李佑以後能夠留在長安的。

長孫皇后最近的身體雖然恢復了一些,她也希望自己能夠長命百歲。可是她覺着自己這身體狀況,還是不容樂觀。

她原本就希望李佑留在長安,能夠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繼續觀察他和李承乾的之間的磨合,希望他們能夠配合的更加默契。這樣自己即使撒手人寰,也會放心許多。

既然李世民和李承乾都希望李佑留在長安,長孫皇后也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於是她就讓李承乾馬上給李世民和李佑回電,表明自己歡迎李佑留在長安的態度,並且表明這也是她自己的意見。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常言道,世事無常,或者說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何況這件事情並不是一件什麼壞事兒。

李佑唯一感到抱歉的,是經過他的動員,從長安和內地其它地方,有很多人去了西北道,結果他自己卻留在了長安。他感到有些對不起這些人。

李佑因此又專門去兒找了李世民,跟他說希望尉遲寶琪和武栩在那裡再停留一到兩年,將那裡的工商業發展壯大起來,以便給當地的官員們和其他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福利。

這些事情是很小的事情,李世民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答應了李佑的請求。

既然李佑今後的任務,主要就是發展工商業和進行格物研究,那麼他繼續留在前線就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了,於是他就向李世民請辭,準備直接返回長安了。

事情定下來了,李佑就給西北道的馬周、程咬金和薛仁貴等人,以及武栩等人,還有哈米德,都發電說明了情況。

沒有想到,李佑的電報在西北道掀起了軒然大波。

首先表示遺憾的就是哈米德,他現在的處境十分艱難,李佑離開了西北道,他感到天塌了一般。

西北道的主要官員們接到了李佑的電報,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馬周、程咬金、薛仁貴和武栩等人立刻召開了會議,商討李佑離開西北道後的局勢。

會議一開始,衆人就開始吐槽,普遍對這樣的安排表示失望和不滿。

首先感到不滿的就是西北道的軍政一把手程咬金和馬周了。

貞觀四年,東突厥可汗竭利兵敗之後,程咬金實際上就進入了半退休的狀態。雖然他平時也上朝,頂着個左武衛大將軍的名頭,其實是無事可做。

現在他終於有了機會,能夠在外執掌軍權,心情自然與在長安閒賦截然不同,他當然願意留在這裡。

雖然李佑離開了西北道,軍權依然由他掌握,可是這裡的軍隊狀況十分複雜,真正的唐軍不過兩萬人馬而已。其餘的都是雜牌軍,基本上只是看在李佑一個人的面子上來效力的。

李佑離開這裡,程咬金他實在是沒有把握掌控在這裡的軍隊。

馬周就更加鬱悶了。他是一個獨當一面的人才,可是他來到這裡的時間太短,基礎不牢,周邊的國家的情況又太過複雜。有李佑來掌控全局,他工作起來毫無顧忌,得心應手。

可是,這一大攤子全部由他來掌控,實在是感到力不從心。

薛仁貴等地大批李佑的心腹,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才智,前提也是上面有李佑這個靠山。他們更不願意李佑離開了。

武栩等人現在在這裡工作的也得心應手,日子過得很灑脫,他們也不願意回到長安去過謹小慎微的日子。

拉蒂夫、甘特寶羅和阿布哈桑等人也都是看在李佑的面子上,才能夠協調配合的,李佑離開後,這些人難免會各行其是離心離德。

衆人談論了半天,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西北道目前還離不開李佑。

衆人首先給李佑拍發了電報,說了他們討論的結果,希望李佑去跟李世民爭取,能夠回到西北道掌舵。

李佑其實已經爭取過了,但是沒有說通李世民。現在再讓他去說,實在也是不方便。

李佑只能表示無奈,希望他們團結一心,遇到問題自己克服。實在解決不了問題就拍發電報來,他可以幫助他們出主意。

結果衆人再次來電,大家認爲有很多事物,必須由李佑親自來解決,不是出一個主意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就比如說和大食人處理關係,換上別人去,人家根本就不買賬。

這件事情目前已經驚動了李世民、李承乾和長孫皇后等人,還有李恪,李佑的處境很尷尬。他真的無法再去跟李世民去討論這件事情了。

西北道的官員們還是不同意,就這樣,雙方電報一直往來,始終說服不了對方。

後來,西北道的官員們決定要直接向李世民發報,詳細訴說西北道的情況,希望他能夠同意李佑回到西北道。

李佑能夠體諒到他們的難處,可是拍發這樣的電報,就有點帶着要挾的意味了。不僅會令李佑尷尬,還會令李世民對西北道的官員們感到不滿。

因此,李佑再次勸說他們不要發這樣的電報。

可是西北道的官員們仍然堅持着要向皇帝陛下陳情。

李佑是個光明磊落的人,他不能讓這些官員們受到了李世民的誤解。於是他讓衆人不要拍發電報,他自己去找李世民爭取。

李佑求見了李世民。

李佑說道:“父皇,兒臣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跟父皇商量一下。”

李世民問道:“是西北道的事情吧?”

