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國祚衰竭

得益於呂布與王允的出現,讓葉昭順利的將西園兵馬盡數收服,除了鮑鴻那一校以及袁紹帶走的一校之外,西園八校,三萬大軍,葉昭實際掌控的有兩萬一千左右,昔日兵力最多的上軍被葉昭拿走了八成,再加上曹操、高堂隆,死去的趙融、馮芳所部,葉昭如今手握的兵權雖不及董卓的北軍五校和羽林軍多,但董卓卻也無法在兵力上對葉昭形成碾壓的局面。

當天下午,葉昭便命方悅分了一萬兩千兵馬望虎牢關而去,名義上是加強虎牢關守備,實際上卻是降低自己在洛陽的勢力,讓董卓可以少幾分顧忌。

呂布回城之後,能夠明顯感覺到袁紹、王允等人對他的態度冷淡了不少,在與丁原的宴會中,從頭到尾都沒再搭理自己,這讓呂布心中,感覺十分的憋屈。

這一次,雖然沒有交手,但呂布感覺在葉昭面前輸的比上一次都慘,不管上次怎麼狼狽,也叫人知道了自己的勇武。

但這一次呢?

甚至連手都沒動,便灰頭土臉的逃了!

堂堂飛將,未開一弓,未放一箭的情況下,灰溜溜的走了,這是何等恥辱?

呂布咽不下這口氣,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坐在丁原的下手處,悶悶不樂的喝着悶酒,一邊的袁紹和王允卻彷彿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般,那不時在酒宴中響起的歡笑聲,令呂布感覺十分刺耳。

“義父,孩兒身體不適,先行告退!”吃了半晌,呂布只覺心中煩悶,站起身來,對着丁原躬身一禮,他惱袁紹、王允對他態度的變化,也沒理會二人,說完不等丁原回覆,徑自離開了。

“你……”丁原看着呂布的背影,氣的有些說不出話來,雖然認了義子,但這中間,多少有些利益驅使的原因在裡面,加上呂布性格桀驁,在軍中又素有軍威,若非有這層關係在,丁原更難駕馭呂布,此刻見呂布如此無禮,一時間,竟難以發作。

“建陽公休怒,我看奉先也是因今日之事,心中不快,讓他自己去冷靜一番吧。”袁紹微笑着安慰道。

“哼!”丁原悶哼一聲,怒聲道:“我看他都快成了那塞外胡蠻一般了,不知禮數!”

已經走出門的呂布猛地捏緊了拳頭,身體在瞬間僵硬了一下,隨即更快的往外走去,他怕再在這裡待下去,自己會殺人。

出身?地位?

呂布從未有一刻對這兩樣東西如此渴望,若自己今日也有葉昭一般的地位,那葉昭豈能如此戲耍於自己?丁原又安敢如此出言不遜?說到底,還是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夠。

“聽說那葉昭將西園兵馬分了一半去虎牢關,這究竟是何意?”呂布走後,王允皺眉道:“如此一來,洛陽城中,豈非是讓那董卓坐大?”

袁紹和丁原聞言都不禁沉默下來,葉昭盡得西園之兵,雖然讓袁紹的計劃落空,但也未必是一件壞事,葉昭壯大了,自然難免與董卓發生衝突,他們坐收漁利便是。

但如今葉昭主動將兵馬分出去,這就讓原本雙強爭雄的格局一下子變成了董卓一家獨大,他們實在想不明白葉昭爲何會如此,這不等於是要放縱董卓嗎?

袁紹等人想不明白,在洛陽的另一邊,董卓同樣想不明白這個問題。

“那葉昭不該如此不智纔對。”書房裡,董卓收到情報之後,卻並沒有太多開心的表情,反而目光凝重的看着李儒。

按照葉昭以往的表現還有這一次接觸來看,不像是會輕易妥協的人,但如今將兵一分,等於是給了董卓坐大的機會。

李儒沒有回答,只是坐在董卓對面不斷地盤算着什麼,良久才睜開眼睛道:“岳父,小婿倒是有些看法,葉昭如此做法,其故無外兩種。”

“哦?”董卓看向李儒,示意他說下去。

“其一,葉昭無意於洛陽角逐,有心退出,這虎牢關乃回河內之要衝,他事先佔據虎牢關,也是爲自己留一條退路。”李儒思索道:“然河內比鄰洛陽,雖然富饒,卻絕非安身之處,雖是其故土,但卻不可作爲立足之地。”

“不錯,他若要退,何不早退?”董卓沉吟着點了點頭。

“其二便是葉昭主動分出一部分兵力,讓自己處於弱勢,那洛陽士人如今手中也無多少兵權,要對付岳父,便要拉攏葉昭,連弱抗強,葉昭此舉,是要收士人於麾下?”李儒有些不確定的道:“而其佔據虎牢關,也是先一步立於不敗之地,進可聯絡士人,與岳父相爭,退也可退守河內。”

不敗之地?這倒像那葉昭所說的作風,不敗將軍,果然不敗!

董卓不禁冷笑一聲,若是如此的話,自己倒是無需那麼多擔憂了。

“但小婿卻有種感覺。”李儒擡頭看向董卓道:“小婿總覺得,這葉昭無意洛陽朝堂。”

“這是何意?”董卓皺眉道。

“不知道,這只是小婿感覺,那葉昭還有更深謀劃,只是是何謀劃,小婿不知,但眼下來看,葉昭分兵,只有這兩種可能。”李儒躬身道:“如何抉擇,還請岳父決斷。”

董卓沉吟片刻後,突然笑了:“如此說來,無論哪一種,葉昭眼下都不會主動與我相抗?”

