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明朝文人的共性

王越說的很籠統,關鍵就在實力決定一切這句話上。孫臨啞然,天策軍到底有着怎樣的實力,才能每戰必勝,總能以少勝多,誰叫他對天策不瞭解呢?

一直沒有開口的徐孚遠卻不這麼想,他認爲這是王越的有意迴避,畢竟軍隊是這位王大人的根本。

所以徐孚遠轉移話題道:“學生常讀明報,看得出王大人對當今大明的問題有很多見解。王大人能不能談談,當今大明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

徐孚遠所提到的這個話題,是士子們討論最熱烈的,尤其是他們這些復社成員,所以其他人也都把耳朵豎起來,看王越怎麼說。

他們可不會因爲王越年輕就看輕了,王越能混到現在這個地位,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王越看他們認真的樣子,不禁啞然失笑,他有些不想和他們討論這個問題,要改變這些人的觀念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稍稍思索後道:“這個問題,其實你們已經有了答案,何必來問我呢?”

徐孚遠覺得這是王越的輕視,有意迴避,有些激動地拱手道:“大人,學生誠心求教,何必推三阻四?”

王越不動聲色,沉聲道:“徐先生不必激動,因爲我們有些觀念差距太大,並非有意迴避。”

“在你們看來,大明的根本問題是皇上受奸臣矇蔽,以至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你們認爲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皇上要信任任用君子,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治理國家,整頓亂局,親君子遠小人,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嗎?你們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我覺得關鍵是制度,要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國家制度,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無論是君子小人忠臣奸臣,都要遵守這個制度,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到那時天下還會這麼亂嗎?”

只有中國纔有忠臣奸臣的說法,在前世美國政府的官員只有稱職不稱職兩種說法。

不論君子還是小人,那只是表面的定義,真的事到臨頭,誰是什麼人還不一定呢。

甲申國變,投靠清廷最多的恰恰就是那些所謂的君子,堅持到最後的竟然是那些流寇。

“制度?”在座的幾個文人面面相覷,他們整天坐而論道,議論朝政,卻無人討論過制度上的問題。

方以智問道:“大人莫非是說我朝現行的祖制有問題?”

王越呵呵一笑道:“我現在說什麼,你們未必接受我的觀點。我還是建議你們去起點城看看,也許在那裡能夠找到答案。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高談闊論,誰都能做到,埋頭做事,能有幾人?”

方以智道:“大人說的好,學生正有此意!”

徐孚遠也來了精神道:“同去,同去!”

孫臨卻對王越道:“大人,在下想在王大人手下謀個差事,剛纔您說了,埋頭做事,能有幾人?孫某不才,願做其一。”

這個孫臨還是有些才能得,王越誠懇地道:“孫先生想做什麼事情?又能做什麼事情呢?”

孫臨笑着道:“學生不才,經驗不足,如蒙不棄,願在大人手下做一書吏。可以做一些抄寫的工作,也可到軍中效力,做一小卒。”

王越也不和他客氣,當即點頭道:“正好應天巡撫行轅缺少書吏,你就先從此做起吧。”

作爲巡撫是需要一個幕僚團隊的,孫臨就算預備隊員了。

“謝過王大人提着!”孫臨大喜道,他知道這是一個相當於巡撫師爺的角色。

方以智和徐孚遠沒想到孫臨提了一句,王越就答應了,都有些心動起來。在巡撫手下做事是有一定權利的,何況是王越這樣有強力支撐的巡撫。

王越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們,等着他們提。和前世差不多,就算你是名校畢業,也期望在省高官手下辦事,不但風光,而且會有廣泛的人脈。

徐孚遠有些期期艾艾地道:“學生也想討個差事,望王大人成全。”

王越點頭道:“可以,就和克鹹一樣,先從書吏做起。”

“多謝,多謝王大人!”徐孚遠連聲謝道。

內部人才的培養和外部人才的吸收都很重要。

方以智也向王越拱手道:“學生,我……!”

王越連忙打斷他的話道:“密之如果想在本官手下做事,會另有任用,書吏對你有些屈才了。你還是先到起點城學習參觀一下,我會安排專人接待你,參觀完了起點城之後,我們再談如何?”

方以智看出來了,王越對他更加看中,他掩飾着內心的喜悅道:“學生任憑大人安排了!”

