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正統

bookmark

皇爺一個人在宮裡待得憋悶,轉眼就出宮找朱辰來了。

老爺子,想在孫子這找點安慰。

進了朱府,朱辰正在射箭。

前面的靶子,紅心處已經密集,箭無虛發,箭箭都是靶心。

朱棣走進來,拍着巴掌:“好小子,箭術都快趕上你爺爺了。”

“來年打仗,你倒是可以做先鋒軍,一箭射死那蒙古騎兵了。”

朱辰咧嘴一笑:“老爺子,你來了。”

“今早有個消息從貴洲傳來,京城內都快傳遍了,老爺子你知道嗎?”

消息傳得這麼快?

朱棣啞然。

不過轉而又釋然了,百官知道了,就等於某些士紳知道,進而傳遍京師也不奇怪。

朱棣呵呵一笑:“那你跟我說說,都聽到什麼消息了?”

話罷,自然而然的躺在了那躺椅上。

朱辰有些憤懣道:“外面說啥的都有,我隨便聽了幾句,倒是氣的不輕。”

“他們說啥了?”朱棣問道。

朱辰嘆息一聲:“百姓們不明白這位高坐廟堂的永樂大帝爲他們做了什麼,只念叨着建文是正統。”

“甚至有不少百姓,都還在期待着建文帝回來呢。”

在古代,正統的威力就是這麼大,讓人根深蒂固,認爲正統的就一定是對的!

朱棣眼神黯淡一絲:“那你怎麼看?”

朱辰感慨道:“要我說啊,當今皇上比建文好多了,百姓看不懂這個形勢,可我不是笨,知道永樂爲百姓們做了什麼。”

“光造了一本永樂大典,就讓大明的手工業發展了起來,這不是功勞?”

“建文那個蠢豬,除了削藩還做過什麼?”

朱棣感慨道:“還是你懂皇上啊。”

頓了頓,嘆息一聲:“光你一個人懂有什麼用,要讓這全天下的人懂啊。”

“皇上已經下令,接下來朝廷只做一件事,全力推行商稅改革。”

朱辰眼睛一亮:“不愧是永樂大帝,有遠見。”

“你認爲,商稅試點成功要多久?”朱棣迫不及待的問。

朱辰想了想:“試點會出現許多問題,必須要解決所有問題,至少需要一年吧。”

“一年?”

朱棣搖了搖頭:“太久了,一年後,萬一皇上哪次出征,就死在馬上了,還怎麼能看到民心都向着他的一幕?”

沒看到這一幕,朱棣死了都不甘心!

可是,一年着實太久了,來年要出征瓦剌,禍福難料啊。

朱辰嘿嘿一笑:“可以不御駕親征了。”

朱棣哈哈大笑:“臭小子,不御駕親征,那就不是永樂了。”

朱辰想了想,感慨道:“只能期盼試點儘快成功了。”

朱棣頷首,儘管內心還留有遺憾,可還是打算來考考孫子了。

“最近貴洲起義,依你看,你打算怎麼鎮壓?”朱棣問道。

朱辰也不急着回答,而是端了一碗茶,遞給老爺子。

待老爺子咕咚咚喝完,朱辰才笑道:“聽說鎮遠,清浪,平溪三衛已經淪陷了。”

朱棣頷首:“沒錯。”

朱辰微微皺眉,試着猜測道:“可我大明軍隊,不應該這麼弱的吧?”

朱棣站起身,笑道:“的確不弱,你再好好想想,明軍爲何打不過反賊。”

老爺子,這是打算考考朱辰的軍事學問了。

一個好皇帝,若是不懂軍事,那就是傻。

而老爺子現在教太孫軍事,以老爺子出色的軍事才能,定能把孫子給教好的。

畢竟,這可是能把成吉思汗的子孫狂殺的皇帝啊。

聞言,朱辰微微一愣。

這個問題,倒把他難住了。

朱辰思索片刻,問道:“那鎮遠有多少兵?”

