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

發生在周府的事情,

朱由檢不得而知。

周王妃跑回孃家對朱由檢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他相信過幾天自己的愛妃就乖乖回來了。

因此朱由檢自顧自的飲酒,就着幾碟小菜,雖然沒有周王妃在卻是顯得依舊瀟灑,直到三日之後周王妃還沒回來,朱由檢這才意識到似乎有點不對勁。

“王妃還沒回來?”朱由檢看着眼前的僕役,他有些不高興了。

僕役搖了搖頭:“王爺,王妃沒有回來。而且”

見僕役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朱由檢問忍不住問道:“而且什麼?”

僕役說道:“而且,小的外出買東西的時候,聽人說,周府打算讓王妃和王爺和離。”

“和離?!”朱由檢愣了,周奎竟然敢說出這兩個字,他難道不知道這裡是大明嗎?

自己可是親王,他怎麼敢的?

但轉頭又一想,朱由檢忍不住唉聲嘆氣,周奎還真敢,人家現在有錢有勢,可比自己這個落魄王爺強不知多少倍。

朱由檢心裡不樂意了,也有些害怕了,如果真要是和離了,倒黴的估計不是周奎,而是自己!

因此朱由檢馬上收拾了一番:“快快,準備車,本王要去周府!”

坐着馬車到了周府,朱由檢匆匆忙忙去敲門,他要把自己的愛妃帶回來,可千萬不能和離啊,沒了王妃,信王府要跨的呀、

咚咚咚的沉悶敲門聲響起,門房僕役一看是朱由檢來了,連忙去通知周奎:“老爺,老爺,信王殿下來了!”

周奎一聽臉色立馬難看起來:“他還敢來?”

怒氣衝衝的周奎剛趕到大門口,就聽見朱由檢在叫門:“快快開門,本王要見愛妃。”

“信王殿下,您把我女兒趕回了家,如今想見我女兒又一大早跑來敲門,我周奎的女兒有這麼廉價,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嗎?”周奎的聲音從門內傳來。

朱由檢愣了愣,隨即說道:“丈人啊,您想差了,我是來給愛妃道歉的,前幾日的事是本王不對,本王這不來接愛妃回去麼。”

周奎說道:“可當不得信王殿下如此說,我那女兒既然回來了,就不打算放她再回信王府吃苦受罪了。”

這翁婿二人就這麼隔着大門你一句我一句,說了大半天后,周奎死咬着是朱由檢把周王妃趕回來的,死活不開門:“信王殿下回去吧,我周奎的女兒我自己養,雖給不了什麼潑天的榮華富貴,但衣食無憂,三餐魚肉四季瓜果還能供應的起。”

被周奎嗆了好幾句的朱由檢也惱了,這話裡話外不就是說自己窮酸沒錢嗎?

自己堂堂大明親王,當朝皇帝陛下的弟弟,身份地位如此尊崇,竟然在一個商賈門口吃了這樣的閉門羹!

朱由檢也惱怒了:“哼,走就走。真當本王窮酸不成?丈人你且看着,看本王如何發家致富,到時候看你又如何說。”

周奎說道:“若信王殿下真能賺取那天大的財源,我一定把女兒親自送回信王府。”

朱由檢冷哼一聲:“一言爲定!”

說着,朱由檢回了信王府。

然而回到王府後,坐在花園中的朱由檢又忍不住開始唉聲嘆氣了,這賺錢說的容易,但落到實處又何其難。

他朱由檢除了身份地位尊貴點,其餘的都不如那些商賈,錢財更是近乎一窮二白,這讓他如何去做生意,又如何掙下一份家財?

想着周奎說的話,再看看自己這偌大信王府貧窮的模樣,朱由檢發狠了,他必須要掙錢!

這大丈夫沒錢,還叫大丈夫嗎?!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好漢被一個錢字困住,他朱由檢也不例外,但如果能賺出一份家業來,那自己一家人往後過日子也好辦了。

想到這,朱由檢一咬牙,一狠心,決定去借錢!

“預支銀子?”魏公公看着眼前的朱由檢,神情有些古怪,信王殿下這樣讀書讀傻了的朽木腦袋,如今也想着借錢做生意了?

