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趕到造船廠的時候,這裡已經被士兵封鎖了,這段時間在研究作坊裡面研究製造的大量配件已經陸續送了過來,而之前,根據於秋的要求改造的幾個船體,已經船塢之中架了起來。

好在他們兩人身份特殊,於秋並沒有將他們拒之門外,當然,不將他們拒之門外的主要原因,不是他們的身份,而是於秋知道,就算讓他們看,他們也看不懂。

轟隆隆的蒸汽機爲什麼會產生電,他們不懂,電焊機,爲什麼能讓兩塊鐵板連接在一起,他們也不懂,一進到船塢裡面,他們就被那種亮的刺眼的光芒給鎮住了。

於秋在一個巨大的圖紙面前,給工人們講解着什麼,看到他們進來也沒有理他們,而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也沒有要打擾於秋的意思,雖然聽不懂於秋講解的內容,但是,仍然努力的想要將他講的每一句話都記住。

“怎麼着,你們也對造船感興趣?”於秋結束了一段講話,讓工人們按照自己分配的工作下去做事之後,開口向他們道。

“你這要造的是鐵船?”長孫無忌開口詢問道。

“應該說是鋼包木結構的船,真正的全鋼結構船,可能還需要兩三年時間研究和培訓人手。”於秋給他解答道。

“可是,鋼鐵放到水裡,不是會沉下去的麼?”長孫無忌不解道。

“這可未必,就算把現在這艘船的船架全部換成鋼鐵鑄造的,也不會沉下去的,只是船身會重幾倍,會讓船的載物能力下降,動力不足的話,速度也會跑不快。

因爲,無論是木結構還是鋼結構,船身裡面都是有空氣的,就像碎瓷器會沉在水裡,一個完好的瓷瓶子,卻有可能浮在水面上一樣。”於秋搖頭給他們解釋道。

“聽說你這船造好了之後,可以日行八百里?”房玄齡搞懂了這艘全身包鋼板的船不下沉的原理了之後,又向於秋求證道。

“理論上是,具體能達到多少,還得看實際情況。”於秋一點也不隱瞞的道。

於秋在蒸汽輪船上裝載的將會是兩臺往復活塞式內燃機,按照它的大小和轉速,使這艘載重三百噸左右的船順水的時候達到每小時十八到二十五公里的航速,是沒有問題的。

換算下來,一個時辰差不多可以跑七十多裡,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的運作,跑八百里是正常的,當然,這也得看水情,逆水的話,能到四百里以上就非常不錯了。

得到了於秋的親口承認,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呆了好一陣,如果計算洺州通往長安的水道的長度的話,其實還不到兩千裡,也就是說,這船一日之內可達洛陽,三日之內,可達長安,或者往南下抵達揚州,這是什麼概念?

以後洺州運送任何物質到這些有水道支撐的地方,都可以保持和朝廷八百里加急一樣的速度?

那豈不是說,朝廷在這些地方養的信使都失去了作用,那些供換馬休息的驛站,也可以裁撤掉了?

明顯,乘船比養馬,騎馬要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低很多。

“你,你造這些船,是用來運貨的?”長孫無忌又問道。

“今年暫時只製造兩三艘三百噸級的小型軍艦,同時,摸索試驗建造技術,明年,或許會下水一兩艘五百噸級的客貨船,後年,差不多就能下水千噸級的客貨輪船了。”於秋答道。

“這個‘噸’是什麼意思?”長孫無忌又問道。

“一個重量單位,兩千斤的意思,大約抵十六石的重量。”於秋一邊給長孫無忌解釋,一邊開始查看工人們的工作進度道。

“十六石,那豈不是說,明年,你能造出八千石的大船?後年,要造一萬六千石的超大船?”長孫無忌再度被震驚道。

要知道,李唐現在最大的五牙大艦,載重也不過五千石左右,一艘這樣的船,沒有三四年時間,還很難建造完成,可於秋,只用兩三年的時間,卻要造比這種最大的軍艦還大三倍以上的船,還是鋼鐵船,那可就嚇人了。

這樣的船,只需要在江河湖面上平推,就在撞翻所有的水敵軍戰艦了。

“如果今年的研究順利,或許,明年我們就會啓動載重三千噸級別的貨船的建造,造好之後,差不多每半個月可以從嶺南往長安往返一趟,能讓長安大部分人吃上嶺南的水果和蔬菜。”

“三,三千噸?”長孫無忌扳着手指頭算了一下,目瞪口呆的看向了於秋。

那可是五萬多石,足夠長安所有官員權貴家裡買好幾石的了,而且,一個月還能跑兩次,這簡直是太恐怖了。

以後若是有個什麼災,什麼難的,這樣的船隨便跑幾趟,就能把所有賑災的糧食都運過去了。

“這些,都是你們靈鷲宮的學問?”長孫無忌發了呆,房玄齡卻是接着話題向於秋繼續問道。

畢竟,像他這樣有問必答的時候,可不多。

“當然,不過,這只是一些粗淺學問,真正掌握了頂尖的學問,造出來的至少也是萬噸級別的輪船,甚至十幾萬噸級別的輪船,一艘船,就差不多可以將夠長安百姓一年吃用的東西拉過來。”於秋笑道。

聞言,房玄齡也和長孫無忌一樣震驚石化了。

那樣的船,只怕都有一座城池那麼大了吧!

