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

於秋既然請了李世民他們來山莊,就有讓他們將各個項目參觀一遍的打算,不過,人總是有一些怪僻心理,認爲別人敞開了給自己看的,是別人想讓自己看到的,一定是有所隱瞞,真正的好東西必須得偷偷摸摸的才能看的到,就好像很多人覺得,買來的西瓜不好吃,去別人田裡偷來的西瓜更好吃一樣。

李世民倒是臉皮厚,既然被於秋髮現了,就決定順勢跟他聊聊,於是,三樓陽臺用樹根雕刻的茶几上,於秋給幾人泡上了好茶。

“大半夜的功夫,連前院都沒有去到麼?”倒完茶之後,於秋略帶笑意的語氣看向李世民幾人道。

“光是一箇中院看到的東西,都已經讓我等受用不盡了。”有種被取消的感覺的李世民有點鬱悶,但他不得不承認,今天自己確實長知識了。

“那你告訴我,你都學到了些什麼知識?”於秋給包括秦瓊和馬三寶在內的幾人各倒了一杯沖泡茶,示意他們圍坐下來之後道。

“原來,人力是可以倒轉四季,根據自己的需求,增大產出的。”李世民十分感嘆的道。

“區區一個掌控溫度的手法而已,不值一提,不過,你們看了大半夜,就學到了這麼一個道理,倒是叫我有些意外。”於秋依舊用取笑,甚至是鄙視的目光和語氣看着李世民道。

“靈鷲宮的學問確實已經高到我等凡夫俗子難以理解的程度了,於都督既然想指教我等,還請明言,我等幾人雖然愚鈍,但必定虛心向於都督學習。”杜如晦把話說的很漂亮道。

他果然是個聰明人,被他這麼說,於秋不將其中的道理講明白,臉上都會掛不住,於是笑了笑道,“也罷,既然剛纔你們提到了增大產出,那麼,我就從增大產出方面,跟你們講講治國之道。

前漢有個叫崔定的人曾經說過:國以民爲根,民以谷爲命。命盡則根拔,根拔則本顛。這個觀點,你們都認同的吧!”

李世民點頭道,“這是自然,國家若是解決不了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被推翻顛覆,則是必然。”

“既然你們認爲這句話說的是對的,那麼,你們當政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於秋引誘提問道。

這是他平常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的讓受教者開動腦筋自己想。

索性,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三人都不是真的傻,一聽了於秋的語氣,便一齊道,“自然是解決老百姓吃飯的問題。”

“說的沒錯,解決老百姓吃飯的問題,這本應該是國家的頭等大事,然而,過往覆滅的歷朝歷代,卻都沒有太重視這個問題,至少到目前爲止,我沒有見到因爲種田種的好,或者是養雞養的好,而加官進爵的。

大多數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戰爭上,因爲打贏了,可以加官進爵,享受到別人享受不到的權利地位。

還有一些人,則是把精力放在了爭權奪利上,沉靜在欺壓剝削別人,自己有,別人沒有的虛榮心之中。

卻沒有多少真正的有才之士,把目光放在種田本身上。

試想一下,當所有百姓都把田種好,有吃不完的糧食,雞鴨牛羊成羣,誰會活的不耐煩,跳出來搞事情?沒有人搞事情,又哪裡會爆發什麼戰亂,需要朝廷發費大代價去平叛。

就像河北一樣,不是老百姓被幾大家族爲代表的士族階級剝削的連飯都吃不上了,竇建德,劉黑闥之流,能夠登高一呼,從者如雲麼?

管子曾經說過:倉稟足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這一點我們靈鷲宮的先輩也很認同,老百姓知禮儀,知榮辱,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倉稟足和衣食足。

這就是爲什麼,河北的饑民們現在這麼聽我的招呼的原因,因爲,我讓他們吃上了飯,而且,沒有了吃飯的憂慮,所以,他們現在一個個巴不得把孩子交到我手上,跟着我讀書認字,學禮儀。

依此反推,你們李唐朝廷,想要所有的老百姓都不造你們的反,就得首先讓他們倉稟足衣食足。

所以,你們要的,不僅僅是可以平滅戰亂的精兵猛將,也需要能夠放大產出,讓老百姓倉稟足衣食足的技術人才。

我想請問,你們李唐朝班之上,可站着一位這樣的人才?”

於秋這個問題,直接讓李世民呆立當場了,朝廷取文官,文章寫的好,思想道德好,名氣夠大,基本上就過關了。

取武將,這隻要武藝高強,懂得些兵法戰略,就過關了。

然而,卻沒有一個專門致力於放大老百姓產出的機構,類似司農寺這樣的衙署,實際上管的,其實是錢糧,每年春耕的時候,民部尚書發往全國的勸農書,則是狗屁不通。

文章寫的花團錦簇,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是看的懂,還是聽的懂?解決了任何實際問題嗎?

