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

“我們趙紡也要買!”

“韓記要五臺!”

“我們蘇記要八臺!”

“.”

一位位南方紡織的大掌櫃在這搶購,一旁的張國紀是笑的咧歪了嘴。

這些南方的大掌櫃哪個不是身價鉅億的主,自大明開國到現在,這些大商會靠着生絲和布匹,跟朝廷做生意,跟洋人做生意,那一個個是富得流油。

這些人連蒸汽織布機一臺多少錢都不過問,直接上來就要買,那簡直就是揮舞着銀行票本來送錢啊。

張國紀一邊笑着一邊說道:“好好好,好好好。”

“來來來,快給各位掌櫃記上各自的數目,到時候好算價。”

這時候也是有還在猶豫的掌櫃問了:“國丈,您這蒸汽織布機,究竟做何價?若是我等現在購買,何時能帶走啊?”

顯然這個問題不是這一個掌櫃的問題,畢竟這蒸汽織布機雖然好,但一看也知道比天啓織布機要貴啊,這種用上了格物手段的大型織布機,價格絕對不便宜。

當然,不管多少錢,他們肯定都是要買的,無非是數量多少罷了。

實際上這些掌櫃之所以來買這蒸汽織布機,可不僅僅是因爲蒸汽織布機比天啓織布機要好,再好那也得花錢去買不是?

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們心裡有鬼,把買蒸汽織布機看做是給朝廷交費自保了,畢竟之前仿製天啓紡織機,朝廷可沒追究他們的責任。

如今這新的蒸汽織布機放出來了,他們也明白,如果朝廷想打擊他們的生意,只要用上蒸汽織布機那就是輕而易舉。

畢竟蒸汽織布機速度快,質量好,只要朝廷肯狠下心,跟他們玩降價促銷,他們根本沒法和朝廷對抗。

眼下朝廷願意賣給他們蒸汽織布機,他們自然是要買的,買的不僅僅是蒸汽織布機,還是日後大明的生絲布匹市場的入場券。

這些掌櫃可不傻子,能和西洋人做生意,能把生絲布匹遠銷東夷,南洋,就說明這些人哪怕不是睜眼看世界,也是聰明人,畢竟一般人可當不了這些大商會的主。

他們從朝廷這一系列動作能看出來,日後大明的生絲布匹生意絕對會有聚變,以往以幾個人就可以織布的家庭小作坊,肯定會被越來越大,機器越來越多的大工廠所取代,因此眼下買蒸汽織布機,買的就是日後的入場券。

這入場券不管多貴,都是要買的。

更何況人家張國丈也沒說錯啊,一個大師傅多少錢?

大師傅要佔股,要分紅,每歲各節酒肉紅包不能少,年底還得額外發銀子,可以說大師傅就是招牌,誰不得供着?

有了蒸汽織布機倒不是說就不要大師傅了,而是相當於讓商會多了一批不用休息不會出錯的大師傅,而且這些大師傅速度更快,出絲更精細;誰不買,日後這生意就爭不過其他商會。

這也是這些商會掌櫃爭相搶購的原因,不管多貴,他們肯定是要買的。

張國丈見這些大掌櫃這麼財大氣粗的模樣,也是忍不住笑着說道:“各位掌櫃莫急,我知道各位掌櫃很急,都想現在就把這財神爺給帶回去,但是我還是要說,莫急。”

“這蒸汽織布機啊,乃是我大明工科院最新的研究成果,非常滴珍貴,眼下只有這永定縣,只有我這裡能製造,這每月的製造數量啊,實在是不多。”

“畢竟不僅各位掌櫃需要,朝廷也需要這蒸汽織布機,因此啊,這蒸汽織布機價格略高。”

???

掌櫃們看張國紀的臉色有些不對勁了,好傢伙,合着你現在沒現貨,而且價格還不低?

那要等到甚麼時候,才能拿到這非常珍貴滴蒸汽織布機啊?

見一衆掌櫃微微變了臉色,張國紀則是連忙說道:“但是!各位掌櫃放心,大家既然在我這裡預訂這蒸汽織布機,那我必然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這蒸汽織布機,造一臺的價格,和造十臺的價格不一樣,造十臺又和造五十臺的價格不一樣,這數量越多啊,分攤下來成本越低,這價格自然也會降下去。”

“我剛纔姑且算了算,各位掌櫃加起來訂購的數量有上百臺,這上百臺蒸汽織布機啊,那價格絕對會讓大家覺得划算。”

造的多價格就能降?

