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夜襲兗州

深夜的路上,大軍悄無聲息,進入了兗州府地界。

四周寂靜無聲,即便是大軍的馬蹄聲,也被壓得很低,爲的就是來一場突襲。

朱瞻基騎着小母馬,看向身旁的解縉,開口道:“老師,兗州府主將是誰?”

解縉行事縝密,早已經打探過了,此刻毫不猶豫:“平南,原濟寧衛指揮僉事。”

“他有一個著名的爹,叫平安。”

平安?

朱瞻基眼神猛地一縮。

這位平安可是一個狠人,能將老爺子都打退的猛將,老爺子靖難之役時,在他手上都吃了不少虧。

沒想到,這兗州府主將,竟然是平安之子。

“名將之後啊。”朱瞻基喃喃道。

解縉瞥了朱瞻基一眼,呵呵笑道:“太孫殿下,怕了?”

朱瞻基笑着搖頭:“不怕,有什麼可怕的。”

“平安在世,我倒想和他鬥上一鬥,更遑論他的兒子了。”

平安是建文舊臣,永樂七年被老爺子逼死,對於一切不安勢力,老爺子絕不任其發展,一定會第一時間掐滅。

平安死後,平南便承襲父位,做了濟寧衛指揮僉事,正巧對朝廷心懷怨恨,又曾是漢王部將,自然造反了。

“平南帶着一千人,打到兗州府來的時候,據說兗州衛被他僅憑一千人就打得城門大開。”解縉感慨道。

他嘆息一聲:“猛將,都在漢王那邊啊。”

“漢王一造反,不知多少將軍響應他,投靠了他,眼下漢王手中猛將如雲啊。”

朱瞻基聞言,眼神不由凝重了幾分。

憑藉一千人,就能打的兗州府城門大開,這位平南將軍,的確是有幾分本事。

這讓朱瞻基對他慎重了些。

“今夜偷襲,但願順利吧。”解縉喃喃道。

他望着兗州府的方向,眼神中露出濃濃的渴望,因爲朝廷太需要一場勝仗了。

山東全境,豈能輕易被漢王一人全部掌控。

朝廷,勢必要奪回失地的。

否則,如何朝野大振?

揹負着這樣的念頭,五萬大軍靜悄悄的來到了兗州府城門附近。

距離兗州府,還有最後十里的距離。

在這最後十里,解縉宣佈了停下步伐。

他喊來數位將軍,冷靜沉着之間,開始一一吩咐戰法。

“李僉事,你帶着小股隊伍先上,偷偷爬上城牆,把城牆上的兵都清理一遍。”

“劉副僉事,你率領前鋒軍,一旦李僉事爬上城牆,你們立刻衝鋒。”

“我和太孫殿下,以中軍壓陣!”

……

吩咐完後,解縉這才望着兗州府的方向,深吸了一口氣:“殺!”

解縉一聲令下,手掌落下的同時,李僉事帶着三百名將士,偷偷的朝着那城牆下潛入過去。

不多時,三百名將士如同野地戰軍一般,趴在地上,匍匐前進,以此來遮擋城牆上將士們的視線。

終於,李僉事帶着三百將士,陸陸續續潛到了城牆下。

隨後,將抓鉤往上狠狠搖去,牢牢抓住城牆後,他們迅速往上攀爬。

抓鉤的聲音,驚動了兗州的賊兵們。

賊兵們頓時大驚失色,迅速抄起刀子防衛。

急促中,火盆摔落,掉下城牆,燒旺了野草!

大火,遍地!

戰爭,四起!

前鋒軍,立刻發動進攻!

“殺!”

“殺!”

“殺!”

怒吼聲,不絕於耳。

無數的將士,從朱瞻基和解縉兩人身後衝了出去,朝着兗州府攻殺而去。

解縉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城牆,他心中希翼,希望能一戰定乾坤。

如此,便不會損耗太多的兵力。

戰爭結束得快,也會讓兗州府內的老百姓安心一些。

朱瞻基看了身旁的解縉一眼,見老師如此認真,朱瞻基的心中也更堅定了幾分。

兗州府,一定要拿下!