“是啊魏公公,小王想預支明年的俸祿,做做生意。”朱由檢陪着笑臉,只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他還是混到了預支薪俸這一步,真是落魄了啊。

魏忠賢可和周奎不一樣,這是自家那皇帝哥哥起家時的家奴老人,如今是宮裡的大總管,堂堂司禮監稟筆兼掌印,還兼着東廠廠督等一系列職務,皇室的一系列生意也都有他看照着。

這麼多擔子都一個人兼着,足以見皇帝哥哥對魏忠賢的信任。

魏忠賢想了想,說道:“王爺想做生意,這是好事,畢竟沒錢什麼事都辦不成。這樣,奴婢做主,預支明年的薪俸銀子給您,王爺稍等。”

聽到魏忠賢同意了,朱由檢連忙說道:“多謝魏公公。”

很快,魏忠賢將一筆寶鈔取來:“王爺這是您的。”

朱由檢一看數量就知道不對,這數量怎麼比自己一年的薪俸還要多呢,而且多不少,看這樣子,似乎翻了一倍啊?!

這時朱由檢再看魏忠賢的老臉,越看越親切,越看越舒服:魏公公,還是個厚道人啊。

“多謝魏公公!”朱由檢真心實意的說着,接過錢來歡天喜地的回去了。

而魏忠賢則是搖了搖頭,去了武英殿:“皇爺,方纔信王來了。”

“信王,他來作甚?”朱由校毫不在意的問道。

魏忠賢說道:“信王殿下來找奴婢預支明年的薪俸銀子,說是要做生意。”

朱由校聽到這話忍不住笑了:“竟然想着做生意,還好。朕還以爲朕這個弟弟,這輩子就那樣了。讓他去做吧,看看他能做到什麼地步。”

對於朱由檢做生意是賠是賺,朱由校並不關心,但他很欣喜朱由檢有這個態度,終於不是那一副腐儒模樣,憤世嫉俗,故作清高了。

能踏踏實實的想要賺錢,就是好事,無論是虧是賺,身體力行的去做了,去改變了,朱由校就是滿意的,大不了到時候多給信王些錢財,他吃點虧後也是能賺回來的。

想到這,朱由校說道:“信王爲什麼突然要做生意,這個弄明白沒有?”

魏忠賢連忙把之前發生的事說了一遍,順天府內發生的事,還真沒有魏忠賢不知道的,廠衛就是這麼厲害!

得知事情來龍去脈後,朱由校笑道:“還行,這小子還算有點骨氣,且讓他去做吧,莫去管他了。”

魏忠賢知道朱由校的意思了:“奴婢明白。”

而帶着兩倍薪俸回到信王府的朱由檢,看着手裡這麼多錢,心裡也是火熱無比,有了這麼多錢,自己也算是有點底氣了,拿去做生意,應該夠了吧?

想到這,朱由檢決定明日就去考察考察市場,他要親自看看,大明如今的生意該怎麼做,什麼生意才賺錢。

翌日一大早,朱由檢就早早打扮好了出了王府,他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個青年書生的模樣,帶着一個小廝就去了集市,邊走邊看,但集市上多是小商小販,叫賣商貨的樣子讓朱由檢很是不喜,他怎麼可能和這些小商販一樣,遊街串巷的叫賣貨物呢?

他信王要做生意,那也是做大生意!

於是朱由檢轉戰地方,先後在京師各處考察,並觀看了十幾份商報來獲取信息,比較各種賺錢的渠道,終於讓他發現了一個能在短時間賺取財富,且符合自己條件的東西,期貨。

期貨是一個很新奇的詞,和之前的股市一樣,都是新鮮玩意,金銀、棉花等等都屬於期貨,都可以抄,只要你有運氣有門道,就能賺錢,以小博大根本不是問題。

這些東西還不是朱由檢自己的理解,是他在一處客棧喝茶聽周圍商人議論時聽來的。

如今大明繁花似錦,商賈衆多,各地報紙興起不提,也多了許多商人們專門討論做生意的地方。

朱由檢尋了個好去處,天天在這裡喝茶,聽着周圍的商人們高談闊論,並拿着茶館內提供的各地商報細細看着。

也是這個時候,有人主動來找朱由檢了:“兄臺,這廂有禮了。”

朱由檢一看來人,頓時感覺好感滿滿。

來人也是一副書生模樣,穿着一襲青衫,打扮得頗爲得當,頭插玉簪腰佩玉飾手中一卷書拿着,面若冠玉劍眉星目,那叫一個儀表堂堂。

單看這賣相,就讓朱由檢頓生好感。

衆所周知,無論是漢,還是唐,宋,明以及各朝,儀表堂堂是做官的先決條件,你長的不好看,是很難當官的。

來人的賣相就極好,雖然不似什麼威嚴之相,但若換成之前科舉時,一個探花郎的稱呼還是擔得起的。

面對這麼一個好面相,朱由檢也是連忙起身回禮:“兄臺請。”

來人坐下,笑着問道:“兄臺可是打算做一番生意?”

