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

武安縣,真的只是夏國的一個縣麼?

這是李淵進入到武安縣上空之後,心裡最大的疑惑。

在沒有看到縣城之前,他就先看到了大片的田地,這些田地與關中的不規則大小不同,全部都整齊的如同刀切的一般,田地裡正長的比較茂盛的作物,李淵甚至好多都不認識,還有很多搭着竹弓的田壟,李淵知道,那是大棚蔬菜田。

像這樣的蔬菜田,長孫氏和夏國合作在關中種植了近十萬畝,但是,李淵在武安縣看到的,是關中的好幾倍,有三十多萬畝。

而在這些田地中間穿插的村落,房屋。

好吧!

即便是在長安城內,李淵也無法看到這麼整齊排列的磚瓦房屋,最關鍵的是,他在每個村子的上空,都聽到了隱約傳來的曲樂,徐組長給李淵的解釋是,這是早上的廣播,每天卯時中開啓,一直到辰時末,播完了早間新聞,纔會關閉,晚上的時候,也同樣會播一個時辰左右。

當然,如果村民們還想繼續聽,可以到村公所繼續聽,這邊的收音機,基本上是從早到晚不停的。

廣播收音這個東西,頓時又讓李淵表示不理解了,爲什麼會有人能在裡面說話讓所有人都聽的到?

在他看來,這是比電影還神奇的東西,直到他看到了武安縣的那些大房子。

“這邊就是武安縣的發電廠了,他們現在能爲夏國全境提供電力,在發電廠的旁邊,有武安縣的武警消防部隊的駐守崗哨,還有專門停靠飛艇的場所,我們將在那邊降落。”徐組長指了指那些至少有二十多丈高的大煙筒道。

發電機李淵倒是見過,可以帶動電影播放設備,發電廠,則是被他想象成了一個比發電機大很多倍的超大發電機。

“等等,朕要換一身普通平民的衣服,好好的看一看這武安縣。”李淵說着,萬貴妃已經將之前馬三寶給李淵準備好的那些衣物拿了出來,很快,他就將自己身上的皇袍和金冠之類的東西脫了下來,換上了普通平民裝。

雖然套上了一身平民的衣服之後,李淵身上仍然顯得有幾分貴氣,但是,如果沒有軍士或者很多內侍跟着的話,糊弄糊弄小老百姓,還是沒有問題的。

很快,飛艇在與地面做了一些信號溝通之後,緩緩的在平整的操場降落,給所有妃子和皇子們換了衣服的李淵,帶着幾分興奮,從飛艇上走了下來,然後,直奔發電廠的方向。

而於秋,也在幾分鐘之後收到了李淵抵達武安縣,在發電廠降落的消息,並且將之告訴給了李秀寧。

“你父皇想微服在下面的縣鄉看看,我讓武安縣那邊派了幾個人跟着,就不去打攪他老人家的興致了,你有什麼想法的話,可以自己看着安排,我給你一道調用人手的手令。”

“不用做任何安排,手令也不必了,父皇在咱們夏國境內應該很安全,洺京這邊來了很多外國的國王和使節,你先忙自己的,我會時刻關注父皇的動向的。”李秀寧似乎很開心李淵會有這樣的決定,生怕於秋插手道。

於秋知道李秀寧是怕李淵看的不全面,不真實,也不多說什麼,現在統葉護和迪卡爾正好給於秋送來了一個在西域駐兵的機會,他得好生跟高雅賢一起謀劃謀劃。

不多時,於秋的回覆就到了武安縣,武警消防大隊裡,值班的營長朱榮便帶着幾個比較得力的軍士接到命令,頓時換上了便裝,跟到了李淵的身邊,用他們的證件,讓李淵一家子得以進了發電廠的大門。

“這麼大個的煙筒排煙,這發電廠一天得燒多少柴火?”在天空上看,李淵還不覺得那些煙筒有多高,等到在地面上走近了,仰頭仰的有些脖子疼的李淵不禁感嘆道。

“這個,發電廠是不燒柴的,是燒煤,一天至少幾百噸,多的時候,可能上千噸。”朱榮見李淵說話的時候看向自己,不得已開口答道。

其實,他的工作,只是暗中保衛李淵的安全,並不是幫李淵解答這些問題。

“燒煤?煤煙不是有毒的麼?這煙筒裡面排出來的,豈不是毒氣?”

