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

果然,明天有可能比今天還要更加黑暗。

伊凡在陸易之這裡得到了消息之後,就不僅是睡覺睡不着了,連飯菜都完全吃不下去了。

他到現在爲止,都不知道於秋收了波斯人八百萬貫的事情,亦不知道,大食人是按照於秋的意志在行事。

他只知道,如果大食人和波斯人攪合在了一起,那麼拜占庭帝國必敗。

所以,不管是共識也好,條件也好,其實他們拜占庭帝國統統沒跑,全部都要答應夏國,夏國絕對不是白白的管他們幾千人吃住,他們所圖甚大。

早前陸易之的公文交到於秋手上之後,於秋就給陸易之做過詳細批示,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甚至是大食帝國和天竺戒日王朝,都不是速勝之國,因爲他們有各自的宗教文化信仰,強行吞下他們,也會後患無窮,讓他們並存,並且更加的依賴夏國,纔是目前對夏國最有利的。

所以,他們之間的戰場,不會輕易的分出勝負,持續下去,讓更多信仰破滅的人投入到夏國或聯合執政聯盟的懷抱來,或者完成夏國想要在西亞,中亞,歐洲完成的一些建設,纔是夏國的外交目的。

於秋此時當然沒空去管急的焦頭爛額的伊凡,他在繼續研究裝甲坦克,十多天後,當第二款改良版的裝甲坦克在他親手組裝下完成了以後,系統界面裡面,中級裝甲車製造任務領取獎勵的按鍵頓時亮了起來。

於秋查看了製造裝甲車涉及的各項技能,並花了十幾萬積分將其學習之後,點擊了領取任務的獎勵。

頓時,海量的信息充斥了他的腦海,全系經驗無比強大,幫他把裝甲車製造技術提升到中級滿經驗的同時,將所有涉及到,並且於秋已經學習了的技能經驗值全部都加滿了,此時他再看眼前被他製造出來的這輛裝甲坦克的時候,就覺得它很粗糙了,甚至都覺得,它不應該批量製造,裝備給陸軍。

“我感覺這輛坦克有很多地方還需要改進,太粗糙了,咱們拆了重新做吧!”於秋從坦克裡面爬出來之後,朝衆多等待着試驗的將領和技術人員道。

“這,試都沒試就拆?”高雅賢和一干將領詫異道。

“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將它開出去試一試,讓選拔出來的坦克兵們練練手,所有工匠組成員跟我到會議室,按照我重新設計的版本製造零件吧!有了前兩次製造的啓發,我又有了更好的想法,基本能夠一次成型,所以,直接按照十輛坦克所需要的材料備料。”於秋笑了笑,直接朝工匠組的人招手,頓時,留下了一臉懵逼的高雅賢等人。

“憨子,大頭,狗兒,走,咱們上試驗場地看看。”高雅賢是沒有資格參加於秋召開的技術會議的,參加了他也完全聽不懂,倒是憨子他們三人,對於這輛都沒試驗就直接被於秋否定了的坦克有些疑惑。

很快,他們就完成了一輪和上一次差不多的試驗,不得不說,他們此前提出的問題,這次基本都解決了,除了油耗增大了許多,比第一次試驗的時候各方面性能都好了一大截,他們甚至都挑不出什麼缺點了,這就讓他們更加搞不懂,於秋爲什麼會下令重做了。

又是十幾天後,當李世民所乘的海船趕在洺水結冰之前,抵達了洺津渡的時候,於秋指揮製造的十輛坦克的零件全部都製造好了,第一輛也在各個組裝小組的配合下組裝完成。

它的整個造型,與前兩款有了很大的差別,幾乎和後世的主戰坦克相當,不僅火炮威力更強,更精準了,還加裝了一挺重型機槍在頂上面,殺傷力和裝彈數量比以前大的多了。

發動機動力更是比之前造車廠弄過來的汽車發動機強勁了很多,因爲那是於秋從系統裡面兌換出來的。

再有就是內部空間更舒適了,有冷暖空調,還能喝水,放一些食物,連對講系統也直接做在頭盔上,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憨子和大頭他們幾個一上車,就對其有點愛不釋手了,然之後,這輛坦克,和十輛已經制造好的履帶裝甲車,以及兩輛信號指揮車,就開始了下場試車了。

他們需要在出徵前的最後二十幾天時間裡,摸索出一整套這些新式武器裝備的使用和保養方式。

至於系統發佈的技術經驗類的下一個任務,螺旋槳飛機的製造,由於掌握了更多的機械製造反面的技能,外加上於秋本來就有初級飛行器製造的技能,設計製造起來反而更簡單,高雅賢這次去西域,就有在西域修建軍用機場的任務在。

時間進入十月下旬,於秋總算能夠歇口氣,去洺山書院給那些一般老師都已經教不了的三年級學生們講講課了,在酒店內交流了兩三天的李淵和李世民父子,也在這時一起來過找他談事情了。

“新加坡的情況怎麼樣?”看到李世民黑瘦了許多的臉,於秋笑着請他上自己的車道。

長達一年的時間他都待在熱帶雨林區域,他整個氣質可都有了不小的變化。

“我就不信你不知道那邊的情況,蘇定方和闞棱幾乎每個月都會給你寫信匯報。”李世民給李淵拉開了後排坐的車門,讓他跟於秋坐在一排,自己坐在了前排副駕駛的位置上之後才道。

在新加坡的這一年時間,他基本都是在搞建設,原以爲,那邊的變化已經夠大了,可誰曾想,夏國境內的變化更大,尤其是洺京中心政務區,近三十棟玻璃幕牆,擁有電力供應的高樓,看的他是眼花繚亂。