掌櫃們這才點了點頭,他們這些大掌櫃,這一次團購就是上百臺,這價格說什麼也不能高到哪裡去吧?

看着一衆掌櫃那期待的眼神,張國紀也不賣關子:“這蒸汽織布機,朝廷給的原價是一臺一百五十萬大明寶鈔。”

一百五十萬?!

一衆掌櫃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一時間張國紀都感覺這悶熱的廠房裡都涼快了不少。

一百五十萬一臺啊!

什麼概念?!

大明去歲朝廷稅收五千億大明寶鈔,換成銀子是五千萬兩,朝廷一年稅收才五千萬兩,眼下這一臺蒸汽織布機要價一百五十萬大明寶鈔,上百臺就是上億級別了!

他們便是有這麼多活錢,可不可能都扔到這蒸汽織布機上啊。

張國紀又笑道:“大家莫急,這一百五十萬啊,是朝廷給的原本價格,畢竟研發這蒸汽織布機所花經費也不是筆小數字,朝廷自然是要收回來的。”

“如今各位掌櫃要買,我自然是要給各位掌櫃一個公道價格,一臺蒸汽織布機,只要一百萬,而且可以先付預訂款,等機器到了,再付尾款。”

“而且,我可以給各位掌櫃保證,今年之內,是必然會完成交付的。”

年內交付,打折優惠,團購促銷,而且可以先付預訂款不用一次性花去那麼多錢,這麼算下來,就合算多了。

張國紀繼續說道:“各位掌櫃,這蒸汽織布機不要覺得貴,當今這世上,除了朝廷,哪還有地方能給你們這等器械?”

“洋人?洋人有這等巧奪天工之物嗎?”

“一臺蒸汽織布機莫看需要一百萬,各位掌櫃想過沒有,這一臺,兩三年便能回本,接下來就是躺着賺錢了。”

這話倒是沒錯,根據蒸汽織布機的紡紗速度和出布效率以及成品質量,兩三年回本都是慢的,可以說有了這蒸汽織布機,那是真的躺着賺錢。

因此這些掌櫃也不猶豫了,這家要五臺,那家要八臺,二十多家掌櫃聯合起來包了工廠兩年的產量,僅僅預付款項就高達兩千萬大明寶鈔,可是讓張國紀樂得笑歪了嘴。

張國紀是帶着這些掌櫃去永定縣最好的酒樓請這些掌櫃好好吃了一頓,順帶聽曲看戲,那是服務的相當到位,等這些掌櫃拿着大明銀行的本票交付預訂款隨後簽字畫押之後,張國紀就更熱情了。

等到這些掌櫃返回江南後,張國紀是急匆匆的進了宮去找朱由校:“皇上,皇上,好事啊!”

“什麼好事啊,讓國丈如此高興?”朱由校問道。

張國紀笑的老臉都是褶子:“那些南方紡織商會的掌櫃,一口氣包了工廠兩年的蒸汽織布機啊,這僅僅預付款,就說兩千萬大明寶鈔,這可都是活錢啊。”

正在和朱由校討論南方行省總督問題的張好古聽了,笑道:“國丈,這買賣賺錢吧?”

張國紀是止不住地點頭:“賺錢,太賺錢了!”

這一單就是上億的收入,佔據大明一年稅收的五千分之一,能不賺嗎?

而且這還是如今第一代蒸汽織布機,後面肯定還要革新迭代,到時候南北工廠全都用上這蒸汽織布機後,大明年產的布料不僅可以供給國內,還可以供給西洋,那個時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財源滾滾。

張好古笑着說道:“國丈啊,這些錢,你可不能亂來。”

張國紀連忙說道:“不亂來,肯定不亂來,元輔您說要怎麼花,我就怎麼花。”

張好古說道:“這筆錢最大的作用,是擴大如今的工廠規模,招募更多的工人,以及供研發團隊繼續鑽研。”

“咱們不能說有了蒸汽織布機就高枕無憂了,織布機是有了,那染布機是不是也可以弄出來啊?”

“而且咱們有了一代,要不要研究第二代啊?”

“我們要做到生產一代,研究一代,設計一代,來保證我們始終走在最前面,如此一來,才能穩穩佔據優勢啊。”

張國紀一臉敬佩:“不愧是元輔,這思路就是不一般,生產一代,研究一代,設計一代,這話絕了!”

