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

打開人們的幻想,看似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其實有很重要的意義。

人類有了天馬行空的幻想,纔會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古代的百姓們創造力低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敢想。

用水晶製造成一棟高達二十丈的樓宇,李淵和所有長安生活的百姓們以前都不敢想象,然而,它就是那麼在所有人的眼前修建起來了。

只需要看到這棟樓,所有前來辦業務的人,就對夏國銀行的財力沒有任何懷疑了。

進入到挑高達到了六米的大廳,李淵一行人頓時看到了大廳中央巨大而又精美的玻璃吊燈,這些燈飾的精美程度,頓時便讓所有人對於美,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在這間有數千平方米的大廳之中,有近百個辦事的窗口,在大廳的兩側,都有旋轉的樓梯去二樓,來這裡辦過事情的人都知道,只有辦理千貫以上的業務,才能去二樓。

至於三樓,則是辦理萬貫以上業務。

四樓,辦理十萬貫以上業務。

五樓,辦理一百萬貫以上的業務。

而從六樓開始,則是連續三層的豪華會客廳,休息室,這裡,纔是真正辦大業務的地方,辦理五百萬貫以上的業務,才能享受這些豪華會客廳和休息室。

因爲,到了五百萬貫以上的業務,通常都不是一兩個人來辦理,而會是一整個團隊,銀行方面也需要派出一個團隊與對方洽談。

整個長安,能辦這個量級的業務的,也不過寥寥十幾家,大多,還都是跟夏國有合作的。

從第九層再往上的八層,則是銀行內部員工的辦公區域,各種票據文檔之類的東西,都需要在特殊房間儲存,這個時代沒有電腦,一些開戶檔案,需要海量的紙質文件存檔,看到一排排多到數不清的金屬製作的架子上,成千上萬個文件袋,李淵的頭皮有些發麻。

這夏國銀行開業也不過才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而已,居然已經有這麼多人在這裡辦業務了嗎?這得是多少錢財的往來,夏國銀行算的清楚這麼多賬目嗎?

李淵的擔心是多餘的,人家是真的算的清楚,因爲,進入到賬目審計室之後,他不僅看到了一整排坐着打算盤的人,還看到了一整排按那種可以發出聲音的計算器的人。

所有存入,劃轉,提取的賬目,會由業務員最開始的筆算,到覈對人員的珠算,再到入賬存檔人員的計算器計算三次覈對,而且覈對人和入賬存檔人是隨機分配的,想要做假賬的可能極低。

因爲,你不知道這筆賬目會由誰覈算,而且,每計算覈對一次,都需要這名工作人員的加印,即便是算錯了,總數在大賬上對不上,也是可以追責的。

“這麼多人,不分晝夜的計算?”李淵來到第一層之後,看到那些在鋼鐵欄杆隔離區域工作的員工道。

“這不算多了,總行那邊,負責覈算的人,一班就有三百多人,每天分四班,共有一千多人專門負責算賬。我們長安分行,總共還不到三百人。”於知行給李淵解釋道。

“有這麼多的賬目需要算嗎?我看他們計算的很快的樣子。”李建成個子高一些,伸過頭看向裡面的一些正在計算的工作人員的動作道。

“當然有,自我們長安分行營業以來,每天最低都有好幾千筆業務,現在,每天甚至多達數萬筆業務,我們要確保每一筆出賬入賬都不出現錯誤,要把這數萬筆業務的賬目,反覆覈算三遍,也就說每天都有十幾萬筆賬要算,這也是爲什麼,我們要安排四班工作人員,不分晝夜計算的原因。”於知行給李建成解答道。

“你們每天數萬筆業務,得是多少錢財的流動,難道這些賬目,你們一筆都不算錯?”李淵更加驚訝的道。

“目前每天的賬目總量,大概在幾百萬貫到千萬貫不等,東西兩市數萬家店鋪的業主,都在銀行有賬戶,他們每隔一兩天,都有存入,或者劃轉業務,還有一些私人賬戶的存取,劃轉,貨幣兌換,結息等等的業務,目前倒還沒有出過一筆錯誤。

