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懿滿臉喜色,美滋滋的轉身離開,腳步都變得很輕快。
隨從們緊隨其後,很快便來到了村口,身後傳來一個老太太的聲音:“聖僧且慢!”
陳懿回過頭去,正是第五家那位尋死覓活的老婦人,雖是滿頭銀絲,但腿腳利索,跑得很快。
“老人家,有何事?”陳懿問道。
“聖僧,這些菜乾還有幾斤豆乾路上帶着,不成敬意。”老婦人嘿嘿笑着,將東西塞給芙蓉,芙蓉道謝收了下來,長老需要補充營養。
“多謝老人家。”陳懿施禮。
“長老,老身有一事相求。”老婦人支支吾吾。
“但講無妨。”
“我那個兒子,人過中年,至今未娶,我家五代獨苗,香火可不能斷在他這裡。”老婦人說道。
石陀不滿道:“你這老婦好不識趣,長老乃大唐高僧,肩負取經度化世人之重任,怎管這等婚喪嫁娶的小事!”
老婦人有幾分難堪,但還是振振有詞道:“聖僧可爲白家老爺做法事,爲何不能爲我送一孫子?”
“白家老爺給的東西都在這裡,你能給多少?”李元寶激將。
老婦漲紅了臉,使勁搓着衣角,卻不肯離開,眼巴眼望的看着陳懿。
陳懿呵呵一笑,說道:“老人家,貧僧會相面,你像是子孫繞膝的有福之人,就看你有沒有誠心。”
老婦喜極而泣,雙膝跪倒,含淚道:“聖僧,孩子他爹去世早,我把兒子拉扯大不容易,如今連媳婦都沒有,哪裡來的子孫,還望聖僧明示。”
“我只告訴你一句話,只要用心琢磨,誠心待人,就一定會得到善終。”
“一定!”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陳懿說完,招呼衆人繼續趕路,留下那個老婦人獨自發呆。
找個兒媳婦要去天邊?天邊在哪兒?老婦人沒文化,想不明白,還是回家慢慢琢磨。快到家門口時,卻看見一道身影從鄰居寡婦家跳到自家院子裡。
老婦大怒,叉着腰便來到寡婦門前,扯開嗓子大罵:“你個喪門星,晦氣的東西,我老太婆還沒死呢,在我眼前就敢耍妖,看我……”
然而,說到這裡,老婦卻說不下去了,她呆呆的看看自家院門,再看看僅隔一道牆的寡婦鄰居,五味雜陳。
兒子心眼兒實,提了好幾次親都不如意,心裡卻裝着那個寡婦。望子成龍,是每個母親的最大心願,盼着給兒子找個清白俊俏的黃花大閨女,如何甘心?
母子二人僵持不下,互不退讓,一晃過去多年。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聖僧的話在耳邊不停迴盪,找個寡婦不就是眼前人嗎?聖僧果然是玲瓏心竅,洞察一切。也許,這就是命吧!
老婦嘆了口氣,愣了半天神,終於上前,去敲寡婦的門。
寡婦不敢不開,聽到動靜,兒子也跑了出來,在身後怒視着母親,如果她敢對心愛的女人打罵,他一定不會袖手旁觀,最差帶着女人私奔!
“嬸兒,我,我……”
“我年輕時也當過寡婦,知道這日子不好過。”老婦口氣一軟,撲簌簌掉下淚來:“孩子,你受苦了。”
再後來,兩家合成一家,通過努力,成爲當代第二富裕家庭,後話不提。
回頭再說陳懿等人,程小聖實在是憋忍不住:“長老,您給老婦說的那句話是何深意?”
“難道你們沒看出來,老婦的兒子對寡婦有情嗎?”陳懿反問。
四人齊齊搖頭,陳懿搖頭嘆息,這個年代太單純,他敢保證,這種事情放在未來,初中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哦,我明白了,那寡婦心底良善,長老這是給他們二人牽線呢。不錯,確實是個好姻緣。”芙蓉拍着手笑個不停。
“芙蓉姐,等回去後,讓長老也給你保媒,嫁個如意郎君。”李元寶說笑道。
“我就盼着你娶個惡婆娘,把你看管起來纔好。”芙蓉朝着李元寶吐着口水。
衆人嘻嘻哈哈說笑着,石陀卻發現陳懿走的方向不對,一直是西南。
“長老,白家老爺不是說過了嗎,由此向西再向北,可繞回西去大路。”石陀笑着提醒。
“可是卻要翻過十幾座山頭。”陳懿道。
“這個方向有妖怪,不到萬不得已,去不得啊。”石陀再次勸說。
“說他是妖也不錯,但卻是我要找的人。諸位,加快步伐,咱們把這位被壓在山底的同道給請出來。”陳懿顯得有些激動,甚至急不可待。
怎能不激動呢?西天路上降妖伏魔,頭一號功臣便是孫悟空,曾經大鬧天空的他,令諸神都聞風喪膽,有了孫悟空這個保鏢,什麼毒蛇猛獸,全都弱爆了!
陳懿風塵火火,但是隨從們卻面若寒蟬,唐僧哪根筋錯了,非要兵行險招,繞行幾座高山,最多好幾天光陰,不必如此着急吧?
“長老,欲速則不達,糧食足夠,山上又不乏清泉,三五日便可到達。”芙蓉柔聲相勸。
“呵呵,實話告訴你吧,石霞山下,有個從石頭裡蹦出來的神猴兒,他武藝高強,一身是膽,咱們西行隊伍,最需要他這樣的人!”陳懿高興的說道。
李元寶直撇嘴:“長老,我跟小聖纔是欽賜的護衛,怎麼還不如一隻小猴子?”
“哈哈,我不是這個意思,等你見到他,就知道了,是福不是禍啊。”陳懿腳步輕鬆,嘴裡還哼着聽不懂的旋律。
石陀若有所思,臉上一寒,皺眉問道:“長老,您不會是想讓這隻猴子也跟着我們一起吧?”
“不錯!”
石陀露出不悅之情,唐僧看上的定不會錯,但是如果被他參與進來,取經隊伍就變成了六人,五聖成真一說又怎麼解釋?
“長老,那隻妖猴還不知是敵是友,我等剛從蛇口脫險,不能再去送死,還是從這條路走吧。”石陀耐心勸說。
“我心意已決,你等都不用再勸。若有不服氣的,可以兵分兩路,到時候匯合。”陳懿霸道的揮揮手,頭也不回,石陀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太過執拗,心裡總有自己的小算盤。
衆人面面相覷,不敢不聽唐僧的命令,只能忐忑的跟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