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部王大人

毛利貞長到京已一月有餘,除了參加禮部的宴席、交付上貢禮物等事,幾乎一事無成。

好在大明國朝廷用外國使節的禮儀、接待了毛利,也沒有找他算賬的跡象。他多半不用再擔心,會成爲錢習禮死亡的替罪羊之一了。估計那事,還得京都侍所的人倒黴。

大明國京師的日子十分安穩富足,據說一些南方小國前來朝貢的國王首領,在這裡住着、有吃有喝,便不願意回去了。

但毛利貞長已有些坐不住,他想盡快返回日本國。博多灣之役後,日本國內諸大名勢力、大內家的形勢都有變化,毛利不再憂慮性命,便想着能爭取到在大內家的應有地位。

毛利寫好了辭行的奏章,當然是用漢語文言文寫的。他把奏章拿給秋月氏看,希望她查查裡面是否有避諱詞、並修改潤色。秋月在寺廟長大,受到的文化教育、比毛利要好。

秋月氏看了一遍奏章,稍作修改。毛利便重新坐在椅子上抄寫,在會同館的房間裡沒法跪坐,因爲地面是磚石、也沒有鋪席子。

“我要一起回去嗎?”秋月氏用日語問道。

毛利道:“當然要回去。這麼長時間了,如果大明國皇宮會給你封號,早就給了。”

秋月氏又問:“我回古處山城?”

毛利一邊抄寫,一邊答道:“先隨我去周防國山口城,然後派人去古處山城見秋月當主。我們兩家的聯姻,還能繼續。”

秋月氏點頭應允。她也沒見過毛利貞長的兒子,但她的婚事是兩家的事;不管毛利家的子弟是怎樣的人,她只能順從。

毛利抄寫完畢,檢查了一番,等墨跡幹了、才放到奏章封面裡。他問道:“奏章送到何處?”

秋月氏搖頭道:“我不知道,之前的奏章,交給了迎接我們的官員吧?”

毛利想了想道:“禮部的官。我們送到禮部去。”

秋月氏忽然說道:“等我一下。”

毛利道:“你不必前去。”

秋月氏又重複了一聲,快步向她住的廂房裡去了,因爲步子急,木屐的聲音很響。

她從一個布袋裡,拿出了那條刺繡腰帶,撫平看了一會兒。她怔了片刻,便不再猶豫,麻利地摺疊好,放在了一隻木盒裡。接着用布、繩子包裹好。

她抱着東西走回客廳,對毛利道:“王善大人幫助過我,我應該感謝他。今後沒有機會了,便送他一些禮物,當作回報。”

“甚麼東西?”毛利問道。

秋月氏道:“一枚鎮紙、一枝筆、一個硯臺。”

毛利看了一眼她懷裡的東西,點頭道:“給我吧。”

秋月氏抱着沒放,說道:“我和一道前去。”

毛利的小眼睛打量着秋月氏的臉,秋月氏迎着他的目光,單純美麗的臉上、露出一個坦然禮貌的微笑。

“那我們出發吧。”毛利道。

二人走到院子裡,招呼了兩個隨從,便向會同館外走去。明國官府派來的門子沒有爲難他們,只是打拱見禮。他們走南邊的會同橋過河,然後沿着長安街、到長安右門,出示了公文印信之後,守軍放他們進去了。

幾個人走了一段路,便看到了寬闊的千步廊。大街兩旁那些古樸典雅的大房子,便是大明國很多中央衙-署的所在。

毛利回頭用日語道:“那個王善的身份可能是假的,他看起來必定個武夫。我猜測多半是個武將、或者大明國權貴的親戚,總之在官府有認識的人,不然確實辦不成那些事;託官府查盜賊,讓宮廷太監帶你進宮遊逛。”

秋月氏道:“他爲何要騙我們呢?”

“不太清楚,或許是不想以真正的身份露面吧。”毛利道。

秋月氏說道:“我們去禮部問一下,不就知道了?”

毛利點頭稱是。

及至禮部衙門,正好禮部尚書胡濙在坐堂,便請使節、以及秋月氏通過穿堂,到後面的客廳裡飲茶。而當初主持宴席的官員、並非尚書。

幾個人在客廳裡交談了一會兒,毛利說明來意,把奏章送上。結果這時秋月等才知道,奏章收發是通政司、不關禮部的事,不過胡濙仍然留下了奏章,答應幫他們上呈。

秋月氏問道:“禮部郎中王善大人在嗎?”

