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九章 顛覆收到的奇效

憨子這一跳,被於秋順勢利用了起來,幫洺山書院打了個廣告,效果很好,一個時辰內至少有數十封信從洺津渡發出去,而且,都是給家族彙報洺津渡這邊的情況,讓他們想辦法把族中更多子弟送到洺山書院來讀書。

而這,就是於秋要達到的目的了,以他來自於後世的眼光來看,沒有哪一項長期虧本消耗的產業是能夠做成功的,包括教育。

對外收取高昂的學費,用這些錢,把內部教育事業拓展開來,持續下去,就是於秋想到的辦法。

因爲僅僅靠掃盲班培養出來的人,是無法滿足洺州未來的需求的,所有的孩子,必須得在學校裡進行系統的文化學習和技能培訓,才能讓洺州未來的路走的更順暢。

這就需要在所有縣,所有鄉里開設學校,提供師資力量,書籍書本等,雖然只是一個州,幾十萬人口,但是投入也非常的巨大,於秋覺得,洺山書院收五百到一千個外來學生,差不多就能解決這些開支問題了。

端午節的第一項活動,就是洺州和高句麗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的儀式,長孫無忌在儀式開始的前一天晚上,恰到好處的趕到了洺州。

李孝恭是代表朝廷的使節,只需要給他一點面子,好吃好喝的供着就行了,相比較而言,於秋更在意的是長孫無忌這個李世民加派過來的私人代表,所以,即便是長孫無忌在深夜跑來求見,於秋也穿衣起牀接見了他。

“秦王殿下想知道,朝廷在洺州銀行可以佔據多少份子。”見禮坐定之後,長孫無忌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一成,而且,不能討價還價。”於秋乾脆利索的回答道。

“才一成?太少了,陛下不會同意的。”長孫無忌一副這不可能的表情道。

於秋笑了笑道,“你只是說陛下不會同意,卻不說秦王不會同意,想來,應該比我清楚,最終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在我洺州,還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以朝廷未來能幫助洺州銀行做的事情來看,拿一成,其實都已經多了。”

於秋這句話,幾乎不容長孫無忌反駁,怪只怪於秋用的手段太過高明瞭,早就先將所有投資人拉到了自己的戰線,包括長孫無忌自己,現在也希望朝廷少佔一些份子,這樣,他自己就可以多佔一些份子。

唯一有可能支持朝廷多拿一些份子的,是以山東世界爲首的士族,和於秋過不去的那些人,可現在,因爲李建成事件,李淵對他們的態度有所轉變,他們跳出來,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的。

畢竟,朝廷的是朝廷的,李淵內府的,是李淵內府的,內幣他可以任意花用,國庫的錢,卻是需要投入國家的公共支出,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只會想辦法讓自己多佔一些份額。

“那麼,於都督打算對剩餘的三成九的份子,定什麼樣的價格呢?”長孫無忌再度問道。

“這得看朝廷同不同意洺州銀行在全國各地的建設計劃,如果能夠保證全無阻礙的話,剩餘三成九的份額,我打算髮行爲三千九百萬股,每股發行金額爲一貫,當然。

這是初始發行金額,要是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在別人的手中購買,洺州銀行在半年以後,可以允許其進行過戶交易。

而如果朝廷不同意洺州銀行在全國各地的建設計劃,我就會將原本打算分給朝廷的那一成股份一起對外發行,同樣是一貫錢一股,發行四千九百萬股,回籠更多的資金,來解決洺州銀行的業務發展問題。

不過,從你一進門就問我準備給朝廷多少份額開始,我就知道,秦王已經說服了陛下。”於秋笑着給長孫無忌解釋道。

“秦王殿下一早就知道你有多手準備,他根本無法阻止你,所以,他費盡口舌說服陛下,就是想在洺州銀行這個產業上,佔一些先手優勢,不知於都督能給秦王殿下什麼先手優勢?”長孫無忌一點也不遮掩李世民求利的心思問道。

於秋再度笑道,“我已經給了,就是剛纔說給你聽的那些話,另外,我還附贈你一句話,未來的洺州銀行,將是一個世界級的貨幣管理中心,它會賺很多很多的錢,國朝的興替,都未必能夠顛覆的了它,拿着洺州銀行的股份坐等分紅,是比當官封爵拿俸祿還穩妥的事情,一旦洺州的股份可以過戶之後,你們從別人的手中收購的越多,對你們的後世子孫越有利。”

“這……”

長孫無忌語塞的不知道該如何接話,但是,從於秋鑄造錢幣的格局來看,他是有這麼大的野心的。

而知道於秋髮行股份的總數量和底價,確實算是一種優勢,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準備足夠多的錢,儘可能多的持有洺州銀行的股票。

停頓了片刻之後,他又開口提出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道,“秦王殿下不希望洺山書院招收外籍學子,並且教授他們高深的技術,這可能會成爲他們禍害中原的資本,此外,墨家出世的消息,你應該知道了吧!今後,在這技術方面,可能有人與你爭鋒了。”

於秋笑了笑道,“你讓他放心,什麼該教,什麼不該教,我比他清楚的多,如果洺山書院連改變一個孩子的三觀都做不到,我就會關停它,至於墨家,我不認爲他們有資格跟我爭鋒,我靈鷲宮的學問,不是任何人可以猜度的,所以,即便是搞出再奇怪的東西,也請你們不要驚訝,細心琢磨它能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秦王殿下也是希望於都督能在洺州一展所學的,如此,我便不再多言,告退了。”

