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章)最大規模投資

新年到了。

車上,頂着冷風,穿着棉袍的蔣不疑開口:“侯爺,平時您老回答他們的問題,你不感覺到煩悶麼?”

霍海淡然:“他們在幹什麼現在我一清二楚,而這個解謎的過程還挺有意思的。”

現在的研究院裡的青年研究員們,三天兩頭問霍海問題。

問題列出來如下。

“如何讓快速下的橡膠輪胎不變形太嚴重。”

“怎麼讓車輪轉起來摩擦力更小。”

“如果車上貨物很重,怎麼才能讓車剎停。”

“單人沙發如果比較薄沒法使用太多彈簧件怎麼解決。”

“怎麼才能從車上看到車後的情況?”

“兩塊鐵皮之間容易漏水,但是又不能焊接的話怎麼解決。”

“怎麼讓前方的人聽到後面來車了,如果不使用汽笛浪費蒸汽的話。”

霍海只想說,你們乾脆問我,如何設計一輛蒸汽機汽車算了。

霍海記得以前看汽車的發展史時專門看過這方面的知識。

一開始霍海在某本課本上看到說汽車發明者是奔馳。後面霍海才瞭解到,那百分之一萬是花錢寫上去的。

因爲汽車的發明者壓根就不是德國人,而是法國人。

汽車汽車,蒸汽機車,看名字就能看出端倪。

而且在蒸汽機車之後,先發明出來的是電動汽車,而不是內燃機汽車。

用邏輯仔細想一下就該想得到,渦輪機的出現肯定是在電機之後的,畢竟渦輪機本質上是發電機。

而內燃機是依靠氣體膨脹去讓活塞運動的,這就比渦輪機還要晚出現了。是所有往汽車上裝載過的動力源中最晚被提出的理論和最晚實現的動力引擎。

而如果一個普通人光是憑藉下意識的感覺去臆測去猜想,大概率想不到內燃機是最後出現的這一點。

除了汽車不是奔馳發明的,第一臺內燃機車也不是奔馳發明的,而是戴姆勒發明的。

霍海看過的那個短視頻專門就是來噴奔馳的強盜行爲的,所以專門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解答了,問‘那人家說摩托只有兩個輪子不能算真汽車,說奔馳發明了汽車有什麼毛病?’答‘奔馳發明的不是四輪兒車,是三蹦子。’‘你問是不是奔馳有率先做出了四輪兒車?’‘第一輛真正的四輪內燃機汽車也是戴姆勒發明的’。

所以,奔馳既不是四輪車發明者,也不是汽車發明者,也不是內燃機汽車發明者,更不是四輪內燃機汽車發明者。

在歷史上,本茨靠着政治手段、賄賂手段和當地議員狼狽爲奸,壟斷專利註冊資格,然後在報紙上大力宣傳自己發明了汽車,用政治和媒體搶來了汽車發明人的名號。

後面又全盤收購了戴姆勒公司(理論上戴姆勒是奔馳的母公司,實際上受益人和傳承一直在奔馳體系內部完成)。

這下倒是沒人能反對奔馳公司是汽車發明者了。

畢竟人家說法從本茨發明了汽車改成了奔馳公司是汽車發明人。

但是按照這個邏輯,後面誰有了奔馳公司的股份,完全可以說自己纔是汽車發明人,反正操作和奔馳的操作是一個操作。

現在是誰來着?吉利佔據着奔馳佔據着戴姆勒的股份。那按照這個邏輯吉利不得說自己是汽車發明人的爹?

也不知道奔馳是怎麼得罪了這個UP主,這個UP主非要做視頻詳詳細細的把奔馳是汽車發明者這句話從頭到尾每一個字每一個環節都駁斥一遍。

但幸虧是這個視頻全方位的駁斥‘奔馳汽車之父說’,所以霍海對汽車的不同發展方向都通過那個視頻,瞭解的一清二楚。

包括內燃機一開始出現是代替蒸汽機的並且極大地糾正了蒸汽機的限制範圍的問題,但後來被電線擊敗的過程,視頻也都講了。

所以,霍海倒是可以在這方面仔細的指點他們。

唯一的問題是,蒸汽機車,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東西,這個東西可能要預熱二十分鐘以上,才能開個十來分鐘,而且速度也不是特別快,這十多分鐘最多跑幾公里而已。