胡濙道:“真是不巧,王善差遣出去了。”

秋月氏與毛利對視了一眼,好像在說:你聽,王善沒說謊吧?

她便把東西放下,說道:“勞煩胡大人,將此物轉交王善郎中,這是我們的謝禮。”

胡濙道:“可別是珠寶金銀,我朝官員不準受賄。”

秋月氏搖了搖頭,報以微笑。

談論了一會兒,毛利便要告辭。那尚書大人也沒怎麼挽留,只是好心提醒他們:朝廷批覆奏章之後,還會有“下馬宴”,宴會後纔會安排人送他們回國。

……禮部真的有個官員叫王善,而且官職是禮部郎中,管的是精膳清吏司。不過他是個名副其實的中年文人形象,臉很瘦、顯得顴骨高。

王善回衙門後,同僚把東西給了他,並說是日本女子秋月氏送給他的謝禮。當然同僚也很自覺地沒多問,一般都是在背後打聽打聽,挖掘一下有沒有茶餘飯後的談資。

拿着這個東西,王善非常之困惑,因爲他根本不認識那個日本人。負責接待毛利、秋月的人,乃主客清吏司安排的官員,另外還有個五軍都督府的勳貴。

王善瞧着案上放着的包裹,琢磨了一會兒,便乾脆打開來看看。木盒子裡面有一條絲織品,除此之外甚麼也沒有,更沒找到字條。

王善重新放好,便叫一個吏員留意胡部堂、何時去簽押房。等到臨近中午時,王善便把東西拿到簽押房,並解釋其中蹊蹺情狀。

“胡部堂可准許,下官派人送到會同館,還回去?”王善問道。

胡濙瞧了瞧,說道:“既然送來了,敢情是故意讓你去見他們?東西給守禦司北署。”

王善作揖拜道:“下官遵命。”

守禦司北署早就得到過博多灣那邊的消息,確定這兩個日本人沒問題,一時也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那些官員覺得、秋月氏應該是送給皇帝的秀女,便把東西直接交給了司禮監少監曹福。

於是那條刺繡腰帶幾經輾轉,終於到了真正的“王善”手裡。

朱高煦拿出東西,一眼便認出了是何物。他瞧着面前的絲織腰帶,感覺十分奇怪;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生氣。

不過想想,秋月氏進皇宮的事、只是一種類似聯盟的“職責”;而她對親眼見過的“王善”,有些好感、便是私人情感。前世他真沒發現,靠近一個美人原來如此簡單。不過以前他確實沒有如同阿瑪尼服裝一般的精細絲綢巾袍,也無法順手幫女人解決問題,沒有那個身份底氣、氣質恐怕也差距很大。

朱高煦笑了笑,把腰帶拿出來塞進懷裡,木盒子則被扔在了桌案邊上。他心道:淺黃-色絲綢腰帶,我拿來作甚?皇帝各種款式的制服、有專門的腰帶規格,穿士庶巾袍的話,誰纏一根黃-色的腰帶?

他想了想,只有纏在衣服裡面。

前幾天因爲劉鳴的事、楊家的“善後”等事權衡,朱高煦不小心又把那日本女子給忘了,這會兒纔得到提醒。

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難辨敵我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厭的山第六百三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八百二十六章 淑妃的舊凳第六百零七章 如同故人第八百零一章 圍獵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羈的美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八百章 湖畔的柳枝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四百五十四章 茫然第五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誰主沉浮(10)第五百零四章 漁翁之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哪裡走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四百三十五章 智者千慮第十三章 夜奔第七百三十六章 失我諒山第八百四十二章 虛情假意第一百零九章 莫要食言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三百六十三章 做錯了甚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夜魚龍舞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一百三十一章 冷冷的微笑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一百七十四章 必有異心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戲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四百七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八十一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分晝夜第五百六十章 禍水第三十五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林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十五章 連過兩關第八百四十五章 多年後的重逢第六百九十章 撲簌迷離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世上的角落裡第六百零四章 憂國憂民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染的橋(1)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應景第七百七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不知情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第二十一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作之合第七百八十五章 變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舉國抗敵(9)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2)第二百九十四章 你信我我信你第四百零九章 馳援貴州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五章 君影草第三百六十三章 做錯了甚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主沉浮(8)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六百六十九章 數千裡的眷念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