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太子要薨了?

爲何朱棣今日會失態,因爲他恨透了當年那件事情。

他始終無法對那件事情釋懷。

其實,在靖難之役時,朱高熾都很英勇,靠一萬人守城,退了李景隆五十萬大軍,而且在後面的監國生涯中,也從沒出現過問題。

不應該有罪,有功纔是!

但就因爲他丟了兒子,這件事給朱棣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也導致朱棣一直不喜歡朱高熾軟弱心善的性格。

朱棣認爲君王應該強勢,說一不二,才能鎮壓臣子,鎮壓蠻夷。

不過,說再多都無用了,朱棣望着朱辰,眼中多了幾分爺爺的慈愛,笑着道:“風沙而已,都是小事,我們進去吧。”

在來之前,朱棣就已經給鄭和打過招呼,讓驛站所有人和那些使臣都不要暴露他的身份,只要喊他將軍就行。

朱辰點頭:“好。”

爺倆一前一後,在鄭和的帶領下,朝着驛站內走去。

……

約莫半個時辰後。

朱高熾才踉踉蹌蹌的走進了宮門,他太胖了,走得太慢了,所以以至於要這麼久。

不過此時的他,雙眼無神,看着何止憔悴一分啊。

兩側守門的禁軍,在看見太子爺這般狀態,都連忙上前詢問。

“太子爺,您怎麼了?要請太醫嗎?”

朱高熾擺了擺手,勉強露出笑:“不用了,忙你們的去吧,我自己進宮。”

說罷,便不再理會他們,自顧自的朝着前面踉踉蹌蹌的走去。

宮道上,兩側窄窄的宮牆,達到了六七尺高,朱高熾一人獨行在其中,那道身影充滿了孤獨和寂寥。

他的腳步,越來越快,越來越快,但眼淚卻忍不住從眼角淌出來。

最後,放聲大哭,嚎啕大哭!

一個大男人,卻哭成這樣,而且還是當朝的太子爺,也幸虧宮道無他人,否則被人瞧了去,是會到處傳的。

朱高熾崩潰了,太子爺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監國十年,終於崩潰了。

這皇朝,說是老爺子坐天下,實際上內政都是他處理,也算是毫無錯漏了吧?

可爲什麼老爺子要這麼對他?

“那是我自己的兒子,您爲什麼要攔着,不讓我看見他?”

“老爺子,不管您攔不攔,我都知道您身後是我兒子。”

“那是我心裡的半塊肉,我能看不清嗎?我朱高熾雖然胖,但我不瞎啊。”

朱高熾說着,眼淚大把大把的往下淌,甚至能清晰的看見他的淚水,從眼角流到脖頸。

那不是淚,那是傷心,絕望,是萬箭穿心的痛苦……

“爹,我是他爹啊,哪有做爹的不能看兒子的道理?這理說遍天下去,也是這樣的啊。”

“我知道您不讓我見是爲什麼。”

“是因爲我生性懦弱無能對吧?是怕我再把瞻基給丟了對吧?可爹啊,兒子要是真軟弱無用,怎麼撐起這大明帝國十年的永樂盛世?”

“光靠您和二弟三弟在外面打仗,就能撐起這永樂盛世嗎?”

“您錯了,大錯特錯了,哪怕是我這生性軟弱的人,也兢兢業業替您處理了十年的內政,大明哪處不是風調雨順啊。”

“爹,兒子不是懦弱,兒子只是不想爭,兒子不想像您一樣,這輩子活得太鋒芒畢露,讓身邊人都不好過。”

“兒子只想和光同塵啊,可這回兒子得跟爹您爭上一爭了,瞻基是我兒子,其次纔是您孫子!”

