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回到蘇州

“蘇州文風鼎盛之地,豈能承此敲骨吸髓之盤剝?若當如此,定然商困人稀,民生凋零,萬曆之禍,就眼前!”

說話的是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一身儒衫,戴着四方平定巾,長相頗爲俊雅,此人叫陸世儀,乃是蘇州陸家長房次子。蘇州陸家也是高門大戶,經營着幾十家店鋪,織機千臺。

在場士人云集,除了蘇州府學各學正、訓導與學生外,還有從蘇州各縣趕來的士子,各縣學中的教官與學生,集合了差不多有數百人。

蘇州府學學政錢德洪,老監生出身,在蘇州府學幾十年,算是“德高望重”,便是蘇州知府見了他,也得恭敬稱聲“錢翁”。他的家族苦心經營,省吃儉用,終於置下數傾良田,還有相關店鋪十數家。

錢學政平日就苛待自己,非常節省,雖然家業越積越多,卻捨不得稍稍奢侈一把。他這樣的人,對自己與家人都苛刻,不願往外掏錢,何況是外人,因此自從城管收費以來,早已經氣憤填膺。

陸世儀慷慨激昂後,他也顫巍巍地嘆息道:“巡撫大人以城管之名,行收商稅之實,萬曆朝時商稅之禍,老夫是記憶猶新。干戈載道,禍流四海,非困商,乃困民也。聖人有言,奪民之財,非生財之道也。生財之道,生之,節之,兩端而已。加派之害不過稅計,商稅之害卻以日計。徵收商稅,乃爲奪民之財,此舉天怒人怨,大明暗無天日,蘇州將破壞凋零啊!”

說到這裡,他連連咳嗽。

在場各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語,言辭間皆痛心疾首,在場各士人學子,哪家沒有開設店鋪?蘇州各處商人,哪家不是他們族人親眷?王越要徵收商稅,便是從他們口中奪食,絕不答應。

當然,他們中也有諸多貧窮士子,家內沒開設什麼店鋪的,不過此時“衆情激憤”,他們又哪敢開言爲城管說話?如果如此,一個斯文敗類的評價肯定是免不了的,以後他們不要想在士人中混了。所以他們打定主意兩不相幫,大家要罷課,那跟後面便可,決不當出頭鳥。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二日。

從這一天起,蘇州的市面上忽然風起雲涌,從上午開始,蘇州城內的大部分店鋪開始關門,所有買賣全部宣佈停止。受此影響,蘇州城內的百姓開始驚慌失措起來。隨即就掀起了一股搶購的風潮,到下午所有店鋪全部關閉之前。米的價格己經飆升到十兩銀子一石,米價足足漲了五倍。

疾病會傳染,人們的恐慌情緒也同樣會傳染,在無數有心人的宣傳挑撥下,蘇州城內包括食鹽的價格在內,諸如布匹、茶葉、藥材等各類貨物價格也是一路飆升,最後竟然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

很快的,罷市風潮蔓延到武進、常熟、吳江、崑山諸縣,各地搶購成風。

各城市面一片蕭條,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但如此,各城街內出現浩浩蕩蕩的請願人潮。攔邀各官,向各城的知縣,守備,兵備等人哭訴,要求制止城管徵收商稅之舉。

各地街頭巷尾擠滿了嚎哭的人羣,各種匿名榜貼貼得到處都是。如果有官員經過街巷,還遭到人羣不斷投擲的瓦礫攻擊。

當日,蘇州府學宣佈罷課,數百學生蜂涌至蘇州府衙門前,向蘇州知府陳洪謐請願,反對城管們的橫徵暴斂,與民爭利之舉。蘇州知府陳洪謐出來向學生們說話,聲稱自己非常不贊同城管們以收管理費爲名,實爲收商業稅之舉,他定然向巡撫大人進言,規勸巡撫大人放棄此等天怒人怨的做法。

於是學生們衝向應天巡撫衙門行轅後院,在城市管理局門口呼嚎請願。

到了下午,蘇州的罷市已經達到了高0潮,百姓已經是一片恐慌,他們都在驚恐的打聽着發生了什麼事。

吳江知縣徐玉成譴責此等擾亂市行,目無官府之舉,被投擲瓦石後,他氣血上涌,下令自己的衙役驅散人羣,雙方爆發流血衝突。

常熟知縣李藝德試圖阻止人羣,同樣遭到衆人亂投瓦石的待遇,致其口鼻流血。他沒有徐玉成的氣魄,倉皇逃入知縣衙門避禍,狼狽之下,連官靴都丟棄了。

崑山知縣常登峰眼見此次事件聲勢浩大,不禁暗暗高興,他放言正因爲王巡撫的跋扈無知,才引來今日之禍。他建議王越多讀聖人典籍,或許日後處事不會那麼魯莽。

吳縣、長洲等縣官員全部選擇消失,無視市面的亂局。

十月十四日,蘇州街頭更加混亂,一隊城管行至塘山街頭,遭到近千人圍毆,三十一名城管全部遇難。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罷市與罷課浪潮,應天巡撫所屬布政使、按察使等屬官紛紛稱“病”。

