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別吵了。”
陳軍的威懾力很足,沉聲訓斥,兩個連長立馬閉嘴,心有忐忑的看着陳軍,等待陳軍的發落。
官高一級壓死人。
更別提陳軍這種實力派。
“我們鋼七營不需要混子,只想着在這裡混軍功資歷,不求上進的人,通通都得給老子滾,競爭歸競爭,得有個度,絕不能夠瞎來胡搞。”
陳軍先嚴肅的表明中心思想,認可兩人的競爭關係。
御下之道需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纔是最優解。
隨後才放緩語氣說道:“如今你們倆已經鬧得夠久,那這件事就必須得解決,絕不能影響鋼七營的戰鬥力。
既然你們誰都不服誰,兩個連之間實力也相差無幾,營裡要是強行安排,想必你們也不服。
那就這樣吧,我把話撂這裡,就以部隊的老方式解決。”
陳軍說到這故意停了下來,眼神在黃洋和楊文慶兩人身上掃過,把他們兩個的興致都吊起來。
這才放出話道:“一連跟我比較久,二連來的時間比較晚,爲了公平起見,你們倆能心服口服。
爲期一年的強訓期滿之後,你們兩個連出來比一場。
到時候,哪個連的成績更好,就由他來做主攻連,技不如人的那個連,就老老實實的做輔連。
想要的東西就靠自己去爭取,這安排你們倆認可嗎?”
陳軍沒有強行安排某個連,而是讓他們自己去用實力爭取,這讓沒有背景擔心不受重視的黃洋,還有外來擔心會被區別對待的楊文慶,心裡頭都鬆了一口氣。
“認可!”
“全聽副營長的安排。”
黃洋和楊文慶同時點頭,眼中都迸發出了強烈的戰意。
“部隊是講究實力的地方,要是技不如人還耍幺蛾子,還像今天這樣瞎鬧,到時候可別怪我陳軍不講情面。”
陳軍語氣嚴肅的最後訓戒兩人,隨之轉身大步離去。
史今和葉凡麻溜跟上。
黃洋和楊文慶半天不敢有動作,直到陳軍走到訓練場邊坐上汽車離開,兩人緊繃的身體才放鬆下來。
兩雙帶着挑戰意味的眼神,互相鎖定在了對方身上。
“黃連長,別以爲多練了幾天,就有多麼了不起,等着吧,還有半年,我必拿下主攻連。”
楊文慶說的信誓旦旦,渾身上下都散發着自信的氣勢。
黃洋卻並沒有被嚇到,反而冷笑了一聲反駁道:“楊連長,這裡面的水深的很,不是你能拿得住的,想要主攻權,你還是早點回去做夢吧。”
“那就等着瞧,有你好看的。”楊文慶放出狠話。
“你到時候可別輸不起。”
黃洋的話更加狠,暗示楊文慶有種就玩真實的,別到時候輸了回家找關係,用上面的手掌來施壓。
“我楊文慶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哼。”
楊文慶說完便轉身就走,走了兩步好像覺得反擊還不過癮,又留下一句話道:“我知道你是七零二團的老連長,你要真有本事,就公平競爭。”
“我呸,老子行的正坐得直,我必打得你求爺爺告奶奶。”
黃洋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對着楊文慶就是一頓噴。
……
陳軍坐車離開裝甲連的路上,還和史今對此事進行了交談。
對於處理兩個裝甲連之間的矛盾,陳軍對自己的這個方案還是很滿意的,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讓兩個連通過比賽的方式,競爭他們想要的主攻權。
不僅能有效化解這個矛盾,部隊裡的男人基本都是直性子,技不如人都會服,後續不會出什麼問題。
還能刺激兩個連的訓練積極性,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更加積極的投入訓練。
如此一來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至於最終哪個連能夠做主力連,作爲副營長只關注整個營的戰鬥力,不會去在乎哪個連更強。
自然是不會偏頗,更不會搞內部,一切以實力爲尊。
裝甲營的事情解決還算順利,陳軍緊接着就來到了原電子對抗連,後面被正式編爲信息八連。
這是陳軍最爲在乎的兵種連!