老爺子脫口而出:“八百守軍。”

反叛的一共有兩千餘人,對付八百正規軍,還是攻城,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勝啊。

唯一的可能性……

朱辰眼睛一亮,脫口而出:“是人心!”

朱棣感慨萬千,太孫聰明啊。

拍了拍朱辰的肩膀,朱棣笑道:“算你小子說對了,是人心。”

“人心吶,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

“建文帝是正統,所以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兵,聽到建文回來了,心中多少都會偏向他。”

“和建文開戰,官兵心裡也恐慌,認爲是大不孝。”

“纔開戰,軍心民心就偏向敵方,能打贏就怪了。”

朱辰頷首:“所以這就是鎮遠,平溪,清浪失陷的原因。”

朱棣呵呵一笑:“不止,接下來還會有地方淪陷的,這反賊聰明啊,打着建文的大旗,誰心裡不愧疚?”

朱辰微微皺眉。

朱棣笑呵呵的看向孫子:“如果你是當今皇上,你怎麼處理?”

話罷,朱棣平和的眼睛望着朱辰,等待着孫子的答案。

他希望,孫子能從答案中,展現出一些軍事才能給他,好叫他知道,孫子適不適合像他爺爺一樣,御駕親征!

朱辰想了想。

深吸一口氣道:“如果我是皇上,我就派人招安,反賊要是同意了,朝廷先養他一段時間,再讓他不知不覺的死。”

朱辰也是考慮到招安是最省事的辦法,而且還不傷害百姓。

朱棣摸了摸鬍鬚,頷首:“說得不錯,但不是最好的辦法,眼下反賊拒絕了,他猜到皇上不會讓他活着。”

“再好好想想。”朱棣道。

朱辰仔細地分析了一下現在的局勢,然後繼續道:“或許,朝廷可以佯裝失敗。”

朱棣來了興致:“佯裝失敗?怎麼個失敗法。”

朱辰笑道:“比如思州,朝廷提前設伏,待反賊來攻思州,官兵佯裝不敵退走,等反賊全部進了思州,朝廷再包圍上去,如此一舉殲滅!”

“思州四面的城牆,不會成爲他們的掩護,反倒是巨大的囚籠!”

朱棣欣賞地看了孫子一眼,頷首道:“引蛇入洞,四面楚歌,這道計策不錯,但還差點意思,他們進了思州,思州的百姓就危急了。”

朱棣心中,還有更好的計策。

說罷,他又鼓勵孫子:“繼續想想,還有嗎?”

這回,輪到朱辰冥思苦想了。

老爺子是大將軍出身,兵法自然比他更懂,但難道還有比引蛇入洞更好的辦法嗎?

朱辰想了好一會兒,忽然神色一震:“老爺子,我有個辦法。”

“攻城爲下,攻心爲上。”

“既然官兵們守不住的原因是因爲人心,反賊可以扯起建文帝的大旗,咱們也可以。”

“他們說是建文帝指派他們造反,那我就請一位建文帝出來,直接粉碎他們的陰謀!”

第482章 孫若微離開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563章 再見孫若微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41章 金豆子被沒收了第601章 被射中。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474章 明搶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540章 糧倉被燒掉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200章 太子駕到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第518章 再見孫若微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359章 朝堂大震動第480章 回憶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87章 永樂朝都是臭丘八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501章 道歉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561章 獎勵第382章 征討逆賊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98章 芳心被捅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163章 朱辰一生,豈能落後於人第484章 徐州危機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467章 天策衛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328章 淮王一身孤勇,殺入皇宮第598章 嚇怕了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593章 衝殺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126章 赴宴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482章 孫若微離開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181章 天佑我大明昌盛啊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559章 關心第503章 擴軍第389章 追殺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73章 老爺子高光時刻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516章 兵部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150章 開宰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317章 大明再得勝利第118章 將朱辰踢出宗廟第542章 壞人第232章 掌控人間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630章 用身體爲代價第586章 久等第575章 見面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453章 洪武畫卷第445章 行刑第253章 朱棣老了第516章 兵部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509章 抓人第538章 逼死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