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河邊種地小藥童

“師傅,那我出門啦!”

“乖徒弟這麼早就去藥園嗎?行,師傅送送你。”

“不用啦,我自己認識路,師傅你就好好休息吧。”鄭秋晃晃手裡的木盒,“師傅你瞧,午飯我也帶了。晚上我會回來的。”

“那好,晚上師傅給你下廚做好吃的。”

師傅要鄭秋白天去河邊的藥園,每天晚上太陽落山就回來,他不放心徒弟一個人住那兒,鄭秋還太小。

“一步兩步往前走,揹着我的小竹簍。踏上長長石板路,不忘帶着藥鋤頭,哼哼,啦啦啦……”鄭秋嘴上唱着小曲,蹦蹦跳跳前往河邊的藥園。

從後山前往藥園,得穿過尋霧宗的練武場,練武場在大殿右側,地面上鋪有細沙,四周還插着些木人。鄭秋來到練武場的時候,正巧碰上長老在授課。

只見長老站在場地中間,手裡平舉着一把木劍,嘴裡唸唸有詞不知道在說什麼。師哥師姐們圍成圓圈,仔細觀看長老的動作,還時不時舉起木劍跟着學。

鄭秋趴在木人後面偷瞧,哪知道長老似乎有感應似的,鄭秋還沒瞧多久,長老的眼睛就遠遠地瞪了過來。快跑、快跑,鄭秋趕緊扭回頭,抓緊揹簍繩子蹭蹭蹭往練武場外溜。

繼續順着石板路前往右山峰,鄭秋一邊走,腦袋裡一邊在想剛剛看到的畫面,舉一把木劍的動作自己也會做啊,可爲什麼人家就會變得那麼厲害?

“喂,別擋道”一個聲音打斷了鄭秋的思考。

他回神一看,面前的山路上站着個穿錦緞長服的少年,少年手裡有把掃帚。

“看什麼看,要走快走。”少年黑着臉,嘴裡罵罵咧咧。

“哦、哦,對不起,我這就走。”鄭秋繞過少年匆匆離開。走出好遠,等到看不到人影,鄭秋捂着嘴巴嘻嘻笑了出來。“嘻嘻嘻,又有師哥被罰來掃山路了,真慘。”

不多久,鄭秋就到了藥園。他進屋放下揹簍,發現屋裡非常乾淨,好像剛有人來打掃過。但他沒那麼多時間去奇怪,整理好工具,他得快點去藥園裡工作。

園子裡密密麻麻排布有各種草藥,有種在地上的,有埋在土裡的,還有掛在木架子上的。鄭秋站在院子裡發愣,這麼多草藥,自己應該先做什麼呢?他左看看右看看,現在可沒有師傅在旁邊指揮,要做什麼得他自己想。

“別急別急,好好回憶一下,每次和師傅來,師傅先去哪兒,先做什麼的。”鄭秋閉起眼睛努力轉動大腦,“啊!對了!師傅每次先去看水車的。”

鄭秋一拍腦門,把工具扔回簍裡,背上揹簍前往河邊。

河邊有架兩丈高的大水車,吱嘎吱嘎不停轉動,不斷將河水提上來灌入溝渠。水車完全由木頭搭成,上面佈滿了青苔,看上去已有好多年頭。但鄭秋從沒見它壞過,也不知是什麼木頭做的。

鄭秋蹲到河邊伸出手洗洗,河水有點涼,裡面還有好多小魚。他知道,順着這條河一直向下,就能到他家所在的村子。去年下山見了父母,今年年關又能回去一趟,到時候想想帶些什麼好東西回去。

鄭秋收回思緒,順着水渠一路往藥園檢查,不停用小網兜撈出水渠裡漂浮的落葉與雜草。這個藥園裡種的都是喜水的藥材,需要保持土壤溼潤,要輕輕一捏能擠出水的那種。

清理完水渠,就得檢查草藥,草藥不能生病,不能染蟲,必須一株一株檢查,一片葉子一片葉子看。鄭秋蹲在地上,用小玉板撥動草葉。

染蟲的地方要用玉剪小心去掉,有顏色變化的地方要仔細記錄下來,如果之後幾天變得嚴重,就要趕緊找原因。

“鄭治鬆?鄭治鬆?”天上傳來姑娘清脆的聲音。鄭秋站起來擡頭看,哪知腿肚一麻,啪,跌坐到地上,弄得手上布褲上都是泥。真倒黴,蹲太久了。

一位穿錦緞長裙的姑娘踩着流光落在藥園外,淡青色的流光轉了轉落在姑娘手上,光暈隱去,是個月牙形的半圓金屬環。

“鄭治鬆呢?他不在嗎?”