朱由校也是說道:“師父這話,似乎不僅僅是用來說這個的。”

張好古笑着微微躬了下身子:“聖明無過皇上,這話放在哪都合適。”

朱由校意有所指:“就如同如今的南方?”

張國紀一看朱由校要和張好古說起政務來了,他非常識趣的溜達出去了。

身爲皇帝的老丈人,張國紀能賺大錢可不僅僅是靠身份,察言觀色那都是本事。

朱由校和張好古二人也沒在意張國紀離開,朱由校手指敲着把手:“用一批,預備一批,培養一批,朝廷用人,軍國大事,皆是如此,凡事都得有個後手。”

張好古笑道:“皇上,兵法有言:以正勝,以奇合。這凡事多個後手,總沒錯。”

朱由校微微頜首:“是這麼個道理,看來師父已經有準備了,那朕就可以放心了。”

張好古則繼續說道:“南方之事,左右無外乎那些,畢竟他們也沒有別的招數了,朝廷按部就班,任用新黨,大力監察,嚴刑峻法之下,足以讓他們自己跳出來。”

“實際上今日臣來覲見,還是因爲布匹問題。”

“布匹問題?”朱由校疑惑着,“布匹問題不是已經解決了?”

張好古笑道:“皇上,您不覺得,如今以天啓朝的生產力和物資豐富程度,再沿襲太祖時期的衣冠制度,有些過時了嗎?”

朱由校不動聲色:“說說看。”

張好古說道:“大明立國之初,民生凋敝,太祖皇帝剛平定天下,正是恢復民生國力的時候,那個時候老百姓還在爲吃飯而忙碌奔波,衣着也不會太重視,有件麻衣就已經不錯了。”

“而如今,大明百姓已經能吃飽,尤其是這北方,江南的百姓,吃飽穿暖,手有餘錢,這些錢自然要拿來給家裡換幾身衣裳。”

“可根據大明律,衣着有等級限制,百姓以絹紗棉麻爲主,顏色也多爲單色,來回不過那幾種顏色,商人也不可用錦緞,顏色限制更多,乃至各行各業都有服色限制”

“若皇上下詔,修改衣冠定製,除皇家御用之色外,其餘色彩民間儘可使用,這布匹花花綠綠,百姓能選擇的多了,這錢不也就花出去了?”

朱由校沉吟道:“師父你的意思,朕明白了。”

張好古說道:“除皇室與朝廷公服外,不對民間服飾顏色、款式做過多限制,只要不逾僭即可。”

“如此一來,民間可選擇的多了,願意買賣的多了,這稅收自然又能上漲了。”

“而且士紳富豪有錢,與其直接抄家,不如引導他們把錢花出來,只要能花出來,朝廷就不會虧。”

朱由校對此是欣然同意,反正不會涉及皇室朝廷,開放民間服飾顏色款式的限制,還能收割一批民望,讓老百姓對他這個皇帝更加感恩戴德,而且商賈也會更加支持他,那何樂而不爲呢?

這色彩鮮麗款式多樣的衣服出來,士紳富豪和百姓能不買?

他們花錢買了衣服,交了稅,可百姓商人還得謝謝他呢。

因此,朱由校沒有拒絕這個提議,他笑着說道:“這是個好主意,讓內閣擬旨下發全國吧,朕推行新政,改革祖制,這衣冠定製自然也要改,爲了大明百姓,朕不介意當個昏君。”

隨着內閣下達衣冠定製改革,當天北方和江南就接收到了消息,緊接着,布匹商人們就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朝廷放寬對民間的限制,也是他們賺錢的好機會。

幾乎是一夜之間,京畿,江南等地多出了一堆成衣店,各種色彩鮮亮,款式多變的衣服已經擺在了店裡開始銷售,除了沒有明黃以外,什麼紅的,藍色,綠色,紫的,應有盡有,不僅老百姓挑花了眼,士紳富豪們看着這些平時都不敢想的顏色衣服,也是剋制不住自己的購買慾。

都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穿了好衣服自然要顯擺啊,絹紗棉麻,綾羅綢緞,色彩鮮亮顏色繁多,印花精美,款式新奇,這京畿和江南的成衣店,開店之處就被老百姓踏破了門檻,而這些成衣店一日的收入,讓那些背後的老闆都有些坐不住了:這解放大明老百姓的天性後,原來能這麼賺錢嗎?!