蘇州商人和士子們的動向並非多高的機密,軍事調查局很容易就偵知了詳細的細節,相關情況李傳新已經通過電報陸續向王越做了彙報。

事發前幾日,王越已經秘密回到蘇州。

“稅監之禍,虎狼之兇!”

“與民爭利,奪民之財!”

巡撫行轅內依然能夠聽到外面的呼喊聲,衙門官廳內,李傳新正在做彙報:“……罷市以周正林爲首,聯絡各城商賈合議爲之,其侄周本深現爲蘇州通判,其姑父郭世通現任南京吏部尚書。”

“罷市所謀者衆,據卑職查證崑山知縣常登峰、常熟守備黃善義、長洲縣縣丞盛茂衝等人都有參與。罷課以蘇州府學學政錢德洪,蘇州陸家次子陸世儀爲首。”

“而此次蘇州罷市罷課的總後臺,應該就是蘇州知府陳洪謐和蘇州通判周本深等官員。”

“據可靠消息,周正林等大織戶商家以城管收費太重爲由,各織場已經停工,近萬失去工作的機工在有心人的組織下,有暴亂的趨勢。”

第三百章 以後全靠你了第四四四章 軍火買賣第四六七章 你的追求者很多嗎第六零九章 鄭芝龍的外籍軍團第六零五章 閃電行動第七零八章 問責第八五三章 不錯的主意第六六八章 誘敵深入第三十六章 燈泡第一零二章 生財有道(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五六八章 不服輸的揆一第六七八章 這是個壞人第二十六章 教我開車第二一三章 不怕你賴賬第八三七章 亂像已成第六三三章 亂找第八百章 輸光了的賭徒第八八九章 單純第九十五章 丟盡大清的臉(求推薦票)第二四三章 發難第二三七章 殲滅第四三九章 跑路第七二一章 最後兩個“礦工”第二零五章 騙子第一五八章 防諜第二七五章 三民主義第九四一章 改土歸流第七一九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三三四章 苦逼的張國維第二四九章 佔住出海口第五五零章 參觀第五一一章 混亂的日本第三五二章 坑爹的“邏輯”第四六二章 可能有麻煩了第六二七章 恆古未有之仁政第二三零章 南漢山城第八五七章 馳援第六七二章 天主顯靈了第八一二章 血戰長街第八四二章 找抽第七零九章 一擼到底第三十章 郭老漢第八四九章 大腦當機第三三二章 應天巡撫第五四七章 開誠佈公的聊聊第六一七章 搶劫是個很有前途的職業第五六二章 天策軍會巫術?第一五四章 報信第一五八章 防諜第七二二章 航母出擊第九四八章 求大明皇帝爲安南做主第四十七章 小霸王第八二三章 土改第九六六章 大亂子第七四零章 安全通道第七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九二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九三章 敵情第七二零章 鋼鐵洪流第八二一章 不務正業的應天巡撫第六九三章 青泥窪第八六六章 敦刻爾克?第一五七章 工部不答應第七八八章 跟不上節奏第七四七章 多爾袞登基第二四二章 誘捕第七四八章 成立僞軍第七三一章 勸降第二八九章 關外來信第五六四章 見鬼了第五六八章 不服輸的揆一第十二章 張二小姐第一五零章 銀圓卷的作用第八七七章 特色城市第975章 爆發第六二二章 養老問題第五零三章 抄家上癮第五一四章 傳說中的天策軍第五一五章 新的保安團第六二八章 亂我後路第三一三章 歡迎來到新世界第九七三章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第一零三章 百姓安置(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二六零章 敲竹槓第六三二章 搗毀窩點第二五九章 捲土重來第七五五章 讓他們做路戶第七一四章 爭論第八七零章 組合拳第一六四章 報紙第五八八章 最大的財主第三十七章 衣衫難解第七二一章 最後兩個“礦工”第四九四章 回到蘇州第八十八章 爲皇上解憂第六八五章 爲了日本的未來第四零一章 這是在作孽第六零七章 胡裡山炮臺之戰第十三章 情況緊急第五七六章 土著僕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