朱由檢嘆了口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濁世之中,若無銀錢,便是滿腹經綸又有何用?當今朝廷只看銀錢不看經書,世人嫌貧愛富,我雖無意與濁世同流,卻也無可奈何,總有家眷需要養活。”

來人頗爲認同朱由檢的話:“正是如此。如今天下不同了,我等不可能如之前一樣耕讀傳書,單純的耕讀也無法滿足現在的情況,只能是勉力前行,謀一個前程。”

“可如今賺錢何其難,稍不留神就是傾家蕩產,難啊,難。”

朱由檢想想自己這些時日的所見所聞,也是忍不住感慨:“是啊,難。”

來人正式介紹着:“兄臺,小弟姓章,名錦瑞,敢問兄臺尊姓大名?”

朱由檢正了正衣襟:“姓朱,名由檢。”

章錦瑞大驚:“可是信王殿下。”

朱由檢點了點頭,引得章錦瑞更吃驚了。

二人是一見如故,聊着聊着,朱由檢就請章錦瑞上門做客,於是第二天章錦瑞就帶着禮物上信王府做客來了。

二人又是一頓談天說地,當朱由檢問道章錦瑞眼下在做什麼的時候,章錦瑞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在下所學雖多,但雜而不精,眼下勉強當了個市場分析師,賺些辛苦錢。”

“市場分析師?”朱由檢有些疑惑,這個名詞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章錦瑞連忙給朱由檢介紹了一番,朱由檢這才知道市場分析師是做什麼的,相當於股票期貨市場的幕僚師爺,分析市場,判斷行情,這活可不好乾啊,這是一位大才啊!

認爲章錦瑞非常有本事的朱由檢與章錦瑞暢飲到了深夜,而章錦瑞也是談天說地盡顯自己的博學多才,同時對當前大明期貨市場進行了好一頓分析:“信王殿下,如今期貨市場,想要賺錢,就必須另闢蹊徑,去尋找那一絲隱藏的關鍵。”

“當今市場,最火熱的,無非是金銀、銅鐵、棉花等。其中棉花不可能跌,其價格只會越來越高,因爲如今紡織缺不了棉花,這個缺口只會變大,不會變小。然而棉花市場雖然廣闊,但無足夠銀錢不可涉足。”

“銅鐵亦是這個道理,如今朝廷廣鋪馳道,打造火車,更兼各地基建,銅鐵需求日益增大,而工業發展到今日這個地步,未來對銅鐵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這就是朝廷所言的大時代,這是無可阻擋的趨勢。”

“而金銀嘛,金子稀少,價格穩定,其價值不變,所謂盛世文玩亂世金,金的價值勝在穩定,朝廷儲備的金子就是朝廷穩定的保障,這些我們想涉及都極難。”

朱由檢問道:“那以章兄之見,我們所能涉及的只有銀?”

章錦瑞拍案大笑:“正是如此!”

“如今朝廷開海禁,與四方夷狄通商,可謂是海納百川。這天下有數的國家紛紛來我大明做生意,帶來了海量的金銀,如此多的金銀涌入我大明,所帶來的就是銀價下跌,畢竟如今我大明已經不缺銀子了。”

“但銀子雖然跌得厲害,後續肯定會漲!因爲金銀乃是硬通貨,是朝廷發行寶鈔的保障。若無朝廷國庫裡那如山的金銀,朝廷又以什麼來發行寶鈔?”

“銀價下跌,只是暫時,如今的銀價說明不了什麼。”

“信王殿下莫忘了,那四方萬國與我大明做交易,用的可都是金銀,又以銀爲多,這交易往來,大明也不僅僅是收銀子,也會出銀子,這一來一往,銀子纔是各國之間通用的硬通貨,那寶鈔可不是。”

“因此,銀價未來肯定會漲,而且會大漲!如今信王殿下要做的,就是多囤銀子,購買銀子期貨,銀子眼下越跌,未來反彈越厲害。”

朱由檢如同撥雲見日一般,忍不住感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皇兄有張師父,本王得準備章先生相助,何愁未來?”

說着,朱由檢又有些擔憂的問道:“可是先生,如今朝廷以寶鈔爲貨幣,周邊各國以及南洋也都開始流通寶鈔,銀子的價格,何時才能暴漲啊?”

