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

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

僅僅用了沒幾天,一首詩傳遍了長安。

“聽說了嗎,霍詹事在草原上修築新城,得知霍驃騎擊穿匈奴右部,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

“哦?過去一年霍詹事都沒有寫過詩,自己打勝仗都沒寫詩呢,只有出征時有半首詩流傳,居然又寫了完整的詩句?”

“害!畢竟霍驃騎是霍詹事的親大哥啊,人家霍詹事自己低調,不寫詩誇自己,但是自己的大哥,那必須誇獎嘛!”

霍海寫了《出塞》。

【秦時明月今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其實前後兩句就是寫實,很簡單很易懂。

唯一的問題是龍城飛將四個字。一般認爲,飛將指的是飛將軍李廣,歷史上除了李廣之外也就呂布得過這個名號,別的人貌似都沒有。

這龍城飛將讀起來就很奇怪,因爲龍城是匈奴單于庭也就是匈奴首都,李廣當然是沒去過這兒的。

但是不教胡馬度陰山,這的確可以算是李廣做到過的功勞。

所以,一部分人認爲,龍城飛將應該分開解讀,龍城是指衛青踏足過龍城,似乎歷史上也只有他辦到過這件事情,而飛將是指李廣。

龍城飛將,指的就是漢武帝時期精通對付匈奴的統帥們的統稱。

而另外一部分人認爲,原文就是王昌齡寫李廣,之所以寫龍城飛將,是因爲王昌齡沒讀過史書,被其他人忽悠了,因爲李唐是李廣的後代,所以很多人寫詩吹李廣,王昌齡就認爲李廣是漢代攻打匈奴的代表了,就這麼順手一寫。

其實後者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因爲王昌齡是考博學宏詞科入仕的,而且考了兩回,所以沒有【只是蒙對】這種可能性,而所謂博學宏詞科,就是詩、賦、論、經、史、制、策都考。

簡單來說王昌齡精通詩賦,對於歷史非常熟悉,對於戰爭戰法兵書也是精通,所以他就不可能不知道李廣是誰衛青是誰,所以應該是前者。

而這首詩,被霍海寫出來,意義又變了。

霍海當然不可能用【龍城飛將】四個字代指本朝所有將軍,所以龍城飛將,就是實指。

而且所有人一聽就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衛青霍去病在玉門關,匈奴和西域軍隊就永遠不可能進來關內。’

普通人讀這首詩,朗朗上口,而朝中的人讀它,就要思索一下隱藏的意味了。

霍家的人,現在生意遍佈各地,主家在敦煌了,自然很快就有人過去了。

霍去病也很快收到了詩句。

霍去病拿着紙讀了起來:“秦時明月今時關……但使龍城飛將在……”

霍去病麾下現在都學習過簡體字,等於都是大半個讀書人了,讀一首詩自然是沒問題的。

高不識看了看遠處的李敢,有點意外:“爲什麼二公子要寫一首詩專門誇獎大將軍和李廣?”

霍去病直接把詩文遞給了高不識:“他在勸我趕緊收手,不要再打了。”

“這首詩分明是在寫,希望大將軍或者李廣將軍來守着這裡,盯着匈奴右部。”

高不識不理解。

作爲匈奴人,高不識老早就投了霍去病,現在跟着霍去病連年立功,在漢朝的地位比在原來在匈奴的地位還高。

他當然是渴望用征服草原來證明自己。

因爲別人征服了草原,就是匈奴人不行,高不識是匈奴人,那也就是高不識也不行,只是高不識跟了霍去病,所以才發達了。

如果高不識等匈奴將領跟着霍去病徵服了草原。

那就是,草原上的頑固反漢敵對分子認不清形勢,負隅頑抗,爲了匈奴衆部落子民的未來,高不識等匈奴有識之士,順天而爲,辨黑白,分忠賤,投明主,帶領草原部落走進了新時代。

這裡面區別是很大的。

霍去病:“不是不打了,而是現在不能打了。”

“現在我們如果繼續補給後攻打西域百國,很輕鬆就能拔掉百國,但是史書上怎麼寫?”

