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洪武大令

這兩日,因爲五位大儒一直聚集在皇宮門口,所以不僅給了太子爺很大的壓力,同樣也給了朝廷很大的壓力。

他們不得不越來越重視這件事情,重視儒家的想法。

不過,再重要的事情,也不如祭祖大典重要。

太子爺決定,在祭祖大典結束之後,再來徹底解決海禁一事。

所以,這兩日的時間,禮部官員一直都在忙活着,他們到處奔走,購買各種材料,以及祭祖需要的東西。

直到祭祖當天,百官寅時就得起牀,隨後卯時聚集在皇宮門口,並且有禁軍,御林軍一起,護衛在四周。

場面很大,人數衆多。

待這場祭祖一切準備就緒,各種禮樂都在吹奏之時,朱棣也才從皇宮內走了出來。

今日,他們要祭祀的,自然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的陵寢,在中都鳳陽,所以他們不可能到中都鳳陽去祭祀,但卻可以在應天府外的祭祀臺上,舉行盛大的祭祖大典。

這也是每年來,都必須要進行的項目。

朱棣出來之後,便坐上了龍攆,任由臺下的那些太監擡着,朝着應天府外出發。

百官,則其後面跟着隨行。

再後面,是無數的禁軍,御林軍,以及皇帝的十二親衛。

浩浩蕩蕩約有五千人,朝着應天府外出發。

這一日,百姓不得出門,需要等祭祖大典結束之後,才能進行耕作。

朱瞻基牢牢地跟在爺爺的龍攆身旁,朝着應天府外走去。

只是,他的腦海中,想到的永遠是另外一副畫面。

他已經安排人,將五位大儒給偷偷帶上,待到祭祖大典開始之時,五位大儒再出現,或許可以改變皇帝的想法吧。

爲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了。

其他時候見不到,就只能祭祖大典見了。

……

約莫半個時辰後,五千人的隊伍,停在了祭祀臺之外。

這偌大的祭祀臺,象徵着皇家的威嚴,裡面鎮守者還有許多,此時全部紛紛出來迎接。

朱棣率先走在最前頭,朝着祭祀臺一步步的走去,那裡早已經擺好了雞鴨牛羊,朱棣走到了祭祀檯面前,望着這偌大的祭祀臺,眼神中閃出感慨之色。

他好像又回到了那個朱元璋還在的時代,回到了自己還是燕王的時代。

太監在一旁念着祭祖大典的用詞,等一大堆繁文縟節過去之後,那太監身體站得筆直,高喊:“皇帝,跪!”

一聲大喊。

朱棣,順勢便跪了下來,跪在了那蒲團之上。

望着祭祀臺,朱棣喃喃道:“爹,今年我來祭祀了,往年在外征戰,還請爹不要怪罪。”

“還有娘,您兩位在天上過得還好吧?”

此時的朱棣,並不像是一位皇帝,倒更像是一個普通的人,正在懷念着他的父母。

“一年一次的祭祖大典,這東西也不知道您二老能不能吃得慣,呵呵,要是吃不慣,您就給兒子託個夢,兒子明年再給你們換一份。”

絮絮叨叨,朱棣跪在那裡,說了很多。

在明太祖的面前,朱棣彷彿就像是一個小孩,似乎有許多許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傾訴。

接下來,就是太子爺上前跪拜了。

太監高喊一聲:“太子,跪!”

伴隨着太監的喊聲,肥胖的太子爺正要上前,可就在這時,跪着的朱棣卻轉過身來,看向了朱瞻基,朝着朱瞻基招了招手道:“太孫,你先過來。”

朱瞻基微微一愣。

太子爺頓時滿臉尷尬地退了下來。

禮部官員有心想要阻攔,因爲這不合乎禮節,太子爺還沒死呢,就讓太孫先上前,這不是壞了規矩麼?

可是,面前這位是永樂大帝,他們也就不敢多說了。

朱瞻基想要寬慰一下老爹。

太子爺卻拍了拍他的肩膀,苦笑道:“去吧,去吧。”

朱瞻基點了點頭,朝着祭祀臺的方向,走了上去。

走到了老爺子身邊,朱瞻基老老實實的跪在啊了蒲團上面,等待着老爺子下一步的動作。

老爺子呵呵一笑,看向祭祀臺,笑着道:“爹,您看看,這就是您的重孫子啊,這小子打起仗來可厲害了,而且文武雙全,咱老朱家能出這樣一名君主,以後大明又是一位明君啊。”

朱棣對朱瞻基,似乎抱有了極大的厚望。

在說完這番話後,朱棣便催促道:“臭小子,快拜見你太祖爺。”

朱瞻基楞了一下,隨後連忙高高舉起手,給太祖爺行了一個大禮。

此時此刻,朱瞻基的心中忽然有些激盪了起來。

因爲他知道,他祭拜的人是誰。

是老朱!