章錦瑞搖扇笑道:“信王殿下此話差矣.如今朝廷是以寶鈔爲貨幣不假,但歷朝歷代,可都是以銅錢爲貨幣,到了宋朝,纔有的紙幣。我大明之前也發行過寶鈔,可後來情況如何也都一目瞭然,還是要以銅錢和銀子爲貨幣交易。”

“當今陛下英明神武不假,單看四方征伐百戰功成,大明得以開疆拓土威加海內引得萬國來朝,是當世之明君。可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亦有缺點,哪怕是我大明太祖,成祖也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更何況皇帝陛下呢?”

朱由檢雖然不想承認,但還是說道:“寶鈔發行,是陛下與張首輔定下的,張首輔可是被成爲大明第一首輔,其眼界非我等可比。”

章錦瑞又笑道:“此話不假,張首輔胸有韜略,乃經天緯地之才,治理朝政發展軍力,無論是朝政還是軍事還是工商都賴其推動。但天尚有窮盡之日,更何況人呼?張首輔畢竟是人,四方忙碌之下也有照顧不到的事情。”

“如今四方涌入我大明的銀子何其多?唐宋兩朝積累都沒有如今這麼多的銀錢,如此多的銀子註定我大明要以銀爲根本,哪怕是寶鈔發行,也離不開銀子打底。更何況寶鈔本身就靠金銀才得以推廣天下,若銀價跌了,那寶鈔不也就跟着跌了?”

“因此朝廷必須要維持銀價,讓銀價上漲,除非朝廷拋棄金銀,直接使用寶鈔當貨幣,但此舉可行嗎?如今各國莫不以金銀爲貨幣,大明若是純用寶鈔而無金銀輔助,這寶鈔又有哪國承認?此舉乃貽笑大方而已!”

聽着章錦瑞這頓分析,朱由檢也是恍然大悟,忍不住感慨道:“先生之言,實在是讓本王茅塞頓開。”

章錦瑞又看向朱由檢:“敢問信王,有多少錢可參與這銀子期貨?”

此話一出,朱由檢尷尬了,他只有兩年的薪俸,原本是打算做點生意的,可如今一看這期貨,他這點錢似乎根本不夠啊!

朱由檢這尷尬模樣,讓章錦瑞有些摸不着頭腦了,感情他分析了半天,說了半天,這位信王一點銀子也沒有?那他怎麼炒期貨啊?

章錦瑞的反應讓朱由檢更加尷尬了,想着之前章錦瑞的反應,再想想銀子火熱的未來,朱由檢一咬牙,一狠心:“先生莫急,本王明日就能弄來足夠的錢財!”

“這期貨,本王炒定了!”

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476章 東林書院,騎臉輸出,我在山東過的第102章 瞭解百姓之所欲,方可富國強民第657章 割地?大明萬里江山,一寸也不能少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14章 只見過魏公公收禮,你見過魏公公送禮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第818章 蜀王朱至澍死了!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217章 聖旨是吧?來,現場給你寫一份!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248章 整個大明,自朱元璋開始有此殊榮者第69章 賑濟災民!第617章 給蒙古人分地,這草原上,以後也要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541章 天氣八年,四月,神蹟~!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98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185章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48章 何不食肉糜?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769章 大明仍有危機,皇上還需努力!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505章 大同生員威武!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136章 變法哪有不死人的,我只想讓趙南星第542章 大震撼,天啓封神!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554章 凌遲吧!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9章 天啓求教!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482章 愛考考,不考滾!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660章 王師入滇,平亂西南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144章 捷報入京!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821章 朱由校的質疑:不尊聖旨的新軍,還第426章 史可法悟道,師徒大決裂!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27章 狀元及第!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660章 王師入滇,平亂西南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585章 秣馬厲兵,開戰!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392章 鐵絲網,結硬寨,打呆仗,新軍戰法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630章 大汗開戰了,大汗跑路了!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575章 爾等都是國朝賢才,去挑糞吧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84章 上架感言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646章 捷報傳京:漠南大捷!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716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閣臣也要給你摁死第81章 你這個以直取名的奸賊,我羞於與你爲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690章 紙醉金迷,揚州瘦馬!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146章 趙南星下獄,好一個在苦一苦百姓!第650章 重現《大誥》風采,抓官入京!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264章 葉向高:我把家裡的地都捐出來,求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128章 民心所向,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