“我霍去病仗着火器厲害,欺負弱小,侵吞西域?”

“寫大漢所有人爲了錢,爲了西域公司的發展,爲了股價,把西域打下來了?”

高不識似懂非懂:“那究竟是打還是不打?”

霍去病:“還沒看懂嗎,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來做,這是在告訴我,挑撥離間找藉口這種事兒,李廣和大將軍在行,讓我等一等,等調派大將軍過去,然後等大將軍安排人,再找機會出手。”

道理很簡單,大漢和匈奴有死仇,有隨時動手的理由。匈奴掌控着西域。西域和大漢沒有直接的仇恨,大漢沒有理由直接打西域。

匈奴右部被搞得無家可歸,現在他們有些恐懼,所以不敢作爲,但是時間久了,恐懼消散後,貪婪又佔據了腦瓜子,他們就會恨。

恨霍去病讓他們失去了右部。

他們掌控着西域,就會在西域這邊挑事兒。

而西域百國在匈奴的控制下,思維本來就是向着匈奴的,匈奴人內部的仇恨思維擡頭後,西域諸國肯定是要尥蹶子的。

這樣,就有理由出兵了。

雖然都是一回事。

但是,等它尥蹶子了再抽它,和明知道它要尥蹶子所以先抽它,可是兩碼事!

在外人看來,前者是活該,後者是你主動的。

外人可不知道他明明要尥蹶子。

就這麼簡單個事兒。

高不識嘀咕:“那豈不是匈奴右部一直被我們追着跑,他們一路掌控一大票國家,我們就有理由一路跟着打過去……”

霍去病踹了高不識一腳。

這是能說出來的嗎?

反正匈奴必須要打,不打不行!別的事情,後面再說。

那邊,李敢也得到了消息,他也在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是我父親過來守玉門關,倒是一定可以穩住局面,無論我們在前面如何交戰,敵人都不可能越過玉門關。”

畢竟李廣就是幹這個的,看家本領。

這個時代比他守城厲害的將領,還沒出現。

或許衛青霍去病他們守城比他厲害,但畢竟沒有真的守過。

李敢:“但問題是,等我父親從定襄退回來到長安,又過來這裡,不得三五個月?那到時候還打什麼打?又是大半年過去了。”

霍去病路過:“你是真的死板。”

“現在漠南都在我們手裡,你爹爲什麼要回長安繞一圈?”

“只要陛下發旨意,你爹從漠南走,十天也就到我們這兒了。”

“就算他帶大軍,過來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事情。”

“就算他帶輜重,了不起了從懷朔坐船一直到武威郡金城,再走武威張掖敦煌上來,也就不到一個月的事兒。”

這個武威郡金城,說起來還和霍去病有關係。

或者說,整個武威酒泉張掖敦煌,都和霍去病有關。

這些地方的名字來源,都是因爲霍去病的功績而定名的。

但是金城還真不一樣。

金城,是霍去病兩年前春天打敗休屠王之後第一次迴歸漢土時,路過這兒,在土裡面挖到了兩坨狗頭金,而且是純度很高的天然金條。

所以霍去病走了之後,大量的人跑到這兒來挖黃金,後來就叫做金城。

這個地方也就叫做金城了,但是歷史上這個地方還要再過四十年才被大漢朝廷承認,設立了金城縣。

這個地方就是後世的蘭州。

而相應的,蘭州斷黃河繼續往下游北方走,有個地方現在叫做銅城,那個地方是聽說了霍去病的故事,去金城挖黃金的人走錯了地方,挖到了銅,所以叫銅城。

這個銅城,就是後世的白銀。

目前,從金城到懷朔,也就是蘭州到包頭這一段,是整個黃河上少見的可以長距離通航的區域,整個大漢北境的軍事防禦行動,反而比關中來得快。

李敢的確是勇猛,霍去病並沒有門戶之見,也覺得李敢勇猛,所以還是喜歡隨口指點兩下。

但是這傢伙的確沒他爹李廣聰明,經常頭腦繞不過彎兒來。

李敢聽完恍然大悟:“對啊,沒必要回長安的。”

