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烏耆國

龍族在世人眼中何其威風,怎麼可能淪爲天庭的盤中菜呢?

“陛下,小白所言不虛。他本爲西海龍王三太子,因抗議割食龍肝,落在鷹愁澗卻無有搭救者。”陳懿補充道。

“哦,幸會,幸會!”一聽說是西海龍宮三太子,國王連忙站起身躬身施禮。

其餘人則是帶着幾分疑惑,小白微微一笑,身形一晃,殿內一條虛影的龍形,這才都信了,慌得跪地磕頭,撞到了椅子,推翻了桌子,場面有些失控。

能有龍宮太子護駕,大家對於陳懿更爲敬重。

太子興致勃勃,年輕人的想法不同,原來吃素唸經的和尚也可以這麼酷!

國王不好再說對佛陀不敬的話,但心裡的坎一時半會兒也過不來,陳懿並不強求,岔開這個話題,交流了一些強國之策。

國王連忙命人記錄下來,對此視若珍寶。

“不想聖僧如此博學,還懂得治國之道。”國王激動的說道。

“老國王,我師父這可不是誇誇其談,在大唐,唐皇幾次請他入朝做官,位至一品,都被我師父婉言謝絕。”豬八戒自豪炫耀。

聽李元寶他們講的多了,那神情都跟自己見過一般。

“哎呀,失敬,失敬!”

國王又是一禮,王后連忙去攙扶他,關了三年,身體還沒有康復,不適合劇烈運動,這都行了一百個禮了。

“依法治國,以德服人,以民爲本,以和爲貴,無爲而治,一國雖有君主,讓百姓忘了君主的存在,那纔是真的治理國家。”陳懿侃侃道來。

“何其難也,聖僧之言讓我無地自容,相距唐皇甚遠!”國王感慨萬千。

唐皇李世民當然也沒有完全做到這一點,隋煬帝楊廣信了李氏天下的謠言,讓李世民的父親李淵不得已主動離開中央,想要明哲保身。

樹欲靜而風不止,人的疑心是可怕的事物,隔段時間便會捲土重來,令人着魔。不得已,李淵太原起兵,最終替代了隋主。

李世民少年時期便追隨父親出征,憑藉過人膽識建立赫赫軍功,一手策劃玄武門兵變,箭殺太子齊王,逼迫李淵退位。

繼位後的李世民,除了要安穩根基不穩的大唐,同時還要面對幾位優秀兒子之間的爭儲風波,勞心勞力,戰傷心傷層層疊疊,不堪入目。

這些都是唐僧的記憶,所以也是他不願意入朝做官的重要原因,榮華富貴背後唯有不斷爭取方可,哪裡比得上精神世界裡自由翱翔,哪怕是累世隕落,也心懷坦蕩,在所不惜。

陳懿也深知一個朝廷的更迭意味着無盡的傷亡,雖然與國王談論融洽,但並未再提及個人信仰問題。

誠如文殊菩薩所說,君主的一舉一動都受萬衆矚目,不能左右搖擺不定,非得是下定了決心方可。

交還通關文牒,得知陳懿等人明早就要離開,國王有些不捨,“聖僧,何不多住兩日再走?我心迷茫,還希望聖僧能指點迷津。”

“陛下,我知你博聞強識,才能出衆,有些話我多說無益。我相信,陛下終有想通的那一天。”陳懿笑道。

“唉,愧對聖僧。”國王嘆息。

“陛下,臨行之時,我還想向你求個人情。”

“聖僧請講!”

“三足鳥本爲神鳥後代,不該受此欺辱。但其落在人間,就像是龍王轉世,也當遵循人間規律,不好隨意欺辱,也無需格外供養。不如在那處有山有水之地,給它們個自由的環境,繁衍生息吧。”

“但聽聖僧安排,我即刻安排人去做。”國王立刻點頭同意,又遲疑片刻,問道:“只是,這烏雞國國名實在是不雅,還請聖僧賜名?”

“呵呵,原來不是叫崇陽國嗎,那個就很好。”

“這個,不瞞聖僧,原來那名字我本不中意。”國王笑了。

陳懿心頭一鬆,這說明國王心中的佛性還並未完全泯滅。“陛下,敢問年紀?”

“六十整。”

“六十爲一甲子,叫做耆(qí)。耆,又有長久之意,與雞字又有些相似,不如就叫烏耆國吧。”陳懿建議。

烏耆國,好好!