當然,我們分行每天這十幾萬筆的計算,和總行每天超過百萬筆的計算量是沒法比的,那邊不僅僅是商鋪經營,大宗貿易,國際借貸,還有幾乎面向夏國所有產業的對公賬戶和全民的私人賬戶,每天的資金進出流水都達到上千萬貫,比我們這複雜的多。”於知行大聲給所有好奇的人講道。

“東西兩市所有商鋪的業主都把錢交給你們銀行打理?”李淵現在不止是驚訝了,整個眼神都有點發愣了,要真的是這樣,夏國銀行其實已經控制了李唐整個國家的大部分財富了,畢竟,因爲長安城的貿易管制,兩市纔是銀錢流通的主要位置。

於知行點頭道,“當然,他們在我們銀行開辦了賬戶之後,需要大宗採買,進貨,或者收款的時候,只需要到銀行來辦理轉賬就行了,能夠節省較大的現金保管,清點方面的成本。

此外,大多數業主,還將員工薪資結算業務,財物審覈業務都交給了我們銀行辦理,他們甚至都不需要請什麼專業的賬房來管賬了,每天將經營收入存到銀行,看着賬上面的結餘,就知道自己賺了多少,每個月到了時間,銀行會按照他們制定的薪酬發放標準,將錢轉入到他們屬下員工的賬戶裡面去,員工來銀行就能拿到錢。

當然,這都是小業務,您或許還不知道,整個夏國的財稅計算,公職人員薪酬結算,乃至二十多個上市集團的財物,薪酬結算等等業務,全部都是委託總行在辦理,這樣讓大部分錢不經過官員和管理層的手,就能很大程度的杜絕貪污。”

“朝廷,能把所有算賬的事務交給銀行?”一直以爲銀行只是個存錢取錢的地方李淵,詫異的看向於知行問道。

“是的,我們銀行不僅有會計業務部,還有審計業務部,貸款業務部,固定資產覈算部等等等等,能幫所有大型的企業或組織辦理財物方面的業務,以朝廷的量級,可能還不如我們夏國一些進出比較大的集團公司的量級大,業務並不算複雜。”於知行如實向李淵解答道。

什麼叫以朝廷的量級,還不如夏國一些集團公司的量級大,難道,夏國一個集團公司進出的錢財,已經比整個朝廷還大了麼?

確實啊,不算銀行,礦產集團,冶煉集團,紡織集團這些超大量級的,就是新崛起的建築集團,交通集團,進出口貿易集團,都比朝廷的業務量級大,因爲這幾個集團的年盈利,已經比朝廷全年的稅收結餘還多了。

畢竟,夏國去年的盈利結餘達到了九千多萬貫,是朝廷的十五倍以上,而今年,可能去到二三十倍。

按照正常的套路,李淵肯定會考慮一下,將朝廷的賬目覈算,或者官員的薪酬發放也交給夏國銀行來做的。

因爲,杜絕貪污和節省朝廷辦公消耗,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

但李淵畢竟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他知道這樣做,可能會讓夏國的手伸到朝堂上來。

因爲,一個國家的財權,重要性是僅次於軍權的,甚至,在和平年代,財權的重要性比軍權還大。

所以,他暫時還不能這麼做。

參觀依舊繼續,十二樓往上,是高層的辦公室,這沒什麼好看的,於知行直接示意王介按了電梯,去十六層自己的辦公室,走進到玻璃製作的可以看到外面景物的電梯裡,李淵只覺得腿有些軟,和他一起進入的幾位妃子,甚至直接發出了驚呼聲。

不過,這個被於秋從系統裡面兌換出來的電梯系統很先進,往上走四層,還不到半分鐘,當電梯的金屬門再度打開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與下面各層封閉的嚴嚴實實不同的是,十六層除了於知行的辦公室之外,就是一個可以坐兩三百人的大會議室,而且,會議室的四周,都是落地玻璃,一從來沒有上過二十丈高的人,直接在透明的落地玻璃窗前往下面看,可能不止是腿軟那麼簡單了,恐高的人甚至可能會發暈。

