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交換

文臣們對李景隆突兀的站出來,表態要去山東曲阜辦案感到很震驚。

因爲現在軍中是那批跟隨朱棣多年的邊軍將領們說話分量足,就是之前的開國勳貴們主要的話語權也是集中在沒怎麼經歷過戰事的徐輝祖手裡。

誰又能想起來他李景隆呢?

可萬萬沒想到,李景隆居然會在今天的朝會上,給他們這麼大一個驚喜。

同時,文臣們對朱能、平安的指責也變得越來越多了,李景隆還不是天子的心腹大臣,都願意出面攬下此活。

可你們兩個可是跟着天子作戰過的,那可是天子提拔出來的人,居然敢違抗皇命,百般推脫?

平安和朱能也是有口難辯,只能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他們能說些什麼呢?

更爲尷尬的是,這次好像真的要惹惱皇帝了,未來的爵位恐怕是沒得想了。

不管如今洛陽城中的人們怎麼想,現在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山東曲阜,聚焦在了主動請旨的李景隆身上。

他帶着三千精兵,到底能不能把這件事做好?

好在等了半個月,消息就傳過來了。

李景隆已經驅散了圍在曲阜的百姓,鎖拿了北方孔氏的各家主事人,並且救出來了趙惠等一干錦衣衛的人員。

事情其實已經算成功解決了。

只是接下來該如何處理呢?

朝廷之中再次陷入了僵局,朱棣設置不久的內閣,成了此次事件中的急先鋒,畢竟他們身居要位,有時能比六部尚書們更早得到山東的消息。

這一次他們聯袂來到宮中,求見朱棣,想爲北方孔氏的這些人開脫。

“陛下,從此事就可以看出來,孔家在百姓中是極有號召力的,更不用說士林中了,若是陛下下了狠手,恐萬民不安啊!”

翰林侍讀胡廣着急的開口道。

朱棣沒有說話,反而看向其他人問道。

“你們覺得呢?”

“嗯,臣也是這麼想的。”楊士奇開口道,“不管怎麼說他們終究是孔聖後裔。”

“是呀,還望陛下慎重。”

內閣的意見出乎意料的一致,朱棣只是靜靜的不說話,看着眼前的這幾名年輕人。

這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人才,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年輕、精明強幹,卻如此衆口一詞的爲孔氏開脫。

這是真的把他當傻子來看了,居然試圖影響他的決策,實在讓朱棣有些失望了。

“你們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孔家確實很有影響力,但正是因爲如此,纔要從重處理,爲改革祭旗!”

“先聖也曾說過,鄉愿,德之賊也!這話你們都很熟悉吧?如今的孔家那倒不是山東一帶最大的鄉愿,最大的德賊嗎?”

“那些包圍了錦衣衛的人,難道不是北方孔氏原來的奴僕,是和他們有一定關聯的鄉勇,是他們用來對抗朝廷法度的利器?

就這樣還是先帝在的時候,對北方孔氏處置過一遍了,若是沒有處置過,現在又會是什麼樣子呢?你們能告訴朕嗎?”

內閣諸員都是冷汗津津,楊溥連忙跪下說道。

“陛下,臣等確實有些私心,但北方孔氏也確實是不能輕易處置的……”

朱棣很是煩躁的說道。

“朕知道這一點,可是如今的衍聖公已經是南方孔氏一脈,北方孔氏對朝廷來說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更何況,若是不動孔家,放任孔家繼續在地方做大,今天他們沒了衍聖公的名頭,都能在地方整合起來快萬人的勢力關押欽差,明天呢?

難道你們心中都沒有一絲絲的害怕,害怕孔家和朝廷作對?”

“可能你們是真的覺得孔家乃聖賢后裔,不可能造反。是,朕也承認他們造反的機率很小,可是他們手中又這麼強大的勢力,若是不用來造反,而是在地方胡作非爲,難道不會把百姓們逼着造反嗎?

更何況,天底下就只有孔家是這樣嗎?其他地方就沒有類似孔家這樣的豪強了?若是如此,王特又是如何敢於刺殺朕的?”

“反正朕意已決,要拿着這些豪強一個個開刀,至於孔家就先祭旗,若是南方孔氏擺平不了這件事,朕會考慮直接撤了衍聖公的封號!你們都看着辦吧!”

“陛下,陛下不可啊!”

七名閣員全都跪在地上惶急的看着朱棣,怎麼能撤了衍聖公的爵位呢,這……這要激起天下讀書人的不滿啊!

朱棣只是冷冷的看着他們,心中更爲失望了,這就是儒學裡挑選出來的人才?

和何秋給他培養的那批人差距太大了點,雖然能用,但是書生意氣太重,死死的抱着孔家的牌位,能有什麼用呢?

宋仁宗之前沒有衍聖公,天下的讀書人難道就不過日子了嗎?

朱棣實在不願再搭理他們這些人了,索性直接拂袖而去,只留下這內閣的七人還跪在地上。

他們也很絕望,可是能說什麼呢?

天子的心意已決,又有軍權在手,刀架在脖子上,誰也不敢說天子的不是。

他們這些人跳出來當出頭鳥,能落到什麼好?

到最後還不是被朱棣一棍子打死了,連替他們喊冤的人恐怕都沒有,何必呢?

很快,李景隆就帶着趙惠等錦衣衛的人回來了,跟着一起的還有被鎖拿的北方孔氏的人們。

要說北方孔氏這支也夠慘的,朱元璋當初把他們之中主事的發配嶺南,朱棣這次又把他們中的新一代主事的抓起來了。

可相對應的,還是北方孔氏自己的不老實,要讓何秋猜北方孔氏和王特,乃至刺殺朱棣的案子有沒有關係。

何秋覺得,那必然是有的,說到底他們之前損失的利益太大了,絕對有人忍不住摻和到這樣的刺殺案中。

更何況,北方孔氏的那些人都是十足的蠢貨,就是有人專門拉他們當靶子,頂在前面,他們都不會自知的。

這一次,有七成的概率是被別人忽悠了,畢竟孔家呀,多好的一張牌面,要是孔家都站出來反對朱棣了,陰暗點想是不是朱明的氣數也就這樣了?

不過,真要何秋說,此次謀逆案最終很可能不了了之,畢竟文官的勢力太強了,朱棣想要治國,怎麼也不好避開他們。

所以這潭渾水,可能是查不清楚的,但地方上的豪強們,肯定討不了好,朱棣會下狠手清查他們。

作爲交換,退伍士卒轉任地方吏員的政策,恐怕就沒人再敢動搖了,文官們也必須要吃這個啞巴虧。

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53章 真香第23章 天子守國門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292章 一年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359章 線索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299章 祭拜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210章 斥責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34章 離京第75章 舉鼎第303章 議洛陽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35章 平亂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21章 轟然開槍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44章 賞菊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317章 北海第126章 閒暇第293章 百官俸祿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340章 大航海第350章 引導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113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52章 土豆飯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319章 陝西第312章 大寧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144章 賞菊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25章 可怕的猜測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45章 狗咬狗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90章 玫瑰香水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352章 告狀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178章 治療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73章 逛青樓第296章 正式出巡第174章 藍玉的苦心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140章 影響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202章 變故第323章 何棟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43章 批命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307章 山中老卒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65章 士農工商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141章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