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

bookmark

監生們站起身來的同時,便轉身朝着外面走去。

在門口,監生們看見了太孫殿下。

遂而,一個個紛紛給太孫殿下行禮,眼神堅定間,轉身離開。

範秋也迅速從講堂上下來,纔剛剛走出大講堂,便看見了太孫殿下正在那裡等着他。

範秋快步走到太孫面前,拱手道:“太孫殿下。”

朱瞻基頷首道:“我得知你走訪朝廷中大臣多日,可無一例外,全部被拒。”

範秋呵呵一笑:“這等小事,不足掛齒,只要還有一絲希望,我等就不該放棄。”

“還請太孫殿下靜待。”

話罷,範秋迅速轉身離開,他要帶領監生們遊街示衆去了。

“請範學士提字!”

“請範學士提字!”

國子監中,一面大旗豎立了起來。

那面大旗上,是空白的,等待着範學士前去提字。

範秋拿起毛筆,蘸着墨水,隨後挽起袖子,在大旗上龍飛鳳舞。

開海禁!

三個大字,剛勁有力,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能看出他濃厚的決心!

字跡未乾,大旗便已經被監生們扛起!

“走!”

“朝廷大臣不支持,那就我們自己幹!”

“開海禁!開海禁!”

數百名監生扛起大旗,直接就出了國子監。

範秋也走在了最前頭,攥緊拳頭,高喊着:“開海禁,開海禁!”

他吶喊得擲地有聲!

那種強烈的渴求,從他的語氣中能聽得出來,他很迫切開海禁的那一天。

範學士的表情,剛毅,果敢!

這羣大儒,雖然有些迂腐,但認準的事情,便沒有回頭的餘地。

哪怕撞了南牆,他們也在所不惜!

身後,兩百多名監生也跟着吶喊了起來。

“開海禁!”

“開海禁。”

聲勢浩大,離開了國子監。

朱瞻基站在原地,望着這麼一幕,眼神中涌起無限的熱血。

連日來的挫敗,沒有讓範秋失落,相反他一直在尋求不同的辦法,來實施開海禁這道政策,使得大明越來越強大。

正因爲有這種堅持不懈的人,國家纔會越來越強啊。

朱瞻基能體會到範秋的情感,也由衷的對翰林院產生敬佩之意。

朱瞻基朝後面大喊一聲:“出來。”

數十名錦衣衛,迅速出現在了身後。

其中一位三千拱手道:“太孫殿下,您有什麼事?”

朱瞻基沉聲道:“保護好他們,不要讓人傷害範學士。”

“是!”錦衣衛點頭。

在得到太孫命令後,十多名錦衣衛,迅速衝了出去,保護在監生們的兩側,生怕他們受到傷害。

朱瞻基深吸了一口氣:“去幹吧,有大明的皇太孫在後面給你們撐腰,無懼朝廷任何人。”

又看向後面,再招來一名錦衣衛,朱瞻基吩咐道:“去告訴你們的都指揮使,六科給事中若還要鬧事,胡攪蠻纏,擋我的路,就想辦法將他們除掉。”

“如果找不到證據,就捏造證據。”

“是!”錦衣衛神色瞬間肅穆,眼冒兇光。

眼下,紀綱已經是太孫一黨,凡事自然以太孫爲先。

如今,讓他除掉六科給事中,並非是直接殺害,而是由錦衣衛蒐集他們的證據,抓幾個進去,給予他們震懾!

不管他們是清官還是貪官,擋路的官,朱瞻基都不想留。

……

遊街示衆開始了。

範秋帶領着國子監兩百多名學生,在應天府的街道上游行。

那面大旗,高高的舉着,寫着開海禁三個字。

這幾日,範秋已經和國子監的學生們科普過了開海禁的好處,並且曾經國子監的學生們,也聽朱案首普及過,所以他們堅定的認爲,開海禁一定利國利民!

所以,此時的吶喊,也擲地有聲。

“開海禁!”