李佑如實地說道:“是,父皇。”

李佑把這幾天自己與西北道官員們之間的電文來往來的內容,如實地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翻看了那些電文,確實覺得那裡的問題比較複雜,有李佑在那裡,他也比較放心。

可是,這次抽調李佑返回長安,李世民已經考慮了很久了,這裡面牽扯方方面面的問題,他下這個決心也不容易。

現在他剛剛下了決心,馬上再讓他推翻,於情於理都有些說不過去。

李世民感慨地說道:“李佑,難得朕有你這麼一個出色的兒子,對於父皇和朝廷來說都十分重要。可惜的是,朕的其他皇子們要是能夠像你一樣替朕分憂,那就好了。”

李世民能夠這樣說話,對於李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令他很感動。

他說道:“父皇,兒臣有個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李世民說道:“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吧。”

李佑說道:“西北道建立的時間太短,各方面的基礎都很差。再加上那裡周邊的環境確實比較複雜,波斯和大食還正在處於交戰狀態。很多事情馬周等人確實不容易掌握。

不如讓兒臣在那裡繼續經營兩年,等到那裡的局勢徹底平穩了,兒臣再返回長安。

請父皇放心,即便兒臣在西北道,也不會放鬆對格物的研究的。”

李世民沒有表態,他需要認真的考慮一下。於是,他讓李佑退下,說他要想一想再說。

第二天,李世民派人來了,傳李佑前去見駕。

第三十三章 發財的隊伍在壯大第六百二十五章 下馬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李承乾的判斷第三百一十八章 你小子撈了多少第二百八十二章 殿下救命第八百二十五章 大明宮第五百六十二章 還不是爲了他兒子嗎第八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陰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熱血沸騰之地第二百八十章 簡直就是個妖孽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的人事調整第五百三十八章 輿論導向和報紙第二十九章 相信歷史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差距也太大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春風滿是玉門關第九百三十八章 悲壯情懷第四十一章 皇子們的謀劃第六百九十九章 jiao換的條件第六百八十七章 奮勇爭先的海陸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這個彈劾我喜歡第八百零七章 嚼糖第九百四十五章 倭奴國悍將第九十章 不愧是我老婆啊第六百九十九章 jiao換的條件第二百九十六章 暗藏的殺機第一千零九章 百年海軍第一千零四章 特殊的待遇第五百二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五百六十九章 路有些走偏了第一千零六章 鐵甲艦首戰第九百一十七章 利害變換線第六百一十章 眼睛該往哪看第六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勉強小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局已定九百四十八章 到底是什麼目的第四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理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假齊王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盤算第二百九十二章 漫天的火流星第四百二十四章 方小魚遇險第三百五十七章 耳目一新的李承乾第八百六十五章 女皇的密使第一百一十九章 御批賭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把事情鬧大第九百七十二章 轟天雷第一百八十一章 野戰炊事車和戰場救護第五百二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九十六章 賊贓第七百九十一章 讓我跟着你害人,沒門第二十五章 被鄙視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二百零三章 還讓不讓人好好吃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男人的話題第六百九十六章 欺負人的事情幹不來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三百四十五章 小娘子,有人欺負你了嗎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世民的疑惑第四百一十八章 錢多信譽高啊第五百三十二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六十六章 坑人要全套第九百零六章 惡魔終於要來了第三百五十張章 超級誘惑第三百四十三章 稱心第十章 吃啊第七十章 叛亂第五百零三章 撬開蛋殼第一百六十章 老婆你來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立爲王第九百七十二章 轟天雷第八百七十六章 難解之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銀翹散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國的真正含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脫胎換骨第九百八十三章 我家王爺不是好惹的第九百一十五章 突然造訪第八百四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你呀,怎麼就糊塗了呢?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位熟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危急時刻第五百二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一定要把她搞到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這還差不多第九百二十七章 還有後招第十一章 剽竊侯君集的創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假狼王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虎出彩第五百六十九章 路有些走偏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是財寶惹的禍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第九百四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零九章 就知道欺負我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聲嘆息第七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目標第五百五十八章 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六百零二章 是王爺跟你要錢第八百四十五章 目標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