wωω ★ttKan ★℃O

真做個蒸汽機車,顯擺的用出大餘實際用途,還不如先研究自行車呢。

不過話說回來,人類就是先發明瞭四輪車,再發明瞭摩托,在發明了三蹦子,最後才發明了自行車,這四個玩意兒,自行車反而是最難的。

這又很反直覺了。

所以霍海也沒有讓他們不要去踩坑,避開坑集中攻堅自行車。

反而什麼都不說,其實就是在鼓勵他們去製作蒸汽機汽車。

因爲蒸汽機汽車,動力系統和內燃機汽車不一樣,但傳動系統和底盤其實是有借鑑意義的。

而且因爲汽車底盤的複雜程度以及革新的重要性,會極大地刺激各種機械裝置的出現,反而可能更早攻克自行車的傳動難題。

而最關鍵的是,汽車是一個很大的東西,大漢馬上就要公佈專利法了,有了專利法之後,其他人要繞開研究院現在集機械裝置之大成的汽車上的專利,去研究自己的汽車,就需要在各個方向全面革新各種專利技術。

這樣對於機械的推動不言而喻。

霍海倒是想要看看,這新一代研究員們,究竟什麼時候能製作出第一臺蒸汽機汽車出來。

哪怕只能開五公里,哪怕一路上黑煙白煙冒不停,還得頂着寒風,也值得。

霍海甩了甩頭,不再思考汽車的問題,反而問蔣不疑:“春闈你去考嗎?”

蔣不疑:“考啊,必須考!”

霍海笑了。

蔣不疑:“侯爺您是不是懷疑我考不上?”

霍海笑而不語。

蔣不疑:“侯爺就是懷疑。”

霍海:“不不不,我信你考得上。”

蔣不疑:“聽上去不像……”

霍海:“我信我信。”

蔣不疑:這話耳熟!!

不過考不考得上又有什麼要緊的?自己考上了也好,以後隨時可以入仕,如果考不上,想要去當官,還是可以找項哥。

霍海:“看着點前面,車多起來了。”

蔣不疑:“侯爺放心,我這個人是有職業操守的,不會因爲心情影響了本職工作。”

霍海樂了,這貨是在拐彎抹角說自己心情不好?

“哈哈哈!”

蔣不疑:“侯爺,爲什麼陛下要在股票交易中心辦席啊?”

霍海:“辦席?那叫設宴!辦席是民間的說法。”

蔣不疑:“沒毛病啊,陛下在宮中就是設宴嘛,在民間不就是辦席?”

霍海一想:“有道理!”

“就跟以前陛下參加同關煤礦年會是一樣的道理,這一年來,股票交易大廳,對大漢經濟乃至其他領域付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所以,陛下在這裡辦席。”

其實就是同關煤礦時開始,有了辦年會的傳統。

而本來朝廷的年會應該辦在皇宮的,是劉徹對於所有大臣嘉獎的時刻。

但是,挪一下地方,辦在股票交易中心,那就有了特殊的含義。

首先是,非朝廷官員進入皇宮其實不太好,他們沒有經過培訓,人多眼雜,各方面都會帶來問題。

而劉徹又想把這個年會擴大。

畢竟現在除了朝會,又多了個議會,那年會爲什麼只有朝會官員參加,沒有議會議員參加?

辦在股票交易中心,就又能讓議會議員加入,又能與民同樂。

同時釋放出強烈的政治信號,那就是議會議員的身份了不得了,能和官員們平起平坐了。

可別小看這個政治信號。

當初劉徹去同關煤礦參與年會,之後同關煤礦的礦工們可是成了時代的新寵兒。

又是長安城工資最高的一批人,又和皇帝親近,又是前沿科技企業員工,又是經濟支柱企業的員工。

這兩三年過去,當初沒有結婚的那些礦工,現在大多都娶了長安媳婦兒。

再說當初那幾萬礦工中的骨幹們,今年已經開始往各地煤礦去當中層領導甚至高層領導了。

而且,當初裡面年輕的礦工,趕上了學習的潮流,這一次春闈報考的多達萬人!