隨着朝廷解放民間的限制,不僅民間雨後春筍一般涌出大批成衣店,開始做成衣生意,北方和江南的紡織工廠也開始了擴建,增加。

畢竟每一項朝廷政策那都是一個機會,如今商人們成天拿着大明報端詳朝廷有沒有新的政策,有沒有新的風口出現。

如今朝廷無論是降低布匹價格,還是出臺解禁民間措施以及推廣天啓紡織機和蒸汽織布機,都不難看出來朝廷目前重點推動的就是生絲布匹生意,紗絹棉麻生意就是未來的市場。

不僅製作布匹的賺錢,銷售成衣的賺錢,這種植棉麻的也賺錢啊。

大明朝廷大筆大筆從草原,遼東採購棉麻,也是變相幫助了草原經濟發展,讓巴連衲都在畜牧養殖外開闢出了新的財源,讓巴連衲都的牧民都能夠手有餘錢,也能給自己換幾身新衣裳了。

還別說,如今晉商在草原上主要推廣的產品還真就有成衣和精製的布匹,這些成衣和布匹有些價格貴得驚人,但有些也是真的便宜,適合普通牧民穿着,而且顏色好看,款式漂亮,這個錢畫的那可是真值。

牧民們除了依靠牛羊皮毛外,還能用棉花來賺錢,手裡有了更多的錢,還能給自己換己身漂亮衣裳,牧民們可是對朝廷感恩戴德,忠誠度簡直滿滿。

至於大明本土的老百姓,那自然也是紛紛帶着妻兒老小抽個空閒走入某家成衣店,看着那些漂亮的衣裳一個個也都是挑花了眼,不知怎麼的就給妻兒買了幾身新衣裳,雖然覺得花的錢不少,但看着妻兒的笑臉,這些擔負起一個家的重擔的漢子們也是露出了笑容。

掙錢爲了什麼?

還不是養家餬口?

如今吃飽穿暖了,給老婆孩子買幾身衣服,讓老婆和孩子都有新衣裳穿,一家人都高高興興的,所謂升斗小民的幸福也就如此了。

就算是那些不捨得直接買成衣的百姓,也會扯幾尺好看的布,自己縫幾身衣裳給孩子。

而除了草原,大明還在遼東加大了對棉花的收購,而遼東的魏功朝等人也是知曉如今大明朝廷在民間推動紡織行業規模,並且平衡布匹價格來穩定市場,如今大明的百姓對購買衣服是非常熱衷的,因此大明需要大批棉麻。

知道這個消息後,魏功朝等人不僅幫助滿漢貴族官員向大明走私棉花來賺取暴利,還在如今的大清國地盤上,所有適合種棉花的地方都去種上了棉花,以此來爭取更大的利潤

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747章 大轉變,大明士紳商賈迫不及待的想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398章 人頭進京,威懾蒙古特使!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177章 錦衣衛辦案,抓捕武定侯!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870章 逼反張好古?第326章 朱由校回到了他忠實的皇城!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76章 御史這羣賤骨頭,得好好收拾一下了!第822章 君臣隔閡:天下究竟是誰人之天下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39章 我們,好像,是被欺騙了!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210章 大明轟動: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169章 上到功勳貴族,下到奸詐糧商,全都第31章 熊廷弼!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267章 我張好古只有公心,沒有私心!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269章 大刀闊斧,維護新政成果,張瑞圖受第62章 權力!第178章 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罪該萬死第361章 鬧劇收場,一網打盡!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738章 紅夷人想拿七成?那我們大明不成了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839章 天啓遇刺,遊船落水!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671章 狗皇帝要出巡,巡視這萬里江山!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210章 大明轟動: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511章 天下大治!第554章 凌遲吧!第9章 天啓求教!第677章 狗皇帝到河南了!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71章 簡在帝心!第564章 區區工匠賤籍也配和我等讀書人同朝第821章 朱由校的質疑:不尊聖旨的新軍,還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196章 爲了一個妓女,要殺我一個伯爵之子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763章 大明奉行王道,友善和尊重,比刀劍第537章 從重,從嚴!第236章 大手筆,絲綢大會,砸了東林黨的生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493章 大同書院的見聞,寒門讀書人的震撼第90章 宋時洪太尉放一百零八魔星,今日張好第542章 大震撼,天啓封神!第130章 趙老爺家分地嘍!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106章 朕,要大開殺戒!第17章 鍊鋼!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91章 大手筆,把皇帝的地給分了?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84章 上架感言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說明一下情況!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503章 這狗皇帝和張好古當真是一條心!第402章 三大八項,改造東江軍!第782章 抓!自上而下,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