此次我軍進行大張旗鼓的軍改,核心就是兩個關鍵詞——信息化和數據化,主要都靠電子對抗連來體現。
信息連現在雖然任務比較單一,主要在戰場上與敵人電子對抗。
可是以後合成營擴編成爲合成團,信息連作爲軍改的關鍵性存在,必然會升級爲功能更強的信息營。
到時候全團的信息化進程,還有各種數字化的升級,無人設備的控制等等。
都得集中到信息營!
爲了未來的信息營能夠堪當大任,陳軍就必須從小就開始抓起,把信息連培養得紮紮實實。
所以陳軍對信息連的精修,主要集中在人員和裝備的升級改造。
而怎麼升級人員和裝備,就得以他超前的後世思維,深入到信息連各處,親自去挖掘發現。
陳軍沒有親手帶過信息部隊,只是以超前思維稍微懂那麼點。
這對他來說還真是個艱苦任務。
所以陳軍在信息連待的時間,是整個精修全營期間最長的一個連,整整在信息連呆了八天時間。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待了這麼長時間收穫很可觀。
各種因爲國內信息部隊發展,還處於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不可避免的會有走彎或差點走彎的地方。
陳軍及時發現並開始糾正,爲將來的良好發展做好鋪墊。
讓陳軍腦殼痛的問題,主要還是在設備。
首先肯定是在未來戰爭中,佔據了絕對主力的無人機。
現在陳軍已經讓自己的父親,在外面想辦法去搞定小型無人機,看能不能憑着金錢上面的優勢,比大疆更早一步研究出,中國的首批小型無人機。
可小型無人機有太多技術壁壘,現在根本就沒有辦法拿出合格產品,甚至從國外進口都沒用。
一個是國外也沒有成功的,足以用到戰場上的小型無人機。
另一個就是對以美國爲首的國家,一直對中國實行的各種管控,就算是有也沒有辦法搞過來。
未來主宰戰場的小型無人機,最快恐怕也得再等個一兩年。
不過。
小型無人機暫時沒有辦法搞到,但是大型無人機現在已經很普及,國內也已經有了成熟的產品。
比如西北大學研製的ASN-206多用途無人機,搭載有實時視頻偵查系統,和四缸二衝程活塞發動機。又比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一九九四年研製的長虹一號。
首次實現了五百公里作戰半徑,高空視頻實時偵查的相關技術,填補了中程無人空中偵查的空白。
還有即將研製成功的翼龍一號,更是一款標準的多功能偵察無人機。
這些體型碩大的大型無人偵察機,雖然沒辦法像小型偵察機那樣,獵裝到單兵產生極大破壞力。
但是就高空偵察這一點來說,絕對比小型偵察機更加優秀。
而合成部隊的各種戰術體系中,偵查是最爲關鍵的核心點,決定了合成部隊的戰鬥力上限。
既然現在搞不到小型無人機,陳軍就想把大型無人機加入進來。
只要有了無人機的高空偵察,再搭配地面的特種兵和信息營電子戰,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偵查打擊閉環。
鋼七營的綜合戰鬥力,起碼能在基礎上提高百分之三十。
就是在信息連待了八天時間,陳軍對搞無人機加入到合成營的想法,纔會變得愈發的迫不及待。
所以在考察完的當天,陳軍就立馬寫了一份報告。
從合成營的戰術思想起步,到未來的戰場態勢發展,以及目前急迫的需求,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千字。
這份報告交給團裡面,由團裡一級級往上面送,大概需要個幾天時間。
上面首長會不會答應陳軍的申請,給鋼七營配上一架偵察無人機,陳軍心裡還真沒有底。
只是該做的他已經做了,實在不行到時候再想辦法。
除了無人機這個急迫需求外,還有就是升級通訊車、指揮車、雷達車等等,希望能夠用到最新技術。
這同樣得向上面打報告申請,上面給不給同樣是未知數。
就是未知太多,陳軍才頭疼。
如果時間線往後拉十年,以陳軍所展現出來的價值,這種設備升級就是小事,部隊分分鐘就能解決。