這羣人就算是考不上,也不會繼續當礦工了。

三年下來,他們薪水加上各種礦上福利,加上獎勵,人均至少收穫十二萬大錢,多的人收入上二十萬,這種積蓄,加上他們站在時代前沿,在長安現在做什麼生意都能做。

如今這批礦工已經不再是什麼流民什麼匈奴了。

這批人是煤礦人。

而現在,這個政治信號落在了富商們身上,並且意味比之前更濃郁了。

不過今天這一次,並不只是爲了慶祝,也是爲了公開募資。

這一次修建從長安到洛陽的鐵路,如果要在短時間修成,起碼要調集百萬工人。

這百萬工人的工價可不低!

三千一個月,算下來,一個月需要三十億大錢。

如果修建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億大錢。

這還沒算上炸藥的錢,鋼鐵的錢,枕木的錢,還有水泥錢。

這個項目具體做下來,投資巨大。

霍海抵達股票交易中心的時候,衛青已經先到了。

其實從三月開始,匈奴已經在劫難逃,沒有任何翻身的餘地了。

但是,衛青是大將軍,是以穩重出名的,在他看來,匈奴還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捨棄單于庭,直接大軍在秋末南下,一舉攻打到河東甚至下黃河入關中。

雖然這種可能性在別人看來根本沒有任何可能。

但是衛青依舊堅持坐鎮北境到深秋,還力主蠶食了三萬人口。

到了深秋,衛青也沒有直接回歸長安,而是巡視了整個北境。

雖然北方沿着秦長城山下的幾個城市之間已經修建了水泥路,但是畢竟是冬天,衛青這場開創舉性質的冬天巡視居然花了兩個月。

進入深冬臘月,衛青纔開始回程,回程的衛青並沒有和霍海一樣乘坐鐵路快速南下,而是去了北方挖的一條漕運通道。

這條漕運通道,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它和黃河南北走向哪一段一樣,但是從海拔平均的位置經過,最後從汾河入黃河,也就是說,這條漕運通道等於是黃河的一部分,在黃河身上繞了個彎兒。

雖然只能通行百噸船,但是百噸船也有汽輪機。

衛青乘坐那小汽輪機船,花了十來天才入黃河,然後從漕運一路巡視各地兵事,然後纔回來。

這條路線,倒是和當初霍去病去平陽縣接霍海、霍光兄弟入長安時的路線一樣,不過三年過去,這條路上路線,居然全變成了漕運。

而今天,都大年三十了,衛青總算是趕在這個時間回來了。

其實主要是霍海和衛長公主馬上要大婚,要不然衛青回來個屁,以他工作狂魔的特性,這巡視不有得是半年?

以前不好巡視,現在到處都是水泥路,他哪兒都想去看看!

今天衛青出現在這兒,那是被大量的人圍着誇啊。

“大將軍大將軍!”

“大將軍辛苦了!”

“匈奴狼子野心,大將軍整年出征在外,終於是把匈奴給平下來了!”

衛青想笑。

霍去病打完了回來你們這麼誇也就得了,我今年打什麼了?

無非就是看到北方開始賺錢了,都興奮吧。

匈奴公司,是大漢這麼多外擴型公司中,最先產生效益的公司。

目前匈奴公司,手裡有牛羊馬共計八百八十萬頭。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個手填吉利數。

其中羊的數量是五百六十萬頭。

其中四百七十萬是綿羊。

這些綿羊,今年一共產出了,一千萬公斤的羊毛。

關鍵是這不算多,匈奴公司已經在科學報登報過三次新技術了,預計來年平均一頭羊可以產三到四公斤羊毛。

而養殖羊的數量明年還得長,不只是普通的長,而是暴漲。

預計怎麼說呢,明年全大漢七千萬人口,刨除還不跟大漢一條心的一千萬之外,剩下六千萬人,人手至少分兩件羊毛衣。

同時,還要滿足大漢大量外出機構的羊粘絨毯子和穹廬材料需求。

算一下是多少錢吧。

而這裡面具體利潤真不好算,因爲生意不是這麼簡單的。

舉個例子,丁零人,幾乎人均都有至少兩套羊毛衣褲,棉衣,十平米羊毛毯以及十平米以上羊氈的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丁零人哪有這麼多錢買這些東西?

目前探查情況是,丁零這邊產出不少各類礦石,丁零人現如今只需要給大漢挖礦,就能吃得飽穿得暖,丁零人幹不幹?

那必然是要幹啊,不幹要被凍死的!