“開海禁!”

吶喊聲層出不疊,一個個目光堅定,遊行在街道中,四周的百姓紛紛旁觀。

“這些讀書人是怎麼了?”

“他們喊着開海禁,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海禁啊。”

百姓們嘰嘰喳喳,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但在國子監學生們的科普下,百姓們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所謂的開海禁是這樣的。

百姓們大多盲從,聽說開海禁有好處,便迅速跟上隊伍,也跟着一起吶喊了起來。

這一日,範秋帶着國子監的學生們,將半個應天都遊行了一遍,應天府內,知道開海禁的百姓越來越多。

第二日,範秋繼續遊街示衆。

第三日,範秋帶着國子監兩百多名監生,直接遊街到了宮門口!

一時間,聲勢越來越浩大,支持的聲音越來越多。

而這樣的情況,也徹底給予了六科給事中巨大的壓力。

特別是胡瀅,已經感受到岌岌可危了!

在聽到屬下的奏報後,他匆匆帶着幾個給事中,來到了皇城的街道上。

果不其然,看見了範秋帶着兩百多名監生,正在遊街示衆!

他們在吶喊,他們在拼命的與朝廷對抗!

身後跟着的老百姓,也越來越多。

胡瀅望着這一幕,臉色瞬間陰沉了下去:“這該死的範秋!”

“翰林院,全都是一窩臭蟲,處處斷人財路。”

身後,左給事中姚臨也臉色難看無比:“胡大人,現下這個情況,該怎麼辦?”

“範秋雖然沒有拉攏到朝中大員,但這國子監天天遊行,朝廷也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啊。”

“朝廷,不得不考慮國子監這些學生們的訴求。”

胡瀅冷哼一聲:“還能怎麼辦?”

“既然翰林院的人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給範秋的家人定罪,把他的家人全部下大獄,看他還能不能硬氣起來。”

“好。”左給事中姚臨點頭。

胡瀅望着範秋那一腔熱血的模樣,忍不住扶着額頭,有些頭疼:“唉,這羣腐儒!”

……

爲何範秋的提議,遲遲得不到迴應?

甚至,國子監遊街三天,朝廷都遲遲沒有反應呢?

因爲不僅是六科給事中,就連朝廷所有大員,都不贊成開海禁。

朝廷大員們不敢說,但是他們無視的態度,就說明了一切。

而六科給事中,卻站了出來,站在了翰林院的對立面。

範秋要做的,就是讓整個朝廷不得不答應!

這個任務重大,而且難辦。

比起對抗皇帝來說,還要難辦,因爲翰林院面對的,是整個朝廷啊。

是夜。

月黑風高,大風呼嘯。

樹木飄搖,月光稀疏,瞧這風雲變幻的天色,好像是要下雨了。

範府門口的小樹苗,在大風中,艱難的搖曳着,好像隨時都會被人連根拔起。

數個黑衣人,潛行在範府四周,迅速跨過牆頭,跳進了範府內。

今夜,不會平靜了。

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553章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54章 參觀大明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614章 賭一場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439章 下獄第386章 平南的守城能力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288章 夏玉珏的心思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62章 望子成龍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181章 天佑我大明昌盛啊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175章 轉危爲安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515章 御駕親征!!第234章 擊鼓第262章 大軍誓師,北上,出征!第66章 祖宗之法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417章 改良火銃第264章 部署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150章 開宰第39章 朱辰的怒火第194章 正統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259章 被嚇壞的趙王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501章 道歉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264章 部署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105章 騎手衛折服第4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379章 北平府驚第44章 永樂盛世第548章 較量第322章 日暮西山,大明將亡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479章 走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535章 埋伏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264章 部署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144章 爲國辦事,義不容辭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371章 被烹第141章 朱棣要砍了解縉第304章 守護第81章 韋妃瘋狂輸出第593章 衝殺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274章 拋灑英雄血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609章 大敗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567章 朱瞻基的想法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568章 詭計第563章 再見孫若微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