朱高熾一邊快步走,一邊又嚎啕大哭,再加上情緒激動,心情極度悲傷,到最後竟是哭得背過氣去,肥胖的身體轟然倒在了宮牆之下。

尚書房處理摺子的楊士奇,剛好要出宮,正準備打招呼,可看見太子爺忽然直挺挺的倒下,楊士奇頓時七魂嚇出了六魂。

這可是國朝的太子爺啊,要是太子爺出點什麼事,整個文官集團沒了主心骨,都得徹底蔫了。

“太子爺,太子爺!”

“太子爺,您沒事吧?”

“快,太醫,太醫,快去請太醫來!”

朱高熾太胖了,瘦弱得只有一把骨頭的楊士奇背不動他,只能在宮道內大喊,那般神情,當真是焦急無比,毫無半點作假。

這纔是真正的君臣啊。

……

太子爺倒下了,這對宮裡來說是天大的事。

錦衣衛立刻跑去了應天府驛站,前去稟報皇爺。

而此時,朱棣正在帶朱辰接觸那些各國的使臣。

因爲鄭和早就和他們打過招呼的緣故,所以這些使臣都只喊將軍,而不喊永樂大帝。

朱棣這麼做也是無奈。

本不該這麼早帶朱辰接觸海外國家的,但下一次不知道什麼時候去了,索性現在先接觸一番,讓朱辰給這些海外國家留下一個好印象。

簡單說,朱棣帶朱辰來,就是刷他們好感度的,讓朱辰獲得他們的支持和愛戴。

如此等到換皇帝的時候,纔不會有屬國脫離大明。

可就在接觸到一半的時候,一個錦衣衛突然闖進來,跟紀綱說了什麼,紀綱連忙附耳在朱棣邊上:“皇爺,宮裡傳來消息,太子爺出事了,所有的太醫都趕過去了。”

此話一出,朱棣心中猛地一顫。

老大出事了?該不會是自己剛纔罵得太狠,這軟弱無能的性子又發作了吧?

那畢竟是嫡長子啊。

朱棣忽然後悔了,後悔自己剛纔可能的確太兇了一些。

老大出事了,他哪裡還有心情待在這裡,連忙看向鄭和道:“你帶着他再繼續介紹,宮裡還有事,我先走了。”

話罷,朱棣急匆匆的離開。

朱辰連忙大喊道:“老爺子,出什麼事了。”

老爺子沒回應他,但他身後的紀綱看了一眼朱辰,猶豫剎那,又開口道:“老爺子的大兒子出事了。”

畢竟那是他親生的爹,不告訴他一聲總不太好。

老爺子風風火火的走了,走得很快。

朱辰也心中咯噔一聲,有些擔憂:“希望不要真出事吧,他大兒子心地善良,是個好人。”

鄭和聽聞太子爺出事了,也慌不擇路,想要跟着皇帝一起去,但朱辰還在這裡,他只能強壓下內心的擔憂,笑着道:“小兄弟,倒是沒想到你認識朱將軍,他讓我帶着你繼續接觸,那就走吧?”

朱辰不是婆婆媽媽的人,心中即便再憂慮,也不會擺在臉上,笑着道:“好,我們繼續。”

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557章 太子的嘆息第158章 萬里煙雲照的後代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626章 計劃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335章 驚喜第595章 出發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631章 紅衣大炮對準李朝宮門第23章 挑選鎧甲第41章 金豆子被沒收了第605章 仇恨第534章 運糧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65章 獎勵第296章 落網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215章 論罪第558章 無名氏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597章 北上第264章 部署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32章 交鋒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269章 朱棣上陣殺敵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580章 闖禍了第645章 嘻嘻,爺爺,我把李朝滅了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190章 宮門下鑰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4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08章 守護!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602章 偵查寧城的情況。第238章 收攏軍心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580章 闖禍了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568章 詭計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612章 戰勝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584章 征途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412章 頂撞老爺子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361章 餘學夔的一意孤行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480章 回憶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542章 壞人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動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516章 兵部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102章 太孫身份,震懾衆人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519章 原因第175章 轉危爲安第520章 再遇賢妃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388章 大侄子,二叔來了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