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燙手山芋

無奈之下,孔希學只好推舉一名家世清白,沒做過什麼壞事的孔氏子弟上任。

這人不清楚圍着曲阜縣令前後的彎彎繞繞,興高采烈的上任了,上任第二天,劉巖就過來和他談話。

劉巖也沒問別的,只是和他聊了聊《論語》,結果這人一句話都答不出來。

沒的說,這任曲阜縣令也被拿下了,而且劉巖還彈劾孔希學識人不明,要求追溯到他兒子身上,把現任衍聖公也給擼了。

曲阜的風波傳到朝廷裡後,朱元璋很是欣喜,他之前收到何秋的來信,請他暫時不要任命曲阜的知縣,心裡還有些疑慮。

如今看到何秋的這三板斧,效果可太好了,比他之前單純下旨奪了衍聖公任命曲阜縣令權力的法子高明多了,也就樂得任由何秋施爲。

看到何秋這次彈劾孔希學和他兒子,朱元璋的反應也很快,直接下旨把孔希學和他兒子這一系的襲爵資格剝奪了,換上了他的另一位族兄弟。

這位衍聖公纔剛剛上位,何秋就又笑眯眯的找上門了,請他挑選一位新任曲阜知縣。

新任衍聖公那叫一個欲哭無淚啊,早知道不會有這麼好的事,這眼看都在曲阜知縣的位置上折了這麼多人了,現在族裡還有誰敢去當縣令啊。

而且何秋的要求雖然不高,就是沒有案底,也能背誦四書五經,可是眼下的曲阜孔氏真的找不出來這樣的年輕人了。

他們混吃等死了一百多年,元朝治下本來也極爲寬鬆,怎麼可能會還繼續努力讀書呢?

就在孔家亂糟糟的商量着新任曲阜知縣人選的時候,何秋已經開始不動聲色的查起了孔希學他們的黑材料。

何秋現在把孔希學快恨死了,怎麼可能這麼輕易讓他過關,只是把他們這一支的襲爵資格打掉哪夠啊。

何秋是不打算讓孔希學繼續活下去了,就算是活着,何秋也要他生不如死。

一片僵持中,過了半個月了,何秋再次彈劾這位新衍聖公,說他沒有才能,這麼久了連個曲阜知縣的人選都挑不出來。

私底下更是把這次查到的關於孔希學兄弟幾個的黑材料全部彙總,交給朱元璋了。

朱元璋看到何秋遞交的材料,在心裡又給孔家狠狠地記上了一筆,大明立國纔多少年?

孔家在當地已經逼死了十幾戶人家,孔希學親自帶着家僕打死的就有數人,這還是衍聖公,孔家家風可想而知。

沒有猶豫,朱元璋同意了何秋的彈劾,再次罷免衍聖公,這次就是要把曲阜孔家往死裡治。

不過半年多,曲阜縣令和衍聖公都換了好幾個了,但是明面上也跳不出朝廷的錯來,這些人被拿下的理由都很完善。

就算是朝中精於刑名的大臣,也挑不出錯來,只能說控價這是壞事做多了,報應來了。

何秋的動作可還不止這些,他把三法司審理的大量關於孔家的案件,彙總在一起,寄到北平,交給之前有聯繫的那些出地下書的人,讓他們仿着包青天辦案,來了一本新的辦案小說。

故事大綱還是何秋給的,案子這都是現成的,書一寫成,立刻風靡整個大江南北。

在何秋的這般操作下,曲阜孔家的名聲那真是迎風臭十里。

別的不說,孔希學下令火燒孔廟,欺師滅祖,這就把讀書人給得罪完了,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幫孔家說話。

本來這些讀書人都是孔家的堅強後盾,可惜啊,孔希學的騷操作親手斬斷了他們之間的聯繫。

孔希學已經感到無比的恐懼了,現在他就是在曲阜,也時不時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着他,讓他總覺得這些人想要殺他。

這麼大的精神壓力之下,孔希學差點沒瘋掉,在族內天天和別人吵架。

他的那些兄弟們都覺得,孔家如今的遭遇就是因爲他放火燒了孔廟正殿才導致的。

錦衣衛衙門,何秋看着眼前的劉巖問道。

“如今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指證孔希學放火燒孔廟?”

劉巖拱手說道。

“已經有十幾個人願意站出來,指證孔希學了。”

何秋他們這段時間辦了這麼多關於孔家的案子,拿下了不少原本孔希學的心腹,在錦衣衛的刑訊下,沒幾個願意陪着孔希學一起死的。

畢竟錦衣衛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要讓孔希學死,他們也都不是傻子,至少站出來揭發孔希學還能爭取減刑,何樂而不爲呢?

何秋沉思片刻,還是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這些人還不夠啊,畢竟是經過我們的審理,纔出面揭發的,在外人看來不一定能站得住腳,而且這些人也都缺乏分量,沒辦法一錘定音。”

何秋看着他讓錦衣衛整理出來的孔家的關係圖,衍聖公、族長?!

有了,孔家可不止有衍聖公,還有孔家的族長啊!

衍聖公和孔家族長雖然經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可這不代表孔家族長就真的和衍聖公是一條心的。

何況現在孔希學已經成了落水狗,只要給出來一定的承諾,相信孔家族長孔希玉是不會介意出面揭發孔希學的。

何秋很快找上了孔希玉,孔希玉見到何秋也有些惶恐,這些天何秋可是經常到孔家抓人,他看到何秋就有些怕了。

何秋也不說廢話,直接和孔希玉說道。

“孔希學火燒祖廟,欺師叛祖,又蓄意襲擊朝廷命官,犯下滔天大罪,若是任由他還這麼活着,至少我是不會放過孔家的。”

孔希玉沉默了,他知道孔希學想要燒死的就是何秋,這麼大的仇,何秋要是還願意放過孔希學纔怪。

何況孔希玉本來就是孔希學的族兄弟,兩人的關係不見得有多麼親密,當初站得比較近,只是因爲孔希玉想要當孔氏族長。

而今,孔希學既然沒有利用價值,把他拋出去平息朝廷怒火,也不失爲一件好事。

孔希玉試探的問道。

ωωω●ttk an●¢O

“何大人的意思是?”

何秋說道。

“孔希學必須死,現在我已經找到了十幾個願意出面揭發他不法事蹟的人,只是都有些缺乏分量,孔族長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192章 血脈延續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69章 大炮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299章 祭拜第110章 軟刀子殺人第333章 審覈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113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338章 新文章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165章 大婚(下)第115章 肉雞長蛇陣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166章 治家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41章 後續第60章 鎮守豐臺第339章 霸道第197章 風雨將至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196 章議遷都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323章 何棟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311章 蒙漢矛盾第53章 真香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319章 陝西第164章 大婚(上)第245章 狗咬狗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311章 蒙漢矛盾第235章 囂張的孔家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308章 交談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272章 瘋了第174章 藍玉的苦心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312章 大寧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260章 兼併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122章 酷刑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192章 血脈延續第202章 變故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72章 整容藥水第266章 反響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75章 舉鼎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45章 席宴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352章 告狀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72章 整容藥水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165章 大婚(下)第312章 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