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

“餘,此次總共發賣給李定國部糧食兩萬石,油一千擔,種子兩百擔,棉花五百擔,鹽三千擔,茶一萬擔,青石硯臺三百塊,騾馬三百匹,戰馬一百匹,棉甲舊兩千件,布甲新五千件,皮甲一千五百件,大刀五百把,角弓三百支,箭矢五千枚,獨龍車一萬五千架,大車二百架。

另有火器:金改1火繩槍一千杆,火藥三百桶,退役清軍舊炮虎蹲炮三百門,大將軍三百斤炮一百五十門,佛朗機炮八十五門,一千五百斤大將軍炮二十五門,我軍退役三磅炮二十門,六磅炮二十門,十磅炮八門,清軍兩千五百斤紅衣大炮五門,火藥三百桶,炮彈三十大車,每車一千枚。”

一名工商部侍郎高聲對着張強唱着此次對李定國部的交易清單。

“先前李定國的使者還向我軍提議,派遣軍士前往他軍中給予訓練士卒,但工商部尚書朱盼盼,朱大人以爲此爲資敵行爲,下令若以後遇此事情,一律駁回,不需再議,如有人私自商議,答應任何人,一律以通敵處置,並把此意提交給了副首相,朱大典,朱首相批覆,朱大典首相批覆一日即回,並且經周粥首相複議,形成決議,令復各府,各府聞此意,莫不遵從,無人敢提出異議。”

張強聽了朱大典和朱盼盼這對父女聯合周粥發出的這份內閣決議,哭笑不得,雖然認爲他們做的很對,華夏軍已經不是以前需要坑南明,安撫南明來壯大實力,吸引敵人注意的小勢力了,可這兩個父女如此操作朝政也讓他覺得這太有些兒戲了。

周粥也是,這項決議沒有通過他就發出去了,這將置他於何地,於是他在等周粥的解釋,周粥已經快被朱大典這個老狐狸哄的暈頭轉向了吧,居然能讓他們通過這項決議,而不告知他,或者和他商議一下。

那名前來彙報的工商部侍郎,繼續念着,這下是華夏軍從李定國處所獲得的物資:“毛皮五千張,毛竹一萬根,象牙五百根,虎骨三百斤,魚一萬斤,硝石三萬擔,雲南茶葉三千擔,各種水果五百車,鐵料五萬斤,硫磺三萬斤,木炭一萬五千斤,生絲一萬擔,珍貴林木三千根,藥材七千擔,美女二百名,大象二百頭,獼猴三百隻,佛珠三千顆,緬甸翡翠一箱,瑪瑙三百顆……”

這都什麼呀?

張強聽了半天除了鐵料和火藥所需物資,其他的都是一些民間物資,對華夏軍幫助並不大,看來雲南州和雲貴州還真是窮的可以,都拿不出什麼華夏軍需要的物資。

算了,算了,反正這是工商部折騰的東西,商業上的事情,還是交給朱盼盼吧,但願他不會把華夏軍折騰完,自己只管打戰,打天下算了。

有了這番見解,張強對工商部侍郎揮揮手,示意他該幹什麼幹什麼去,把文書留下,自個回中樞去吧。

這內閣各部張強依然保留了大明原先的官職名稱,一個工商部雖然聽起來是好像後世的部委名字,其實也就是一個名字,所管的是商戶盤查,稅收,各種華夏軍官方商隊,以及商業登記等項目,在華夏軍地盤上,不是你開個店就行,不行,那得去各個工商部下屬衙門去登記,不登記的,第二天就有衙役,捕快上門找你的麻煩。

這樣有利於防止敵人奸細的滲透,有利於控制各家商戶的數量和人手,防止他們擾亂華夏軍的經濟,一旦發現他們有囤積居奇的行爲,馬上封店抓人,交給刑部議罪,並且剝奪他們經商的資格。

爲什麼還要保留這些大明官名呢?

因爲張強先前所設立的什麼部長,廳長,司長,科長什麼的,人家大明人搞不懂啊,所以只能把這些部位官員的官職名字給改了回來,安上什麼侍郎,給事中,等等對應的大明官名,這樣那些原先學習大明書本的秀才就理解了,然後政通人和,各種行事的辦法也能通行各處,否則老百姓也不知道華夏軍在幹什麼,那些官員是幹什麼的,還得人解釋,很麻煩的。

送走了那個工商部侍郎,張強和古月笙繼續討論起湖北州的事情了。

他一直帶着部隊沒有往其他方向去,或者回轉中樞,因爲他還要策劃第三階段的戰略計劃,是攻佔河南府,切斷洪承疇逃往清國地盤,還是直接攻打安徽州那半個州,蘇州府那半個州,直接摧毀洪承疇這支原先的清軍隊伍,那樣不僅解放了長江防線的華夏軍部隊,還能將華夏軍的地盤擴大到淮水南岸,同時收穫兩個省的地盤。

那樣華夏軍就真正的佔領了清國最富庶的地方,南方最富庶的地方,同時切斷了清國通過大運河補給北方京城的生命線,從源頭上切斷了。

洪承疇還和清軍暗通款曲他埋伏在清軍的軍情部情報人員是知道的。

根據情報,洪承疇同魯國朝廷的爭鬥日益激烈了,張煌言可不是一個認輸的人,不可能因爲洪承疇的投降,壯大了魯國的實力,就跟洪承疇講情面,把他的首輔之位送入,而洪承疇也不甘據於人下,他一定要成爲朝廷第一人,控制整個魯國朝廷,做一個位極人臣的臣子。

於是這種婚姻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導火索,不幸就此開始了。

雙方明爭暗鬥,互有勝負,主要是魯國的原先那幫官員再朝堂上勝了,在底下卻敗了,洪承疇利用各種手段收買,暗殺,恐嚇,使得魯國朝廷的大明官員很快就倒向了洪承疇,洪承疇不久就控制了朝堂,而張煌言和路振飛也不是好人,私底下也控制着一般忠誠於大明,忠誠於他們的朝臣,關鍵是他們還有武裝起來的幾萬部隊。

也許他們不如清軍驍勇善戰,可也是經歷過戰火的,而且由於前期鄭成功的幫助,他們在水師方面顯然比清軍要厲害的多,在火器部隊方面也絲毫不遜於洪承疇的十幾個鎮的新軍部隊。

於是雙方從嘴鬥,到使用各種手段收買朝臣,在朝堂上明爭暗鬥,到最後派遣死士互相殺對方支持自己的官員,搞得魯國朝廷一片烏煙瘴氣。

到最後,洪承疇和路振飛的陸軍部隊打了起來,雙方從一兩個人的決鬥,摩擦,到三四十個人的拳腳相加,到最後的動用兵器的械鬥。

發展爲洪承疇收買了路振飛的一個水師將領,突然帶領一鎮新軍突入崇明島,直接將崇明島上的魯國明軍殺絕,佔領了崇明島,這時候,洪承疇收到了順治皇帝給他的赦免的詔書,招他迴歸大清,洪承疇考慮了一番以後,終於在張強的華夏軍罷兵休整,不再北上的時候,帥兵殺了路振飛,攻佔了皇宮,俘虜了朱以海,以及宮中各個太監和嬪妃,兵將,全境追殺張煌言和他的支持者。

張強在送走工商部侍郎以後,接到的最爲緊急的一份軍情就是這個軍情,洪承疇反叛,叛入大清國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九十章 朝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十五章 準備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十章 殺將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