這麼一算,羊毛賣給丁零人可就不是羊毛的價格,而是黃金的價格。

以前丁零那邊的人零散挖礦,現在全體都要去挖礦,並且這個項目已經開始了,匈奴公司都已經在年會公佈過了。

卜式親自公佈的。

而除了丁零,那邊還有肅慎和鮮卑呢。

這兩個部落強一些,但他們的土地也富饒很多,出產也更多,這些東西,大漢都要。

不說別的,五分之一的鮮卑男人,都得變成馬車伕兼任運輸工。

這一整套體系下來,這羊毛可不是羊毛而已。

匈奴公司今年的財報極其誇張,年末分紅達到了四十八億大錢。

匈奴公司今年還纔剛剛開始盈利,剛剛拿下土地,大量的項目還沒開始,還沒有讓人發動聰明的大腦去整項目呢,就整出個鉅額盈利,這後面的前途還用說嘛?

其實懂經濟的自然懂,匈奴公司現在手握匈奴丁零鮮卑肅慎,合計兩百萬,最多可能達到四百萬人口全力從事經濟方面的活動。

這些人口如果按照正常的運作,按照科學的方式管理和生產,就算是隻生產最便宜的農業品,按照市場價格,那也是可以上五百億的。

但凡考慮一下需求,搞點經濟作物,隨便上千億。

說白了一個人身上一年榨取兩萬大錢購買力的剩餘價值,那不跟玩兒似的?

而且匈奴公司還不停有懂經濟懂科技的人才不斷地加入。

這公司怎麼可能不賺錢?

霍海到了之後,看到衛青被圍了,還是上去打了個招呼。

因爲其他大婚賓客都請了,但是這位舅舅,還沒請呢。

霍海到來,不少圍着衛青的人越發的興奮了,但還是讓開了路。

霍海過來,衛青看到後哈哈大笑:“我的好外甥,這長安就是養人啊,這才半年沒見,又白回來了。”

霍海哈哈大笑:“舅舅可算是回來趕上過年了。”

霍海掏出喜帖:“舅舅。”

衛青收下了請帖拍了拍霍海的肩膀:“成人了。”

說着,衛青左顧右盼,小聲給霍海:“一會兒吃完飯去我那邊一趟。”

霍海:“新衛府唄?”

衛青點了點頭。

霍海點頭。

現在衛府霍府和公孫府拱衛着太子所在的博望苑,太子在這邊住得舒服,乾脆就沒住在老舊的太子宮了。

三個太子黨的府邸的人自然也都搬進去住了。

不過衛青家比較特殊。

衛青家裡就他一個成年人,他一走就是長子衛伉宜春侯,次子衛不疑陰安侯,幼子衛登發乾侯。

之所以提這三位的侯爵,是因爲不得不提。

他們要是沒侯爵這個保險,什麼時候犯事兒被砍了都不知道。

因爲有保險在,衛青才能安心的出去打仗,要不這哥仨,除了在劉徹面前,那簡直是……

而且這哥仨又不是很聰明的樣子,所以衛青不在的時候實際上衛家是沒有主心骨在的。

找衛家做事兒,還得去陳府找霍去病他媽衛少兒。

因爲這哥仨的原因,平時衛青家沒有搬去博望苑。

就怕他們三個什麼時候一不小心得罪了太子的貴賓或者朝中他們不認識的德高望重的那些人。

現在衛青回來了,看來他們是要搬到這邊新宅住了。

跟衛青說了幾句後霍海才走開,蔣不疑小聲:“這位就是大將軍嗎?真可怕啊,一看就殺過不少人。”

霍海歪頭:“我不可怕嗎?我難道沒殺過人?”

蔣不疑擺頭:“不一樣,大將軍是那種……看起來威脅性很大……”

霍海:“凡是不要想太多,大將軍是不可能跟你翻臉的,就算是跟其他小官員,也很少有翻臉的時候,只要你不得罪他他就不會找你的事兒。”

“就算你得罪了他,他也不一定找你。”

蔣不疑:“這就是帝國高層的修養麼?”

霍海:“不是修養,而是他的志向不在爭鬥上,他的腦力不會浪費在和別人的纏鬥上,別說是你,就算是李蔡是張湯,他也不會出手。”

“但倘若大將軍要做一件和滅匈奴有關的事情,九卿這種級別的人想要阻攔,不出一時三刻,就會在瓶底化作一灘濃水。”

蔣不疑:“哎!這段我看過,這不……獅駝嶺,玉淨瓶?”