鄭秋爬起來,將滿是泥巴的手在衣服上擦了擦:“這位師姐,師傅他不在這兒,你可以去後山藥舍找他。”

“後山我去過了,他也不在,奇怪,這老頭跑哪兒去了?”

“額,師姐,師姐,你找師傅有事嗎?”

“當然有,我找他……”姑娘似乎想到了什麼,“等等,你叫他師傅,你是藥童?”

“嗯,我是他徒弟,跟了師傅三年了。”

“原來如此,我不常回宗,不認得你。”姑娘接下纏在腰間的絲綢囊,“這裡面有三株依羅花和六顆依羅花的種子,你會不會種?”

“額,會、會種,師傅教過我的。”

“你確定會種?這花很難得的。”

“會!會種。”鄭秋點點頭,語氣比第一次肯定的多。

“那好,就讓你種吧,成熟後送到雲殿去。”

鄭秋擡頭仔細瞧了瞧,這師姐比他高很多,鄭秋的腦袋只到她手肘,臉上蒙着面紗,看不清容貌。

“好。”鄭秋一邊答應一邊靠過去接絲綢囊,那姑娘卻往後退了一步。鄭秋低頭看看自己髒兮兮的手,縮回去尷尬的笑笑。

姑娘皺皺眉頭直接將絲綢囊扔進鄭秋懷裡,揮動金屬環,架起流光騰空而起。

“師姐再見,我會把花種好的。”鄭秋對着天空揮揮手,趕緊跑去河邊洗泥巴。洗淨雙手,鄭秋從河邊打起一盆水,端着盆子來到藥園的木架下。

解開絲綢囊的細繩,裡面露出三株紫紅色的小花,花朵很小,只有小指指甲蓋那麼大。但氣味很濃烈,香氣撲面而來,聞着讓人感覺有些酥酥的。這就是師傅教他種過的依羅花,據說這種花有很多用途,鄭秋只知道能用在修煉者突破的時候。

鄭秋取出依羅花,發現葉片都捲了起來,花瓣也耷拉着,看來已經採摘下來好久了。他趕緊把花放進水裡泡泡,讓花吸收水分。

泡了一會兒,葉片稍稍舒展了些,他撈出一株把花反過來觀察,發現根被扯斷大半,這師姐也真不小心,自己要種活就更難了。

鄭秋取來玉剪,選取三根比較粗壯的藥藤,在靠近地面的位置剪開一個小口。然後將依羅花的主幹塞進去,同時把依羅花掛在外頭的根鬚纏在藥藤上。

師傅說過,依羅花長在懸崖絕壁上,花根所扎之處一定是山壁靈泉匯聚的地方,想要在藥園裡種,只能靠其他草藥供它生長。藥園裡最適合種依羅花的就是做寧神薰香用的藥藤,薰香藥藤不嬌貴,好養活,唯一缺點就是長得太慢。

翻翻絲綢囊,裡面還有六顆淡紫色的小豆子,應該就是依羅花的種子。

鄭秋撓撓頭,師傅只教過他怎麼種長大的,沒教過他怎麼種種子啊。不行,這種貴重的東西自己不能隨便試,還是等晚上回去問師傅比較好。想到這兒,鄭秋收起絲綢囊塞進衣領裡,生怕自己弄丟了。