將一座城池裝進一艘船裡,這樣的畫面對他們來說,太勁爆了,有些難以接受。

沒辦法,按照經濟量級算,這個時期的長安的經濟量,可能還比不上後世一個發達些的縣,人口更是不如,而一艘後世頂尖量級的貨輪,卻輕輕鬆鬆可以滿足一個市的需求。

他的這個說法,倒是一下子把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腦洞給打開了。

接下來,於秋指點工人們技術方面的問題的時候,他們也雲裡霧裡的認真看着。

一艘船,先裝什麼,後裝什麼,是有一套非常嚴格的程序的,雖然,於秋設計的這艘船其實比較簡陋,但零件也多達十幾萬個,如果沒有系統加成的物理技術,想要將這些東西認全了,幾乎都不可能,而現在,他卻能得心應手的指揮大家幹,這又讓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對於靈鷲宮的學問又多了一個更加具體的認知,全知全能啊!

他們現在可再也不懷疑於秋說的什麼飛天遁地,千里傳音之類的東西是說瞎話了,因爲,於秋已經初步向他們證實了這些。

於秋一連在船塢裡面忙活了五天,他們就跟着看了五天,直到於秋要參加洺州銀行的第一次股東大會,他們纔跟着於秋一起到了洺州銀行總部。

雖然,這幾天看下來,他們兩人啥都沒看懂,但是,見證了一艘船,從整體框架,到裝上發動機逐漸成型的過程。

於秋並不敢確定,這艘船會一次就成功,雖然他的中級物理技術,能夠幫他進行測算,保證在理論上不出差錯,但是他仍然命人準備了兩艘備用的船架,當發動機成功的安裝上去,並且可以運轉了之後,最複雜的操控裝置,和最精細的船身內部的裝飾,就要開始進行了,這須得等他從洺州回來才能進行。

整個過程還需要差不多半個月時間來完成,完成之後,還要進行一個多月的試航和駕駛員訓練等,直到八月份以後,纔會出海投入使用。

而一旦這艘船下水之後,兩艘備用的船架,就會立馬開始建造,即便第一艘船有什麼問題,第二三艘船經過調整之後,也大致能交付給水軍使用。

洺州城雖然四處都是工地,但是,僅有的幾條可以供人活動的老街道,卻十分的熱鬧,不僅所有參與了洺州銀行融資的組織或個人都來了,他們還帶了海量的想要在洺州發財的人過來。

比如淵蓋蘇文,就帶了幾乎所有高句麗國內與淵氏交好的家族過來,而高句麗皇帝高建武,也派了不少王室子弟和忠心於他的權貴大臣過來,因爲,僅僅是兩三個月的時間,洺州的商品,就霸佔了高勾麗各個城池的市場,成爲了大家都喜歡想要的東西,淵氏因此賺了很多錢,進一步壯大了自己,已經開始不鳥他這個國王了。

還有新羅百濟兩國,直接派了王子帶着團來,並且,還帶了不下千人的女婢團,就是想讓她們在洺州工作,爲本國賺取錢財。

一大早的,這些人就梳妝打扮,讓自己儘量顯得光鮮亮麗的樣子,來到了洺州銀行總行的大垸內,於秋給他們安排了豐盛的早餐,大家陸續抵達之後,一邊吃,一邊開始交流起來。

人羣裡,最顯眼的是全體出動了的倭國使節團,他們晃動着矮小的身軀,以恭順的姿態,在宴會場裡不斷主動找人攀談拉關係的樣子,讓到場的權貴們感覺自己很有面子。

直到天色大亮,於秋本人才出現在了宴會的現場,一棵高大的杏樹下,於業安排人在這裡搭好了一個小舞臺,穿着一身白色襯衫套着黑色馬甲的於秋入場了之後,就直奔向了這處小舞臺。

“感謝各位來賓光臨洺州銀行的第一次股東大會,今日辰時三刻起,各位在融資專用賬戶上儲存的現金,將有一部分正式變成洺州銀行的股份,開始享受洺州銀行的盈利分紅,也就是說,你們現在,已經成爲了洺州銀行的股東,咱們也是生意上的合夥人了。

在宣佈各位的存款總額和獲得的股份比例之前,我想先向大家宣佈洺州銀行在開業首月的業績報告,即盈利情況。

截止六月初四凌晨,即兩天前,洺州銀行總行通過儲存業務,借貸業務,貨幣兌換業務,投資業務等等,共實現盈利,兩百五十七萬兩千一百五十二貫。

洺州銀行洺津渡分行,通過儲存業務,借貸業務,貨幣兌換業務和投資業務,共實現盈利一百九十二萬七千三百八十三貫。

這其中,還不包括未結算的幾筆投資業務的盈利。”

於秋這句話說完,全場數百個聽到了他聲音的各國來賓當場震驚石化。

僅僅是兩個業務門面,就讓洺州銀行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賺了四百多萬貫?這太不可思議了。

第九章 好吃到流淚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八章 說詞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七十一章 訓練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斷進步中的夏國管理體系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七章 蒸饅頭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三章 借糧種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鷲宮的學問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四十章 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