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

事情就這樣不算圓滿的落幕了,在張亮最後出手,憑藉着隆武的信任,憑藉着幾次出訪金華義軍結下善緣,張亮把事情辦得雙方都算認可的程度,化解了一次隆武南明同金華義軍的危急。

米林帶着馬漢以及受傷的馬三立,錢府家小,錢秉鐙,以及死去行動隊員的屍體,在隆武南明軍派出的一支義軍部隊的護送下,返回了福州府。

而這次有所行動的白文選卻錯失良機,或者說錯過了一次示好金華義軍的機會。

這次金華義軍的收穫就是獲得了隆武南明兩名部級官員的加入,挖掉了隆武南明的牆角,還震撼了隆武南明朝廷裡面其他新投奔隆武,從沒有真正見過金華義軍打仗的官員們,讓他們看看只是一幫細作的戰鬥力,就那麼強,如果是正規軍部隊又該如何呢?

經過協商,金華義軍和隆武南明結成聯盟關係,金華義軍有義務支援隆武朝廷,每個月三百萬兩的銀子,一百萬兩數目的武器裝備,同時劃定隆武南明擁有汀州府,延平府,泉州府,漳州府,贛州府,廣州府,等所有現在佔領的或者交界的,或者在這幾個府之間包圍的贛州府等地盤。

金華義軍全面撤退到福州府,建寧府,衢州府,一線,不得越過雷池一步,否則視爲攻擊,視爲對隆武南明的宣戰,聯盟解除,雙方進入交戰關係。

金華義軍對隆武南明擁有商定軍事通行權,單方面貿易權,擁有在各個府城設立商站,進行貨物中轉和貿易的權利。

泉州府所有沿海碼頭港口金華義軍可以駐軍,保護金華義軍的商人的安全,泉州府只有6上是隆武南明朝廷的,海上所有島嶼屬於金華義軍的。

165o年1o月,隆武南明昭告天下,金華義軍所掌握的地盤不再屬於隆武南明朝廷所有,已非王土,撤銷張強的浙閩總督的職務,從此以後金華義軍不再和隆武南明有交集。

第二天又宣佈,隆武南明和金華義軍簽訂同盟條約。

165o年11月,金華義軍宣佈金華義軍不再是反清復明義軍。

一個星期以後,金華義軍宣佈改名爲華夏軍,建立華夏王朝,原先隆武南明浙閩總督張強就任華夏軍大都督。

再一個星期以後,華夏軍宣佈大都督改組原先的總督府,設立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爲華夏軍最高行政中心。

華夏軍行政體系分爲大都督府,中樞,地方,軍事,監察,內務五塊,詳情如下:

大都督府:

““華夏軍有設立大都督一名,大都督爲張強,終身任職。

大都督管轄中樞,軍事,監察,內務四塊。

大都督府有侍從室,負責爲大都督服務,設立近衛軍總部,駐紮在大都督府,近衛軍屬於大都督的私人部隊,效忠於大都督個人和家庭。同時設立大都督府親衛部隊,編制爲一個營,5oo多人,負責貼身保護大都督。

華夏軍在大都督下面設立內務府,監察部,國防部,歸大都督管轄,同時設立內閣,內閣管轄屬於中樞,內閣管轄十部,十部管轄地方,內閣最高官員爲相,設立副相兩名。

三名相共同管轄十部,以相爲主,相負責全面管轄全國事物。”

內閣管轄的部門爲:

“吏部(負責官員考覈和升遷,只負責從三品以上官員的考覈和升遷,以及全國官員的備案和核查。同時負責舉行科考。配合學政部選拔人才。)。

戶部(負責全國財政的核算和核,調撥,以及監督管理全國稅務,收稅。)。

禮部(負責祭祀,接待,禮儀規範,宗教)。

工部(負責全國交通疏導和道路建設,河道疏通,挖掘,水利監督,房屋,宮殿建設等)。

刑部(負責全國刑法,斷案)。

兵部(負責全國守備部隊,民兵部隊,村衛隊建設和管理,以及後勤物資的調撥和管理,)。

學政部(負責全國村學,鄉學,鎮學,縣學,府學,道學,州學,以及太學,還有私塾,私學的建設和監督,考覈,統管全國學政,配合吏部選拔和任用官員。)。

外交部(負責同外部勢力的交往和聯絡,)

商部,(負責商人的監督和管理,負責商業運營,旗下擁有商隊,管轄各地商業工會,非核準不得經商,外地商人需去商部報備,否則不得經商,只對經商資產十萬以上的商人有用。)

農業部,(負責農業耕種,耕地土地管理和利用,負責水利建設,種子核,農具撥,受災審覈和補貼,所有田畝數在三百畝以上的地主,必須在農業部報備,否則視同叛逆,土地沒收,抄家,財產充公,一部分歸農業部公賬,一部分上交戶部。)”

地方分爲州,道,府,縣,鎮,鄉,村。

州下官員結構同內閣十部,但結構要小,官品要第一級,部官改爲廳官。

道下官員結構同州,廳官改爲處官,部門爲處治,官品比廳級要第一級到兩級。

府下官員結構同道,處官改爲科官,部門爲科治,官員品級比處級要低一到兩級。

縣下官員結構略微複雜,但官員爲吏員,吏員有品級,看成績升遷,由上級主管部門考覈,下級主官考覈,推薦,上級主管部門考覈以後報備吏部,再上一級,答覆以後吏員才能升遷,吏員跨縣府調任,需報備吏部,吏部考覈以後才能調任。

村,鄉,鎮官員由縣級官員推薦,府級報備,才能升遷或者調任他處。

州府吏廳有責任,隨時抽查或者考覈升遷,調任官員,並且將結果和意見報備吏部。”

金華義軍的這一改組和同隆武南明分道揚鑣的消息猶如投入水面的石頭,引起軒然大波。

在東南,甚至是西南土地上,所有的各方勢力都在討論和研究。

尤其是他們的官員制度。

顛覆了人們幾千年來的傳統認知,即便是鄉下的讀書人都在仔細研究張貼的榜文,同時互相打探這個原先叫金華義軍,現在改名叫華夏軍的勢力。

沒等他們研究出個子醜演卯。

華夏軍再次宣佈,金華義軍改爲華夏軍以後,經過整編,擁有精兵十五萬,守備部隊六萬,民兵六萬,水師部隊四萬人,總兵力三十二萬人。

這下,各方勢力倒吸了一口涼氣,華夏軍太強大了。

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2372章 世家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挑戰華夏水師1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十四章 定計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十四章 定計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