奈何現在只是一九九九年初,高科技設備軍隊真的很稀缺。
軍區級的單位都在等着排隊,鋼七營這一個區區的營級小單位,卻要和各大軍區甚至是戰區競爭。
可想難度有多大。
上面的首長即便再看重鋼七營,他也得考慮整個戰區的平衡發展,不可能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裡。
配發給鋼七營的每一件裝備,上面都得做各方面的考究。
因此。
申請實在是下不來,陳軍也能理解。
不過無人機和最新裝備下不來,陳軍確實是能夠理解,但是另外的申請,陳軍可是提了強烈要求。
那就是申請計算機更新迭代,而且是不少於半年更新一次。
計算機這玩意更新迭代很快,升級的速度基本上是幾個月就是一代,每次迭代電腦性能都會大跨越。
陳軍還想着研發指揮系統,計算機的性能就必須得到保證。
這次申請上去要是沒批下來,那陳軍可是真要急眼的,逼急了直接跑到軍區去找首長要。
畢竟是爲了部隊的發展,首長也不會拿陳軍怎麼樣。
……
信息營回來整理各種申請報告,陳軍整整用了兩天時間,搞得頭皮發麻,整個人都壓抑了。
於是接下來就來到了“老家”,這裡的問題最少全當是放鬆透氣。
特七連是鋼七連的完整連續,除了名字前面變了一個字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完整的傳承了下來。
這個陳軍一步步改造的連隊,可以說是陳軍最得意的作品。
如今各方面已經成型的特七連,連對戰士們的素質都非常的全面,隨時可以應對營裡面的各種需求。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
鋼七營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七連,七連就能變成一個什麼樣的連。
最早是偵察連,中間是合成連,現在是特偵連,以後會變成什麼樣的連,全憑鋼七營的需求。
因爲之前擴編了一個步兵連,鋼七營有了足夠的裝甲步兵基礎。
所以陳軍這次回到自己的老家,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考量之後,決定對特七連進行提前改造。
合成團有一個標準的步兵營,基本已經能夠滿足他的需求。
畢竟是突擊合成營編制。
未來即便是擴編爲合成團,編制大概率會變成爲重裝合成團,肯定也還是需要一個合成營,走快戰爲主的突擊路線,戰鬥風格主打的是匕首般的精準刺殺。
所以七連未來更合適的路線,肯定是功能更加全面的“特戰營”,而不是重新回到裝甲步兵營。
而且陳軍的野心不僅如此,還想要七連變得更加牛逼。
不僅要是特種兵,還要是裝甲部隊。
裝甲步兵營做得到的事情,特戰營能夠做到,裝甲步兵營做不到的事情,特戰營也能夠做到。
腦洞大開的將兩者進行整合,創造性的打造出全球唯一兵種——
裝甲特種兵!
雖說這個想法非常的瘋狂,做起來的難度肯定非常大,但是兩者屬於同根,並不是沒有可能。
只要有可能,那就可以嘗試。
這就是陳軍的想法!
要是真能把裝甲特種兵,這個腦洞大開的兵種打造出來。
讓特種兵既擁有強悍的單兵能力,又擁有裝甲步兵的集羣作戰,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一羣特種兵開着裝甲車衝進戰場,操着重型迫擊炮一頓轟……
這樣的部隊一旦投入到戰場,所能夠展現出來戰鬥力會有多恐怖……
陳軍都不敢想!
爲了完成自己這個“狂想”,將想象儘可能的變成真實,沒什麼大問題的七連,陳軍足足呆了一個星期。
經過這一個星期的日夜奮戰,陳軍總算是寫出了滿意的訓練大綱。
爲了能夠更好的植入特戰屬性,陳軍更是向團裡面打報告申請,讓拓永剛成爲鋼七營的副連長。
由他來親自負責這項腦洞大開,全世界僅此一份的“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