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有軌電車

長安城的變化已經讓人非常的看不懂,看不清楚了。

但,在研究院內部,又是另外一副光景。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霍海不希望歷史上留下的記錄是“霍海發明了發電機”“霍海發明了電燈”“霍海發明了電機”,這些東西他早就做出來了。

甚至於電機這種東西,只要能把銅絲拉出來,霍海能手搓電機。

這難道不是四驅車愛好者的基本能力嗎?

雖然霍海做不到自己搞出能破紀錄的馬達,但是趕時髦自己也是纏過電機的。

雖然電機不等於馬達,但馬達等於電機,而且,還是級別比較高的電機。

但,就算霍海不出手,最基礎的發電機,電機,還有電燈,也已經發明出來了。

霍海算了一下時間,距離電力理論出世,已經過去六年了。

六年過去,也說不清楚是誰發明出來了電機和發電機。

準確的說,一開始的汽輪機是兒寬他們做出來的。

但那個蒸汽輪機,和霍海認知上的蒸汽輪機差距巨大。

就是用了蒸汽機一樣的原理,用燒水來用蒸汽催動輪機轉動產生電,然後用電線傳輸到遠處。

說白了,就是製作了一個發電的線圈結構,用轉軸連接在了蒸汽機上,把蒸汽機的活塞結構,換成了汽輪。

那就是第一代汽輪機。

應該說,是兒寬和法第還有黃角,各自發明瞭這個原始蒸汽輪機的一部分。

組合在了一起。

而這幾年過去後,這個原始蒸汽輪機的結構,全部都在改進。

從氣缸結構,到氣管結構,到汽輪結構,加第二汽輪,反向汽輪,汽輪開口方向,轉軸密封技術,轉軸精細結構。

一步一步的提升。

提升到現在,真的說不清楚是誰發明了這個東西了。

而電機的改進,是一回事。

電燈更是如此。

這電燈的製作,就是一種賭運氣的行爲,實驗的材料夠多,才能試驗出真正靠譜能用的那一種。

這就是純看運氣了。

也許試驗了十次,就試驗到了,但如果重來一次,也許試驗十萬次,才能試驗出來。

最恐怖的是,現在,這一切集中在了研究院。

在前世,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化學,物理,材料學,各種尖端技術,分散在十幾個國家,時間跨度也很大,也許某個新技術用得上的材料,其實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只是時間太久了反而被遺忘了。

有時候發明出的技術,一直沒有材料,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技術都已經過時了,都還沒找到適合的材料。

比如特斯拉汽輪機結構。

而在現在的大漢,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科技研究集中在長安。

長安城百分之九十九的頂級科技技術研究聚集在皇家研究院,各種理論技術和前沿技術至少也有六成到七成在皇家研究院。

這種情況下,真的很難試驗出電燈材料。

因爲特別容易走偏路。

有時候,實驗到了某種材料,結果發現點亮時間挺長的。

以爲找到了答案。

但其實,有可能這種材料就是這一族材料中點亮電燈最久的,一下就帶偏了整個研究風向,導致全體跑偏。

而這種材料,在研究院數不勝數。

從木焦油被蒸餾分成了幾種材料,開啓了化工工業時代後,目前通過石油煤炭製造的化工產品霍海都不知道有多少,其中有明確功效已經在市場上正常使用的化工品,都已經有二百多種了。

包括給手術刀消毒的那些,已經都革新了兩三代了。

所以,材料多了,反而對這種需要窮舉法實驗的發明,是一種折磨。

但是,電力設施在整個研究院,依舊還是鋪開了。

所有的實驗員,既是實驗員,又是實驗員。

每個人既然有自己的實驗要做,也要成爲整個電力體系的實驗員。

霍海有一段時間沒來研究院了。

現在的研究院,人口大量擴充,已經是第三代們作爲主要動力了。

當初霍海帶出來的第二代大多數本身就是工人,是半路出家,學習新學,技術轉換,他們研究有好有壞,好處是他們本身富有經驗,並且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所以研究天馬行空,有時候有很多離譜的研究,但,其中一部分真成了。

而第三代不一樣,他們接受過長時間的新學培養,進行過長時間的工學培養,接受過第二代灌輸的經驗。

所以他們做起實驗來,沒有了那種天馬行空,但穩紮穩打。

整個研究院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霍海剛剛進入研究院區域,馬車就被攔停了。

霍海從窗戶往外看了一眼,看到是熟悉的研究員:“你小子想幹嘛?”

霍海還以爲他有什麼問題需要問。

結果那小子跟蔣不疑叨叨了啥。

蔣不疑回頭跟霍海說:“大司農,他們請您下車,要不坐蒸汽車進去,要不坐有軌電車進去。”

霍海挑眉:“嗯?”