霍海:“那叫陰陽二氣瓶,玉淨瓶是觀音菩薩的,你看書看的挺雜啊!”

走動了一會兒,霍海去了大廳吃飯。

蔣不疑來到了偏廳。

偏廳要麼是朝中重臣的副手,要麼是有些重臣攜帶的官員,要麼是這次遺憾沒有入選上議員的準上議員。

蔣不疑比較年輕,一來就引起了注意。

有個年輕人問:“喂,你叫什麼?”

蔣不疑拱手:“在下蔣不疑。”

對方叉腰:“你也叫不疑?長安城只能有一個不疑,那就是我衛不疑。”

蔣不疑:“對對對。”

衛不疑:“雖然你說對,但我感覺你好像不是很看得起我的樣子。”

蔣不疑:“對對對……啊不是,我怎麼會看不起陰安侯呢。”

衛不疑滿意:“你還挺上道,你是幹什麼的啊?”

蔣不疑:“哦,在下只是個車伕,列位就不用關注我了。”

車伕?

本來不關注的人都關注過來了。

怎麼會有車伕能進這邊偏廳?

誰的車伕啊?給陛下拉車的?陛下的車伕不是奉車都尉嗎,我認識啊?

衛不疑打破砂鍋問到底。

蔣不疑:“我是霍武侯的車伕。”

衛不疑直接坐了回去:“哦哦哦,你快入座吧,我就不打擾你吃飯了。”

蔣不疑疑惑,怎麼做侯爺的車伕衛不疑這樣的人都不敢得罪自己嗎?

蔣不疑不知道,上一次衛伉跑去被人利用,去坐了主位,回去被衛青抽了一頓。

衛青告訴三兄弟,有霍海在場的時候讓他們安靜點什麼都別說,免得耽誤了家族大事。

而其他人則是更對蔣不疑有興趣了。

項緒的接班人麼?

項緒雖然才二十六,但畢竟這裡是大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年紀都是頂樑柱一般的年紀了。

項緒一出山,就是安洛鐵路的總經理的職務,大家不覺得他不能勝任,反而覺得這個項目可能配不上他。

項緒的接班人,應該不是凡人。

此時,偏廳的巨大屏風被拉開了。

和主廳互相看得見了。

那邊劉徹剛剛在主廳講完話,然後開口:“今天除了總結過去的一年,展望下一年,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安洛鐵路的報告。”

“經歷了長達一年半時間的企劃後,安洛鐵路終於要開始了,目前項目所有計劃全部做完,只需要資金到位,然後馬上就能動工。”

“今天,安洛鐵路公開募股。”

“項緒。”

項緒站了起來,給劉徹行禮,然後才抱着一份文件,走到了講話的臺子上。

旁邊的人也是拿起了大喇叭,準備喊話讓全場的人都聽到。

而項緒沒有來虛的,上來就是一記重拳。

“四年前,陛下調集六百萬石糧食從黃河口走渭河進長安,河道一刻不停,用了九個月。”

“去年,陛下也調集了一批六百萬擔糧食從黃河口走漕運,河道一刻不停,用了三個月。”

所有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六百萬石,也就是十八萬噸糧食,從渭河走了九個月,意味着渭河一年的總運輸量是二十四萬噸。”

“漕運走了三個月,也就是說漕運一年的運輸量爲七十二萬噸。”

“今年,出現了四百噸輪船,預計漕運一刻不停的總運輸量可以上翻五十倍以上,達到三千五百萬噸。”

此話一出,現場到處都是吸涼氣的聲音,現場溫度都提高了兩度。

項緒:“大家覺得很高是不是?”

李蔡:“這個數字高到誇張啊!”