霍去病說是這麼說,但霍去病也在等,等朝廷那邊做決定。

如果朝廷有需要,霍去病就不會管什麼身後名,打匈奴打西域咋了?就憑漢匈百年恩怨,我名正言順進入西域。

霍海這麼兩年了,還不知道霍去病什麼脾氣?所以才專門寫了這首詩提前好言相勸。

這可真的很重要,不只是個人名聲問題。

而是民風問題。

上樑不正下樑歪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南北朝的混亂,還不就是他司馬家的混亂下放下去了。

如果驃騎將軍不講究,出不義之師,那以後四方將領還不都跟着學習?

時間久了,當兵出去搶地盤就成風氣了。

事兒可以做,但是不能說。

有人把這叫做立牌坊,但也可以說這叫底線,做事兒得有底線。

這就好像,一羣災民,都餓肚子,一個人餓死了,他的東西另外一個人就拿走了。

而沒底線就是,一羣災民餓肚子,其中一個人說‘你他奶奶反正都要餓死的,我給你一磚頭幫你走的安詳點,你的東西我先收下了’。

這區別可就大了。

很快,霍去病就收到了聖旨。

劉徹以趙過火速出任西域公司總經理職務,趙過已經在北上的路上了。

霍去病需要負責和趙過一起,修建一條從金城到玉門關的混凝土路。

同時,旨意開始限制在金城挖金子,規定金城的金子歸國家所有,一旦抓住,直接判死刑。

其實……金城從來就沒有金子。

一直以來,這故事……就是劉徹編的。

如果不是知道金城有金子,又怎麼會有人去武威四郡發展呢?

現在,有地方真有金子了。

那就是匈奴金山。

你們要是想要挖金子,就去吧!

國家允許你們去挖,挖出來的固體金子歸大漢,金沙歸自己,趕緊去吧。

說是這麼說了,等真的操作起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發明出把大塊金子打成金沙的新工具。

這其實就是在告訴普通人,那兒除了金沙,還有大塊金子,你不是要挖金子嗎,趕緊去吧。

劉徹還覺得自己這個決定比較心善。

以前嘛,編了金城的事情在私下裡流傳,你們什麼都沒挖到,還幫朝廷挖到了幾個銅礦,我在這兒設立銅爐造幣可真是辛苦你們了,現在真的金子來了,是朕賜予你們的,趕緊去吧。

霍去病也是得到了新消息,在這邊修路的時候,霍去病需要帶隊再次前出到金山,在那邊建立一座城市,徹底的佔據金山,把匈奴右部和西域徹底的分開。

這座新城市,就叫金城。

霍去病看到旨意也很疑惑,這個地方叫金城,那以前黃河邊那個金城叫什麼?