至於其它地方,他倒是沒有細逛,但是聽李淵零零散散的講述,他也知道很厲害,畢竟,他在洺津渡上岸了之後,差點走迷了路,是搭火車到的中心政務區,而光是這個火車,就已經讓李世民驚爲天人了。

“他們的彙報和你的講解,角度可不同,效果也不同。”於秋笑了笑道。

“要是照我說的話,那裡確實是個好地方,只有夏季,全年都能種植農作物,而且雨水充足,土地肥沃,咱們中原地區百姓去了那邊,完全都不用擔心食物方面的問題。

缺點就是開發度不足,和嶺南差不多,即便墨家子在那邊經營了數百年,也只是開發出了一兩個縣那麼大點地方,生活在那邊的一些土著居民,基本都是和嶺南的獠人部落一般,尚未開化,看到了我們的飛艇,彷彿看到了神靈鬼怪一般,會驚恐不安,需要一些時間來開化他們。”李世民如實道。

“那你給他們放電影,豈不是把他們嚇壞了?”於秋笑道。

“這倒沒有,墨家子在那邊的地位,對他們來說本就如同神靈一般了,讓墨家子召喚他們過來看電影或者參加歌舞文化活動,他們都會老老實實的。”李世民大有深意的道。

“能在一年時間不到,完成一個大型的海港碼頭和軍事基地的建造,墨家子對於那些土著來說,本就是神靈一般的存在了,不過,比我們夏國還差遠了。”於秋笑了笑道。

“所以,我雖然將那裡設爲新州,但是,需要靠你們夏國的駐軍,來維持統治管理。”聽於秋這麼說,李世民這才說出自己的真正意圖道。

“你該不會是急於在那邊收稅吧!”於秋一點也沒有意外的道。

“當然不會,我將克明留在了那邊做長史,五年之內,是以教化那些當地土著爲主,不僅不會收稅,還會給他們很多好處,五年以後,看情況再定。”李世民搖頭道。

“五年麼?如果是我,至少會定五十年。”於秋笑了笑道。

“五十年?那朝廷還指望新州個啥?”坐在於秋旁邊的李淵發愣道。

他已經從萬貴妃她們的口中知道,自己還有十幾年可活,但是,五十年以後的事情,他是不可能看的到的了。

“朝廷又不是隻有收稅能夠獲得收益,只要將其建設好了,做生意不能賺到錢麼?就算不做生意,種糧食往大食波斯那邊賣,能夠賺到錢了吧!哪怕不種糧食,只要這個地方能夠保證中土與西亞,歐洲,非洲大陸的貿易,它的價值就已經不可估量了,稅收才幾個錢?”於秋用反問的方式,告訴李淵和李世民父子道。

聞言,兩人一陣沉默,他們恐怕還不知道,夏國的鐵路運行,只收一個夏國錢的車票錢,其實也是虧本的,因爲於秋在鐵路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錢,還有需要大量的人力來保障它的運行,這些票錢可能只夠勉強投入的那些錢的利息的,但是,於秋還是要這麼做。

因爲,有了便宜且快速的貨運,能刺激夏國的整個商貿,能夠提升夏國百姓的生活質量,讓夏國具備其它任何地方不具備的競爭力。

比如,讓兩百多本土人口每餐都吃到新鮮蔬菜,想要做到這一點,在長安,可能需要至少好幾十萬人專門來做才行,因爲,他們採收和運輸的效率十分低下。

但是在夏國,一萬多人皆可。

它節省下來的幾十萬勞動力價值幾何,則根本無法計算。

很快,車子就到了洺山書院,於秋下車的時候,從車子的後尾箱裡抱出了整整一箱書,這是他掌握了中級醫藥技能經驗之後,從系統裡面兌換出來的,它對孫思邈的作用很大,對於夏國的未來,也很重要。

“這些,都是你師門的典籍?”李世民看到封皮上面那些印刷的十分精美的封皮之後道。

“算是吧!”於秋點了點頭道。

“我可以看看麼?”李世民伸着腦袋,很想從於秋抱着的箱子裡面找到一本厚一些的道。

“如果你看的懂,當然可以。過兩年,圖書館裡應該會有全套的放在那邊供醫學生借閱。”於秋無所謂的樣子道。

聞言,李世民反而不去看它了,因爲他知道,自己肯定是看不懂的,不過,又很好奇的問道,“這些是醫學方面的典籍?講治什麼病的?”

於秋笑了笑道,“什麼方面的都講,主要是外科手術方面的,比如最上面這一本剖腹產詳細解析,如果我孫師弟學子掌握之後,將其傳授給夏國的醫生,那麼,就能解決婦人生孩子時難產的問題了。”

“解決難產的問題?”於秋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連李淵也是一愣,發出驚呼道。

這個時代,民間婦人產子,就是一道生死關,一屍兩命的情況很多,甚至就連皇室也不可避免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於秋居然說,夏國的醫院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麼,以後全天下有條件來夏國生產的婦人,豈不是都會跑到夏國來生產?

“難產,就是阻礙人口繁殖壯大的最大難題,天下一年死於難產的嬰兒和婦人,沒有幾萬也有數千,不下於一場戰爭的戰損,我們作爲統治者,當然是要想辦法將其解決。

而這個剖腹產技術,其實並不算很高難度,稍微比一些外科傷口縫合術複雜一點點,有了它,能夠使得夏國境內一年少死過千婦人和嬰兒,當然是越快推行越好。”於秋給兩人講解道。

實際上,他之所以將其放在最上面給孫思邈研究,是因爲他家裡三個老婆接下來都要到生產期了,多教會一些懂行的人,到時候,也能更加輕鬆一些。

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七章 蒸饅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三百五十八章 輸血(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四十九章 再見劉黑闥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知後覺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知後覺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兩百八十四章 拓海號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市集鎮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