“現在日子也是好起來了。”

項緒:“是嗎……”

“去年,少尉府一直在進行各種統計,其中就包括肉食統計。”

“長安人羣去年,吃了三百萬條狗,請記住,這裡是不包含單條私下售賣以及吃自家的狗的情況的,是從四面八方的肉狗場,以及從其他地方買的狗集中運過來的總數量。”

“三百萬條。”

長安人“驟富”之後報復性消費,因爲禽類不容易大規模養殖,牛羊肉禁食,所以豬狗食用量暴增。其中豬肉量還沒上來,而狗因爲繁殖能力強,所以成了大半個肉類消費品主力軍。

“這三百萬條狗,平均出肉二十公斤多一點。”

“有經驗的養過狗的人都該知道,狗的料肉比……也就是餵養糧食漲體重的比例是四比一。”

“也就是說二十公斤的狗,要吃八十公斤的糧食才能長出來。”

“對了,豬7狗8羊對半,除了研究院正在研究正在繁育的專門用來吃肉的畜類之外,大部分畜類都符合這個說法,也就是豬出肉率是百分之七十,狗是百分之八十,羊是百分之五十不到。”

“所以,實際上,出產二十公斤肉加骨的狗,吃糧食要吃一百公斤。”

“全長安三年前,狗銷量不能計算,只能預估,預估不超過十萬條。”

“這兩年長安所有人都賺錢了,生活質量飆升,也意味着大家吃的更好了,吃上了牛奶,雞蛋,狗肉,豬肉,吃上了很多從西域帶回來的蔬菜,甚至水果,乾果。”

“這狗養殖的代價是什麼呢?”

項緒慢條斯理的計算着:“一條狗吃一百公斤糧食,三百萬條,就是,三億公斤糧食。”

“三億公斤糧食,就是三十萬噸。”

這個數字算出來後,所有人都懵逼了。

項緒:“簡單來說,渭河的運量,都不夠長安的狗吃糧。”

“漕運在沒有輪船的情況下,運量的一半都要用來養狗吃肉。”

“要不要我再給大家公佈一下去年長安人吃了多少頭豬?豬可不是二十公斤重,而且長安喜好吃肥肉,養過豬的人都知道,只養七個月,豬的肉料比最低,但不長肥肉,要長肥肉必須糧食餵養超過一年,越往後肉料比越低。”

“換句話說,在不動用輪船的情況下,漕運的糧食,剛夠長安的豬狗吃。”

“那麼問題來了,豬狗是給人吃的。”

“豬狗只是人吃的十數種甚至數十種東西之一。”

“長安的人,去年吃了多少糧食?吃了多少蔬菜??”

“長安的人去年穿了多少噸的衣服,多少噸的皮毛,多少噸的絲綢?”

“大家想過這個問題嗎?”

所有人都瘋狂的計算了起來。

項緒:“大家不用算了,我來告訴大家。”

“從今年的秋天輪船出現在漕運之後,整個懷朔輪船廠卯足了馬力,瘋狂的生產,不停地生產,但是生產的船還是不夠用。”

“現在,此時此刻,端到桌子上的糧食,不是通過運輸從外面運到長安的,而是去年前年被運輸到長安,然後被陛下買下來壓倉底的糧食,現在被拿出來給大家吃了。”

“啊?!”

現場一片譁然。

項緒:“我不是說長安缺糧食了,長安缺少糧食,自然把其他沒那麼重要的貨物停了,開始運輸糧食到長安了,整個大漢所有運輸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大股東今天都在現場,你們應該很清楚我說的是真的,從年末開始你們就不再運輸別的東西了,而是瘋狂的往長安運糧,因爲長安的糧價比夏天漲了百分之三。”

就是這百分之三,自然的調控了一切,讓所有人都在往長安運糧。

項緒:“我告訴大家這件事情,只是爲了讓大家明白一件事情,長安現在人口一百多萬,並且還在急速膨脹。”

“漕運的運輸量,已經撐起了十四家年利潤上億的大型運輸公司,但是這點運量根本不夠長安人用。”

因爲很簡單的道理,漕運他不可能全年無休一秒都不停的瘋狂連軸轉。

他只會白天堵船排隊,晚上空無一人。

誰會大晚上的冒着翻船的風險走這條路?瘋了?

爲大漢做貢獻?奉獻自己的全部家產?

做運輸的特別是貨物運輸的,誰不是每次運輸都砸下了幾分之一的家底?

所以,漕運的理論運輸量上限,是要對半打折的。

就算是有輪船,漕運的量,也不夠人口急速膨脹,物質要求飛速飆升的長安人使用。

項緒:“怎麼辦?”

項緒很淡定,但是有些人不淡定了。

有年輕官員忍不住喊了一聲:“推車運。”

項緒:“好,推車運,一車長距離運輸極限就是五百公斤,需要一匹馬一輛新式馬車。”

“從三門峽到長安,需要三個月。”

“也就是說,運輸一千萬噸物資進入長安,需要五百萬車伕。”

用五百萬車伕,養長安城一百多萬人?

