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五章 蓋州防線

清軍副帥,鑲藍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陰沉着臉看向甲喇章京扎顏道:“扎顏,怎麼就回來這麼點人?托克托人呢?”

負責騷擾誘敵作戰的正是濟爾哈朗一手操作的,這次出兵兩個甲喇三千騎兵,如今回來的只有稀稀拉拉幾十個人,濟爾哈朗當然非常窩火。

甲喇章京扎顏哭訴道:“啓稟鄭親王,托克托已經爲國捐軀了。天策軍突然大舉出動,攻勢兇猛,我們猝不及防,要不是分散突圍,鑽了山林子才逃走,奴才等人也趕不回來報信了。”

一旁的多爾袞嘆了口氣,揮揮手道:“扎顏,下去吧。”

扎顏連連拜謝道:“多謝大帥,多謝大帥!”之後退了出去。

清軍與明軍交戰以來,損失個千把人,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但是和天策軍交手以來,損失個數萬人都是家常便飯的事,多爾袞好像有點麻木了。

多爾袞手下的親衛戈什哈道:“速速趕回盛京回報皇上,就說旅順的天策軍動了,即將到達我蓋州防線。”

“遮!”一隊戈什哈打馬出城,向盛京方向飛奔而去。

“報,稟報睿親王,天策軍已距我蓋州防線不到三十里,目測兵力約一萬多人馬。”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匆匆來報。

“來的好快!”多爾袞心中一凜,對濟爾哈朗道:“鄭親王,我們要儘快趕到前線觀戰了。”

由復州天策軍控制區域到達蓋州的距離大約八十公里,即一百六十公里。

以本時代其他軍隊的行軍速度,即使是急行軍也要走一天一一夜,騎兵的速度略快,但是要保持馬力隨時應戰,也要走半天,而天策軍只用了不到六個小時。

……。

每小時約十五公里的行軍速度,已經達到了步兵常規行軍一天的路程,但是對於天策軍來說已經很慢了。

第三師此次出兵蓋州出動了大量的機動車輛,其中有大巴車、泥沙自卸車、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和民用車輛,從這些車輛來看,第三師就是奔着暴力拆遷而來的。

另外還有軍用車輛六十四輛裝甲車、五十輛油罐車、三十二輛自行榴彈炮和四輛九九式坦克。

第三師算的上是一支純機械化部隊了,因此九千餘兵力都不需要徒步行進。除卻民用及工程車輛,各類軍用車輛外部都可以搭載步兵,所以進軍速度當然快的多。

受制於路況,也要保持車輛的最佳狀態,第三師的行軍速度其實並不快。

復州至蓋州之間還沒有修建公路,這裡是一片戰略緩衝區。

天策軍只是沿官道休整擴寬過原先的道路,並用壓路機壓實,但是這段官道依然是土質路面,不方便高速行駛。

畢竟有不少士兵是坐在裝甲車和坦克頂上的,劇烈的顛簸,可能會摔下來。

第三師的總兵力其實是九千人,因爲車輛衆多,清軍誤認爲有一萬多人。

五月十八日,下午四點多,天策軍第三師陸續到達清軍蓋州防線外。

第三師師部的裝甲指揮車靠近防線停下,李子軒、吳正春和孫勝傑紛紛下車,用望遠鏡觀察對面。

對於清軍蓋州防線,李子軒等人並不陌生,因爲這條防線長期擔當着天策軍的炮擊訓練場。空軍偵查和無人機偵查也是天策軍定期的日常工作,各類圖片和影像資料第三師師部和天策軍司令部都有大量存檔。

不過現場觀察之後,李子軒等人還是不由得佩服清軍不屈不撓的建設毅力,畢竟這條防線可是在天策軍的炮火下建成的,每天都在死人。

這條防線也被王越嗤笑爲十七世紀的馬其諾防線,因爲堡壘防線是死的,一旦在一點被突破,其他地段的防禦工事都會成爲了擺設。

黃太吉也是無奈之下學習大明的關寧防線,搞了這麼一個大工程。清軍對戰明軍的優勢一直都是機動能力,但是對戰天策軍卻反過來了,平原作戰更有利於天策軍的火力發揮。

遼東半島整體爲平原地形,沒有高大的山脈,唯一的山脈就是千山山脈。

千山山脈東北接中朝邊境的長白山,西南至大連市的老鐵山,東北部海拔在一千米左右,向西南逐漸降到二百米以下。

所以在蓋州附近沒有較高的山區,用來構置複雜的防線,而且蓋州不像明軍的關寧防線一樣有松山、塔山等險地可以屏障。

清軍在蓋州設置防線也是無奈的選擇,蓋州附近的丘陵山地被清軍充分利用。

蓋州方向從西向東,清軍經過近兩年的施工,投入了數十萬人力,依次依託板石山、煙囪山、五臺山(並非山西的大五臺山)、鳳凰山、簸箕山和唐王山等丘陵山區,構築了一條寬三四公里,長達六十多公里的環形工事。