國王十分開心,點了點頭,竟然累得就這麼睡着了。太子連忙派人將父王扶回去休息,之後又請教陳懿許多問題,竟然是對佛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陳懿誨人不倦,有問必答,一直爲太子講解到後半夜,直熬得大家都睜不開眼睛,各自回去休息。

等到國王醒來,早就沒了取經隊伍的蹤影,後悔不迭的親自追出去上百里,哪裡還能找到,只能怏怏而回。

“師父,這次是白忙活一場啊,那國王本來是信佛的,結果讓文殊菩薩害的,根本不信了。”豬八戒嘿嘿看熱鬧。

“人各有志,何必強求。”陳懿淡淡一笑。

“還是師父技高一籌,烏耆國不久的將來還得是佛國。”沙和尚有些泄氣。

“沙師弟,這話怎麼講?”豬八戒問道。

“耆字,也是佛家常用詞彙,不少佛陀的名字中就包含它,意在長久。國王能愉快接受這個字,心裡其實早就服了軟。”沙和尚有氣無力的解釋,師父精明強幹,玉帝交給的任務完成的一塌糊塗。

陳懿笑而不語,在他看來,信什麼並不重要,關鍵要有一顆向善之心。問心無愧,坦蕩做人,面對鬼怪不會畏懼,看到神佛也不會卑微。

再說二郎神帶着一具獅子軀體來複命,玉帝對他大加讚賞,高高興興的給了許多賞賜,不少神靈也都向二郎神祝賀,看似打了一個大勝仗。

玉帝心裡卻是五味雜陳,崇陽國本是他管轄之地,佛祖愣是要從中插一腳,甚至不惜派出了文殊菩薩,結果搞出這麼多亂子來。

金蟬子智鬥獅猁怪,其實是個烏龍事件,自家人打了起來,最後倒是玉帝這邊得了大便宜。

說到底,還是上次因爲六耳獼猴的事情,佛祖這是向玉帝傳達一個友好的信號,故意將此國又歸還道家。

玉帝雖然惱怒佛祖收留六耳獼猴,但同樣不想失去這個聯盟。與妖皇的兄弟情那都是上輩子的事情,當前最可信的聯盟,唯有西天如來。

第851章 蓬萊仙島第735章 通天國第599章 強魔所難第81章 再次突破第103章 高空墜落第758章 思鄉之情第146章 威脅籌碼第255章 白骨模特第916章 忠孝之心第46章 慈悲爲懷第354章 真假難辨第791章 翻轉高山第687章 不肯屈服第195章 動了殺心第455章 天沐河第484章 拿走磚頭第424章 遍尋不見第324章 豁然開朗第492章 故意陷害第758章 思鄉之情第471章 別有洞天第750章 垂釣鯤龍第371章 收徒上癮第206章 穿針引線第92章 只爲救母第434章 停留七日第282章 參選太子第989章 援兵來到第832章 入地無門第465章 大王追我第88章 救女心切第220章 童言無忌第503章 九尾妖狐第426章 滲入現實第600章 緊箍裙第877章 地涌國第625章 虔誠之心第695章 搖擺難定第124章 玉瑤仙子第32章 陷入泥沼第20章 星光點亮第156章 作繭自縛第362章 樹妖齊聚第760章 爭執不已第24章 地涌金蓮第982章 溪水煮茶第881章 美味湯汁第530章 嫦娥仙子第309章 紅葉樹林第700章 兵不厭詐第963章 鐵背蒼狼第184章 嬌弱不堪第562章 狩獵奇才第550章 奉命捉拿第406章 一起動手第199章 異象紛紛第277章 暗礁建築第172章 淨水難求第102章 萬壑山脈第655章 判若兩猴第641章 另有其人第380章 整理果園第422章 伏虎現身第243章 內部矛盾第202章 替友報仇第991章 天尊降臨第991章 天尊降臨第664章 釋放六耳第355章 任重道遠第223章 聖嬰大王第242章 偏聽偏信第963章 鐵背蒼狼第670章 拒不交出第237章 火燒王宮第25章 野性難馴第627章 排斥僧人第336章 拜見國師第497章 妖氣漫天第239章 撂挑子第196章 觀音禪院第706章 兜率宮第233章 突破八級第743章 昔日之友第460章 打碎杯子第534章 寸步難行第63章 團結一致第255章 白骨模特第856章 裝糊塗第204章 各懷鬼胎第945章 情比金堅第730章 喚醒記憶第937章 獨佔恩寵第750章 垂釣鯤龍第347章 兩清觀第139章 助人爲樂第714章 龍子國第499章 浮土之危第405章 蠻牛之怒第28章 尋找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