第九百二十七章 猶豫不決終答應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尋得路線遇異象第七百五十章 乾雲抵達富萍山第一百五十四章 耳貓力挫蒙面人第一千三十一章 得知宗門被全滅(求訂閱、求收藏)第八百十八章 怪使神兵放劍光(求訂閱,求收藏)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自我介紹驚四座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莊主不救我來救(求訂閱、求收藏)第八百九十八章 閉關十天有動靜第兩百五十九章 鄭秋宮殿鎖寶庫第三百零七章 芸幽小屋獨靜心第十五章 勢均只恨出賊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力戰山莊衆神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全宗動員趕時間(求訂閱、求收藏)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天舟之上設會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神力符紙初逞威第八百八十三章 靈韻琉璃寶珊瑚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一招全滅強無敵(求訂閱、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消息傳到隨心莊第八百八十二章 無色透明新藥材(求訂閱、求收藏)第三十章 驛站等舟眼界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發現流沙定方位第四百七十九章 豪千小巷尋虎柳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不聽話者直接斬(讀者老爺們新年快樂)第六百六十四章 乾雲宗內養邪修第九百零七章 神相法天變巨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鄭秋父母成目標第八百五十九章 栽贓嫁禍屠鎮子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孤身獨行探情況第八百四十九章 天舟抵達豐收鎮(求訂閱,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 醫館裡面試丹丸第七百四十二章 白龍灌峰喚神兵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了腳第一千兩百十一章 星光入體不可逃第三百八十七章 聞劍頭疼客人多第三百八十七章 聞劍頭疼客人多第四百六十三章 坐車前往嗜凡宗第兩百九十二章 大荒廣心戰擂臺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天命弟子打不贏(求訂閱、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 三言兩語消誤會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兩條叛龍燒火匠第五百三十六章 卿月收取天河丹第兩百七十七章 墨影離去來廣心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登陸流星跨空來第三十六章 芳草峰前問與答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雙方相遇五十層(求訂閱、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沙場混戰現機關第九百五十七章 鄭秋初識千機堡第五百三十六章 卿月收取天河丹第六百二十章 衆人合力破熔漿第一百二十五章 教頭遇襲智漸憨第八百三十六章 巧施計謀拖下水第兩百五十三章 萬事俱備等人來第七百七十五章 莊主作證幫鄭秋第九百五十二章 再次出擊護銀堡第三百二十六章 日月丹丸注生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萬卷峰上龍脫困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震酒出手毀陣法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星辰之神見神主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落霜弟子攔去路第三百十四章 劍招雖強難克敵第五百五十二章 彩燈照路至蛟家第二章 河邊種地小藥童第六百二十章 衆人合力破熔漿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將軍在外不受令第五百八十一章 淵休遭遇叛族者第六百四十一章 神力綻放損大陣第一千兩百十八章 三人逃竄有心思第七百三十一章 芸幽強攻敬天莊第九百九十五章 初戰告捷鑄熾魂(求訂閱求收藏、各位讀者老爺來看一看吶)第九百七十七章 守株待兔等錯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尊之威不可摧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華服男人竟是龍第七百七十五章 莊主作證幫鄭秋第三百零四章 長老幫護莫君容第四百六十六章 嗜凡宗主像肉山第一千五十三章 神相法天驚天下第九百章 帶上坎池去大荒第三十七章 再拜師傅入乾雲第兩百二十二章 遺蹟浮雕繪異形第一百八十八章 聯軍進攻受阻礙(求訂閱、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藤條當空織烙印第六百二十六章 秘藏心中口難言第四百八十四章 坎池轟鳴降蛟馬第四百九十六章 神兵之秘可分析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臺觀崖悟劍法第七百十一章 書信通知誅魔殿第九百五十三章 建立陣地布器械(求訂閱、求收藏)第九百五十二章 再次出擊護銀堡第兩百章 同乘天舟至大荒第兩百八十五章 珍寶高樓辦內典第二十九章 峰頂雪中立石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當空墜落難穩身2第三百四十三章 攜信而來傻女孩第四百五十八章 鎮前稻田引圍觀第兩百十五章 抓人不成反被抓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劍小屋議得失第一千六百章 一心一念一劍招第六百零四章 怪物碰上廣心宗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鄭秋再訪水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