蔣不疑小聲:“研究院裡面的各種研究成果,需要做實驗,但是有規定電力設備不允許在外面使用,所以研究院內部就乾脆把各種研究成果在內部測試。”

“因爲研究院人本來就少,所以全部都要參與各種測試。”

霍海點頭:“我明白了,把我當小白鼠了,行吧,換就換吧。”

其實,這事情霍海是知道的,只是忘了。

這事兒是陳安提出的。

作爲技術學院副院長,陳安比楊連成這個研究院副院長存在感低很多。

主要是陳安性格沒有楊連成外顯,而不是他真沒存在感。

畢竟研究院這些優等生,全都是從他的技術學院培訓過,在裡面成爲佼佼者,才能來研究院。

所以實際上在研究院內部,陳安地位還是很崇高的。

他提出的建議,雖然不是強制性的,但幾乎所有人都願意聽。

而陳安之所以提出這一條,也是因爲他大匠的身份,魯班傳人的身份。

魯班的《缺一門》陳安一直深信不疑。

但是現在,陳安漸漸知道了缺一門究竟是什麼道理。

安全生產,熟練生產,是大問題。

不熟練首先就很危險,其次,熟練了之後更危險,要按照安全制度來,才能真正的保證安全。

否則,隨機帶走手腳不是開玩笑的,甚至隨機帶走家人,都很正常。

當初葛楠不就是因爲做其他火藥實驗的時候,引發了庫存硝化棉爆燃最終沒了的麼?

所以,陳安提出了在研究院進行電力設備實驗的想法。

道理很簡單。

研究員們自己要用的東西,研究員們又很清楚電力的恐怖,隨便殺死一頭牛,更別說人了。

兩條合在一起,他們要做實驗者,纔會保證實驗品的安全性。

霍海下車後,看了看新一代蒸汽車,又看了看旁邊的有軌電車。

這個有軌電車比較粗糙,各種設備直接掛在車箱體上,各種線裸露在外,雖然使用橡膠進行了包覆,但看起來雜亂無章。

和它進行鮮明對比的是,路邊的電線杆電線的有序和規整。

霍海看有軌電車這模樣,就不像是研究院的半成品,而像是初成品,被強行拿進來做實驗了。

“這是太子設計的吧?”

旁邊的研究員們點頭。

霍海選擇了有軌電車這邊。

還沒上車呢,蔣不疑走到車前面,就蹲在地上看了起來。

霍海停下腳步,其他研究員也看向了蔣不疑。

而蔣不疑看完結構後,非常震驚。

“糟糕。”

霍海:“怎麼?”

看到火藥包了?這什麼表情?

蔣不疑悻悻:“這……車的機械結構,和我老師研究的結構好相似!”

“沒想到研究院內的研究方向是一樣的,這下白研究了,回去只有迭代了。”

霍海戰術後仰了一下,走上了車。

其實有軌電車技術並不是很難,準確的說是原始版的有軌電車,技術不難。

以二十一世紀天天看電力事故排查短視頻的青年的水平,隨便都能看懂這裡面的電力佈置。

這玩意兒他就跑不快,最多電機失速。

如果有問題,那就是電力短路導致橡膠燒穿,車體木頭碳化,時間久了燃起來。

不過霍海乍一看,看不出任何結構問題,所以也就上車了。

蔣不疑還在那兒感嘆,好的設計心有靈犀呢,旁邊的研究員們卻在對眼神。

蔣不疑,不知道他老師是太子嗎?

難怪太子看到大司農來了立刻就跑了。

敢情躲的不是他姐夫大司農,是躲他的徒弟。

霍海上了車之後,發現這有軌電車裡,有電燈。

這不知道是哪一代電燈,估計也是試驗品。

試驗品內部安裝試驗品,算是給他們利用上了。

這電車啓動的時候,霍海臉色一變。

好猛的電機。

怎麼連個變速都沒有,上來就是滿功率轉?

這車都沒啓動,直接滿功率轉,它煙冒的比內燃機尾氣都大!

再看之後,發現車它沒有動,腦袋偏出去後,發現後輪自己轉自己的,前輪沒動。

霍海捏着下巴。

這明顯是抓地力不夠導致的。

但本來有軌電車就沒有什麼抓地力這一說,難道噴砂?

霍海仔細的思考了一下,覺得這個可能是傳動軸的問題。

或者說是,前面沒有安裝電機的問題。

後面有電機,前面沒有,前輪沒動,後輪轉起來短時間帶動不了車。

爲什麼前輪沒安裝電機?或者前後輪之間不安裝傳動軸?