“不錯!”李儒鄭重的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又何須擔憂?”董卓長身而起,淡然道:“至於他想幹什麼,那是他的事情,我等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是,按照之前所謀行事,另外命西涼人馬向長安發兵,我要儘快將長安佔據,我等方可高枕無憂。”

“喏!”李儒躬身道。

另一邊,袁府之中,正思索葉昭用意之事,一名家丁突然跑來,躬身道:“大公子,老爺醒了!”

“太好了!”袁紹、王允聞言大喜,一旁丁原也是站起身來。

“建陽公恕罪,紹先去看看叔父病情,不便相陪,便由子師待我招待建陽公。”袁紹歉意的對丁原笑道。

“本初自去,正好喝杯水酒。”丁原點頭笑道。

袁紹匆匆跟着下人來到袁隗的房間裡,一股濃濃的藥味隔着老遠便能聞到,袁紹在讓下人通稟之後,很快得到袁隗的召見。

“叔父,您身子無恙否?”袁紹跪坐在袁隗塌邊,恭敬道。

“倒是無恙,本初可說說這些時日洛陽發生了何事?”袁隗面色有些白,這一次可不是裝病,而是真病了,畢竟上了年紀,再加上這段時間操心的事也多,稍不注意受了些風寒,竟是直接昏迷了。

“喏。”袁紹點頭答應一聲,將這段時間裡,洛陽發生的事情詳細的給袁隗說了一遍,並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說給袁隗聽。

“葉昭是想讓我們低頭呢!”袁隗靠在軟墊上面,虛弱道。

“叔父此言何意?”袁紹聞言微微一怔,疑惑的看向袁隗:“葉昭分兵,此時兵力未必比我們多,我等何須向他低頭?”

“不要只看着我等與那葉昭之爭,你也知道,董卓兵強馬壯,如今更收了羽林、北軍,兵勢之強,可謂一時無兩,葉昭分兵,也是主動示弱於董卓,我等士人,想要在這洛陽與董卓相抗,就必須連弱抗強,聯合葉昭,纔有機會與那董卓抗衡。”袁隗說了幾句,便感覺有些頭暈腦脹,他的病還未完全康復,此刻不宜太過費神。

袁紹有些不甘,怎麼又要跟葉昭示好?這都第幾次了?

“除此之外……”袁隗看着袁紹,突然嘆了口氣道:“大漢國祚將盡,這洛陽之地,亦非久居之所,本初此刻,也該謀求後路了。”

“後路?”袁紹詫異的看向袁隗:“叔父此言何意?”

“你道那葉昭分兵只是爲了與我等聯手?”袁隗笑道:“他是在給自己謀求退路,一旦事不可爲,他會立刻率兵退出虎牢關,退回河內以觀時變。”

“這……”袁紹看着袁隗,眼中閃過一抹駭然。

“不管此番誰輸誰贏,漢家最後這點顏面,怕是要丟盡了,朝廷將不再能制約諸侯,葉昭顯然已經想到了那一步,是以如今在及早謀劃,如此一來,本初卻是被公路領先了一步,他如今在南陽,聽說經營的不錯,一旦天下有變,可據南陽,向北可攻伐洛陽,向東可鯨吞豫州、汝南之地,本初也該早作籌謀,若事不可爲,當謀一處棲身之地。”袁隗虛弱道。

袁紹此前,還真沒想過這個,此刻聞言衛尉皺眉,思索着這件事情的可行性,看着袁隗,猶豫了一下道:“不知叔父以爲,何處可以棲身?”

“汝南本初莫要去,日後若當真天下大亂,老夫不希望你兄弟二人內耗,折了我袁家的元氣,公路既然已在南陽立足,本初可在北方覓敵,至於你二人最終誰能得這天下,便要看你二人本事了。”袁隗虛弱的笑道。

天下?

袁紹聞言,目光有些發熱,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第三章 方悅第一章 誠意第六十章 離別第三十七章 定冀州第四十一章 選擇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二十一章 賄賂第五十七章 誘敵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四十一章 非臣不忠,乃君不明第八十章 葉昭教子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一百章 雨中第一百零八章 羣英匯聚第二十二章 發難第三十五章 馬城之危第五十章 情報第八十章 刁難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二十三章 賭鬥開始第四十九章 封侯、賜婚第三十三章 瘟疫第七十二章 聯手何進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二十一章 期限將至第三十四章 年末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五十一章 殺戮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二十七章 日常第七章 葉昭入盟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一十八章 葉昭離心第九十九章 公主第七十三章 嘉德殿上第一百零五章 首戰告捷今天想欠一更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四十一章 大勢不可逆第四十八章 這事沒完第五十五章 梟雄末路第七十二章 窩囊而死第二十七章 重啓州牧第六十五章 新目標第一百一十章 坑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二十九章 天下驚第七十三章 馬超發飆第五十三章 背水一戰第八章 辯王子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十二章 首戰失利第七十九章 縱火第五十七章 西園立八校第十九章 策反第五十八章 與我無關第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三十四章 轉折第三十七章 將無能第五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八十九章 放權第七十五章 遍傳天下第七十六章 四方來客第五章 公堂趣事第三十四章 年末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六十四章 刑訊第二十三章 一盤散沙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十二章 呂布成了香餑餑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第六十章 離別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四章 太后保媒第五十八章 糧草帶來的變數第一百二十章 絕地反擊第七十章 馬韓反目第二十三章 關羽的故人第六章 聯盟內憂第六十四章 一本書第十一章 主盟者第一百二十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零二章 惡念第八十九章 初會董卓第八十二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上第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二十二章 迴歸第四十二章 巾幗第三十四章 轉折第一百零七章 爭功第四十一章 血染徵袍第四十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十五章 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