沒有。

老百姓把更多的力氣投入到田地中,也並沒有能增加他們的收入,因爲,糧食價格把控在世家大族手中,當他們承受不了越發增大的勞動強度的時候,他們就要跟着那些起鬨的人造反,搞的朝廷幾乎每個月都會收到某一州,誰誰誰叛亂的消息,需要四處派兵鎮壓,消耗國力,形成了一個惡循環。

而真正有讓農業產出增大的技術誕生的時候,這些當官的世家子往往會把它弄到自己的家族去,藏起來讓自己用,因爲,當大家的糧食緊張的時候,他們手上有多餘的糧食,他們才能賺到更多的利益。

於秋的這番話,似乎讓李世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不斷的放大產出,讓百姓們的物資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就沒有人願意造反了,於是興奮不已的道,“朝堂上以前確實沒有善於耕種之人,不過現在有了啊!你不就是麼,你來將這些放大產出的本事都教給大家,大家再去教給那些老百姓,讓所有老百姓都倉稟足衣食足,就不會再有人造反了啊!”

聞言,於秋用看傻子一般的眼光看向李世民道,“我把技術教授給朝廷,然後,那些當官的學去了,再之後,各個世家的糧食牲畜翻倍的增加,老百姓辛辛苦苦從田地裡扒拉出來的一點糧食不值錢了。你覺得,這合適?”

“呃……”

李世民卡殼,房玄齡則是開口向於秋問道,“那咱們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於秋攤了攤手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朝廷的事情,又不是我的事情,說的好像你們能做朝廷的主一樣。”

“呃,這……”

房玄齡也卡殼了,雖然李世民回長安之後將會兼任尚書令,等於是朝廷的一號宰相。

但是朝堂上的事情,卻終究不是他一言能夠決定的,哪怕不做大的改革,只是讓一些種田厲害的老百姓去當官,也可能遭到大臣們的集體反對。

因爲,這觸動了士族的利益,在士族的眼裡,只有士族是能夠當官,哪怕是帶兵打仗的武官,亦是需要一些出身,或者實打實的熬出一些功勞來,才能走武官途徑。

一種無力感,壓在了李世民幾人的身上,那種自己找到了救國的良方,卻不得實施的感覺,讓他很壓抑。

不過,另一個他之前想到的問題,又在此刻冒了出來,開口道,“你想讓全天下都知道你有高產的糧種,還打算將它賣出去,而能夠出的起錢買你手中這些糧種的,又都是世家大族和勳貴,那豈不是會達到和你剛纔說的一樣的效果,讓世家大族掌握更多的糧食,老百姓手上的糧食卻變的更加廉價,這樣是於國穩定不利的舉措,你不能做。”

“於國不利,於我有利就行了啊!再說了,李唐的好地都是掌控在世家大族手中的,我不賣給他們種,賣給誰種?”

於秋用能氣死人的表情朝李世民道。

“你你你,你簡直是豈有此理。”李世民氣急朝於秋吼道。要不是茶碗裡的茶已經被他喝乾了,他甚至想一碗茶潑到於秋的頭上。

“現在,擺在你面前的,其實是一道選擇題,要麼親士族,在朝堂上與一些人爭權,等到成功之後,再慢慢的實現你的政治理念。

要麼,親百姓,放棄與士族之間的勾搭。

這樣,你可能會收穫我這個盟友,得到底層百姓的支持,因爲我是那些世家子的公敵,必須要跟他們亮明刀槍了,而爲了大局面的穩定,我暫時可以只對外出售高產的糧種,卻不會對外出售放大產出的各種技術。

反正國家的糧食多了,不管是掌握在誰手上,終究是好事情,百姓們既然沒有好地種,通過種地也不能實現富裕,就讓他們不要種地了嘛!

你看我這山莊周邊,總共才種了一兩百畝地,而且,還沒有一塊地有實際產出,然而,在這座山莊裡,家裡餘財超過一千貫的,至少有一百多戶,他們的錢沒有一個是靠種地賺來的,而正是因爲他們的各種成果,讓那些世家門閥手中的財富,在不斷的向民間流出。

所以,想要老百姓變的倉廩足衣食足,其實要解決的,是讓他們實現自我價值,也就是讓他們的勞動力變的值錢,至於種田的事情,丟給那些地主去做吧!他們一定會越種越窮的。”於秋用極度具有誘惑性的語氣向李世民解釋道。

單打獨鬥,他很有可能被各大家族聯合消滅,拉上李世民做盟友,則是不同了,至少在政治軍事方面,李世民能幫他抗住壓力,只要他能保證朝廷不出手,僅憑各大家族自己的族兵,可未必敢跟於秋動手,畢竟,於秋現在手中掌握的軍隊差不多有兩萬,都是強兵,而且名義上,他還是朝廷的洺州都督。

而只要在武力上保持了剋制,不正面開打,於秋就有把握在工商業上,給予各大世家門閥重創,讓他們逐漸變的虛弱的同時,壯大自身。

“讓勞動力變的值錢?莫非,之前百姓們富裕不起來,就是因爲他們的勞動力不值錢?”聽了於秋的話,想到了朝廷治下的工戶幾乎都沒有工資拿的情況,李世民皺眉道。

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於都督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光如梭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一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三百五十八章 輸血(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三百五十四章 緊急行動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兩百八十三章 呆立當場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四十章 好奇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