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

bookmark

徐旭沒有發話,只是搖了搖頭,並不做聲。

朱辰深吸了一口氣,理學之毒,毒天下久矣。

理學有好的一面,但應該摒棄壞的一面,三綱五常要搞,但不應該將他奉爲鐵律,以至於不懂變通,荼毒國家,荼毒百姓。

這對一個王朝來講,是致命的!

朱辰要的,就是撥亂反正,讓這些翰林院的大儒明白,不能一味的守舊,而是要根據時勢去進行判斷。

大明王朝對周邊小國擁有懷柔之心,難道周邊小國對我們就擁有恭敬嗎?

歷史上,鄭和七下西洋,是世界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洋運動。

鄭和,哪怕是世界文明,都承認這個中華人做出了傑出貢獻。

大明船隊所到之處,各地統治者無不對其肅然起敬,如果堅持下去,就能使得中華成爲名副其實的世界文明的中央王朝!

鄭和本該在葡萄芽之前,就佔有霍爾木刺海峽,本應在西班芽之前,就發現美洲大陸並進行征服!

可就是因爲太祖定下的懷柔政策,導致大明這個帝國,海納百川,胸襟廣闊,擁有世界最強大的力量,而不去征服。

翰林院的大儒們,那些死守着理學的文官們,認爲大國要有大國胸懷,導致錯失了這大好良機。

可這一次,朱辰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這一次,他要改變學說,他要讓鄭和征服美洲大陸,繼而讓大明成爲全世界的中央帝國!

以大明之強,輻射整個世界!

這纔是現下的大明應該做的,而不是大把大把給番邦撒錢的冤大頭。

幾百年後,這些小弟反過頭來,還得咬大哥一口。

這種事,絕不會再發生了。

所以現在的朱辰,也不會讓步。

他盯着陳循,繼續道:“你好好想想,難道大明施恩於李朝,李朝就會感恩戴德嗎?”

“可你爲了維護之前的懷柔政策,如今卻要去勸諫太子爺,放棄這塊大肥肉。”

“你們這麼做,不是在用學到的知識,荼毒大明麼?”

朱辰一字一句,說得鏗鏘有力。

他一句比一句重,說得翰林院的大儒們面色憋紅。

正因爲朱辰戳中他們內心的痛處了,戳中理學的弊端了,所以他們纔會如此激動,忍不住大聲阻止。

“小兄弟,翰林院不是你可以胡說的地方。”

“朱熹是聖人,不容你這般褻瀆。”

“哼!”

朱辰咧嘴一笑:“褻瀆聖人的不是我,是你們。”

此話一出,翰林院的大儒們頓時更加生氣了。

解縉也沒想到,太孫竟然會如此強勢,但正是這種強勢,讓解縉頗爲欣賞。

理學之毒,的確是毒,是毒就得改!

只有將這羣腐儒戳痛了,才能讓他們改變,才能讓他們意識到心學的好處。

陳循彷彿被鬥敗了。

他雖然沒有承認,但卻擡起頭來,眼神迷茫之際,看向了朱辰:“如果我學習心學,能夠改變大明現狀嗎?”

朱辰心中頓時肅然起敬。

能爲了大明,而推翻自己二十多年的信仰,這位陳循狀元是一個值得可敬的人。

朱辰鄭重道:“能!”

陳循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氣,他的胸中盡是惆悵。

“好,我願意和你學一學這心學。”

“只是,翰林院的老師們,並不同意你的說法,你若是說服不了他們,這心學只會被打入歪門邪道之列。”

陳循話罷,看向了坐在那裡的徐老,滿臉歉疚道:“老師,我輸了,輸在了心學之下。”

翰林院的大儒們,頓時沉默了。

徐老,這位資歷最老的老翰林,也重新審視朱辰。

朱辰知道陳循說得沒錯,光讓陳循信服是沒用的,還得這些大佬們點頭纔是。

朱辰笑着,朝徐老躬身道:“徐老,不如我們幾日後再來一場辨法,看看是您辨過我,還是我辨過您。”

徐老淡淡一笑:“年輕人,你的心學論述的確不錯。”

“但那終究只是小道而已,你或許撼動得了我的學生,但卻撼動不了我這老匹夫啊。”

“老夫一輩子信奉的都是理學,倘若幾日後,小兄弟與我辨法,能說得我理學崩塌,我便承認心學。”

“若是撼動不了,你便拜我爲師,跟我學習理學,如何?”

朱辰哈哈大笑:“徐老這是答應了?”

徐旭花白的頭髮透着年代感,他頷首:“答應了。”

陳循連忙道:“老師,您是天下理學正宗代表,在衆大儒中,你也是有名頭的,就如此答應他,未免太輕易了。”

天下大儒中,徐旭就是最頂尖的那幾個。

與朱辰作賭,有些失身份了。

徐旭笑着搖頭:“他是個可塑之才。”

陳循嘆息一聲:“是我給老師丟臉了,竟還要老師親自出面。”

朱辰敬佩徐老,故而走到徐老面前,拱手道:“徐老,那就說定了,再有半月,我們在秦淮河上的小亭中辨法如何?”

秦淮河中的小亭,四面八方都是人,兩岸觀看的人何其之多?

藉着這個機會,正好好好宣傳宣傳。

徐旭又是一代大儒,聽聞他來辨法,各地的士子們一定會趕來聽課的。

而朱辰提的半月,就是爲了給這些士子們趕來的時間。

徐旭慈善笑着:“好,依你吧。”

陳循臉色不好,翰林院其他大儒也都面色鐵青,但礙於大儒身份,並未破口大罵。

朱辰掃視了一眼,笑道:“學生告辭了。”

話罷,朱辰和解縉走出了翰林院。

解縉突然駐足。

朱辰詫異,回頭看了一眼。

解縉站在原地,欣慰的望着太孫,哈哈大笑:“半月之期,足夠士子們趕來觀看了,你果然聰明。”

“翰林院的腐儒們,這次是被你擺了一道。”

“哈哈哈——”

……

翰林院內。

陳循一臉愧疚,朝着徐老,以及衆大儒們挨個拱手:“對不起,我給老師們失望了。”

徐旭望着陳循,笑道:“那少年不是普通人,你鬥不過他也正常,平日要活讀書,不能死讀書。”

“只是,這次倒被他借了我們的勢了。”

陳循詫異:“老師,此話何意?”

徐旭望着翰林院外,一臉感慨:“他想借我們的勢,替他宣揚心學啊……”

“這少年,心機很深。”

第167章 死丫頭,浸豬籠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540章 糧倉被燒掉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13章 老爺子大發神威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66章 祖宗之法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187章 沒臉見人了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272章 震驚第38章 你把永樂當個屁?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36章 倭寇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219章 交際會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373章 百官震驚第633章 李芳遠談判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599章 猛攻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497章 退了第470章 到場第547章 報仇第372章 犧牲第647章 捱打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208章 趕盡殺絕嗎?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295章 第二卷,皇位之爭!第553章第532章 進攻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648章 回家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484章 徐州危機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457章 開海禁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314章 回京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132章 姑姑護短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474章 明搶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52章 刺殺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389章 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