長孫無忌抱拳行禮之後,就出了都督府,於秋目送他離去的背影,嘴角鉤起了一絲笑意,洺州銀行能在長安建設分行,那麼,他的金融帝國的第一步,就算是邁出去了,至於什麼墨家,於秋還真不太放在眼裡。

因爲,他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的穿越者,有系統在,實力根本就不允許他低調。

長孫無忌回到下榻的於氏大酒樓的時候,房玄齡和杜如晦早就已經等在他的房間了,先到了洺州幾天的他們並沒有像李孝恭那樣,各種吃喝享受,也沒有像尉遲恭,程咬金一樣,組什麼龍舟隊,去爭於秋的那點獎金,而是在洺州各處好好的轉了轉,看了看。

首先他們大致瞭解了於秋對於洺州城的規劃,他不明白,於秋爲什麼會花那麼多的錢財,用在修建公路上,要知道,洺州大部份地區都是平原,道路已經非常暢通好走了。

而拔掉城牆,不設宵禁這樣的設計,在他們看來,更是不可思議的,這會讓百姓們很沒有安全感,盜竊,搶劫等案件頻發。

然而,洺州就是這麼幹了,卻並沒有什麼不良反應,相反,治安甚至比長安都好,很難想象,一個原住民六十多萬,外來人口達到二十萬的大州,司法部門每天處理的案件,加起來居然還不到百起。

就算是有案件,也大多是因爲外地人剛來洺州,不懂規矩所至。

這些,其實也都不算什麼,讓他們感覺到厲害的,是於秋對於軍人和政府職能部門的定位。

‘爲人民服務’這個詞,是他們強行的扭轉了自己的固有認知,才接受的。

因爲,在過去,當兵的,是需要百姓供養的存在。

當官的,是管理民衆的權力階級,是需要豎立威信,讓百姓服從,說白了,就是壓迫百姓的存在。

而當這一切,被於秋反着來的時候,居然產生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奇效。

老百姓愛軍隊,看到軍隊,就像看到親人一般熱情,因爲軍隊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田地乾渴,無法灌溉,軍隊帶着精良的工具來幫他們開溝引水,架設水車。

老百姓生病了,行動不便了,他們會用車馬,或者肩膀,把這些百姓帶到城裡去看病用藥。

老百姓遇到猛獸襲擊,軍隊組織狩獵,肅清所有活躍在附近的野獸。

老百姓的房屋走水,軍隊也會盡最快的速度,幫百姓撲滅,然後幫助他們重建。

而當官的,更是有一套奇葩的考覈制度,首先看你爲百姓們修建,開闢了什麼謀利的產業,其次看你爲百姓們銷售出去了多少他們的產出,最後看你爲他們帶來了多少的利益。

於秋給各縣的縣令制定的最低標準,就是要在一年之內脫貧,兩年之內家家有結餘,三年之內全面奔小康。

而所謂的小康之家的標準,已經不止是大唐制定的中戶,或者上戶的標準了,而是和富戶差不多的標準。

每家都得有三間以上磚瓦結構的房屋,有馬車,牛車,各種牲畜和雞鴨家禽。

要知道,於秋是在去年洺州自治的時候制定的這些標準,而到今年五月,時間其實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洺州可還沒有經歷過一次秋收呢!

而現在看來,洺州已經提前實現了第一年的脫貧目標,因爲,洺州城的工戶,每月的人均收入都在三貫以上,尤其是一些有房屋對外出租的,每月光是房屋出租的收入,至少都是五貫以上。

雞澤縣,八萬畝燕麥田,一百五十萬畝草場,養活着數十萬頭牛羊牲畜,光是正月出售給李建成的那一筆大單子,就得錢七十五萬貫,而他們平時零散的牲畜交易收入加起來,遠遠比這個多,在關中,江南,可都吃的到他們養的牛羊,而且,皮毛方面的收入,纔是他們的總收入的大頭。

而雞澤縣,用來管理這些牛羊的百姓,總共不過五千戶人口而已,半年營收就超過了三百萬貫,即便是將其中的八成收入都歸到了都督府,但剩下的六十萬貫,也夠每戶分上一百多貫的了,使得人均月收入達到了四貫以上。

而雞澤縣的產出收入,還只是洺州各縣墊底的存在,除了州城的各種工坊,武安縣的大棚蔬菜,曲周縣的毛紡皮貨,洺水縣的水產和水陸運輸產業,邯鄲縣的銅鐵礦產,邱縣的鹽產,平恩,肥鄉的煤炭,冶煉,家禽養殖產業等等等等,無一不是見效比牲畜養殖更快的高盈利產業,百姓的收入都不差,用大治之象來形容,也不爲過。

一圈走下來之後,他們總結髮現,洺州之所以能把各個產業都做好,是因爲百姓根本不用擔心被別人剝削的問題,軍隊和官員,幫他們解決了所有他們搞不懂,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只需要付出體力,一心專注生產就好。

這就讓房玄齡和杜如晦有些搞不懂了,難道,以前朝廷堅持的都是錯誤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兩百九十四章 圖書館開館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三百八十七章 種植事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九十三章 製冰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四十章 好奇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三百五十七章 搶救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十五章 火爆銷售第九十三章 製冰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鷲宮的學問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