前鋒軍發動進攻後,已經有將士爬上了兗州府的城牆。

數百人,直接在城牆上,與那些賊兵們廝殺了起來。

解縉看到這一幕,頓時神色一喜。

城牆上的賊兵來不及射箭,來不及擋住朝廷將士們衝上城牆,只要將士們爬上城牆,將城門打開,那兗州府就唾手可得了。

“老師,中軍不動嗎?”朱瞻基詢問道。

解縉攥緊手中的繮繩,搖頭道:“不動。”

此時,還沒必要顯露出如此的兵力。

城牆上,李僉事帶着將士們,與賊兵們廝殺。

賊兵們見已經有人闖上了城牆,紛紛朝李僉事殺去,渾然顧不及下面的前鋒軍了。

偷襲,就這點好處。

能直接打得對方措手不及。

短短時間,就在李僉事即將要拿下城牆時,打開兗州府大門的時候,突然,城牆上發生了劇變。

平南帶着鎮守的賊兵們,往城牆上殺來了。

望着城牆上戰爭激烈,平南身披一聲鎧甲,神色微微一驚。

他看向了城牆上正在突襲的將士們,他很清楚,那是朝廷正規軍的穿着。

“是朝廷派大軍來了。”

“可惡,他們不是走水路,攻登州嗎?”

“好一招聲東擊西啊。”

平南咬牙,立刻反應過來,朝着城牆上殺去。

絕不能讓他們打開城門,否則兗州府頃刻間便會被奪。

“將士們,殺!”

“一定要擋住敵軍!”

在這危難時刻,平南似乎並沒有因爲朝廷的偷襲而慌亂,仍舊冷靜的指揮着戰場。

兗州府內,平南的手底下,約莫六千大軍。

這六千大軍,鎮守城門應該是足夠了。

但六千將士衝上城牆,與李僉事他們廝殺的時候,卻十分賣力。

特別是平南將軍,帶着幾個將士,便一路朝城牆上殺去。

平南直接將跳下城牆的路給切斷,使得李僉事他們根本無法打開城牆。

原本城牆上的場面,還是一面倒的屠殺。

可平南來了之後,迅速進行反殺,隱隱要將將士們都殺光的趨勢。

頃刻間,衝上來的三四百名將士,竟被對方殺得只剩下十幾個。

李僉事眼見情勢不妙,也迅速順着繩索,跳下了外牆,吩咐前鋒軍迅速撤回。

此時若是不撤,待平南整頓大軍,立刻就能對城牆下射箭,造成一大波傷亡。

短短的一場交鋒,平南已經穩佔上風。

哪怕解縉已經將整個城牆都拿下了,可平南一來,就直接將這最有優勢的局面給打回去了。

看見朝廷大軍又退了回去,平南眼眸漸冷。

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482章 孫若微離開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195章 好主意第279章 震撼第612章 戰勝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586章 久等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235章 御林軍下場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650章 太孫該罰第38章 你把永樂當個屁?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206章 見過朱案首第262章 大軍誓師,北上,出征!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467章 天策衛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624章 殺呀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489章 漢王增兵第520章 再遇賢妃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24章 徐皇后出殯!第591章 回來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係第497章 退了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係第175章 轉危爲安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594章 佔便宜第52章 刺殺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59章 特殊待遇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566章 朝議結束第41章 金豆子被沒收了第328章 淮王一身孤勇,殺入皇宮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580章 闖禍了第649章 上朝第七章 誰敢動我太孫?第167章 死丫頭,浸豬籠第538章 逼死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539章 走水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80章 韋妃獻身第102章 太孫身份,震懾衆人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379章 北平府驚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595章 出發第274章 拋灑英雄血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第520章 再遇賢妃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475章 心寒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323章 弒帝第526章 必勝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516章 兵部第214章 老爺子到場第518章 再見孫若微第167章 死丫頭,浸豬籠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190章 宮門下鑰第582章 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