在電梯裡就腿軟的萬貴妃,就直接癱坐在了會議室的沙發上,只敢遠遠的瞄一眼遠處的城牆和皇城的方向。

“這裡,居然可以看到皇城太極殿的大門。”經常上城牆的李淵倒是不那麼怕高,在會議室內轉了一圈後,他很快就站定在了面向皇城的方向,而在他的身側,還擺有兩個倍數在三十六倍以上的長筒望遠鏡。

“是的,只要起的早些,站在這裡,就可以看到每天有哪些官員去太極殿上朝了。”於知行大有深意的笑了一笑道。

聞言,李淵的眼角頓時一眯,一舉一動被人窺視的感覺可不好,但是,他也不好說什麼。

畢竟,蓋這座高樓,是他自己批准的,而人家夏國,議政的地方,是直接對外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旁聽,甚至還會在報紙上刊登會議的內容,自己的太極殿,難道被人家這麼遠遠的看一下都不許了麼?

好就好在,由於有皇城的城牆和後宮的城牆,屋檐的層層阻隔,這裡並不能看到後宮內宅裡的場景。

當然,李淵卻是通過這個三十六倍焦距的長筒望遠鏡,知道了於知行有窺視長安各方面情報的能力,他若真想要知道後宮內宅發生的事情,也未必不可能。

“可否到你的辦公房單獨談談。”李淵在會議室的落地玻璃窗前向四周觀看了一下長安的夜景之後,小聲向於知行道。

辦公室這個詞,他在進入到銀樓參觀了之後,就不覺得陌生了。

“正好有一些從泉州來的好茶想要請陛下品嚐呢!”

於知行笑了笑,一邊說着,一邊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淵這就隨他往辦公室的方向走去,進門的時候,還專門向內侍監叮囑了一句,不讓外人進來,很快,辦公室的隔音門,便被於知行關上了。

一壺早就泡好了的茶被於知行倒給了李淵,一句早就準備好了的話,也在此時被他說了出來。

“陛下是擔心北巡之後,長安的權柄會落到太子手上,是故,在猶豫去不去吧!”

“這些,你也知道?”李淵假裝發愣的模樣道。

“您將這些消息讓王介知道,不就是想聽聽我們夏國的態度麼?”於知行伸手請李淵喝茶道。

“那夏國是什麼態度呢?於秋可是答應過我,只要我想去夏國,他就會派飛艇來接我的。”李淵品了一口於知行倒的沖泡茶,很是享受的咋了咋舌頭道。

這種被於秋命名爲大紅袍的茶葉,最初他還不知道好喝在哪裡,可是喝過了幾次之後,他就覺得以往那些加了蔥姜羊油煮出來的茶湯難以下喉了。

“陛下北巡,見識到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和科技產品,有益於推動整個漢民族的發展,夏王自然是希望您去的,而只要夏王希望您去,那麼,就不允許有人在中間生事端。”於知行正色道。

“於秋能夠管的到長安的事情?”李淵有些納悶道。

“夏王是聯合執政聯盟的盟主,大唐,是聯合執政聯盟的主要成員國,他當然能管的到成員國內發生的一些事情。

您應該不會忘,今年是維和部隊開始服役,夏王殿下在議會上和諸多成員國議員一起通過的規條開始有效執行的時間吧!

像長安這麼重要的地方,維和部隊肯定是有駐點的,這裡也將是這些規條最先開始執行的地方。

所以,這裡不會允許有未經審判定罪,就死人的情況出現。”於知行給李淵解釋道。

聽到他語氣中的強大的自信,李淵一邊好奇於秋有什麼手段能做到讓所有人都聽他的,一邊又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想多了,只要自己還在,有於秋的支持,誰敢不顧規矩上下亂跳?

這個世界上,可根本沒有誰能無視夏國的軍事實力啊!

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四十章 好奇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兩百一十章 張喜兒的希望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三百五十七章 搶救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光如梭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市集鎮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第四百九十三章 難度增加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一零四章 信秋哥得永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八十章 褚飛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兩百八十三章 呆立當場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國的軍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五百零二章 傳播正能量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環球遊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三百八十七章 種植事業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