劉徹搞出來的騷操作,準備給老地方命名爲舊金城,甚至乾脆就改叫舊金山,新的地方叫金山。

不過後來劉徹想了一下啊,感覺這個地方叫舊金山不就把自己編出金礦的故事把柄留給後人了麼?所以還是叫舊金城算了,以後再想個名字改吧。

劉徹也想過以附近的山名給城市命名,未來這個地方貌似是新四郡和老隴西的中心地帶,如果治所應該置一州,就該叫蘭州。

不過想了一下後,劉徹覺得先別急。

這前年纔開始建四個郡,現在又迫不及待劃個新州,太過於着急了。

還是叫舊金城好了。

既然要開始修路,那就沒什麼好磨磨唧唧的。

霍去病直接開始差遣四郡的人開始給路修路基。

四郡的人多是前兩年被轉移過來的犯罪分子,充邊是他們的懲罰。

霍去病還答應給他們發錢,他們當然願意幹。

要知道前面兩年,不給他們發錢,讓他們修建四座郡城,他們也幹了。

現在發錢幹活兒,當然可以幹。

四座這只是在本來就已經有的道路上,繼續夯實,比較簡單,很快就完成了。

路基夯實之後,最先到來的不是西域公司的人。

而是霍氏銀行的人。

霍氏銀行的人率先要在四郡開設分部。

本來霍氏銀行的前期資源就已經調配到了隴西,在隴西培養新的班子,就是爲了今天做準備。

所以,命令一下來,長安來的人還在趕路,霍氏銀行的人已經從隴西分部出發了,來到了四郡。

最開始,四郡的人看到什麼霍氏銀行,還是不理解的。

畢竟,兩年前他們就離開了,不知道長安的富庶和這兩年的發展,也不知道這兩年經濟的騰飛。

但是,霍氏銀行直接在開業第一天顯示了底氣。

金甜瓜銀冬瓜,直接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兒,擺進了店裡。

要知道,能在現在來四郡的,除了少部分人是自己來的想要發財,絕大部分都是被罰過來的犯人!

這些人看到金銀,眼睛都綠了!

有人立刻想要搶了金銀逃走。

以前沒錢,逃不走,如果拿到金甜瓜銀冬瓜,那不就有錢跑路,後半生也有着落了?

然後,兩個出手的人腦子變成了被砸爛的西瓜,躺在大街上。

掌櫃經理的甩袖子朗聲:“列位出去打聽打聽。”

“霍氏銀行,大股東是皇帝陛下,二股東是霍家二公子霍驃騎的弟弟霍海霍大人。”

此話說完,本來貪慾沾滿了雙眼的人,眼神都清澈了許多。

經理繼續:“我們霍氏銀行,現在已經開遍了整個大漢州郡,你們以爲搶了這金瓜銀瓜就能拿出去用?天下沒人敢收。有命搶也要有命花才行。我們這火器一槍下去,牛腦袋都能打成蜂窩,哪個不怕死的有幾個腦袋可以拿來給我崩?”

經理說完,所有的人眼神都清澈的像大學生。

經理這才換上了和善的笑容:“不過呢,這是針對不法分子,只要不是想要搶錢,而是正常的生意,霍氏銀行當然是以列位爲衣食父母。”

“我們霍氏銀行發佈的霍氏欠條,在全大漢任何地方,都能兌換成銅錢。”

“就比如我手中……”

經理越是講,所有人就越是興奮。

現如今,他們困在這裡,是因爲誰不允許他們走嗎?

他們又不是官員,被罰徒邊,又不是一輩子待在這兒。

事實上,倘若身上有錢,隨時都可以走。

但是,這裡每一城之間路途遙遠,要回關中,得推一架大車,吃喝得是人的幾倍重,才能去到下一個城,否則單人是不可能越城移動的。

而到了下一個城,水不用花錢,但吃的還得花錢。

這兒不產糧食,糧食都是運過來的。

朝廷運過來的糧食當然是給發,但是自己買的話,價格就高的嚇人了。

要賣糧食,你出發前就得準備半個人重的銅錢。

就這一路上你還要風吹日曬,推着這麼重的東西,最終才能回到隴西,然後從隴西回家,這基本上沒人能做到。

但是如果是霍氏借條,那就不同了!

這東西帶在身上又不重!

只要籌夠了數,自己就可以啓程回家了!

而且根據經理所說,他們來這裡,就是因爲這裡要修路。

一來,修路要給工人發工錢,二來路修好了後,城市之間穿行快了五六倍!

那去隴西就輕而易舉了!

這樣一來,自己居然有生之年還有機會返回家鄉?

很多人都眼熱了起來。

本來有些不願意爲修路出力的人,也嗷嗷叫的跑去報名要做修路工人。

這些人可都是參與了建城的老建築工人了,稍微培訓一下就能幹修路的活兒。

西域公司現在錢多的是,想方設法要把錢換成路,換成攻打西域勝利的籌碼,巴不得更多人來修路。

一時之間,武威四郡到處都熱火朝天。

各地建材商人,也是紛至沓來,他們要跟朝廷取地,開設建材廠,僱傭工人,爲修路提供建材。

這金城這地方,真沒有黃金,白銀這個地方真沒有白銀。

但是這兩個地方能燒水泥的礦是真的多啊!