長安城一百多萬人付得起五百萬車伕的運輸費嗎?

那物價要飆升到什麼程度?

有人喊了一聲:“修鐵路。”

wωω •ttκΛ n •C〇

項緒點頭:“擺在我們面前的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修鐵路,這條鐵路將會非常累,從它修建成功開始,它就肩負着千萬噸各類物資,還有數百萬人次的客運的使命。”

“長安的人口擴張什麼時候停止?我猜至少是四百萬到六百萬人之間。”

“也就是說,長安的貨運需求客運需求,還要提升四倍。”

“這條鐵路會非常累,從修建好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後面擴建,也許未來它的運輸來給你,是以億作爲單位的,一年需要運輸上億噸物資。”

項緒還是很實際的,沒有說一個很離譜的數字出來。

不過,長安未來只要上億,不代表這條鐵路運輸量就是上億,他洛陽要不要運貨?他宛城呢?

項緒:“我們的計劃是,從長安修建一條鐵路到洛陽,在洛陽往黃河邊修建一個大型碼頭,來轉運魯國方面的貨物進長安,從洛陽往宛城修建一個支線,送南方的貨物進長安。”

“就這麼簡單一個計劃。”

“目前一共有陛下、霍武侯出資的二百億大錢,還需要六百億大錢的資金,只有五天的認購時間,如果到時候認購數量不足,安洛鐵路就直接上市。”

項緒講完直接就下臺了。

什麼起鬨,什麼讓人當托兒帶頭投錢,什麼講述未來例如有多高,股價能漲多高。

不需要。

講一下市場,在講一下集資多少,然後直接不說了。

安洛鐵路的集資,是大漢做新商改以來,最恐怖的一次集資。

你別看匈奴公司市值誇張,其實一開始集資的時候,壓根沒有多少錢,一共就三百億不到。

只是因爲上市後就猛漲,看起來誇張。

如今這安洛鐵路,光是劉徹、霍海外加原始募股,就要七百億,到時候原始股在市場發行的時候,起碼發行百分之六十以上,也就是說七百億隻是百分之四十。

一共的就是一千七百五十億大錢!

這個錢遠不止可以修建安洛鐵路了。

這個錢砸下去能把洛陽變成第二個長安!

甚至帶動宛城達到發展後的成都的級別。

不過,這並不是項緒計劃的全部。

霍海左右看了看,看其他人都在談安洛鐵路,都在思考問題,於是毫不客氣的拿起筷子就整。

一個人吃一桌,爽!

不對,是兩個人吃一桌,因爲霍海的筷子夾到了劉徹的筷子。

劉徹瞪了霍海一眼:“吃沒吃相,帝國武侯呢還。”

霍海尬笑,整了個大肘子。

劉徹瞪眼:“你去祭祖去。”

霍海急眼了:“上次就沒吃上席,這次又祭祖?!高祖老人家吃這麼好嗎?!”

劉徹:“不是現在。”

霍海松了一口氣,但沒有鬆掉肘子。

劉徹:“明天初一,祭天祭祖,你帶頭。”

霍海戰術後仰:“啊?!”

這我特麼哪兒會?

劉徹趁機把肘子整個插到了自己碗裡。

他想看看,這一次高祖他老人家還會不會顯靈。

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216章 (大章) 鐵甲艦!第52章 奇葩政令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第8章 萬人圍觀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第204章 (大章)最大規模投資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65章 美鍋隊長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168.第168章 (大章)董仲舒悟天道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6章 嘴硬的漢武帝第66章 霍家夫子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第245章 權 利分離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35章 包月(加更)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4.第4章 和賦聖中門對槍第80章 經略天竺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第43章 梅雪鬥春第5章 你缺鋅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第78章 醫學研究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246章 有軌電車第66章 霍家夫子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第3章 委以重任?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247章 死亡戰爭第215章 (大章)大漢青年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21章 丞相之姿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33章 秉冬將至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79章 熊貓來了!第117章 科學報報紙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第14章 霍海回霍府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135.第135章 (大章)史上第一大朝會第32章 公主贈衣152.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33章 秉冬將至第43章 梅雪鬥春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第32章 公主贈衣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