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退了

bookmark

徐州城牆上。

將士們在看見漢王軍撤走之後,眼神中都冒出狂喜之色。

他們的神情,變得極爲興奮起來。

眼看着徐州就要陷落,可漢王大軍竟然選擇了撤退,雖然他們不明白怎麼回事,可這無疑是一個大好消息。

“哈哈哈,漢王退了!”

“漢王退了!”

“兄弟們,這次徐州不會失了。”

堅守了這麼久,漢王主動撤退,將士們自然是狂喜的。

不僅是他們,將軍們也滿臉狂喜。

只不過,對比他們,朱瞻基和解縉眼神中則盡是疑惑。

身爲上位者,他們考慮的宗師要比別人更多。

因爲,朱瞻基想不通,漢王爲何要在這大好優勢的情況下,選擇撤退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就連解縉也想不明白,師徒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都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難道是我爺爺親自率軍來了?”朱瞻基疑惑道。

解縉搖頭:“不知。”

“可即便如此,也應該是我們提前知道消息,漢王怎麼會提前得知呢?”

朱瞻基微微頷首。

表示認同瞭解縉的說法。

不過,解縉很快又鬆了口氣,臉上帶着一抹笑容。

“此事容後再查,只要漢王退了就好。”

此時,精神一直處於緊繃狀態的解縉,終於感覺心口的那塊大石頭給放下了。

他一直都在擔心,擔心徐州城會被破。

可現在,漢王主動撤軍,徐州城總算是保住了。

解縉對朝廷也算是有了一個交代。

朱瞻基也微微頷首,雖然心中藏着萬千疑惑,可現在也理不清頭緒。

徐州城,只需要再撐兩三天的時間,就會被攻破。

這是大家都公認的事情。

而且只要攻破徐州,這天下就會變成兩半,一半是大明正統,一半是漢王的天下。

這麼絕佳的時機,漢王怎麼會輕易選擇放棄?

這怎麼可能呢?

在朱瞻基看來,漢王絕不是那麼輕易放棄的人,他能放棄即將獲得的成果,到底是因爲什麼?

這些,朱瞻基一時間都還想不通。

只不過老師說得對,現下應該是分享漢王撤軍的喜悅,至於什麼原因,都需要後面再查。

轉過身,朱瞻基看見了漢王的大軍,徹底退出城牆的一幕。

看見了漢王大軍,如同潮水一般退卻,逐漸地消失。

朝廷軍有心想要偷襲,但此時的勝利來之不易,大家都不敢輕易動手。

朱瞻基站在城牆上,望着這一幕,心中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徐州城,保住了!

朱瞻基的臉上,多了一抹笑容。

解縉站在他身邊,吩咐身旁的將軍道:“儘快給朝廷傳信,就說徐州大捷!”

“給朝廷提振信心,阻止人心浮動。”

這等大捷,挫敗漢王,豈能不上報朝廷?

徐州被漢王攻擊,已經有一個多月有餘,滿朝文武都在擔憂這件事情,如今漢王退軍,大捷傳到京師,解縉已經能想象得到,那些文武百官都該鬆一口氣了。

太子爺,也該鬆一口氣了。

百姓們,也會狂喜的。

想到這些, 解縉臉上又多了一抹笑容。

當晚,徐州展開了一場慶功宴。

慶功宴上,將士們都在狂歡,將軍們也徹底再無後顧之憂,開心暢快的喝酒。

而只有朱瞻基和解縉,正在大帳中討論着。

關於漢王爲何撤軍一事,必須要弄清楚,否則無以把控戰局。

至於是老爺子親自帶兵來了,他們已經查探過,並沒有。

所以,在戰爭結束後,解縉便第一時間派人去青州城內,瞭解情況,看看漢王到底爲何撤軍。

不多時,查探的人回來了。

那名探子,匆匆地走進了大帳,在見到太孫殿下和解縉後,連忙跪下行禮。

“這麼快就回來了?已經查清楚了麼?”解縉詢問道。

探子拱手道:“我們並沒有去青州城,只是混進了漢王軍中,得到了消息。”

“似乎是因爲劉家不再支持漢王,所以漢王斷了糧,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撤軍。”

話音落下。

解縉眉頭微皺。

沒有糧草了,所以漢王撤軍,那麼一切就說得通了。

只是……

“劉家爲何會突然不支持漢王?”就算是解縉這位大才子,也有些想不通這其中的情況了。

唯有朱瞻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眼神中猛地閃過了一抹迫切。

他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而這種可能性,讓朱瞻基心臟狂跳了起來。

這一刻,他好像忽然明白了些什麼。

但是沒有求證,他也不敢直接斷定。

呼吸忽然有些急促起來,他吩咐這名探子道:“你們去青州城內,再打探清楚,看看劉家到底爲何不願意支持漢王了。”

“這其中,是不是有人在推波助瀾?”

太孫殿下發話,探子連忙拱手:“是!”

朱瞻基頷首,強壓着心中激動的情緒:“快去快回。”

探子拱手,迅速退出了大帳。

解縉扭頭,看向了太孫,眼神中帶着一抹疑惑:“太孫殿下,怎麼回事,你知道這件事的隱情嗎?”

朱瞻基微微頷首,又輕輕搖頭。

他眼神中,也露出一絲不確定。

“或許,是她做的。”

“我來徐州,不是爲了幫助老師退敵的,而是因爲她離家出走,進了山東,所以我才追來的。”朱瞻基道。

此話一出,解縉臉上有了些明悟的神色。

她!

關於她,解縉作爲朱瞻基的鬧事,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而且,解縉還見過這紅衣女子幾面。

至於沈家被滅門的事情,他並不知曉,但他卻知道那是沈家大小姐。

如果是沈家大小姐做的,那劉家的確有可能臨時反水。

解縉鄭重道:“如果真的是她做的,那朝廷欠了她一個天大的恩情啊。”

“這是一個好女孩。”

“可惜,出生於財閥世家。”

解縉的眼神中,閃過一抹感激。

如果真的是她,解縉想當面感謝她。

爲了朝廷的安慰,她竟然能孤身進入青州,不得不說,她爲朝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啊。

第12章 大明風華第103章 官兵退走第623章 死第469章 爺孫離開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102章 太孫身份,震懾衆人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559章 關心第359章 朝堂大震動第591章 回來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525章 結束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498章 軍報第241章 東家,再忍忍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39章 朱辰的怒火第592章 收兵第498章 軍報第510章 火拼第597章 北上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500章 朝會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647章 捱打第115章 丘鬆搗亂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545章 被埋伏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58章 科考開始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325章 宮變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545章 被埋伏第101章 這天下不是任由你們胡來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267章 三書六聘,你豈可自稱我妻第七章 誰敢動我太孫?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631章 紅衣大炮對準李朝宮門第447章 放人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293章 三女會戰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445章 行刑第592章 收兵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314章 回京第259章 被嚇壞的趙王第37章 朱辰的激動第427章 開海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315章 和太子的談話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101章 這天下不是任由你們胡來第567章 朱瞻基的想法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513章 和太子爺的談話第474章 明搶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379章 北平府驚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165章 姑姑的傷勢有救了第475章 心寒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373章 百官震驚第503章 擴軍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543章 震怒第457章 開海禁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23章 挑選鎧甲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548章 較量第535章 埋伏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108章 好聖孫第536章 陷阱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553章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