霍去病本來一開始一直在玉門關的。

待了十來天后不得不回金城。

因爲霍去病得到消息,趙過馬上要過來了,他來,就意味着土路變混凝土路的過程即將來了,到處也要開始正式發錢了。

根據經驗,錢一發現來,這幾個地方經濟就要騰飛了。

霍去病領了命令輔助修路,可不是當監工,劉徹的意思是讓霍去病保一下趙過,避免趙過出現人身安全問題,導致項目延期。

而且,霍去病還得到了另外幾個消息。

金城附近,往南,居住了大量的羌人在山裡面,還有草原上。

現在,不少羌人部落也已經得知了大漢要修路的問題。

他們……想要當工人!

幾個羌人部落的首領,就是包工頭,他們想要賺錢!

這還得從天竺公司說起。

羌人不只是在隴西以南也不止是武威以南,還生活在成都以西。

現如今,成都西面的羌人,全都被收編了!

財帛動人心啊,張騫本來交際方面就厲害,現在有了錢,恩威並施,直接收服了所有蜀郡西面的羌人部落。

不服氣的當然是永沉金沙江和岷江了,願意給大漢幹活兒的羌人首領,當然已經順利轉換成了鉅富。

而羌人普通人也是生活水平暴漲。

蜀郡的糧食本來沒法運去長安,現在有地方去了。

運到高原上,培養戰馬,爲未來做準備。

除了馬匹,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必需品,以前羌人很難搞得到。

一丁點,都貴死人。

現在投了成都後,要多少有多少。

羌人中自然也有做生意的,就有人帶着東西往北走,找北方的羌人做生意,賺大錢。

漸漸地,北方金城以南的羌人,也得到了消息,這才知道,南方的同族已經是大漢子民了。

以前,當大漢子民意味着要當去當奴隸了,要吃糠咽菜了,失去自由了。

現在,當大漢子民,意味着用不完的錢!

還真別說,整個四郡的政策,在羌人看來,可不就是用不完的錢嗎?

什麼?就是去搬石頭,挖挖地,然後地上鋪點東西,一個月給一千大錢?

有沒有搞錯?!

平時沒人給錢,俺們放養無聊的時候,也天天往家裡搬石頭啊!

畢竟羌人做房子做院牆,都是搬石頭做的。

他們還不是用車,是徒手搬,天天搬。

也沒人發過錢,運動量比到工地上打工小不了多少。

這特麼不就是撒錢嗎?

羌人首領們眼睛都綠了!

於是,跟大漢從來井水不犯河水,既不聽匈奴人的,也不聽大漢的,大漢和匈奴一來,就往山裡鑽的羌人們,準備全軍出擊,目標當個打工人!

羌人的首領們其實很清楚,人口就是自己的優勢。

現在自己要求給大漢打工,拿大漢戶口,自己手裡有幾千勞動力,是不是直接把幾千勞動力的工錢分包給我?我留一人二百,剩下的發下去正常吧?

不願意?我再打個折,我羌人工人一個人工錢比漢人少要二百好了吧?

就這樣,羌人工人一個月還能落下七八百大錢,而擁有幾千工人的部落首領們,能分到一百萬大錢一個月!

他們怎麼不幹?他們當然幹啊!

他們甚至有激進派發出了威脅:“你們不接受我們投降加入大漢,我們就先打敗你們,然後逼你們接受我們投降加入大漢。”

這事情其實和劉徹前些年的行動也有關係。

前些年劉徹早就盯上了西域,但是要搞定西域,一要搞定休屠王和渾邪王,二就是要搞定羌人。

別看休屠王渾邪王是匈奴人,壓着羌人,實際上他們纔多少點人口。

羌人人口才是真多,漢武帝沒去統計過,但是漢武帝大概算了一下,羌人人口過百萬!