一旁的冒襄看的眼熱,在巡撫手下做事,雖然不是官,但那是吏呀,是有一定權利的,這可比明報編輯風光多了。

“大人,我,我想……!”冒襄欲言又止道。

王越一琢磨就明白了,哈哈一笑道:“闢疆,明報大有可爲,如果你做的好了,將來可不止一個明報。”

冒襄聽了這才放了心,趁着心情好,對王越道:“大人這幾天一直在忙,雖然就住在秦淮河畔,一定還沒有遊歷過吧,不如我們一起前去如何?”

他這一提議,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響應,孫臨興奮地道:“對對,如今天氣放晴,遊歷秦淮正當時啊!”

其他人也道:“正是如此!”

以後要在王越手下做事,逛青樓正是拉近關係的的最佳方式。

王越見他們一臉的興奮,不禁笑道:“看來諸位都是秦淮河上的常客呀!”

被王越說個正着,諸人都有些尷尬,方以智卻火上澆油道:“大人您說的沒錯,闢疆兄可是秦淮河上的常客,熟悉的佳人甚多。”

一聽自己的老底被拆穿,冒襄便有些惱羞成怒了,大喝了一聲:“好你個方密之,你又能好到哪裡去?當年是誰流連清河坊,由於沒有度資被老鴇扣下,後來要不是我和朝宗把你帶出來,你現在還在清河坊刷盤子償還度資呢!”

這二人互相拆臺,衆人大笑,王越也忍俊不禁,明朝的文人不都這樣嗎?

第七三一章 勸降第一二八章 狀告王越(爆更六求訂閱)第四三零章 人生若只是初見第二八八章 包工頭們第五六六章 他們是魔鬼第七一三章 再建奇功第一四三章 視察駐京辦(求票票)第六二一章 新媳婦第八一三章 滅口第九零七章 全面襲擊第九一三章 夏威夷第八十七章 軍事總結(求推薦票)第六六八章 誘敵深入第六九九章 玩命招呼第六零一章 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第三零二章 羣情洶涌第八十九章 怎麼會敗?(求推薦票)第三七一章 俠女柳如是第四四三章 如同謀反?第八八三章 該大婚了第九六三章 強盜邏輯第二三九章 不要再爭了第六零八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九二零章 舉起屠刀第六九一章 封爵第一二八章 狀告王越(爆更六求訂閱)第二九一章 卻之不恭第五零二章 永世不得翻身第八零二章 閃擊第五十七章 一份大禮第九七二章 王莽是你的榜樣第九五五章 戰鬥機出動第二二九章 天策軍也不過如此第六九五章 蓋州防線第七七九章 激戰第三五六章 藩鎮中的藩鎮第八六五章 英勇的英國皇家衛隊第一八八章 你們從哪裡來?第二十七章 好漢饒命第九二二章 抉擇第一七八章 海軍會議第八七五章 我有不好的預感第一二三章 此子如何(爆更一)第五零四章 敲詐?第二三八章 入城第六三三章 亂找第二七三章 我有苦衷第一零八章 攻城(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八七零章 組合拳第四三二章 立拍得第七章 需要這樣的兵第三九五章 伏擊第六零二章 喜添貴子第三零七章 蔣慶貴的野望第一零七章 京城上空(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八六四章 戰壕戰VS排隊槍斃第三五四章 鄭芝龍的謀劃第六五三章 再反第九七八章 封王第九五六章 和平協定是用來撕毀的第七八零章 慘烈第600章 好凶殘第四七六章 熱蘭遮大海戰第七七零章 李自成第一五五章 何人如此大膽第七一一章 興奮的黃太吉第六七三章 滾滾天雷第六九四章 第三師出擊第五五零章 參觀第六五一章 還是不是大明的臣子?第一六一章 情敵第五一零章 如獲至寶第七四九章 朝廷的反應第八一三章 滅口第五四六章 大地是一個球體第二十一章 葡萄酒第六六零章 軒然大波第七八五章 無可奈何第八八七章 犧牲品第三六五章 外灘第七五三章 你們被包圍了第五七二章 香菸的作用第五六四章 見鬼了第九十七章 密雲攻防戰(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二六九章 刑訊錦衣衛第二八五章 盤個廠子第七六二章 不明覺厲第七十七章 清軍排車(求推薦票)第六十五章 我也要去第三三二章 應天巡撫第四五二章 血的教訓第八七二章 關係着百年國運第五一一章 混亂的日本第三三零章 背鍋俠曹化淳第四五六章 可笑的堂吉訶德第八八一章 混亂的武昌第三四六章 新內閣第一八九章 言之不預第四四八章 偶像坍塌第五零六章 歡迎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