“呃,應該是的吧!據夏王殿下說,一氧化碳會讓人中毒,二氧化碳對於植物的生長可能還有些好處,不過,我也不太懂,只是知道,這煙筒修的越高越好,發電廠距離人住的地方越遠越好,周邊種植越多的植物越好。”朱榮抓着頭皮向李淵回答道。

他這一抓,李淵頓時就看到了他的一頭短髮,再看看火電廠裡忙碌的那些工人,頓時有些好奇道,“我原以爲你們夏國只是軍人剪了短髮,怎麼,連工人也剪了?”

“不光只是工人剪了,大多數農民也剪了,短髮更方便清洗,而保持身體清潔,能夠預防更多疾病,這是衛生條例裡面寫的。”朱榮在三年前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大頭兵,能按照條例理解意思,已經是比較難得的了,這也是爲什麼他能做到營長級別的原因。

但是更多的問題,他就答不上來了。

比如,李淵問他發電廠爲什麼能夠發電這樣的問題,他就完全答不上來,甚至,已經趕過來了的發電廠各級管事也答不上來。

這些管事現在只是嚴格的按照於秋列出來的安全條例和規範操作流程,管理這個電站而已,很多時候,甚至需要於秋親自帶着洺山書院的那些物理特長生來維護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所以,連續幾個問題之後,李淵也算是看出來了,不是這些人隱瞞不答,是他們壓根就不懂,這在他看來也是正常的,於秋怎麼可能在短短三年半都不到的時間裡,讓夏國所有的人都變的那麼厲害呢!能夠有一些摸頭不知腦的按照他的吩咐辦事的人就不錯了。

所以,他在電廠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了,回頭問問於秋,可不可以在長安周邊也修一個這樣的發電站就好,反正於秋不能再給他找什麼需要培訓人手的藉口。

“陛下您如果要進城的話,我可以給您派車。”待得李淵一步三回頭的走出了發電廠之後,朱榮向李淵道。

“不用,我就走走看看,你們遠遠的跟着就好。”自以爲看到了夏國外強中乾的李淵瀟灑的朝他擺了擺手,示意諸位貴妃牽着那些年幼的皇子跟着自己一起步行。

朱榮很想提醒他,從發電廠去到武安縣城還有近二十里路呢!但是看到李淵頭也不回的向前走,朱榮選擇了閉嘴。

於秋給他的命令是,隨便他們逛,朱榮自然是不會違背於秋的命令。

很快,李淵就後悔了,夏國的道路真的很好走,但是,一直走就比較累人了,他本以爲像這樣的水泥路,只有在城裡或者城池附近纔會修建一些,現在看來,不是的。

不過好在走了兩三里路之後,就找到了一處可以歇腳的地方,那是一個涼棚,裡面還坐着幾個帶着農具或者籃子,框子的農夫。

李淵一行人走進去之後,那些農夫們還他讓了坐。

“要不要來幾個?”一個農夫看到李淵好像比自己的年齡大很多,便將一籃子紅果朝李淵遞過去道。

“呃,這個,我好像沒帶錢。”李淵摸了摸衣袍上的口袋道。

“自家種的,要什麼錢,您老隨便吃,想吃的時候,還可以去我家地裡摘,夏王殿下說了,尊老愛幼是我們夏國百姓必須要具備的品質,您差不多有六十歲了吧!在咱們夏國,是誰見了都要孝敬的老人。”那農夫很熱情的將其中一個最熟的紅果遞給李淵道。

得,被一個小農夫當做老弱來孝敬了,還順道被人家教了一下做人品質,作爲皇帝的李淵,頓時感覺有些好笑。

不過,他還打算跟眼前這個沒什麼眼力的農夫聊下去,見到棚子裡的幾個農夫都在吃紅果,他也接過了那個紅果,還直接在袖口擦了擦,咬了一口,酸酸甜甜很爽口,比長安種出來的似乎更加好吃一些。

正欲開口說話呢,那農夫卻是把籃子遞向了隨後坐下的萬貴妃等人道,“都嚐嚐吧!剛摘的,新鮮着呢!”