但是這過百萬羌人,分別分佈在一百五十個部落裡。

這些部落如果逼急了聯絡起來,形成一股大勢力,那不又是另外一個匈奴?匈奴也不過百萬人口而已。

於是,漢武帝就天天派人去羌人部落,給他們講道理,講大漢的規則,講……說白了就是灌輸三觀。

羌人其實本來生活環境就和大漢這邊的人是一樣的,所以接受這些比較輕鬆。

其實羌人內部很多人本來就願意投。

這下錢送過來了,眼看着錢就在眼前,那不得不投了。

所以霍去病才親自南下。

要知道羌人最近兩年,一次都沒來過河西走廊,老實的很。

這一次他們主動出來,如果不收下他們,那恐怕是不行了。

不收也得收。

不收必出大亂。

Wωω● ttκan● C O

反正人已經脫光了躺下了,你給不給錢吧,不給那問題就升級了。

霍去病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他們會不會仙人跳。

不跳,那這事兒就賺了。

霍去病急匆匆南下,一定要解決這個大問題。

羌人和匈奴人的習性一模一樣,唯一的不一樣就是羌人沒有一個共同的首領。

說白了,匈奴人就是逐水草而居並且分佈在漠南漠北的人。

而羌人,就是逐水草而居並且分佈在河套以南蜀郡以西的人。

只要稍微弄個不好,羌人也會誕生匈奴這樣的大國。

所以,能夠花錢解決問題,當然是能談就談。

霍去病是能打,又不是隻能打,是會打,又不是隻會打,所以急匆匆南下。

不過,霍去病萬萬沒想到,他到了金城,居然聽說了一個了不得的消息。

“霍詹事和李廣將軍,乘船而來,距離金城還有三十里!”

霍去病以爲自己聽錯了:“啊?”

怎麼可能?自己是快馬從敦煌過來的,雖然距離遠,但是自己人少啊,過來時間很短。

同一時間裡,李廣怎麼可能快到金城了?

李廣要先從定襄去懷朔坐船,懷朔坐船逆水而行,就算有帆船,也要很長時間才能抵達金城吧?

更不用說新式帆布帆船纔出來多久,有幾個人會用啊?

霍去病準備休息一下:“給我做點快點能吃的,然後好好做一桌好菜,迎接我二弟。”

剛剛坐下,屁股都還沒坐熱,廚子做的燉肉麪條剛端上,還沒吃,又得到消息:“霍詹事距離金城渡口還有十里!”

霍去病皺眉:“你在開玩笑嗎?你剛剛不是報過來說還有三十里嗎?這纔過去不到一個時辰,不到兩個小時,怎麼就還有十里了?”

報信的金城本地亭長也很無奈啊:“那船上滾滾白霧,想不看見都難,真的只剩十里了!”

霍去病瞪眼:“滾滾煙霧?燃起來了?!!!”

————

求月票

第23章 但是白紙它真的好!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17章 古今咸陽第16章 禦寒之物第259章 (大章)最後一條動脈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92章 波斯舞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143.第143章 (大章)霍氏銀行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249章 (大章)戒導老仙第64章 太子奶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59章 (大章)最後一條動脈178.第177章 (大章)不破樓蘭終不還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94.第192章 世界版圖的擴張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196.第193章 (大章)爲子孫謀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7章 霍海真猛男!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第31章 澳洲放牛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95.12月中獎名單第45章 黑白的熊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56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董夫子倒吸涼氣第94章 說學逗唱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48.第148章 (大章)大漢也炒股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101章 上樑不正(今日已萬字更新)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第28章 招募門客135.第135章 (大章)史上第一大朝會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81章 劉徹悟道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21章 丞相之姿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27章 李廣難封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62章 人血饅頭第65章 美鍋隊長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52章 奇葩政令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148.第148章 (大章)大漢也炒股130.第130章 (大章)火藥問世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第89章 天命人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245章 權 利分離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第243章 爲世界改變自己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121.第121章 三大夫子塑像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41章 謀國還是爲國謀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第49章 夏人工人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197章 (大章)啊?我反對!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