清軍效仿明軍,將山上山下的樹木荒草全部砍光或是拔除燒光。此舉一是增強山上守軍的視野,利於大軍防守,二也是防止明軍用放火燒山之計,將清軍燒成烤鴨。

除了各山嶺處光禿禿的,順着山嶺丘陵的地形,清軍挖了數不清的淺溝深溝壕溝,築了數不勝數的土牆石牆和土堡。

這些土牆壕溝,各嶺處陡處緩處均有分佈,大體是兩溝三牆式。就是一道牆前兩道壕溝,數座土堡。每道牆離了不到兩百步,便於相互支援。

很多石牆土牆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塊加黏土砌成各道牆壘,有些石牆,甚至蔓延長達十數裡之多。在清軍的苦心經營下,環繞着蓋州城,形成了一座戰爭要塞。

蓋州城處於核心位置,外圍被大清河環繞,河面建有多座浮橋,大清河至蓋州防線外圍之間的區域就是整個防線工事。

其中煙囪山上明萬曆十一年建築的煙囪山城,成爲了清軍蓋州防線指揮部。煙囪山城建在煙筒山西側獨峰下的半山巔平坦處,共有外城、內城、中心城的三級土城。

“她奶奶的,建奴不要命的搞了個破防線就想擋住我軍?”李子軒放下望遠鏡道:“命令炮兵準備開炮。”

第六七零章 這不可能第七九三章 勇猛不減當年第五九零章 蘇鳴崗第五五一章 關於政體的討論第五八六章 剝去外衣第六二六章 假幣第五六六章 他們是魔鬼第十一章 周圍村民第四十九章 處分第七四三章 投名狀第三八二章 少言寡語王紅武第三八六章 狼奔豬突第四六八章 共同的敵人第四五三章 打擊的對象第五四二章 民心向背第七一二章 清軍的戰利品第三三六章 勇敢的羽林衛第七四二章 城戰第八八七章 犧牲品第四七一章 誰纔是南洋的霸主第七七三章 求援第五五六章 島國傳統第七八七章 不要盲目樂觀第一二七章 釘子戶遇見釘子戶(爆更五求訂閱)第二五九章 捲土重來第七七四章 天策軍的反應第四五三章 打擊的對象第九一五章 中南半島的混戰第五七七章 風箱中的老鼠第九一九章 再起義第九七八章 封王第八四六章 這是大規模進攻的序幕第二五七章 好好表現第五七八章 總動員第六三二章 搗毀窩點第九二三章 攻擊前進第五二七章 命案第五八四章 狂信徒第五五二章 教訓那些狂妄的明國人第一八三章 紅毛夷第九四二章 撕下僞裝第五零三章 抄家上癮第一四五章 贖人(求票票)第六七一章 女兵第二十章 奶奶快幫我第五五二章 教訓那些狂妄的明國人第八七八章 擴張第九一七章 恐怖統治第六五七章 突如其來的使團第八五六章 微波通信第七九五章 請罪第七九二章 邪門的官軍第三二四章 勸進第九五三章 激戰昭莫多第二四二章 誘捕第七一零章 安撫第五七三章 逆推慘案第八六零章 戰略轟炸第五七二章 香菸的作用第四一七章 大買賣第五零四章 敲詐?第三五二章 坑爹的“邏輯”第五八五章 炮彈還缺一對翅膀第一三七章 電廠與鋼廠(求票票)第五三二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八六四章 戰壕戰VS排隊槍斃第六四八章 鳳凰城第一八九章 言之不預第一四九章 起點城經濟(四千字)第四十八章 屠殺第八二七章 不能完全依靠朝廷第七九九章 沸騰第三六一章 還是要敲打一下第八三零章 組合式攻擊第八六五章 英勇的英國皇家衛隊第八零二章 閃擊第七三九章 進盛京第四八四章 第一次中英衝突第七六六章 應對中原亂局第一章 難民第五十一章 建立新秩序第五二八章 特種作戰第二三四章 以牙還牙第七零九章 一擼到底第八七三章 援軍抵達第五四一章 崇禎“出獄”第七十六章 炮戰(求推薦票)第七五六章 閱兵第五二一章 大掃蕩第九二五章 最牛B的一道聖旨第七四九章 朝廷的反應第五八零章 懷疑人生第四四九章 隨軍記者第五一一章 混亂的日本第三八三章 這她孃的打的什麼仗第一七八章 海軍會議第四二一章 敢死隊第五一四章 傳說中的天策軍第十五章 這地我買了第三八八章 史可法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