是那位一舉驅逐蒙元,恢復我華夏故土的老朱!

是他開具一個碗,打下全天下的老朱,不僅如此,他還恢復了燕雲十六州,徹底將外族趕出了華夏神州。

這樣的一番功績,可稱得上是千古一帝了,就是這麼一位大人物,如今卻成爲了自己的重祖父。

這很難不讓朱瞻基的心中有所波瀾。

因爲他真的很想見識見識,這位千古一帝活着的時候的風采。

只可惜,英雄老去,太祖爺,也只能在天上了。

朱瞻基很尊重這位太祖爺,重重地給太祖爺磕了三個響頭,這才起身。

朱棣呵呵一笑:“你太祖爺把江山交給我,我傳給你爹,到時候你爹傳給你,咱大明啊,就是四代昌盛了。”

說到這個,朱棣有些自豪。

也只有他這一脈,才能做到三代帝王都強了。

若是換做朱允炆一脈,他自己本身就不行,子孫又能厲害到哪裡去?

所以,對於朱允炆,老爺子本身是抱着一種不屑的心態。

老爺子的話,讓楊士奇深感認同。

站在下方的楊士奇,不由笑着點頭:“太孫殿下聰慧過人,忠孝無雙,未來定是一代明君。”

朱棣呵呵一笑,很是受用。

老爺子雖然平時不喜形於色,但若是有人誇他孫子,比誇他自己還高興。

老爺子這輩子也沒啥,就是希望後輩能好好經營這江山,所以對太孫期望很高。

見老爺子笑了,其他官員也紛紛齊聲開口。

“太孫殿下忠孝無雙,聰慧過人,未來定是大明聖君!”

“太孫殿下忠孝無雙,未來定是大明聖君!”

百官齊聲高呼,聲音響徹了整個祭祀臺。

朱棣臉上帶着合不攏的笑意,轉過頭看向祭祀臺,喃喃道:“爹,你聽見了嗎?咱們朝廷上所有的官兒,都在誇您的重孫子呢。”

然而。

就在這時。

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突然響起了。

“忠孝無雙,此言差矣啊。”

“自洪武開國,明太祖奠定大明江山,定都南京,中都鳳陽,驅逐蒙元,粉碎元大都起始,四十年光景,可有悖逆祖宗者乎?”

“可有篡改祖宗遺訓者乎?”

“可有不尊,不敬祖宗者乎?”

“四十年來,舉國上下空無一人,唯太孫殿下爾,何來忠孝無雙?”

一位小小的給事中,帶着慷慨陳詞,站了出來。

他是胡瀅派出的炮灰,爲的就是渲染氣氛,將太孫殿下在這祭祖大典上,徹底推下深淵,讓所有人徹底絕了開海禁的心!

這位給事中,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高喊道:“請太孫殿下收回成命,打消開海禁一念!”

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604章 殺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539章 走水第600章 希望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548章 較量第565章 廷議第422章 收服成陽侯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276章 步入黃泉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132章 姑姑護短第463章 回皇宮第552章 重頭戲第361章 餘學夔的一意孤行第625章 進城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523章 去道歉第423章 效命第422章 收服成陽侯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503章 擴軍第595章 出發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423章 效命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200章 太子駕到第367章 慷慨赴義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277章 誰來救救他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271章 不要離開爺爺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193章 造反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652章 皇爺,國庫空虛啊第327章 狂奔宮門,御林阻攔第65章 獎勵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36章 倭寇第97章 朱棣的煩惱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477章 攻城第62章 望子成龍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335章 驚喜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475章 心寒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262章 大軍誓師,北上,出征!第592章 收兵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593章 衝殺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445章 行刑第311章 缺糧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101章 這天下不是任由你們胡來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587章 部署第193章 造反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288章 夏玉珏的心思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538章 逼死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108章 好聖孫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98章 芳心被捅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70章 萬兩黃金第23章 挑選鎧甲第439章 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