萬貴妃等人見李淵都吃起來了,自然也是每人在籃子裡面拿了一個紅果,見到她們人數有點多,還有好多都是很漂亮的女人,那農夫直接把籃子往人羣中間一放呵呵笑道,“都吃都吃,吃完了我筐子裡還有,大家多吃點,我這趟回家的時候也輕省一些。”

涼棚中原先就坐着的那些人大多數朝這個派紅果的人點了點頭,其中有一個開口道,“中午吃的你的紅果,晚上,晚上的時候請大家嚐嚐我地裡種出來的香瓜,我正月的時候在大棚裡育的種,現在已經能吃了。”

衆人聞言笑着道,“那感情好,就是不知道今年你種出來的香瓜能不能比西域那些胡人種出來的甜。”

那說要請大家吃香瓜的漢子道,“我吃過了,肯定是不差的,而且,我種的產量比他們多幾倍呢!要不是天氣環境沒有他麼那邊好,肯定比他們種的更加好吃。”

幾個農夫的閒聊李淵聽在耳朵裡,心中好奇的道,“你們,這是在組織品果大會麼?”

“品果大會?哈哈哈,咱們這窮鄉僻壤的幾個小農,哪裡能開什麼品果大會。

不過,早前夏王確實在咱們武安縣舉辦過品果大會,那是紅果剛剛種出來的時候,來了好多外地的世家大族,今年的品果大會在洺京開,得下個月勞動節的時候纔開幕,到時候大會上不光是有咱們武安縣種出來的各種瓜果,還有其它縣,甚至其它各國和咱們夏國的船隊在海外引進回來的近百種瓜果的品嚐大會。

大會要連着舉行七天,期間被大家評價爲好吃,最願意採購售賣的水果,夏王就會將其評爲瓜果之王,讓大家多種。”衆人笑呵呵的給李淵講解道。

‘品果大會’這個詞,李淵此前也是聽長孫無忌講過,這是長孫無忌最開始引進夏國的大棚種植技術到關中的時候的事情了。

他這一提出來,沒想到夏國居然還真有這樣的會,而且搞的這麼大。

“那你們在這裡是在做什麼呢?”李淵知道這附近好像沒有村落,好奇的道。

“老翁不是我們夏國人吧!這裡是候車亭,我們是早上來這邊的田地裡幹活的農民,現在在這裡等班車,回家吃午飯哩!”那剛纔說請大家吃香瓜的漢子道。

“班車?是火車嗎?”李淵來了興趣道。

聽他這麼說,那些人看向他的表情頓時有些笑意,那不是嘲笑,只是一種有見識的人在沒有見識的人面前的一種顯得自己很有優越感的笑。

其中那個送紅果給李淵吃的農夫道,“火車是在鐵軌上面跑的車,而且很大很長,得去火車站纔看的到。

咱們在這等的,是縣裡專門運送咱們這些農夫來附近的田地裡幹活的免費班車,大概每三刻種就有一趟,應該快來了。”

“你們,到田地裡來幹活也有官府用車子拉你們過來?”李淵聞言更加詫異道。

那農夫笑了笑又道,“這您就有所不知了,夏王殿下說發電廠和煤炭廠附近有黑煙,黑煙有毒,不適合人在這裡常年居住,可這邊的田地,卻是上好的肥地,在發電廠和煤炭廠修建之前,就已經被我們開發好了。

這不,夏王殿下就讓我們住在了縣城內,每天乘車走十幾裡來這一片幹農活,中午晚上想回去吃飯歇息的時候,還能隨時乘車回去吃飯歇息。”

聞言,李淵心中不由感慨,夏國這是把農夫都當大老爺們供着的麼?而且他們懂的可真多,自己問什麼,他們都能對答如流。

然之後,他又開口問道,“這班車,又是什麼車呢?”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了‘吭吭吭吭……’的聲音。

那農夫向前道路的盡頭一指道,“來了,就是這種拖拉機,拖箱很大,能幫咱們帶很多田地裡的產出回去,您老要回城的話,也可以搭一趟順風車,坐這車不要錢的。”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嶺南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八十七章 劉黑闥上道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鷲宮的學問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四百三十九章 向好的積極性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準備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