要知道霍海五歲時候玩兒四驅車,就知道,有傳動軸的車子,跑起來比單後驅的跑得快,跑的穩,能應對更多情況。

霍海仔細觀察之後,發現了問題所在。

這個電車,司機坐在正中間。

如果看結構,這個方向盤轉向機,應該是直接連接在前輪的軸上面的。

安裝在正中間。

這轉向機構,就把傳動軸的位置佔據了。

而前電機的話,空間也不夠。

如果把駕駛位移動到左邊,把中間空出來,給上傳動軸,同樣的動力,都能杜絕這樣的瘋狂打滑。

此時,司機正在觀察電機煙量。

他在判斷車啓動不啓動得了。

如果車子轉起來,那就走,接下來就不冒煙了。

如果車子沒走,那就不能再繼續了,再踩油門,燃起來了。

這次很幸運,車動起來了。

車子啓動後,走了一段,司機放下心來,才詢問:“大司農,這車設計方面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霍海:“你這個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有必要,應該在前輪和後輪之間加一個傳動軸。”

“你這個車輪和火車輪子做的一樣肯定是不行的。”

“火車是軌道是凸起的,車輪是凹陷的,而這有軌電車,最好做成軌道是凹陷的,車輪是陷進去的。”

火車和以前的馬車,剛好相反。

而現在,有軌電車,恰巧和馬車車軌應該一樣。

原因是重量問題。

那火車的凹進去的結構,就意味着車輪有兩個軌道壁,形成了【n】型口,而如果車輪是凸起的車軌是凹陷的,那車輪就是【I】型的。

同樣的厚度,重量減輕一半。

什麼概念?這可是純金屬的輪子!

四個輪子各少一半,那可是幾百斤的重量。

這幾百斤,放在加大電機上不香?放在前擋風玻璃上不好嗎?

司機聽完兩個建議,眼睛一亮:“大司農,還有嗎?”

霍海:“還有……你們造車還是我造車?”

“要不這樣,我畫個圖紙開始生產有軌電車,你們別研究了?”

司機一聽尬笑:“別啊大司農,您吃肉,咱們喝口湯不是?”

霍海:“我對有軌電車沒興趣,就算真投資,我也投資研發新火車去了。”

事實上,不是假設,霍海就是在瘋狂的投資研發新的火車,只不過是燒重油的。

北方的鐵路修建,事關能源,霍海和劉徹是沒有拿出來討論的。

在所有人看來,運輸就是大漢的命脈,運輸業的發達,就是大漢的發達。

所以,所有人遇到千安鐵路這種機會,都必然上去投入,想要分一杯羹。

但實際上,能源纔是運輸的基礎。

手握能源,隨意訂價,就能源源不斷從運輸中抽成。

而且形成定式之後,別人根本沒法反對,反抗。

而北方的線路穿過了各個能源基地,路上又串聯了一百多萬人口,而且還要遷徙大量衛滿朝鮮的人過去,這些人在現如今的政策下,會發展成能源工人,並且長期保持,既然不缺工人,又不缺礦,這北方的能源線路能保持很久,幾乎可以堅持過前三次工業革命。

不過,霍海現在對這些投入,已經根本不在乎了。

沒錯,這種一千七百公里級別的鐵路,對於霍海和劉徹,都已經不痛不癢了。

現在,城市化開啓了,他們需要源源不斷的從霍海和劉徹手裡買地,修房子,賣給工人。

可能他們會覺得地價只佔據開發費用的三到五成很賺。

但這些錢匯聚在一起,可以讓劉徹和霍海在這個時期,瘋狂的砸錢幹交通主動脈。

八年前,修五十公里鐵路,看到鐵鋪在地上,要了劉徹老命了。

幾年前,修三百公里鐵路,霍海和劉徹破釜沉舟。

如今,千公里級別的鐵路,也不過如此而已了。

霍海倒是對電車更有興趣。

可惜霍海很清楚,電車的時代在未來,不是在此時。

內燃機何時纔會出現?

蒸汽機的出現都沒有需要霍海去點破去刻意製造,內燃機呢?

真的因爲鋼鐵質量太好,讓內燃蒸汽機的油氣膨脹現象不能被機械師們發現,不能總結出內燃機需要的技術?

霍海坐在車上走後,太子才從暗中走了出來,看向遠處的車。

石德:“太子,決定好了嗎?”

劉據揹負雙手,默默不語。

第37章 製造價值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第20章 大道之爭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8章 萬人圍觀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84章 鉅子鋸子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40章 留名青史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138.第138章 (大章)瓷器與十年平均壽命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65章 美鍋隊長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第7章 霍海真猛男!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51.第51章 白嫖之魂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第210章 (大章)強勢組合第23章 但是白紙它真的好!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37章 製造價值第21章 丞相之姿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31章 澳洲放牛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49章 (大章)戒導老仙第56章 借刀殺人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第76章 未來想象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第95章 教育產業第95章 教育產業第29章 卜式哥們兒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第74章 天造地設第204章 (大章)最大規模投資第218章 (大章)粵地粵人粵菜96.第96章 老天爺是太陽神的領導第27章 李廣難封第36章 經濟理論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第30章 封鋼鐵俠188.12月月票抽獎活動開始!第208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第63章 人人都是生意精第68章第255章 (大章)腰王與泰山與火三輪第49章 夏人工人4.第4章 和賦聖中門對槍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225章 (大章)世界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第31章 澳洲放牛第36章 經濟理論第61章 長安的靈魂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第62章 人血饅頭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15章 八卦之魂第102章 悠閒日子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162.第162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